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卷渔家傲第三十七章衡阳雁去无留意(十一)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德格类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勇敢的。
    勇敢的冲锋,勇敢的面对箭雨而面不改色,硬肝的面对任何一种敌人。
    可在巷战中他输得一败涂地,最后能够聚集起来的人吗也已不足三百人。
    于路上心胆俱裂的退出了永平县,忽然想到这种利索的枪声,就是在喜峰口,挡住了大汗去路的那一伙人。
    当时他只是站在一旁看热闹,反正死的人也是杜度的人,和他没关系。
    可真正的面对之后才能发觉自己的无力。
    仿佛他们的先祖,已经忘了而他们的存在,不在对他们护佑了一般。
    “咱们失了城池,回去之后大汗一定会怪罪咱们的。”
    其中一名亲兵把“怪罪”两个字咬的很重,德格类不一定会死,他们这些人却是无法幸免。
    “不会的,因为咱们的到了一种新的情报,只要汇报上去,最多吃点挂落。”
    他说的情报就是“玉米棒子”,对于火枪他们还能还击,可对于玉米棒子,似乎就没有什么还办法了。
    在永平县的时候,他不是没有组织过骑兵作战。
    然而面对的家国却是让他心胆俱裂,一个小小的“玉米棒子”落地,一个范围内的骑兵都无一幸存。
    就算自己没有受伤,可战马也一定会受伤。
    失了战马的骑兵还不如步兵。
    最难受的就是,巨大的轰鸣,会让战马裹足不前,成了火枪的活靶子。
    另外一个就是不知名的兵器一下子轰开了城门,而未知的才是最恐惧的。
    他们走的是东门。
    一直往东就可以求助滦州的贝勒阿济格。
    想来看在同是上下级的关系,能够拉他一把,其实仔细想来若不是为了防备还在开平修整的吴三桂兵马。
    也轮不到他在永平守城。
    “咱们走东门出城,会不会是明军故意给咱们留下的陷阱?”
    沉默了一会的亲兵忽然问道,查漏补缺也是他们的责任,可不单单是为了保护将帅的安全。
    “兵法有云:围三缺一,懂不懂?”
    德格类斜眼瞄了一眼,见到亲兵一头雾水,根本就不知道他说的什么,心下决定回去之后就把这个亲兵换了,什么都不懂要他何用。
    随即还得意的解释道:“就是汉人认为,全部围着,咱们困兽犹斗,怕是鱼死网破,兵将死伤惨重,所以故意露出一个缺口,好动摇军心,减少损失。”
    这次亲兵就听清楚了。
    可刚行出不过五百步,路过一个小土丘的时候,就听到密集的枪声从远处传来。
    连人都没有看到,只见到一朵朵的青烟冒起,德格类就见到跟随自己的那些人马,一个个的躺了一地。
    而他自己,也是被坐下战马给嫌犯在了地上。
    一声“敌袭”到底没有喊出来,就被巨大战马,倒下的时候压在了身上,换成了一声惨叫响彻云霄。
    枪声停下,山丘后面露出了一个个脑袋。
    “看样子咱们是干掉了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废话,还用你说,买看到人家的穿戴都不一样吗。”
    “啊呸!真当人人都是常山赵子龙,穿不一样的衣服,就是为了给自己树立靶子。”
    “嘿嘿,别把他和人家赵子龙相提并论,他不配,不过咱们的饿军功来了。”
    一伙人欢天喜地的上去补刀的补刀,俘虏的俘虏。
    另一边的衙门口上。
    孙传庭和卢象升瞧着一位披头散发,不知疲倦的女人,双手染血的拿着一把已经看不出样子的剪刀,一下一下的扎着地上躺着的一具尸体。
    “他就是李际春?那个女人又是谁?”
    卢象升问着身旁的知情人士,一位永平县的本地人。
    此地的府兵已经全部被皇太极他们带走了,只留下了平头百姓维持着日常的城池运转。
    “是他儿媳妇,听说还是他先给那个狗-日-的蛮子的,现在啊,全是报应。”
    这名本地人一阵唏嘘,怎么看都有些幸灾乐祸的嫌疑。
    “那他的妻儿呢?”
    卢象升好奇的追问道,见识的越多,对于某些文人的节操,就越是看不下眼。
    “他儿子因为反抗被人活活打残了,他媳妇被送去了蛮子营,据说只待了一早上,就被扔了出来,最后和他儿子一起被蛮子们用炮轰成了肉泥。”
    本地人说着说着就打了一个冷颤。
    仿佛就这件事情,能够让他好几年都睡不好觉。
    “咱们俘虏了那么多建奴,是不是也杀一些让手下们解解心头只恨?”
    卢象升从未有这一刻痛恨自己,为何要一开始做一位文官,到关外去打建奴不好吗?
    当然这种幼稚的想法,也只持续了一下,毕竟当年整个大明是什么状况,现在站到了搞出也能够一目了然。
    那就不是他玩的转的。
    “脑子清醒一下,全杀了,咱们怎么去滦州骗城?”
