《崇祯大明》第二百一十章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四)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所有的基础科学,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的。
    崇祯一直记得这一句话,他自己是做不到,可大明几千万的人口,总有人能够完善这门学科。
    只要他舍得投入,那一切的产出,就很可观。
    王冲还没有想明白,自己的妹妹有多么重要,重要到崇祯宁可舍弃一个军的兵力,都不会让王盈受到一点伤害。
    “还有,你自己也注意一下,我打算给王盈配备一什火枪队,随时保护她的安全,到时候你去找高桂英交接。”
    以前的一什就只有十人队伍。
    经过了崇祯改制之后,就变成了百人的队伍。
    一伍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十人队伍,全部都是按照他的十进制想法来做的。
    “还要给火枪队?她没这么金贵的······”
    王冲吓了一跳,他自己出行,身边也只有一个伍长带队跟着。
    而他的级别已经是少将军了,就是道院中的其他大学士,身边跟着的护卫也才一个伍的兵力部署。
    “你懂什么,你妹妹金贵着呢,数算大学士啊,整个大明就出了这么一位,往后还能不能再出一位都不知道呢。”
    崇祯自己开办的那些学校,到目前还没有发现真正有数学天赋的人出现。
    王盈就是一枝独秀,怎么认真保护都不为过。
    “我就真的搞不懂,你们家到底是怎么养孩子的,一个个的这么聪明,什么时候,朕上门讨教一二。”
    王冲看了看还在木马上玩的很高兴的妹妹,有看看看身前站着的皇上,一时弄不懂,皇上是真的看中了自家妹妹的才华,还是美色。
    要说才华的话,他也没有发现王盈学的数算有多么了不起。
    可要说是美色的话,后宫之中,比王盈漂亮的可是有不少呢。
    “这个得问我的母亲,我们兄妹两人都是她教出来的。”
    崇祯看着旋转的木马上,居然没有了他的位置,心中一阵郁闷。
    回头说道:“行,到时候再给你母亲一个诰命,毕竟能够教出两位大明的人才,她老人家值得这个。”
    再看了一眼游乐场的方向。
    他就知道,只要这个游乐场建成之后,就绝对会没有他的事情。
    果不其然。
    “走了,陪我出去走走。”
    京师的街道上,人来人往。
    只要是赚到钱的家庭,在休息的时候,总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坐一人一个铜板的马车,从县城里来到京师,看看繁华的景象。
    这种专门拉运客人的马车,现在是邢氏手中另外一项赚钱的门路。
    物流转运使,可不单单是转运物流。
    拉人和拉货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别,只不过一个是长途,一个是短途。
    随着官道修的越来越宽敞,平整,这样的载客马车,就有了赚钱的办法。
    别看一个人只出一枚铜元,可加大了车厢,行驶在并不需要出多大力气,就能跑的飞快的官道上。
    一天能轻松的小跑出三个来回。
    什么都赚回来了。
    就是民间也有一些人,想要这种-马车的配置,做点赚钱的小生意,就是现在大明最大的马车生产厂,生产不出来这么多的马车。
    “京师的人流,越来越多了。”
    换了一身的常服,陪在崇祯身旁的王冲,感慨道。
    以他的面孔,只要是京师中的常客,都见到过,一路走来,就遇到了不少熟人打招呼。
    当年带着火枪兵紧守京师,让建奴无可奈何的退去,到仙子啊都还有说书人,一遍又一遍的讲出来。
    而给王冲送货水,送过饭的百姓,也是不在少数。
    “嗯,认识你的人也挺多的,有没有想过找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成家?”
