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一百七十四章林花谢了太匆匆(八)[2]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br>所以辽东的边市贸易,还是大有可为。”
    崇祯没有说为何袁崇焕的边市建立不起来,他只要给出结果就成,免得暴露了自己的那一支海军。
    从而让南京的那些商人们,改变了以往的运输路线。
    “不过你说的袁崇焕还可以逃亡平襄,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崇祯对于袁崇焕的看法很复杂,若是现在逮住了,肯定是要去山里挖矿,修路都是便宜他了。
    可要是能够向平襄突进的话,就一定会和朝鲜对抗。
    到时候若是收拾掉了建奴,他肯定是要出兵攻打袁崇焕的,最后顺便也能够把朝鲜纳入大明的版图。
    自己的儿女以后会很多。
    大明的皇帝也只有一个,未雨绸缪之下,也算是给自己的子女,六一个可以封王的实封封地。
    免得被子女们说自己这个做皇帝的不公平,挣来争取的内耗太严重。
    而且他心目中还有许多地方,都已经内定给了自己的子女。
    到时候,不但子女们要去封地就封,带走的也还有大臣,百姓和军队。
    这也是他为何不想让中原百姓流更多血的原因。
    只是此时他不能提前说出来,免得有人心思不纯,占了先机自己最后还要给他做最为坚实的后盾。
    崇祯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私心很重。
    恨不得把全世界的徒弟,都给占了过来。
    问题的根本就是,交通工具不行,来去一趟就是以年来计算,哪能忙的过来。
    “袁崇焕能够从宁锦一路跑到皮岛,他的魄力毋庸置疑,只要机会合适,他肯定是会向平襄进军的,只是中原时局和时间的问题。”
    范景文闲下来没事了,就开始琢磨人,特别是袁崇焕和皇太极。
    他深信,皇上一定会向这两个人出兵的。
    一个是为了解决外患,另一个看起来游离在外,实际上还是和中原藕断丝连,算是内忧。
    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大明才能够向瀚海,鞑靼,还有吐鲁番那些地方出兵。
    范景文和朱继祚两人也经常交流意见,最后统一的认为,皇上的心很大,根本就不会满足关外的哪一点突地。
    最近听说了,道院需要更多的棉花,就立刻把目光转向了羌塘和塔里木。
    羌塘之地,棉花和葡萄都是最出名的,当然大明不稀罕葡萄,可是谁叫他们能够种植棉花呢。
    以前不去占领是因为利益不足够。
    现在道院中研究出来的东西,需要更多的棉花,那个地方的价值立刻就体现出来了。
    就算最后道院把棉花用不完,不是还能做成棉衣和棉被吗?
    没见到皇上开的棉衣和棉被工厂,都已经把钱赚疯了?
    只要是能够看到发财路径,大明的人才,立刻就能够把不属于自己的地方,变成自己的。
    而且美其名曰:自古以来。
    (本章完)
    乐文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