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一百三十九章问君能有几多愁(一)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火药厂的刘汉已经许久都没有见过和他联络过的范复粹了。
    旁敲侧击之后,才得知范复粹现在只是一名没有主子的奴隶。
    恼羞成怒的建奴们,可不允许有脾气倔强的大明叛臣存在,不认主子也可以,那就去成为比奴才更低一等的奴隶。
    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
    能坚持下去的,最终也会累死,坚持不下去的,人家也不会再要了。
    总之一句话,可以允许你有脾气,自然也就要允许我有脾气。
    每当想起范复粹,刘汉就是一声叹息。
    “只是认一个主子而已,何必作践自己呢?好好的活着不好吗?”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可总有些人的骨头很硬。
    宁可自己死在臭水沟里,也不愿意做一天别人的奴才。
    你可以说他脑子笨不好使,也可以说他不懂得变通,可该佩服的时候,还是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声“真英雄,好汉子”。
    刘汉还想着能够有一天,和范复粹一起回到大明的,现在他连火药厂都出不去了,就更加见不到范复粹的机会。
    “外面天寒地冻的,吃不饱,穿不暖,可千万被早早的去了,在大明那边过来的大臣之中,我可就只看你一个人顺眼。”
    在他的屋内上了一炷香,给范复粹做了最后一点祈祷。
    忽然听到了一声枪声,他还以为火药厂有谁不小心点燃的火药,正要想着如何逃命,忽然枪声就连成了一窜。
    “噼里啪啦”的一阵乱响。
    刘汉出门看去,火药厂内的所有护卫,都背着弓箭向外面涌去。
    “怎么了?怎么了?”
    刘汉高声喊着,心里却在想着,外面发出枪声的火枪,绝对不是火药厂生产的,绵密的枪声,几乎都是一个声音。
    火药的稳定控制,以他的手艺,可做不出来。
    那些和他一起打造火炮的工匠们,也都慌乱的跑了出来,见到了刘汉,一窝蜂的聚集在了一起。
    “千户,外面是不是又打起来了?”
    几十年前他们也经历过这样的慌乱,那时打过来的人用的是弓箭,而防守的一方用的是火枪。
    今日的情况似乎刚好相反。
    防守的人,成了使用弓箭的大清。
    “是打起来了,不过这次来的似乎是大明的无敌火枪兵。”
    刘汉心里不确定,口中却在肯定着,他想要看看有多少人对大明还有念想,说不得这次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出逃出去。
    初始这些麻木的工匠,还没有意识到,大明军队的到来,到底意味着什么,时间不长就有一些人开始目光闪烁。
    身上仿佛多了一种叫做人的生气。
    刘汉不知道什么叫最军心可用,不过对于眼中放光的这些家伙,也多了一些期待。
    他必须承认自己的胆子确实小,若是没有别人做第一个出头鸟,他是绝对不会一个人走出去的。
    大明的火枪兵,他们早就耳目能详。
    大清让他们来此,也是为了能够造出堪比大明火枪的火器,只是限于材料的缺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做成这件事情。
    材料不足的时候还能找借口,可往后要是材料充足,还打造不出来,以大清这些人的性子,绝对会饶不了他们。
    此时或许是个可以逃出生天的机会。
    这里的人相互之间没有朋友,只有合作,在遇到机遇的时候,想的最多的也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拿到自己的所需。
    不少人已经转身回到自己的工作位置上去了,也有一些人大着胆子往火药厂的门口走去。
    火枪骑兵从被发现道开始交火,只是刹那之间的事情。
    蜂拥而出的骑兵护卫们,在火枪之下,根本就近不了身。
    青烟之中,火枪骑兵们整齐划一,不慌不忙的退后填装弹药。
    “建奴们还是怕死的。”
    通过望远镜,粱甫瞧着远处疑似铸造火炮的地方。
    “怎么说?”
    李过抬手就是一枪,老练的放下手臂,看都没有去看一眼被击中的敌人。
    辽东还很寒冷,敌人厚厚的羊皮袄,多少都有一些防御能力,以此来减轻火枪造成的伤害。
    若不是这些人当中,少有弓箭手。
    他们的火枪骑兵已经有人受伤了。
    “以他们对火器的重视,更应该把铸造火炮的场地,搬到城里去,现在放在外面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火药会爆炸,只要接触过火药的人都明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明对于制作火药的地方,也也是在严加管制,最多的就是对安全的重视。
    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过一起爆炸,可也是在郊外的隐秘地方建立的。
    “那么说咱们真的找对地方了?”
    “不错,只能说明咱们的运气很好,现在咱们是堵着盛京的进出大门呢?还是围点打援,好好的折腾一次这个地方?”
