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初唐当神仙》正文卷第三百零五章:贫道蟾宫折桂,故而来迟

回到初唐当神仙最新章节目录
   在终南山的义善寺内,一身文士轻衫的杜如晦正看着成实宗的大和尚法经,也就是现在僧纲司的十大德之一,十分坦率的双手一摊,给了面前的这些大和尚一个最后通牒。
    “圣人现在必须要一个答案,如果诸位大和尚给不出一个答案的话,那某等也无可奈何。”
    “可是,”
    法经大和尚抬起头,用希冀的眼神看着杜如晦说道。
    “秦王殿下毕竟是圣人亲子,难道不能……”
    杜如晦举起手,打断了法经大和尚的话。
    “大和尚慎言!慢说秦王已经尽力,就算秦王没有尽力,难道还有什么不对的吗?”
    说道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缕讥讽的笑容。
    “诸位大和尚总不能平时烧的都是东宫的香,然后事到临头的时候,却指望秦王和天策府能为诸位大和尚拼尽全力吧?”
    “南无本师诃梨跋摩!”
    法经和尚念了一句佛号,双手合十,闭上了嘴巴,在场剩余的惠明和尚和杜顺和尚也都双手合十,一声不吭,场面陷入了一阵死寂之中。
    杜如晦这句话说的虽然很露骨,但事实就是如此。
    他们成实宗,俱舍宗跟华严宗因为当初势力跟法华宗无法相比,所以在这种事情上一直是追随在在法华宗的身后。
    也就是说他们都是铁杆的太子党!
    现在秦王不打算帮他们也算是理所当然。
    沉默了一阵之后,杜顺大师终于再次开口,用温和的语气对杜如晦说道。
    “克明,你也应该知道彼时是彼时,现时是现时。其实烧香这个事情,只要是真佛,老衲等人是不介意略表心意的。”
    “没错,没错!”
    一边的慧明和尚也跟着说道。
    “老僧礼敬真佛理所应当!”
    “两位大和尚所言甚是。”
    法经和尚也跟着说道。
    “礼敬真佛,乃是我佛门弟子的职责。”
    听到这几个足以代表长安最大的三个宗派的大和尚表态之后,杜如晦的心下顿时就是一松。
    他为什么会提前来找杜顺和尚,不就是为的这句话吗?
    不过在明面上他仍然是做出了一副为难之色,迟疑了半天之后,这才勉为其难的回答道。
    “秦王也知道几位大和尚公忠体国,所以……”
    他低下头,眼光朝着几位大和尚看了看,一手捋过袖子,用手轻轻的画了一个圈。
    “如果几位大和尚寻找到了这个刺杀傅奕的幕后黑手的话可以告诉秦王,秦王一定会帮诸位大和尚解决这个问题的。”
    看到杜如晦的动作之后,三位大和尚似乎都若有所悟,随后点了点头,双手合十,长吟佛号。
    “南无本师阿毗达磨菩萨!”
    “南无本师诃梨跋摩!”
    “南无大方广佛!”
    “不过几位大和尚的速度要快一些……”
    杜如晦看到几位大和尚已经了解了自己的意思,于是继续说道。
    “秦王已经帮诸位拖延了一段时间,现在圣人已经快要不耐烦了。”
    “克明你放心!”
    说话的依然是杜顺和尚。
    “某等在三天之内,就会把指使凶手刺杀傅奕的凶手通知天策府的。”
    杜如晦抬起了头,锐利的目光扫过了在场的这些大和尚。
    “只是通知吗?”
    “自然不是!”
    杜顺等三个大和尚互相对视一眼,一起举手合十。
    “老衲等会略尽绵薄之力。”
    “好!某相信几位大师的人品……”
    杜如晦听到这句话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长身而起,朝着几位大和尚拱手行礼。
    “既然事情已定,那某就告辞了。”
    “此地老衲忝为地主,就让老衲送克明一程吧!”
    杜顺和尚站了起来,对着法经和尚和慧明和尚点了点头,伸手虚让,领着杜如晦一起走出了禅房的大门。
    就在杜顺和尚离开之后,法经和尚抬起头,看了看坐在一边的慧明和尚。
    “慧明师兄,你觉的这个刺杀的幕后主使应该是谁?”
    慧明抬起眼皮,看了看法经和尚。
    “师弟你已经心中有了答案,又何必多此一问呢?”
    两位大和尚的目光一碰,彼此垂下了眼帘,脸色也回归平静。
    “……”
    时间推移,在晚上月升之时,李元吉无聊的坐在大厅之中,斜倚着一个靠枕,一边端着酒杯,一边听着身边的某个体态有些发福的和尚讲经。
    “现在有体,过未无体!诸法虽然实有,然而三世迁流,有生有灭,现在为生,过去为灭,生固有因,灭即是果……”
    “等一下……”
    李元吉打了一个哈欠,懒懒的问道。
    “何为生固有因,灭即是果?”
