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卷渔家傲第七十七章浊酒一杯家万里(十一)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窗外阳光靓丽。
    有长青的枝叶摇摆在风中,仿佛在叹息人世间,有死去了一人。
    屋内的田守新也在叹息。
    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偏偏要听那些罪臣的鬼话。
    尽管他知道,就算魏忠贤什么都不做,也依旧逃不过这一场杀身之祸。
    “把尸体收拢起来,看看房间内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
    田守新需要找到一些大臣们,联络外面的证据,虽然皇上并不看重这些。
    皇宫之中。
    崇祯自在前面,两位皇后,走在后面,她们一边走,一边说着闲话。
    周玉凤似乎要把她最近一段时间的所有喜悦,都分享给张嫣知道。
    而张嫣虽然也在认真的聊天,可还是分出了一点精神,观察着路上遇到的护卫和宫女,太监们。
    熟悉的地方,仿佛有了陌生感。
    其中有不少人,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陌生人。
    不由得心里就是一惊,很显然她也明白,消失的那些人都是什么人,未曾发现还不觉得,现在回头想想,真的是凶险万分。
    到了坤宁宫。
    崇祯挥退宫女太监们,才收起一脸严肃的模样。
    再次面对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要知道当年若是不会张嫣力排众议,一力推荐他来做皇上,这个位置根本就轮不到他。
    忽然想到,在原本的历史当中,张嫣为何要立刻置于魏忠贤和客氏死地了,而崇祯又是为何毫不留情的全部杀掉。
    真当一位皇帝不聪明没有智慧可言,不知道魏忠贤对他的重要?
    认真论起来,也不过是在报仇和自保而已。
    任何一位皇帝上台,都不会放过一位让皇帝落水,最后莫名巧妙速去的太监。
    现在想来,他曾经真的对历史上的崇祯有了些误会,而自己也是太过想当然了些。
    不过现在一切都回到了原点,魏忠贤这个阉党流派已经没了,可现在搅风搅雨的东林党还在外面。
    回想起来,他当时能够下狠心,把朝堂换了一遍,最后远遁雍州,多少有些聪明,也有些运气的成分在内。
    有了一个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地盘,和众多新练的士兵,这才是他对抗关外和整个大明朝臣的重要手段。
    现在又要拿到冀州了。
    虽然随着地盘扩大,潜力会更多,可随之出现的问题,也是一时半会很难解决。
    手里没有多少官员,到现在还大多数都是临时提前来,按照他写出来的办法,机械当官的平头百姓。
    勉强能够运转,可要转化成实力,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另外一个就是,这两处的突地因为天灾人祸眼中,产出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外面还要当着建奴,还有那些被建奴们打败的蒙古人。
    一时间的恍惚,就是想了而许多。
    可他对面坐着的张嫣,却是浑身不自在,就连周皇后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幽怨。
    自从挥退了下人之后,崇祯就端坐着,看着张皇后怔怔出神,两位皇后,不得不多想的深入了一些。
    历史上可是有不少的皇帝,都有那种特殊嗜好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唐朝,那可是从唐太宗李世民起,都是这种风气。
    张嫣浑身都不安定,却不知为何心里多了一丝窃喜,真的希望崇祯坐一会李世民。
    而这样的想法,把张艳自己都吓了一跳。
    慌张的样子,周皇后可是全部都看在眼中,不由的眼中流露出了一种怜惜,伸出手抓着张燕的手,用力的给了一点鼓励。
    三个人。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却能奇异的融合在一起。
    “抱歉,刚刚失神了。”
    崇祯收敛心神,完全不知道刚刚他的样子,是有多么的误导人。
    “朕已经命令田守新去请魏忠贤和客氏了,我侄子的仇,也已经可以报了,还请安心等待。”
    拖了快整整两年,迟来的正义,总算来临了。
    张嫣一怔之后,立刻就是痛哭失声,她在丈夫死后都感觉天快要塌了,完全没有了依靠的女人,总是最可怜,也最无助的。
    若不是当年崇祯跟着朱由校两人关系甚好,而且看起来忠厚老实,只要做了皇帝她也不一定会遭多大罪。
    虽然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如今看来,当时她的眼光还算不错。
    身体倒在周玉凤的怀中,周皇后能够感受到张嫣苦闷的宣泄,即便是再懵懂的她,也明白这个女人内心到底藏了多少委屈。
    此刻颤抖着身体,正在低声的哭泣着,仿佛在述说着她过往的悲苦。
    确实是个苦命的人。
    崇祯了解过张嫣的历史,虽然只是从书本上得知,而且都是关于香艳的的话题,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在暗戳戳的编排这个可怜的女人。
    他记得最清楚的一段话就是:史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为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