    崇祯一眼望去,和他睁开眼睛,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出城时看到的景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还记得,在这条街上,急着赶去安民厂的路上,还被两位儒生给“碰瓷”了。
    当时他的身份虽然也是皇帝。
    可手中的权利,只是小的可怜,就连宫内,宫外都是筛子一样,四处透风,随时都有可能,睡着觉都会长眠不起。
    现在街道上,偶尔还能够看到十人一对的火枪兵,来回的巡逻。
    或许暗地里还有一些阴暗的勾当,可到底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不止。
    “上门说媒的人很多,可父母就是觉得配不上,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该选哪一种女人了。”
    提起这事,王冲就是双眼一阵茫然。
    若不是最近魏晨回去,召集自己的家人,建立伞厂的事情,和王冲之间肯定是有话题要聊得。
    都是说媒的人多,自己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确实,现在我也不知道,谁家的女儿,能够配得上你了。”
    崇祯想了一圈,在以前还可以挑选一些书香门第,也有那些大商人的女儿,可随着他手下军官将士的身份,一再被提高。
    看来看去,还真的没有门当户对的可选。
    “不是人家配不上我,我父母说,是我配不上人家女儿。”
    王冲纠正道。
    那些人家,祖上都是一些大臣们的后代,家里更是良田无数,财富多的,数不胜数。
    虽然都不是冀州和雍州之内的人家。
    崇祯一阵哑然,他还以为是王冲家里眼光高绝,原来是觉得自家太穷,配不上女方。
    这算不算是那啥。
    良久崇祯才安慰道:“你还年轻,以后会有更好的,咱们不急,慢慢来。”
    一边走一边想着,自己的臣子,现在多的是年轻人,对婚姻这方面。还是要重视起来。
    而且不单单是军队的问题。
    那些官吏们,也都得给上一个机会。
    免得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给腐蚀了。
    两人兜兜转转的走到了募兵部的门口,这里全部都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被招进军队的人。
    三名办事的人员是伍长的军衔。
    抬眼看到崇祯,站起来行了一个军礼,正好喊话,被崇祯挥手叫停。
    “你们忙你们的,我就进去坐坐。”
    由于经常来,两者之间也就都有了一种默契。
    进去之后,穿过了一扇月门,走过了一条走廊,才进入了晁刚的办公地点。
    在崇祯进来之后,看到的不但有晁刚,还有一个叫做刘世勋的年轻人。
    “敬礼,皇上好。”
    刘世勋自从来到了京师,除了第一次见过崇祯,询问了水军的状况,还打算大力扶植水军,然而朝堂上讨论了几次之后。
    随着小太子的满月宴,也就没了动静。
    焦急的他,只能往晁刚的办公处跑的勤快些,希望自己运气好能够再次遇到皇上,说明自己面对的是个什么情况。
    他可是听说了,皇上一般情况下,不是去往文渊阁,就是来军部。
    而军部现在也就只有晁刚一人坐镇,暂时充作募兵部来处理招兵事宜。
    此时崇祯见到刘世勋之后,就再次想起了水军的事情,面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丝尴尬。
    实在是当时小太子的满月宴,出现的事情太多了一些,等到忙完之后,就忘了刘世勋的存在,也就忘了他还有一个水军需要处理。
    没有人给他提醒的原因。
    他也就很快想明白了,李长庚是想着拖一拖,等到大明的财政好些了,在下手,而陆军则是想着,只要皇上想不起来。
    那么他们陆军就能够拿到足额的军费。
    都在暗搓搓的给自己揽好处,虽然用的方法更加柔和的多。
    “好你个晁刚,这么大的事情,你就不记得提醒我一下?”
    崇祯立刻就给晁刚扣了一个帽子,虽然也不是在冤枉他,毕竟最近可没有谁在他身边晃荡。
    特别是最喜欢给他汇报情况的洪承畴,也鸡贼的少了一些汇报工作。
    王冲倒是可以说上一二。
    可他和自己的那些皇后,妃子们,都不懂水军到底是个什么啊。
    晁刚似乎早就知道有这一天要到来,一点也不拘谨的,先拿出了自己的茶具,然后表演了一番功夫茶。
    而且他也知道,皇上之前是真的忘了水军,忘了刘世勋的事情。
    见面就训斥一名少将军,弄得刘世勋一阵心惊肉跳,还以为又要弄出一阵罢官的戏码。
    毕竟话本和说书先生,都是这么说的。
    谁知道崇祯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一通训斥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说说看,我知道你应该留意了一些水军的好苗子。”
    晁刚的为人,崇祯还是了解的,自己是忘了,他可不会忘。
    暗中做的准备应该也是不少。
    只等着他给出最后的准话,就能把招募的适合水军的士兵都给送出去。
    至于需要的拨款和战船,那就是皇上的事情了,只要金元到位,这些事情也就不是个难事。
    “一共有三千名适合最水军的士兵,我已经安排他们在京师外面的河道上,训练划船了。”
    晁刚很清楚水军需要的是什么。
    只要不晕船,就是一个好的水军苗子,接下来才看训练的如何。
    以前他不懂这些,被分配到天津卫水军的不少士兵,都因为水土不服,被退了回来,其中也有些身体强壮,送到陆军就是一名悍将。
    可水军就是这么苛刻。
    不服输可以,但不服水就是不行。
    “三千名水军将士,你估计能够组建多少战船?”
    崇祯看向了一旁呆愣着的刘世勋。
    刘世勋此时的脑子,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
    他在晁刚这里可是待了不少时间了,可从来都没有对他说起过这件事情,然而他的牢骚确实不少。
    可人家是怎么办事的?
    不声不响,什么都办妥帖了,就等着他接手之后,拿到战船就能出海。
    大明还有比这种做事更干练的人吗?
    愣愣的瞧着少了一只手臂的晁刚,心头涌出一阵羞愧。
    暗道:难怪人家是少将军,而自己只是一个尉长,做人做事的差距太大了一些。
    突然耳边传来崇祯说话的声音。
    茫然的回答道:“你说什么?”
    自己话的刚出口,心中就是一悸,他居然敢用这种语气和皇上说话。
    同时绝望的想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