    “殿下果然心性开朗……”
    讲经的这个身材有些圆润的和尚眉开眼笑的夸赞道。
    “这一问是我俱舍精义,所谓生固有因,就是说万物之生乃是因缘聚合,若非因缘,万物则不会产生,但有因则有果,有生则有死,这个灭就是果,灭就是死。世间万物最终都会一死,此乃万劫不移之至理……”
    “哈哈哈……”
    还没有等这个和尚的话说完,就听到从大厅的屋梁上传来了一阵笑声。
    “你这和尚好生可笑,什么世间万物终有一死,此乃万劫不移之至理,你岂知我道门之中自有长生的手段,所谓百年功满,脱壳登真。一粒丹成,神游八表……”
    随着话音,只见从大厅的屋顶上晃晃悠悠的飘下了一道人影。
    人影落地之后一转,露出了某个风姿秀丽的道士。
    “……到时候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与天不老,与地长春。你说的什么因,道的什么果,与我道士有何加焉?”
    “哈哈哈……”
    在看到这个道士之后,李元吉的嘴角微微一翘,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挺身而起,满脸带笑。
    “道长,何来之迟也?”
    “今夜月色喜人,”
    道士对着李元吉微微一鞠躬,接着从袖中取出了一支闪烁着金色的桂花,双手奉上。
    “所以小道就在蟾宫略微的逗留了一会,为齐王殿下折来这支桂花,聊表心意。”
    听到道士的话之后,那个胖和尚愣了一下,接着双手捧腹,哈哈大笑。
    “蟾宫折桂,你这个道士真好笑,吹牛都吹到齐王府来了。”
    在和尚的笑声中,李元吉愣了一下,伸手接过金桂,拿在手中仔细的看了看。
    只见这个金色的桂花虽然看着像是木头一样,但拿在手中入手沉重,似乎是金铁所铸,而且花瓣上闪烁着隐约的金色光芒,看上去美轮美奂。
    他用手拈住一片桂花花瓣,用力的揪了一下,却发现纹丝不动,根本揪不下来。
    “齐王不必费心了,此乃仙家之物,岂是凡俗之人可以随意撼动的……”
    道士完全没有理会在一边捧腹大笑的和尚,对着李元吉稽首行礼。
    “现在时辰已至,小道的宴席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齐王可愿意赏光啊。”
    “自然!”
    在看到这支金桂之后,李元吉似乎信心更足了。
    “道长,请带路。”
    “好……”
    道士答应了一声,然后伸手握住李元吉的手腕,迈步就朝大厅的门外走去。
    一边的齐王府家令看到这种情况,立刻上前一步,在胖和尚的僧袍上扯了一下。
    “大师!”
    “啊……”
    胖和尚有些愕然的转头看着家令。
    “家令,何事?”
    家令默默的伸手朝着已经被道士拉着走出了好几步的齐王李元吉一指。
    “做事!”
    “做事……哦哦哦,制止那个道士是吧。”
    胖和尚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刚才家令跟自己说的话,于是他一拍脑门,大步流星的朝着李元吉身边的道士就冲了上去。
    “贼道,留步,放开秦王!”
    道士转过头,眼睛一眯,脸上掠过了不悦的神色。
    “聒噪!”
    唰!
    他一甩道袍的袍袖,接着就看到那个胖和尚的身体离地飞起,划过一道抛物线,咣当一声砸在了地上,抽动了一下之后,头一歪,就昏过去了。
    看到这个胖和尚不堪一击的样子,家令默默的咬了咬牙,快步的朝着道士走去。
    道士回过头扫了家令一眼,然后牵着李元吉的手一步迈出了十数米远,出现在了大厅的门前。
    借着月光,李元吉看到眼前竟然出现了一条闪烁着微光的道路,笔直向前,不知通向何方。
    “怎么样?”
    道士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元吉。
    “齐王,可有胆子随贫道一游乎。”
    “当然!”
    李元吉一横心,踏前一步,踩到了这条闪着微光的道路上。
    “孤有什么好怕的……”
    “齐王果然是人中之龙,如此胆色,足以自豪!”
    道士夸赞了一声,回手一拂袖,快要扑过来的家令就感觉面前一紧,好像被什么东西阻隔了一下。就在这时候,道士也迈步走上了那条闪烁着微光的道路,牵着李元吉的手走出一步。
    就在此时,跟着他们两个身后的齐王家令只见眼前一阵恍惚,道士和齐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该死的!”
    看到齐王和道士在自己的眼前消失,家令顿时有些气急,他左右一看,正好看到了白天让他去请俱舍宗高僧的那个仆役。
    “你,过来!”
    那个仆役看着一脸怒气的家令,战战兢兢的走了过来。
    “家令,何事吩咐……”
    砰!
    家令毫不犹豫的飞起一脚,直接把这个仆役给踹翻在地。
    “乃翁让你去请有道行的慧明大师,你给乃翁请回来一个什么东西!”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