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一卷卜算子第八章怒之乾坤错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送走徐光启之后。
    崇祯闲来无事,就去了后宫。
    近半个月来,他过得很滋润,毕竟曾经穷的没钱娶老婆的人,突然有了一位如花似玉的老婆。
    整个生命,都会多些光彩。
    而周皇后自从被张嫣教导过之后,对于现在的崇祯皇帝,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能安稳的接受了。
    唯一不解的就是,作为皇帝,一国之主,竟然隔三差五的就不去上朝,还很少接见大臣议事,怎么看都不应该。
    在崇祯到了坤宁宫的时候。
    周皇后正一脸愁容的,和张嫣皇后商量着什么。
    完全没有注意到,因为无人通传而到来的崇祯。
    “都在说什么呢?”
    崇祯忽然开口,吓了两人一跳。
    毕竟背后议论皇上,可是大罪。
    崇祯看着两位皇后,身上的波涛汹涌,眼睛都快看直了,之前因为避险,也为了隐藏自己的变化,未曾好好的仔细端详过张嫣皇后。
    此时再看,果真不亏被称为窈窕端丽,绝世无双,但奇怪的是起个性严正。
    此时崇祯的偷窥,刚好被人家逮住,脸色一板,也是挺吓人的。
    “作为皇上,必须要做出天下表率的样子,如若不然又如何治理国家?”
    张嫣皇后语调冷漠的说道。
    她自己对自己的美色很自信,然而正是因为自信,才知道红颜祸水到底有多恐怖。
    这种水不但能够淹死窥视者,也能够淹死她自己。
    崇祯的心里素质还是不行,做了皇帝是指名义上的权势到顶了,可城府这种东西,是需要有天赋,还要长年累月的锻炼才能出成绩。
    此时脸上尴尬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周皇后一瞧,好呀,当着自己的面,公然调戏自己兄弟的媳妇,她可不知道,崇祯以前还有这何种爱好。
    “今日我听说,国库空虚,内帑也快没银子了,就是不知为何皇上还有闲心情,四处乱转?”
    崇祯一听,好吗,自家皇后也学会上纲上线了,是不是只要女人吃醋,智商都会提升好几倍?
    为此他几乎不用怀疑。
    “国库空虚是大臣们的问题,内帑空虚也是大臣们的事情,他们弄不出来银子,治理不好国家,为何要把责任全部强加到我一个闲人的身上?
    毕竟国家花费这么多银两,养了一群官员,却没能治理好天下,那国家要他们还有什么用?不如全部回家种地得了。”
    崇祯眼珠子一转,找出一个歪理,别说听着还是很有道理的。
    “而且朕也没有奢华的修建园林,广纳妻妾吧?”
    最后又反问了一句,让周皇后突然陷入了迷茫之中。
    听底下的人汇报是一个说辞,可听皇上解释又是一个说辞,那么天下的动-乱,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皇后张嫣也是美目流转,似乎她也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么说皇上就不能有错了?”
    周皇后突然闷声道。
    说完她就后悔了,哪怕是不懂政事的人,也多少对这句话有些敏感。
    “朕九五之尊,贵为天子,怎么可能有错,即便是有错,也是大臣们的错,是整个天地乾坤的错。”
    崇祯大声的回答着这个问题,他太清楚如今的皇宫都是个什么样子。
    别看还算安稳,只要她们离开一会,今天的对话就一定能传进大部分想知道这件事的人耳中。
    而他说出来,也是给这些人听得。
    要知道,崇祯一生可是下了不知到少次罪己诏,可那又怎样?
    大明该亡的时候,还是亡了。
    而那些大臣们呢?
    该活着的也依旧活着,还是和以前一样活得滋润。
    有多少人会心下愧疚呢?
    只有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树上的崇祯一人而已。
    所以这一次,他不打算下罪己诏了,更要从根子上绝了那些混蛋文人的想法。
    一个个的吃的满嘴是油,却不知道为君分忧,要他们除了添乱,到底有什么用处?
    要不是如今时机不对,要不然朝堂上的旧人绝对会全部换成新人。
    一番歪理出口,崇祯也知道自己有些中二,可没办法,看遍史书,上面所描述的王八之气,似乎就说的就是中二之气。
    “算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总觉得哪里不对。”
    周皇后眉头一挑,完全忘记了刚刚的不愉快。
    “哪里有不对,应该是全对,哦,对了给你们安排的事情,估计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行。”
    崇祯立刻抓住机会转移话题,深怕再说下去,他自己都要被自己给逼疯了。
    才刚刚给徐光启说了如何制造香水,虽然知道利润很大,可也需要时间去摸索。
    “只要你还有心记得就行。”
    一旁的张嫣皇后,嘟囔了一句。
    眼看着事态平息,崇祯就轻松了许多,对于张嫣皇后,他不知为何每次,都仿佛有种被人看穿的狼狈。
    其实也只是他自己做贼心虚,想要装扮回原来的崇祯已经不可能了,就只能暴露自己的心性。
    好在暂时糊弄过去了,等到时间一久,这件事情也就不是个事情。
    毕竟那是的自己绝对英明神武,怎么可能被认为是个假货。
    **
    崇祯是轻松了。
    可走出皇宫的徐光启却一点都不轻松,别看在崇祯面前镇定的不行,差点拍着胸口说:都交给微臣,绝对办的妥妥当当的。
    可真要下手是,却又不知从哪里开始。
    一路琢磨着一路往回走,路上还遇到过一两位同僚,都没有发现。
    只是从此之后,京城流言之中就多了,徐光启自视甚高,自命不凡,持才傲物等等一系列的名号。
    到了兵工厂之后。
    其实也只是个名字,其中不但有研究火器的,还有研究其它项目的人。
    还没有坐热板凳,军械部就有人捧着一杆长约八尺的东西走了过来。
    “徐掌院,你看看我这件火器如何?”