    艳后啊。
    历史上的艳后那一个不是底层人茶余饭后的笑话。
    人家的高上品德,难道是被这些写历史的后人们给吃了,还是这些人的心肺都是烂的。
    回过神的崇祯,对于自己一句话,把张嫣弄得哭哭啼啼的,瞬间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给周皇后使了一个眼色,狼狈的逃出了坤宁宫。
    宫门外的不远处,王承恩一个人守着,听到屋内的哭泣声,心里一颤,耿介的自己把那些宫女太监们,赶得远远地,是个正确的选择。
    “皇上······”
    王承恩正要行礼,被崇祯挥手打断。
    “出去再说,去乾清宫,把骆养性和王冲都给我叫过来。”
    崇祯吩咐了一声,恍然发现,自己现在居然只有小猫小狗两三只的手下。
    想着如何重新梳理朝堂,然后弄那些人来填充缺少的官员,心里就是一折无力。
    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
    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
    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前檐设仙楼。
    殿前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四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崇祯很少在这个地方办公。
    而且在明朝时期,在此地接待大臣的他还是第一个。
    毕竟后面就是皇帝的寝宫。
    “凡九简,有上有下,上下共置牀二十七张,天子随时居寝,妃、嫔得以次进御。”
    这些也是有记载的使用方式。
    内里铜炉香烟渺渺,比起御书房自然是宽阔明亮。
    崇祯坐在主位上,把玩着案头上的一个麒麟镇纸。
    不一会王冲和骆养性,就在王承恩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按照以前,此地只有很少的几个凳子。
    现在崇祯已经换了接待大臣的方式,立刻就有太监搬来椅子。
    “坐,给我说说,现在的羽林卫和金吾卫,那些人都清理干净了没有?”
    骆养性的准备很充足,略一思索道:“都清理干净了,羽林卫十五人,金吾卫十三人,都是身处要职,换上来的那些人,也都是王少将军的军营中抽调出来,长相得体,家境清白,身有军功的人。”
    说完之后,面色迟疑了一下接着又道:“宫里的太监涉案人员有二十七位,宫女八人,只是宫女现在好补充,就是太监暂时还没有。”
    “太监没有就用宫女代替,王承恩,你记一下,从现在开始,宫里不需要新进太监了,若是有老人年龄大了退休,可以用宫女充数。”
    崇祯回头看向王承恩,见到王承恩掏出一个本子,和一支炭笔趴在桌子上忙碌的记录着。
    不管是王冲还是骆养性,都是瞧得一愣一愣的。
    原来马屁还可以这么拍,心里都是大声疾呼:学到了,学到了。
    “还有,你做一个统计,宫里的宫女,十八岁之后还要留在皇宫的,加薪,至于加多少你们商量一下拿出一个章程,还有那些年龄大了,需要退养的也都统计出来,给出每月八成的养老银。”
    养老计划是崇祯早就想要弄得。
    现在也只是在他的新兵队伍中执行,现在再次回到了红宫,也可以先从皇宫开始。
    他见过那些宫女们被辞退的可怜景象。
    而那些皇帝,本来都是一番好心,可许多事情,都不是好心就能办好事的。
    没有一技之长的她们,突然离开了皇宫,过得那种日子,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现在崇祯有机会改变,就一定不能错过。
    在他的计划中,留下的那些宫女不但有银子可以拿,也可以成亲,自己的士兵们,可是有不少单身汉的。
    只要每年让皇后做一次红娘。
    那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士兵们有了家庭,会对他更加忠心,而这些宫女们也会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毕竟能被选做宫女,美貌也是必须的,现在还在学习知识,将来知书达理,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是年龄大了一些,才被民间的许多嫌弃。
    崇祯相信,他只要做到想到的这些,往后估计不少的士绅们,都要打破脑袋的想要钻营进来。
    毕竟相对于榜下捉婿来说,让自家的旁系女儿,嫁一个有前途的军官,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那些到了十八岁不愿意在宫里干活的宫女,可以安排进皇家的工厂之中上班。”
    这也是一种为了保持宫内宫女们生活水平的办法。
    到目前为止,成为其的三个厂子力的女工,可都是一个个的嫁了好人家。
    虽然年龄大了一些,可是人家有能赚钱,还漂亮,不知多少汉子们在争抢。
    这也是整个皇宫之内,宫女背叛的人数急剧下滑的原因。
    看到了希望,自然就不会再去铤而走险。
    “对立,立刻给西安府的李长庚去信,让他来京师主持工作,麻蛋,手下没人,什么事情都不好办。”
    说着说着崇祯心里就是窝火。
    现在那些儒生他可是不敢用了,只能自己一边培养,一边安插在各个岗位上。
    在他需要用人的时候,却知不道合适的人选,不由的羡慕起他原来的天朝制度,后备官员多如牛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