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第五百三十七章、拯救难民(上)[2]

纵横宋末最新章节目录
   >直至现在,她表面说不卖儿卖女,其实心里还是没有坚定下来。
    “娘亲,听说还有钱粮之类。”陈忠指着前面排着队伍的一群又一群人说道。
    刘氏不敢相信,如果有的有钱粮,再考虑是否卖儿卖女:“还有这种好事?”
    “难民全部站好,难民全部站好,这是官府,这是官府。排队登记,排队登记,领取钱物,领取钱物。”一个黑衣小吏拿着一个喇叭形状传声器,不停大喊。
    刘氏听了吓了大跳,这是什么传声器,竟然声音如此之大。
    果然儿子说得没有错,官府还要发钱财。
    刘氏与陈忠两人背着口袋,陈田拉着两个妹妹,站在其中一队人的后面。
    大约一盏茶多的时间,终于轮到刘氏一家人。
    这里摆着十个案几,每个案几一个小吏。
    第一个小吏和蔼可亲问了刘氏有几口人,年齿多大,性别姓名等等。
    刘氏一边忐忑不安,一边回答小吏的提问。
    小吏问完之后用一种他们没有见过的细笔登记,同时给了每人一个盖章有字的木块,让他们按了手印。
    小吏反复强调这个是身份证明,千万不能丢失。
    刘氏点点头,万福一礼,口称记住了。
    木块用多大用处,她开始不以为然,随即就发现了这些木块的用处。
    第二个小吏检查他们木块一下,又仔细核对人数,发给他们每人一张一贯提货卡。
    陈贵与陈田还没有来得及高兴,提货卡就被娘亲没收了,美其名曰娘亲保管。
    陈氏两个小娘子虽然还不明白用处,也被娘亲“代为保管”。
    有了这些提货卡,刘氏心里高兴之极。
    虽然没有用过提货卡,却听说它比银子及铜钱值钱,一贯提货卡几乎相当于十贯会子。
    也就是说,他们一家人有一笔巨款,远远胜过他们在中原卖房子的钱。
    直至现在,刘氏才放心大半。
    刚才她虽然说不卖儿卖女,但是就是自己都无法养活,儿女与其活活饿死,反而不如卖给别人求一条生路。
    第三个小吏检查他们手里的木块,又检查他们的人数,给了他们五个口袋,每个口袋一斗大米。
    一家人不敢相信,偷偷打开一看,官府果然没有骗人,全部都是雪花花的大米。
    第四个小吏看了刘氏全家的木块,点点头,发给她锅碗瓢盆及筷子火柴,还有一个仙炉及十个仙炭。
    刘氏热泪盈眶,官府果然想得周到,做饭吃饭的器具都考虑了。
    仙炉及仙炭她是听说过,因为王保长家里才有,只是不知如何使用。
    那个小吏耐心给她说用火柴点燃木材,引燃仙炭就可以使用。
    第五个小吏则检查五人的木块,发给刘氏五升菜油,一斤雪盐,就是每人都有一斤菜油,二两雪盐。
    刘氏发现自己的眼泪一直流过不停,在中原,菜油一年也没有用过这么多,盐巴也是难以入口的黑盐。
    没有料到,西县官府果然每人都有传说之中的雪盐,菜油数量远远超过中原普通家人数量。
    第六个小吏也是检查全家的木块,发给他们一张八仙桌,四张条凳,四个柜子。
    刘氏擦擦眼泪,刚才还没有没有吃饭的物事,没有坐的器具,没有装衣物及大米的器具,没有料到,官府全部都考虑了。
    第七个小吏查看刘氏的木块,发给他一个仙皂及一个仙药皂。
    刚才刘氏在澡堂洗澡,曾经产生一个想法,还想偷那个远远比皂角好得多的仙药皂。
    可是洗澡的人太多,让她没有机会下手。
    其实她不但有这种想法,只要进来洗澡之人都有这个想法。
    只是没有料到这里不但有仙药皂,还有仙皂。
    她现在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为自己这种想法感到羞愧不已。
    第八个小吏检查他们五人的木块,发给他们三床被子,五双衣物,五个枕头,刘氏看了看这些全新的衣物及被子,忍不住又擦了擦眼泪。
    四个儿女高兴极了,拿起这些衣物在身上比了又比,用鼻子闻了以闻。
    衣物散发一个淡淡的清香味道,这是他们从来没有闻过好闻的味道。
    要知道,他们一家人已经一月没有在床上睡觉,几乎是衣不蔽体。
    可是没有床及被子,难道在地面上睡觉?