    来人瘦高的身材,脸上乌漆嘛黑,头发散乱的随意披散着,一身衣服上全是火药味,双手上也有因为火药燃烧之后,手上留下的疤痕。
    徐启光知道此人现在是兵工厂的疯子。
    为了能够亲自体验火器的威力,居然亲自站在目标点上,举着靶子。
    要知道此时的火枪准确度可真的是一言难尽,只要运气不好,绝对身上就会多出一个窟窿。
    然而神奇的是,此人从没有被流弹打中过,当然他手中举着的靶子,也就没人打中了。
    不用说,试着射击的人,也是不想摊上人命官司,所以故意打歪的。
    就只有他自己不知道,还蒙在鼓里,一位设计出来的火枪,准确度依旧不够。
    “傅通啊,又弄出什么东西了?”
    徐启光瞧着麻杆一样的兵器,很难看出是火枪的样子,毕竟此时普遍的火枪都是三眼火铳。
    枪管有三根,便于加大命中率而设计的,其威力只要穿上铠甲,不打到要害,就不起任何的作用。
    三根枪管的命中率已经很低了,单根枪管有能济得什么事?
    若不是此人改良了火药的威力,徐启光还在很就不会记得此人。
    “我做了好多那个啥。”
    傅通挠了挠头皮接着道:“哦,对了,测试,就是测试,发现三眼火铳,没有单管的好用,你看这个,威力可是以前火铳的一倍以上,射程已经比很多弓箭都远了。”
    “你这个怎么用?点火在什么地方?火药装在哪里?”
    徐启光好奇的拿在手中看了又看。
    枪管已经不是用的以前的老办法,让铁匠锤出来的,看上面毫无结合的痕迹,还有未曾打磨干净的毛刺,用的应该是模具,浇上铁汁做出来的。
    掂在手中分量比三眼火铳要轻巧不少,而且看样子也美观了不少。
    “走咱们去靶场我给你演示一二。”
    傅通急切的表示,这次做出来的东西绝对能够让他大吃一惊。
    很快两人到了靶场。
    福通没有用以前的方式填装火药,而是拿出了一粒比小拇指小一些的铁丸,然后又拿出了同样大小的纸筒,速度极快的放了进去,然后就开始瞄准靶子。
    只见到扣动扳机,一股青烟从枪管中冒出,然后就是一声闷响。
    一百五十步之外的靶子应声而倒。
    立刻就有专人前去查看情况。
    等到徐启光拿到靶子之后,看着木靶子中间出现的一个窟弄,陷入了沉思。
    他也是被之前的知见障蒙蔽了双眼,只觉得三眼火铳已经是火器的极致,想要突破只能在这上面做文章。
    他还想着继续添加枪管,只是因为重量,从而没办法成型,却没想过减少枪管也能达到改良的目的。
    随即扭头看向忐忑不安一直看着他没有说话的傅通。
    “你的火药不会就是那个纸筒吧?”
    傅通一咧嘴道:“我反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次火铳炸膛,都是火药装的太多了,就想着怎么把最大药量固定下来,只能用纸筒这些东西。”
    徐启光面无表情的一伸手,傅通机灵的递出了一粒铁丸和一根纸筒。
    然后学着傅通的用法进行填装,以他并不熟练的方法,也感觉比之前的火绳枪填装快了一倍的时间。
    接着瞄准了另一块木板,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木板的半边已经出现了缺口。
    目瞪口呆了良久,以他的的军事素养立刻知道,往后的弓箭将要淘汰了。
    而他手中的兵器竟成为主流。
    面上慢慢的显出喜色,然后放声大笑。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笑着笑着两眼泪花闪动,直到此时,他才明白让崇祯皇帝掉在嘴上说,可以让建奴们载歌载舞的兵器,到底是什么样子。
    而他手中的兵器,只要能够做出三千支,几乎就能在野战的时候,让那些骑兵近不了身。
    傅通拉扯了一下徐光启,生怕这位能够给他大力拨款搞研究的大人笑疯了。
    “说吧,你需要什么?只要我能办到的,我都给你办了,我办不到的,也有皇上给你做主。”
    徐启光原本还在发愁,火器的研发,还需要砸进去多少万两银子。
    谁知十万两银子刚刚到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