    在没有办法大规模军队交锋的时候,破坏敌人的生产后方,降低敌人的战争潜力,也是战胜敌人的好办法。
    这一点,崇祯已经点评过建奴扣边,对大明整体财税的影响。
    战争的胜负,已经被上升到了不一定要杀敌,还可以间接的让敌人的内部发生混乱。
    “盛京的城池要围,那边的火器铸造厂也要炸平。”
    李过还想要把周围的那些小村子,顺便清理一下,想来想还是算了,大部分都是曾经沈阳附近的百姓。
    也都是一些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没必要去做过多的杀戮,往后要是大明的军队,真的攻打下了盛京,他们还要治理这个地方呢。
    “那就快一些,看看那地方铸造好的火炮还有没有,用建奴们自己造的火炮,打他们自己的城墙,想想就够带劲的。”
    粱甫一挥手,身边的旗语兵就开始挥动旗子,他手下的队伍队形,很快就排成了三列骑兵。
    “分开来,你去堵着城门,我去火炮铸造的地方,放一把火。”
    李过也没有的耽搁时间,深入敌后,最重要的就是行动要迅速,不要贪图一些财物,命最重要。
    这些都是写在军纪当中的。
    若还是以前大明的那些士兵们,肯定做不到要命不要钱,新兵就没有这样的想法,所有人都明白,只要活着回去,军功就够他们发财了。
    毕竟他们可是把转业做官,都能轻易放弃的,有理想的年轻人。
    火药厂的护卫对付手无寸铁的普通人很厉害。
    可要对上大明的火枪兵,最对就是多开几轮枪的事情。
    “快点,建奴已经被咱们打怕了,注意自身的安全,全部压上去。”
    队伍中李过高声呼喊道,身旁的旗语兵也跟着挥动旗帜,把命令传递出去,越来越规范的队伍。
    顺畅的命令传递方式,再加上本就超出一个时代的火器。
    建奴们除了最开始冲出来的那些骑兵之外,就没有那个人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前仆后继了。
    “将军,我已经闻到硫磺的气味了,咱们好是直接炸了,还是把这里的工匠都搜刮起来带回去?”
    一旁的副尉长也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叫做高杰。
    也是当年李自成的同乡,只是当年李自成未能成气候,就被洪承畴干掉,李过顺势做了大明的臣子。
    还没有出头的高杰,也就在千万人之中,被李过要了过来。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当中,高杰可是绰号翻山鹞。投降明政府后参加对农民军的追剿,升任总兵官。
    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被封为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
    年(弘光元年),高杰在睢州被许定国诱杀。南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
    现在虽然没有做到多大的官职,可能够成为副尉长,其能力也可见一斑。
    若是崇祯细心一点,查看自己的队伍,肯定会疑惑的认为,自己的手下不是大明的军队,而是他记忆中,历史上的起义军。
    毕竟大部分有能力的人,都已经在队伍之中暂露头角了。
    而这种神奇的事情,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大明朝廷真的而没有多少能用的储备人才。
    还不如那个山沟沟里,突然窜上来的年轻人有能力。
    或许人家不会之乎者也,可人家会领兵打仗啊。
    不过诱杀高杰的人,现在是崇祯手下的内阁次辅,转来转去,两人之间还是有些差距。
    “呦,学会用脑子了,不错,不错。”
    李过颇为欣喜的瞧着自己的老乡,他虽然不会拉帮结派,可多一个亲近自己的人,总是一件好事。
    万一有了啥问题,也能有人上前拉自己一把。
    高杰被看得不好意思,少年的人脸皮,还没有磨练出来,淳朴的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红晕,也不知道是被冻的,还是因为害羞形成的。
    “在队伍中,害羞可不成,一会攻进去,我集中力量放火,你就把那些工匠全部带出来。”
    皇上一直嚷嚷着缺人,这些人要是能够全部带回去,不就是有人了?
    到时候,新式火枪,自己也能最先拿到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想着不由自主的摸上了腰间的手枪,全新铸造方式,就连上的弹药都和别的枪支不一样。
    虽然现在射程还很短,可能够连发,就说明以后能够用到火枪上。
    中说话的时候,只有零星的几位火枪狙击手,在悄悄的放冷枪,只要枪响就绝对有人倒下。
    不死也已经没有办法站起来战斗了。
    忽然,从不远处的工厂内部,传来了一阵枪声。
    声音沉闷,并不清脆。
    “不是咱们的火枪发出来的声音。”
    李过一怔,连忙拿起望远镜,仔细的看着工厂,高墙相隔只能挺道枪响的声音,根本就看不到内部怎么回事。
    只是还挡在门口的那些护卫们,都显得惊慌失措,连当面的敌人都顾不上了。
    “工厂内部起乱子了?会不会是陷阱?”
    火药库的爆炸威力,足以让他们这些贸然进入的人粉身碎骨。
    “都后退一点距离,狙击手注意敌人的动向,是建奴就打,不是可以先放一放。”
    谨慎的李过,可没有被军功冲昏了头脑。
    后撤的时候还不忘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