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卷渔家傲第五十二章四面边声连角起(十四)[2]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张牙舞爪的想要冲进自己的房子里。
    另外一个隔得更远的地方,却是叮叮咣咣的打铁声不断传出。
    这种稀奇古怪的场面,让宋应星两兄弟,实在是不知道,这里到底是做什么的。
    “这人叫魏振华,以前是研究火药的,最近刚刚新入了瓶颈,所以换了一个方向,正在研究火柴,不过看样子是失败了。”
    接到崇祯视察道院的消息。
    徐光启放下自己手头上的活计,立刻就赶了过来。
    看到宋应星他们很是好奇,解释了一句。
    “火柴是做什么的?”
    宋应星还是问出了自己的想法。
    “是一种点火的消耗品,你可以理解成更加方便的火折子,不过同样点火的器具,还有两人在研究,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徐光启把两个点火的不同方法,都说了一遍,也指出了其中的优劣之处。
    “对了皇上,您说的红火药已经制作出来了,效果和咱们的黑0火药差不多,只是轻重的一些特性,有着细微的差别。
    另外四轮马车也已研究出来了,就是火炮到现在还没有头绪。”
    “四轮马车已经出来了?转向的问题也解决了?”
    崇祯只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方向,这才多久就已经出了成品了。
    其实这件事情,还是他视察周围各县的时候,发现的问题,
    明明四个轮子的装得货物更多,跑的更稳当,也更加轻松,却不知为何就是没有人使用出来。
    “解决了,齿轮这种东西,西汉时期已经有人制造了,说来惭愧,老祖宗的东西,让后辈人糟蹋的差不多全部都快没了。
    若不是现在又拾了起来,估计再有几十年,就真的无人记得了。”
    徐光启知道这件事情真的很难受。
    由此也对儒家的前辈们,打压其他诸子百家的行为,多了许多不耻。
    “解决了问实际题,也要记录下来,供后人参考,要知道你们现在所出来的成就,将来在历史上可是会被许多人去研究的,千万不要弄得模棱两可的让人去猜。
    我上次就见到那谁记录的东西,少许这个,少许那个,这个适中,那个加量,到底具体怎么做,旁人拿到手中还是一头雾水,若是时间久了,连自己都不记得了,又怎么可能传承的下去。”
    想起上次崇祯看到的东西,心里就是无语,他已经统一,精确了度量衡,还是有人用起来不习惯。
    徐光启尴尬的一笑。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