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第四百八十四章、犹太复国(七)

纵横宋末最新章节目录
   虽然赵平可以直接裁定,但是还是得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个是一个程序,必须一步一步走过,这个就是官场。
    如果不征求意见,还要这些文官武将做什么?
    征求意见就是联系赵平与下属的方式,可以达到互相沟通,互相促进的效果与目的。
    看到赵平询问手下,费思复感到纳闷,为何他不直接发表意见,直接了断多好。
    他感到自己犹如审判台犯人一样,心肝仿佛有上万蚂蚁在爬行,非常焦急地等待命运的判决。
    张思是赵家庄主簿,自然有优先发言的权力。
    “禀告小圣人,下官同意以色列复国。不过下官以色列乃是一个国家,下面也有知州与知府。因此下官觉得应该也应该册封,彰显小圣人对属国的恩赐。”张思率先发言。
    他听弦知雅音,小圣人既然没有反对,自然已经原则上同意,只不过是谈条件的问题而已。
    他直接来了一招很的,不但以色列朝廷要受小圣人管制,就是地方官场也要伸手。
    其它文官与武将也非常高兴,小圣人虽然还没有立国,就有属国迫不急待跳了出来请求帮助,可见赵家庄之无尽潜力。
    其实册封也是以色列王国国王提名,然后由赵家庄册封。
    赵家庄虽然早期是主母及小圣人的,但是现在与赵家庄相关的文官武将都把它当成自己的家。
    大汉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汉高祖把天下当成自己的家,这个就是国家的来历。
    现在赵家庄手下一众文官武将反其道而行,他们把家当成国。
    在他们心里,赵家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国,主母与小圣人就是这个小国的主母与君主。
    既然赵家庄是一个小小的国家,那么权力他们这些文官武将也要分享。
    虽然属国的名义上是小圣人册封,实际上经手人乃是这些文官。
    什么是册封,那就是属国自己说的不算数,必须宗主国颁发命令才有法定效力。
    册封,乃是中央帝国对属国行使统治权力的方式。
    只不过,大宋册封一般是一国国王或者国主的册封,仅仅是名义上的控制而已。
    现在赵家庄这个册封与大宋册封完全不一样,已经不是名义上的属国,而是真正的属国。
    不但国王、王后、世子及朝廷主要官员要册封,就是地方衙门的知府知州甚至知县也要册封。
    整个以色列王国虽然也没有真正完全控制,但是也是部分控制在赵家庄手里。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册封,民国时期蒋介*石如何控制地方军阀的。
    蒋介*石就是利用名义上中央政府权力,就是通过不断任命(册封)地方官员达到目的。
    在和平时期册封效果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战乱时期,它就起着关键作用。
    王文修也不甘示弱,也想想刷自己的存在感:“禀告小圣人,下官附议。下官听说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也不过汉中府那么大。下官觉得知县也应由小圣人册封。”
    “禀告小圣人,既然世子已经册封,但是王子及公主、郡王、郡主怎么办?”洗星想了想,也出来禀报。“下官建议把以色列王国的王子及公主也要册封,还有以后以色列的郡王及郡主也要册封。”
    他想得更远,现在并没有郡王及郡主,但是如今这些王子长大之后就有郡王及郡主。
    这些人不但有国王家属,还有国王的侄女及侄儿。
    不要忽视这些人,万一国王没有世子,就从国王侄儿甚至侄女身上找到继位之人。
    他发现这个漏洞,及时补上。
    张宏这个护川军的主簿也从文官里面出来,禀报说道:“禀告小圣人,以色列王国的兵马缺乏主簿,这个必须安排主簿。”
    将领指挥打仗,主簿掌管兵器、后勤、生活、教化等,两者互相补充。
    保安团开始只有几百人,仅仅只有半年时间,却迅速扩张到十万兵马,创下蛇吞象奇迹。
    更难得的是,保安团不但经常打仗,而且几乎都是胜仗。
    显然这个不但与赵家庄的兵器有关,主簿也起到关键作用。
    张宏正是看到这一点,正好提出,显然他也想通过主簿间接控制以色列王国的兵马。
    “以色列王国国小力弱,四周又是强敌,赵家庄可以派出一支兵马,万人左右,驻扎在以色列王国,维护它的安全与稳定。”曹克想了想,从兵马角度建议。
    赵平点点头,看来这些文武官员特别看重赵家庄的第一个属国,不但赞成复国,而且还纷纷支招。
    按照这种册封及管治方式,以色列王国不但没有独立,而且处于半殖民的地位。
    费思复站在文官最后位置,不敢抬头,只是听他们一一发言。
    听到赵家庄的文武官员赞成他复国,费思复放心大半。
    不过,他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爽,赵家庄手未免也伸得太长了吧。
    国王、王后、世子、朝廷官员册封好理解,没有料到就是下面的知府、知州、知县等等也要册封。
