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五代末》洛阳行第三十章地狱级难度

奋斗在五代末最新章节目录
   开封往西四百余里,潺潺洛水北侧,坐落着周朝的陪都,西京洛阳。
    洛阳城南的一处小土坡上,李延庆翻身下马,取下牛皮水囊喝了口清水。
    天气太过炎热,水囊中的水有些发烫。
    “这鬼天气,热得慌。”李延庆小声埋怨了一句,将水囊收好,先是看了眼土坡下碧绿的菜畦,再抬头遥望北面。
    高锡下马来到李延庆身侧,唏嘘道:“盛唐时,洛阳城横亘洛水两岸,共有坊市一百零九,人口近百万,到如今,洛水南岸已成阡陌,坊市也仅余四十不到,至于人口,更是十不存一。”
    盛唐时,洛阳的坊市与人口,大半都在洛水以南。
    到如今,洛水以南尽为农田,洛阳城的人口,都集中到了城北。
    张谦和跟着上前,有样学样,眯着眼眺望北面,却只能隐约见到些稀稀落落的矮房,问道:“咱们这是已经入了洛阳?脚边为何是农田?城墙又去哪了?”
    乌衣台经过两年的扩充与发展,人手已经基本足够。
    两个月前,在李延庆的指示下,乌衣台停止了对新成员的招募。
    张谦和“新晋乌衣卫启蒙老师”的职务也算是走到了尽头。
    李延庆便干脆让张谦和随自己一道赴任洛阳。
    不管怎么说,张谦和受过多年正规儒家教育,当个刀笔吏还是绰绰有余的。
    “城墙?”高锡抬腿,跺了跺脚下夯实的黄土坡,转头对张谦和道:“咱们脚下,正是洛阳城的城墙。”
    “啊?”张谦和低下头,不敢置信:“这黄土坡,就是洛阳的城墙?”
    “当然。”高锡笃定地点了点头:“不过这只是罗城的城墙,北上渡过洛水,还有皇城与宫城,这两道城墙倒是还在。”
    唐时的洛阳城,共有三重城墙,最外层的罗城,中间层的皇城,以及最里边的宫城。
    李延庆收回目光,解释道:“盛唐时国力雄厚,御敌于边疆之外,这罗城城墙不过丈余高,由黄土夯成,起不到多少御敌的作用,待到唐末天下大乱,罗城城墙年久失修,风吹雨打去,就成了你我脚下的黄土坡。”
    言下之意,如今的洛阳城,有城墙保护的,只有原来朝廷所在的皇城,以及皇城之内的宫城。
    皇城之外,普通百姓乃至官员居住的坊市,几乎没有城墙保护。
    如今,洛阳城西北角的皇城与宫城已基本废弃,城内的百姓,大多居住在皇城以东的三十几个坊内。
    在赴任洛阳前,李延庆狠补了一番洛阳的历史,对洛阳的过往以及现状可谓是信手拈来。
    张谦和用鞋底磨了磨脚下硬邦邦的黄土,啧啧称奇。
    高锡不再理会他,转头问李延庆道:“即将入城,可有定策?”
    “定策?这种东西怎么可能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李延庆摇了摇头,面色逐渐凝重。
    从开封到洛阳这一路上,李延庆一直在与高锡商量如何对付十阿父。
    结果毫无疑问,自然是没商量出个结果来。
    李延庆与高锡之所以到现在都拿不出定策,不光是因为十阿父树大根深、势力庞大。
    更大的阻力,其实是来自朝廷,来自皇帝郭荣与首相范质。
    郭荣与范质固然想要遏制十阿父的猖獗,但以他们为代表的朝廷,并不能明着对十阿父出手。
    更有甚者,若是洛阳御史台上折弹劾十阿父,朝廷甚至还要驳回去,而且还要免去弹劾御史的官职。
    朝廷的矛盾,在于朝廷的性质。
    当今之周朝,毫无疑问是武官掌权,下至各州刺史,上至皇帝郭荣,各级实权皆由武官出身者占据。
    先帝郭威当年造反之所以顺风顺水,最根本的原因也在于他是个武官。
    当郭威在开封城外击败后汉隐帝刘承佑,入主开封后,坐镇各州的武官便集体宣布对郭威效忠。
    这些地方实权武官都明白,同是武官出身的郭威,会承认并维护他们的利益。
    郭威也确实“够意思”,花一年时间平定零星叛乱、坐稳皇位后,立刻就开始着手削弱武官的权力。
    这些削弱,倒也并未伤筋动骨,无非是削减武官后代的荫补名额、削弱地方武官的财政权等。
    正因为力度不大,武官们看在郭威手握重兵的份上,捏捏鼻子也就认了。
    待到郭荣即位,刚开始他还很收敛。
    等到了显德三年,郭荣即位已近三载,皇位牢固,终于敢对武官下手。
    而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郭荣一出手,就是让文官接任西京留守这等大事。
    此事自然也遭到了来自李重进为首的武官势力的反噬。
    但力度并不大,只是几名“德高望重”的地方节度使寄密信给郭荣,隐晦地批判几声罢了。
    毕竟经过五十几年十余位皇帝的不懈努力,此时的武官势力早已不复乱世之初的强盛。
    郭荣也作出了让步,向各地武官承诺,窦仪只是暂任西京留守,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也不会成为惯例,下一任西京留守将会换回武官。
    武官们之所以能够忍受郭家父子的不断蚕食,一方面是因为武官势力早已衰弱;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郭家父子对于力道的拿捏相当到位,他们并不会直接挥舞大刀割武将的“肉”,而是拿着小刀从毛发开始割起。
    同时,郭家父子也很注重对武将权益的维护,他们深知,屁股下稳固的皇位,来自于各州武官的支持。
    维护武官的权益,是周朝最首要的目的,也是周朝之所以能够建立的根本。
    此时的高级武官,地位远高于同级文官。
    同样级别的官员,武官的待遇是文官的三倍以上,高级武官拥有海量特权,甚至还能惠及亲属。
    十阿父除了郭荣的生父柴守礼,其余成员皆是高级武官的父辈。
    这帮老恶棍寸功未立,却仗着儿子,各个都有朝廷赏赐的高阶官职与爵位,每月都能从朝廷白拿上百贯薪俸。
    朝廷若是直接对这些老恶棍动手,那就是等于要动天下武官的根本利益。
    都敢动武官的父辈了,那自然也敢直接对武官本人动手。
    哪怕朝廷真的只是想限制一下十阿父的嚣张气焰,但天下武官可不会这么理解。
    “三郎、天福,你们此番赴任洛阳,必须找到遏制十阿父的法子,在明面决不可对十阿父有丝毫冒犯,若有冒犯,朝廷必会拿你们是问!”
    每每想起范质这番告诫,李延庆就一阵头疼。
    这任务说是地狱级难度也不为过。
    不光不能明着得罪十阿父,甚至还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但不论如何,李延庆都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