    孙传庭没好气的道。
    “也是,刚刚那些死士们也说了,听不懂蛮子的话,若是不会那个炸药包给力,还真攻不下这座城池。”
    卢象升不甘心也得暂时忍着。
    “算算时间,粱甫和祖宽也应该拦下逃兵了吧?”
    孙传庭看向了东门,不由的说道。
    “什么算算时间?你要不是听到了枪声,算我没说。”
    卢象升立刻揭短,接着又道:“刚好咱们的火药大部分给了洪承畴,现在也好补充一些。”
    孙传庭黑着脸,他自己队伍建立的较早,当时各种内部构成还没有完善,哪像卢象升,带着的兵虽然打仗不咋地,可后勤管理真的不服不行。
    遇水搭桥,遇山开路他已经见识过了,现在就连制作火药,就能胜任。
    虽然他也想要,可这种特殊人才真的不多。
    给洪承畴分了两个,要不是觉得打下了永平,可以进行补给,很可能一个都给卢象升留不下。
    卢象升嘿嘿一笑,回头赶紧吩咐医疗兵救人,虽然这次战斗受伤的多,还没有人阵亡。
    可也不能疏忽了救治的时间。
    毕竟这些可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相对于付出的哪一点医疗费用根本就不值一提。
    一时间两人都忙碌了起来,一人分管城防,一人分管后勤,小小的县城,再次仿佛浴火重生一样的活了过来。
    **
    另一边的蓟州简直是风声鹤唳。
    皇太极不得已只能放开对京城的围堵,不但如此,还从通州调回了一些人马,进行围剿周围的暴-乱。
    “大汗,咱们需要赶快退出关内了。”
    代善心有不甘的建议道。
    入关的开局确实不错,铁骑踏破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缴获了数不清的财物。
    可战线拉得越长,他们的攻击力就越弱。
    原本不需要后勤的骑兵们,在多了许多战利品之后,就不得不临时建立后勤保障。
    可这种事情他们的经验本就不足,若不是劫掠了一个施工队,收获了大批的大明文官,估计到现在还都是一团乱麻。
    “遵化那个癣疥之疾,到现在还没有平息吗?”
    皇太极最近也是忙的焦头烂额,收获太多,在自身的政治体系还未曾完善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他来做决定。
    那些底下的大小将官还能吃喝玩乐,可他作为满人的大汗,可不曾放松过自己。
    “没有,不过应该快了,只是臣接到了一些消息,据说西安府的小皇帝,已经派出了一万人马,正在往房山,良乡那一带赶来。”
    “固安的袁崇焕队伍现在还是没有动静?”
    “只见到过袁崇焕派人向京师传递了一些消息,到现在也没有出兵的打算。”
    “咱们这一次入关的收获,都点算出来了吗?”
    “都弄出来了,那些文臣还是有用的,比咱们自己人算的快多了,不过他给了咱们一个建议,说是袁崇焕已经离开了宁锦防线,现在关外正值空虚,可以回去反戈一击,扩展咱们的活动空间。”
    这个方法,其实代善的心里也已经筹划多时了,可有时东西不能一开始从他嘴里说出来。
    “然后再让袁崇焕尾随咱们,一网打尽?”
    皇太极抬头看了一眼代善说道:“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挑起袁崇焕和大明的猜忌,只要蓟辽换了主事人,那才是咱们的机会。”
    代善心头一震,悄悄的低下头,对于人心的揣摩,他还是跟不上这位满人的大汗。
    在自己和大多数满人还想着多拿一点战利品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拆解宁锦防线了。
    “要不咱们给袁崇焕去一封私信?”
    代善试探着问道。
    “我收到的袁崇焕私信还少吗?该打的时候一样在打,不过可以告诉袁崇焕,只要他能够干掉皮岛的毛文龙,去了如芒在背的一根毒刺,我哦可以答应他立刻撤出关内,还给他一个大捷坐稳他的蓟辽总督的位置。”
    到底是皇太极,给人好处的时候,也当真大气。
    就连代善的眼中都是不可思议,心下细想,要是他来做的话,会不会舍得这么大的投入。
    “是不是觉得我给的太多了?”
    皇太极哪能不知道代善心里想的什么?
    “请大汗解答。”
    “有袁崇焕的蓟辽,才是有利于我满人的蓟辽,若是换一个铁血军人,咱们想要绕过宁锦防线怕是在做梦。”
    皇太极一针见血的之处了最重要的一点。
    第一次打大山口,兵临喜峰口,绕道宁锦防线,袁崇焕会不知道?
    然而第一次入关失败,接着代善自以为抓住了机会,一举打下了高台堡,袁崇焕难道依然会不知道?
    再后面的山海关是怎么来的?
    若没有人开门献城,他们也已经喜峰口的队伍,堵在了遵化,还能跑到通州进而威胁京师?
    怕真的是想多了。
    远在开平的吴三桂也已一蹶不振,每天不是醉生梦死,就是醉生梦死,整个开平的城防,都是他的手下自发的在运作。
    而他的那些手下不是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另一处离着京师很近的固安,驻扎着大量的人马。
    而这些人马之中大部分都是本地的辽人,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建奴的铁蹄给踏碎,却不能出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