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一百二十六章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四)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辽东冬日的黄昏。
    总是来得最早,红彤彤的夕照,落在未曾融化的雪地上,仿佛披上了一层奇异的薄纱。
    范复粹从范文程家走出来的时候,还是一阵恍惚。
    对于这个他们范家的本家人,尽管已经提起了十二分精神,可还是在谈话之中落入了几次语言陷阱。
    而每一次他都闭嘴不谈,可人家也不以为意。
    似乎他的一切都在被人拿捏的死死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良禽择木吗?嘿嘿,还有一个入乡随俗,这些人的嘴皮子也是真够利索的。”
    范复粹忽然心里有了兴趣,不知道下一个人,又会对他说些什么。
    在范复粹走后,范文程押了一口茶水,对于范复粹他们其实都没有多么的看中,会做事,能做事的人很多。
    不差他一人,他们看中的是范复粹的行为。
    只有这些人全部接受了他们的规矩,才是真正的征服,要不然扔在城里,早晚一天都会出乱子的。
    而黄立极那些叛臣们,被看一个个私底下,叫嚣着想要做出多大的事情来。
    事实上,最不怕的就是他们。
    一群已经没了胆子的人,除了叫的声音大一点,也就没什么了。
    在快要到家的时候,范复粹瞧见旁边的茶馆之中,黄立极正在向他招手。
    “你们不用劝我了,我不想给别人当奴才。”
    范复粹不等着黄立极开口,立刻就堵死了这些人的说辞,而且说完转身就走,一点都不给他们留下机会。
    “该死的,他是真的想要拉着咱们陪葬。”
    黄立极忍不住骂出了声,想的好好的那些办法,一个都没有用上。
    一瞬家,茶馆里的谩骂声此起彼伏。
    骂人要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话,还需要拳头干什么?
    回到家里的范复粹那都没去,就静静的等着所有的诘难落在他的身上,他已经想好了,反正只有一人。
    死不死也就无所谓了。
    刚好还能让那些叛臣们不痛快,只是有些对不住火药厂的刘汉。
    刚刚想要给大明输送一个人才,可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没有多少机会了,就算是他真的成为了奴才。
    到时候,所做的事情,还不如他现在这样。
    范文程和宁完我他们的目的,可从来都没有掩饰过。
    而他们这些叛臣们,倒是很齐心,齐心向着大清表达忠心,若是当年他们在大明的时候,也能够这么齐心的话,那还会有建奴入关的事情。
    那些建奴,估计早就被打的灰飞烟灭了吧。
    茶馆中一群人骂了半响,才慢慢的停歇下来。
    只是一个个眼中的仇恨,很是深沉,他们没有去仇恨大清,也没有去仇恨那些让他们做奴才的人。
    他们现在最仇恨的就是范复粹。
    许多事情发生之后都很神奇,一群人背叛了之后,往往背叛者最仇恨的反而是那个一直坚持着自己忠心的人。
    因为忠心这种东西他们都没有,所以才会因为嫉妒而发狠,发狂。
    最重要的是,他们来了大清之后,眼睁睁的看着大明在崇祯的手中越发的壮大,到现在已经让黄太极他们已经快要束手无策了。
    心种想要回大明的想法,也更加急切。
    可他们知道回不去了。
    从出关时的意气风发,想着怎么才能做一番事业出来,到现在的意志消沉,给人家做奴才也在所不惜。
    若是早知道出关之后是这么艰难,还不如留在大明修路,好歹人家崇祯管饭。
    然而这些人却从没有想过,若是当年能够让大明奋发图强,一举灭了建奴,那还有今天这种身不由己的破事。
    身不由己的人不单单有黄立极他们。
    远在西平的毛永喜和毛永诗两人,也是后悔的快要哭了。
    若不是他们划着小船出去投敌,现在说不得已经拿着第二次大捷的银子,花天酒地呢。
    谁能知道当时吓得皮岛上所有人都在各自找出路的时候。
    人家建奴是是路过吓唬了一下而已。
    就这一次吓唬,居然还能收获两支队伍的蠢蛋投诚。
    再之后就是一路的急行军,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本以为中途遇到了袁崇焕,可能要打上一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后也不过是双方亮了一下膀子,连一句狠话都没有说,就结束了。
    战争也可以这么儿戏?
    他们还以为自己的总兵毛文龙已经把兵法运用到了极致,可人外有人,让他们明白毛文龙还是差了一点。
    到了据说已经空虚的没有几个兵力防守的右屯。
    只是随意的攻城试探了一番,最后就一路退到了西平。
    毛永喜和毛永诗立刻就麻瓜了。
    他们出来投诚是去抱大腿的,然而此时却发现,自己抱着大腿,似乎还没有他们本来就有的粗。
    “何苦来哉。”
    没有茶水,更没有酒水,毛永诗弄了一团雪,扔在火炉上煮沸,各自斟了一碗。
    煮过后的雪水,不知为何喝在嘴里有些苦涩。
    “咱们还能回去吗?”
