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卷渔家傲第九十三章人不寐(七)[2]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响中,成果发射,目标是一个土丘,已经被炸得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
    退出来的弹壳,能看到最里面的一层焦黑,却在火炮的炮膛之中完好无损。
    等到耳朵的嗡鸣声小了一些,崇祯好奇的用一根细长的铁棍拨弄了两下,抬头诧异的问道:“你们确定这玩意是纸做的?”
    边说还用铁棍敲打了几下,发出来的声音有点像塑料,却又看起来挺坚固的的样子,难怪可以做船只的甲板备用材料。
    “真是纸做的,它的可塑性很好,而且还有防潮的效果,只是耐腐蚀不太行。”
    崇祯点点头,看样子真的木头之类的东西做成的,就是不清楚其中掺杂了些什么东西,居然可以差点代替甲板。
    该说古人的聪明劲,一点都不比他上辈子那些人差吗。
    “这东西好用途还广泛。”
    崇祯忍不住,夸奖了一句。
    接着又道:“对了,那不是以后,所有的弹药,都可以不用分离了,只需要填充这种纸弹就行,火枪的射速也会因此而提高不少。”
    傅通一阵尴尬的接口道:“现在还没有大量生产纸弹的工艺,不过生产火炮的炮弹没一点问题。”
    崇祯了然的点了点头,许多东西,其实是越小,需要的工艺水准越高。
    炮弹太大,所以制作起来就相对简单许多。
    “炮弹的底-火能够用大力撞击发火,子弹太小,没办法让火药迅速的燃烧爆炸,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这一块了,只是缺少一些东西。”
    孙元化明显知道的要比别人多。
    “什么东西,赵三响研究说,用棉花作为底-火引线是最好的一种替代品,可咱们大明的棉花很少,所以······”
    孙元化拘谨的说道,不是没有研究出来好东西,而是没有办法量产,说白了就是许多材料不够。
    “从亦力把里和鞑靼收购的棉花,也不够用吗?”
    崇祯还是看过大明的地图的,这两个地方,在明末,其实已经分成了许多小国家或者说是小部落。
    “棉花的用途太广泛,单单制作棉衣和棉被,都不够用,而现在那些外邦看着大明这几年国力衰退,早就不怀好意了。”
    孙元化一开始只在辽东铸炮,从未曾想过,在大明的西边,还有更多的对手。
    若不是因为棉花的原因,特意查了一些资料,还真的以为只有辽东的建奴是个威胁。
    崇祯摸着下巴,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向西边试探着发展一下,棉花这种战略物资,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安全。
    思索了一会道:“火炮不错,一共有多少种型号?可不可以量产?”
    “一共有三种,小炮只需要一匹马就能拉动,大炮就需要两匹马了,巨炮就是是一两匹马就能行的。”
    孙元化如数家珍的说着,自己的成果。
    三种型号的火炮,适合于各种不同的地方,就连炮弹也分成了两种。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