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五代末》初入开封第四十四章打发叫花子呢?

奋斗在五代末最新章节目录
   开封城的天气日渐严寒。
    这日午后,董三牙步履维艰地从自家的牙侩铺子里出来,铺子门口正停着一辆奢华的两驾马车。
    跟在后头的袁平笑容满面地说道:“董兄这就要走了?我刚在潘楼里定下酒席呢。”
    “今日还有事要办。”董三牙心情愉悦地轻轻摆了摆手:“再说了,这些日子里天天在潘楼吃饭,感觉肚子又大了两圈。”
    这些天里,董三牙每天都会来董氏牙侩铺视察,袁平的表现让他挑不出一点毛病。
    董三牙转过头,语气轻松地问道:“对了,离十日之约还有几日?”
    袁平顿了顿,回道:“应该只有两日了。”
    “是么。”董三牙感慨道:“日子过得可真快,若无意外,再有两日袁兄就会成为这间铺子的主人了。”
    袁平笑着回道:“董兄也马上就是黑云队的主人了。”
    “好了,送到这就行了,袁兄请回吧。”董三牙在仆役的搀扶下,奋力地翻上了车,对着车夫吩咐道:“去五丈河边上的那处院子。”
    “好嘞,阿郎你坐稳了。”车夫拉了拉灰色的帽檐,声音洪亮又沉稳。
    这名车夫名为刘一,五日前找到董氏牙侩铺,操着一口河南口音,声称自己是陈州人,因家中缺少小妹的嫁妆,想要将自己卖个好价钱。
    董三牙当场就看上了这名看似憨厚老实的壮汉,用每月一贯的价钱将这刘一雇为车夫。
    随着刘一抽动马鞭,暗红色的促榆木车轮辚辚转动。
    在袁平的注视下,马车从曹门出了开封城。
    而后马车转道向北,缓缓朝着城北十里外的五丈河驶去。
    出了城后,董三牙伸手关上车窗,脸色陡然变得严肃,望向跪坐在车角的老仆:“他们是什么时候到的?”
    “三更天的时候。”老仆的嗓音有些沙哑。
    董三牙又问道:“他们有和你说什么吗?”
    “没有。”老仆摇了摇头:“他们只愿意和阿郎谈。”
    “是吗。”董三牙叹了口气,面色有些凝重。
    董三牙扭头看了眼厚重的车帘,想了想,又叩了叩腿边的木板,木板下传出一阵沉闷的回音。
    “那便,和他们好好谈谈。”董三牙说完,无力地靠在了车壁上。
    车夫刘一低头驾驭着马车,徐徐驶了接近三刻钟后,马车来到了一处落魄院落的门外。
    “阿郎,到了。”
    董三牙闻言,掀开腿边的木板,从木板下取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黑色布包,将其递给老仆。
    在老仆和刘一的搀扶下,董三牙下了车,对刘一吩咐道:“你就在车上等着,我去去就回。”
    说罢,董三牙就带着老仆朝庄园走去。
    走到门口,老仆重重地敲了五下门,木门上簌簌落下一簇灰尘,将老仆呛得不轻。
    片刻之后,门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露出一只带有凶光的倒三角小眼睛。
    眼珠转了两圈,见到了老仆身后的董三牙。
    很快门开了,露出一名低矮中年男子的身影。
    中年男子身着褐色麻衣,头发散乱,黑脸虬髯,露出两排错乱的黄牙:“原来是董三牙啊,进来吧。”
    老仆闪身而入,董三牙用力挤了进去,中年男子又打量了一眼门外的马车,以及靠坐在车上的高壮车夫,微不可闻地轻声一笑,反手关上了大门。
    在中年男子的带领下,董三牙和老仆走过满是枯草的庭院,进到了院落的左厢房中。
    屋子正中摆放着一张老旧的木质方桌,桌边是四把长条矮凳,桌下一锈迹斑斑的铁盆里烧着几条通红的木炭。
    “坐下吧。”中年男子坐在了靠北的矮凳上。
    见董三牙坐在了自己的对面,中年男子右手食指点了点木桌:“说吧,你在这种冷天里叫我们赶回开封,究竟为的什么?”
    “嗯...”董三牙双手搭在大腿上,欲言又止。
    “你就直说吧。”中年男子不耐烦地撇了撇嘴。
    董三牙抿了抿嘴唇:“我想,我想解除我们之间的合作。”
    “什么?”中年男子一拍桌子,怒目圆睁:“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董三牙迫于男子的气势,咽了口唾沫,身子不由往后倾了倾:“我当了这么多年牙人了,有些厌了,身子也大不如前,不想也不能再干下去了,所以”
    “那你找个人接了你的生意不就行了吗?这很难吗?”中年男子粗暴地打断了董三牙。
    董三牙小声说道:“是有个人会接手我的生意,但是我不清楚他愿不愿意继续操持这勾当。”
    中年男子瞪着董三牙:“你儿子呢?让你儿子来干不就行了吗?”
    董三牙连连摇头:“他现在还在老家,再说了他还年幼,也从来没接触过牙人这个行当,让他来恐怕不太合适”
    开什么玩笑,自己的宝贝独子以后是要读书做官的,怎么可能再来从事牙人这种低贱的行当。
    董三牙从来就没想过让儿子来接自己的班,他在家乡买了两千多亩的良田,并将妻儿托付给了在陕州老家的亲属。
    并且董三牙还将儿子送到名师开设的书院中读书,希望儿子有朝一日能够高中进士,成为真正的人上人。
    中年男子闻言干笑两声,问道:“那你说,该怎么解决我们这十个弟兄的生计。”
    董三牙从身后老仆的手中拿过布包,双手并用,推到了中年男子的面前。
    “这里有白银一百两,大名府良田三百亩的地契,以及城内两处院落的房契。”
    中年男子打开黑色布包,拿起一块银锭闻了闻,又仔细看了看几份地契。
    “哈哈,就这?”中年男子嘴角挂着冷笑,扬了扬几张薄薄的地契:“你就想靠着这点东西将我们十个弟兄打发了?”
    “你这是在打发叫花子?”中年男子将地契拍到了董三牙的脸上。
    董三牙将脸上的地契取下,赔着笑脸道:“牛兄这就会意错了,这一百两白银值钱九十贯,各个大城都可直接兑换,大名府的三百亩良田还有两处院落若是都租出去,每年都有五十贯的进账,怎么能说成是”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