    第九个小吏检查他们木块之后,发给他们三张木床,三床席子。
    刚才刘氏还担心只有被子没有木床,没有料到官府早已考虑这些。
    第十个是最后一个小吏,他检查五人的木块。
    这个小吏点点头,提笔在一张大纸上面写了一些内容,然后盖上一个官印,折叠之后交给刘氏。
    刘氏不认识字,不知道这是什么物事。
    她正想问,突然听到那个小吏问道:“下一个。”
    看到后面黑压压的人群,小吏忙碌喘不过气来,刘氏只好带领儿女离开。
    刘氏一边带着官府发的物事,一边焦虑想着事情。
    她担心的是,虽然这些齐全,但是缺乏一个关键的物事。
    房子,这个才是关键的物事。
    听说由于来的人太多,官府准备先让部分住胡人的营房。
    难道,今晚就住在胡人的营房。
    听说胡人从来就不爱干净,屎尿到处都是。
    难道今晚就住在胡人的营房,可是今天发的全部新的生活用品。
    如果今晚住在胡人的营房,岂不是让这些崭新的生活用品被胡人臭味怪味污染。
    如果是这样,岂不是如让人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就在刘氏胡思乱想时候,旁边一个穿着花花绿绿的衣物的大约十六七的少年男子过来。
    他向刘氏一礼,把刘氏吓了大跳。
    刘氏急忙闪开,同时万福一礼。
    那个男子打量刘氏手里的大纸一眼,指着她手里的物事礼貌问道:“大婶,请把这个让吾看看。”
    刘氏有些犹豫不定,她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但是官府发给它的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这个男子虽然穿得花花绿绿,但是极有礼貌,语气和蔼。
    刘氏想了想,最后还是给了这个年轻男子。
    “刘家大婶,请给吾来。”年轻男子显然认识上面字,他仔细看了看,点点头说道。
    不但如此,年轻男子还把纸张不给刘氏,郑重强调:“这个不能丢失,一定要收拾好。”
    刘氏想跟着离开这里,可是看着官府发的大堆物事,不禁大吃一惊。
    “郑小官人,只是这些物事怎么办?”她担心不已地问道。
    刘氏已经看出这个年轻男子身份不是常人,于是用小官人来称呼。
    这个叫做郑永年轻男子点点头,看了地面大堆官府发的物事,又看了刘氏一家人。
    “让两个小娘子看管这些物事,其余人搬运,如何?”他看了两个小娘子一眼,对着刘氏说道。
    刘氏犹豫不定,忐忑不安地看着叫做郑永的年轻男子。
    看到刘氏犹豫不定的样子,郑永还以为有人要偷他们的物事,或者放心不下两个小娘子。
    他摇摇头,对着刘氏说道:“放心好了,这个治安好得很,小娘子也没有事情的。”
    “这些物事请问搬到哪里?”刘氏脸一红,她除了担心物事之外,更担心搬迁到什么地方去了。
    万一你把我们带到一个偏远地方,然后把这些官府发的全新物事抢劫,那个才真正不可救药。
    郑永看了看刘氏手里的纸张,说道:“当然是大婶的住宅,大婶手里刚才那个就是房产证。”
    说完,郑永还指了指大约半里之远的地方。
    刘氏顺着郑永眼前看去,果然有一排又一排的住宅。
    看到住宅,刘氏家人如闻仙音,手脚感觉都软了。
    他们家人刚才还担心没有没有住处,没有料到官府早已给他们准备好了。
    “有房子了,有房子了,有房子了。”陈贵与陈田兄弟两个到了极点,两个又跳又叫。
    刘氏虽然不能有陈贵与陈田那样蹦蹦跳跳,但是却抱着两个女儿大声哭泣:“一娘,二娘,我们也有房子了。”
    两个姐妹更是放声大哭,现在她们终于相信娘亲的话,不会卖她们了。
    因为,她们什么都有了,而且房子也有了,娘亲显然不会卖她们了。
    刘氏与陈贵、陈田抗起大米口袋,就想迫不急待想看看自己的住宅怎么样。
    “娘亲,奴家也想看看房子。”两个小娘子听说有房子,拉着刘氏的衣袖。
    她们虽然还是挂着泪水的小脸,脸上却充满高兴色彩,抬头可怜巴巴的望着她。
    刘氏一边擦拭两个女儿脸上的泪水,一边说道:“这里有我们一家人的吃穿用的物事,如果丢失了怎么办?”
    “娘亲,我们就在这里看管这些物事,可是娘亲你们要快点,奴家也要看看新房子。”陈一娘知道娘亲不会卖她们了,懂事地对着娘亲说道。
    郑永也抗起一个柜子,带着他们来到一个半里路之外住宅大区。
    整个区域大约有一千亩,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子。
    这里地势比较平坦,所以修建很快。
    住宅大区不但有阴沟,还有阳沟及厕所,显然排水排便等全部考虑了。
    住宅区全部都是郑永这种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他们正在修建这种住宅。
    听到郑永介绍,刘氏才知道这些是小圣人手下的兵马。
    他们不是保安团就是护川军的士卒,几乎全部过来给难民修建住宅。
    刘氏听到是小圣人安排的,不禁热泪盈眶。
    她放下手里的大米口袋,带着两个儿子,不顾地面肮脏,再次向着赵家庄方向,恭恭敬敬磕首。
    磕首之后,刘氏打量一下,只见这些房子都是篱笆做的,还有小院,屋顶是谷草或者茅草。
    这个与她中原的住宅差不多,但是它是新的,而且不会漏风。
    郑永让他看了看刘氏的房产证,确定之后带着一个五间住宅。
    刘氏仔细打量,这个住宅上面挂着一个上漆的木块,上面写着一些字。
    她很想知道这些是什么,可惜她不认识这些字。
    他放下背上抗着的柜子,放在地面,然后推开荆门,对着刘氏说道:“陈家大婶,这个就是你的家。”
    “敢问小官人,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