    毛永喜苦闷的问道,跑了一路,哪怕是已经歇息了好久了,依然没有缓过劲来,两条腿还是有些隐约的困乏出不上力气。
    而他们的手下,目前还活着的也没有多少。
    大部分都在行军的路上,活生生的给累死了。
    “回去?我觉得你拿着自己的脑袋或许能够回去。”
    毛永诗嗤之以鼻的说道,都已经这样了,还想做白日梦。
    “风云变幻啊,本来强大的建奴,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
    毛永喜也是无语,最近听说了不少的关于大明火枪兵的强大,还觉得自己一直在梦中从未曾醒过。
    火枪他也使用过,还不如弓箭来的好用。
    可现实早已证明给他们看了,大明新式的火枪就是厉害,不服可以上去试试,看能不能打爆你的狗头。
    “咱们兄弟们都见识到底少了许多,大明地盘大,能人辈出,建奴的地盘才多少人,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是大明的人,一人一泡尿,估计都能淹了整个辽东。”
    毛永诗也是郁闷,一直待在岛上,消息不畅通,记得的建奴强大,也还是人家摧枯拉朽的攻打铁山的时候。
    “小心隔墙有耳,你不要命了。”
    毛永喜低声怒斥道,在建奴的地盘上,说建奴的坏话,可是和在皮岛的时候,骂大明是是两回事。
    大明把他们没有办法,可建奴会拿着刀子杀人的。
    说到底,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只想着要好处,没想过尽义务。
    不过在崇祯之前的,大明上下的风气都是这样,耳濡目染,做出一些错事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毛永诗缩了缩脑袋,一场急行军,不但吓破了他们的胆子,也耗完了他们投诚之后的喜悦。
    “咱们现在该怎么办?若是不想办法融入到建奴······哦不是大清之中,咱们的下场绝对不会好过。”
    一壶雪水很快酒杯喝完,毛永诗又添一把。
    雪水融化之后,适合泡茶,可他们没有茶叶,只能苦衷作乐。
    “据说来到这里,最好是认一个主子,万一有事了,还会有主子们给咱们出头。”
    毛永喜说着打听来的消息,两人现在都是难兄难弟,能够大难不死还在一起,不互相帮扶一下,连老天爷都会看不过眼。
    “咱们找谁好?”
    毛永诗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可还想听听毛永喜的办法。
    “咱们做好事建议一些能够对付火枪的方法作为投诚,只要西平的贝勒爷们看上了咱们的办法,才能人一个好主子。”
    毛永喜说着瞧了毛永诗一眼接着道:“在这之前咱们最好改一个名字,要不然人家还认为咱们是毛文龙的义子,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毛永诗若有所思,到底是自家兄弟,连想法都差不多。
    “我以后就叫就叫孔有德,据说山东孔家已经有千年历史了,借用他们先祖的姓氏,应该能够给我带来好运。”
    孔有德很得意自己的名字,不但姓氏占了千年世家的好运,就连名字都是有德。
    什么都占全了,荣华富贵似乎也就近在眼前。
    实际上孔有德这个名字,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真的很了不起。
    在毛文龙死后不久投降后金。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八旗汉军成立时,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
    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六年(1649年)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封定南王,出征广西。
    顺治九年(1652年),孔有德被南明将领李定国打败,被困桂林,自刎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只是这么一个能够在大清为官时,因为兵败而自刎的人,却在大明兵败之后,活得好好的。
    也不知道此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想法。
    毕竟能够反了大明的人,怎么着在最后的时刻,也挣扎一下,试试看能不能反了大清啊。
    所以说,许多人对于做奴才真的是情有独钟。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听到毛永诗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名字,毛永喜就明白两人是英雄所见略同。
    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既然孔兄有了新的姓名,我也就不甘人后了,以后我就叫做尚可喜。”
    他可放不下自家的姓,以前面对毛文龙的时候,总想着升官发财,虽然最后还是一无所有。
    还被迫改了姓名,现在只是重新改了回来而已。
    他倒要看看做一次自己,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
    实际上,在原本的路是轨迹之中,尚可喜的人生经历,可要比孔有德幸运一点。
    尚可喜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转战数万里,为清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康熙年间,晋封为平南亲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七十三岁。康熙帝赐谥曰敬。
    比较神奇的事情就是。
    大明的人才,不知道为何都喜欢给大清建功立业,而且要知道当年尚可喜的祖父尚学礼,可就是被后金的士兵打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