    安排主簿他从文官角度觉得可以,毕竟他不是武官,不懂得兵马的重要性。
    听到赵家庄要在以色列驻扎兵马,他喜忧掺半。
    以色列国小力弱,原来以色列就是被拜占庭灭亡的。
    即使复国,更易强敌林立,四周有胡人、大食、还有拜占庭这些大国,确实需要赵家庄鼎力支持。
    但是请客容易送客难,谁知道这些兵马会不会干预以色列朝政。
    赵平打量他一眼,发现费思复脸色不断变来变去,哪里不知道他所想。
    他沉声说了一声,“费主簿听令。”
    决定命运的时刻到来,费思复咬了咬嘴唇。
    “下官洗耳恭听。”费思复心脏差点跳了出来,从文官最后位置出来,恭恭敬敬说道。
    赵平点点头,说道:“经过商议,赵家庄同意帮助汝恢复以色列王国。同时册封汝为国王,汝的娘子柳氏为王后,先在西县建立一个临时行宫,作为治理天下竹忽人暂时住所。”
    费思复听到此话,仿佛仙乐在耳边奏响,觉得刚才所有的烦恼一扫而空。
    从现在起,他不再是西县主簿,而是以色列王国国王。
    汉人不是有一句话吗?宁为鸡头,不为年尾。
    有了赵平这一句话,他顿时扶摇直上天堂的感觉。
    赵平继续说道:“以色列王国的郡王、郡主、朝廷大臣及知府、知州、知县,必须经过赵家庄册封才有效力;以色列王国划出一块万亩临海的土地,供赵家庄驻军在以色列王国安全之使用。”
    之所以是临海,赵平不但要扼住以色列王国的港口,更是打算时机成熟建立水师。
    赵平已经计算好这个位置,就是后世的特拉维夫,它是耶路撒冷的出海口。
    守住了特拉维夫,就扼住了耶路撒冷的命运。
    赵平拿出舆图,指着这个位置说道:“赵家庄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个基地,取名为西县,不知可以不?”
    一众文官与武将不禁愕然,不知赵小圣人为何还有以色列的舆图,要知道这个可是万里之远。
    不过一想,小圣人乃是神仙弟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以色列王国又是一个小国,能够有这个舆图,对于小圣人乃是轻而易举之事。
    费思复看了看舆图,心里既惊讶又苦涩。
    惊讶小圣人果然神仙弟子,能够有以色列王国的舆图。
    苦涩的是,虽然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可是听到赵平当场宣布成为事实,脸色变幻不停。
    他现在心里明白了,册封是一种形式,象征大于实质意义。
    毕竟以色列王国远离大宋,中间相距万里,赵家庄想治理也有心无力。
    可是有了驻军就不一样了,这些册封文书驻军必然还有一份。
    有了驻军,册封才有真正实质意义,驻军是册封的真正保障。
    对于驻军,他不但不能得罪,还得如太上皇一样供奉起来。
    “费主簿,汝放心,驻军是用来保护以色列王国的,不会扰民,也不会干政的。这个赵家庄有专门法制约束。”赵平看到费思复苍白的脸,微笑说道。
    赵平之所以同意在以色列驻军,其一是维护以色列王国的安全,其二目标就是地中海,其三则更加长远。
    这个就是后来的苏伊士运河,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也控制欧洲、阿拉伯。
    赵平极为佩服杨广,他绝对不是前唐李世民口里的昏君。
    赵平这样评价,他历史上的贡献远远越过李世民这个所谓千古一帝。
    其一,他结束了南北朝的对立,登基前完成国家统一。
    其二,修建完成八百里路大运河,彻底打通南北障碍,相当于世界上第一个接近千里高速铁路,把南北商业及人员紧紧联系一起,从此南北再也没有隔阂。
    其三,开创科举,选拔民间人才,打破五姓七宗官场垄断,让寒门弟子有了出头之日,最大程度维护了朝廷的稳定。
    其四,他的文才不错,其作诗乃是隋朝的巅峰,远远超过李世民。
    他作出这些贡献,后世一直在使用或者享受。
    可以说,他的贡献并不亚于秦始皇,乃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赵平也有自己的雄才大略,他是不屑在前人扩大大运河,在前人基础上添砖加瓦。
    杨广打通南北通道,造福南北之民。
    他赵平就要更上一层楼,打通欧亚丝绸之路通道,真正造福子孙奇万代。
    而扼住欧亚大陆未来苏伊士运河的喉咙,就在以色列王国手里。
    镇守地中海,打通苏伊士运河,这个才是赵平在以色列王国驻军的真正目的。
    只不过,这个只是一个梦想,还非常遥远。
    眼前的任务是,把胡人驱逐出去,恢复汉唐雄风。
    赵平的部下不知道他的想法,费思复当然也加不知。
    他听到赵家庄驻军不能干扰内政,也不会扰民,心里稍为放心一些,不过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但是赵平后面的话,让他感激不尽。
    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这个不但体现与官场之间,体现地主所佃客之间,同样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其一,赵平以赵家庄名义宣布,帮助以色列王国训练一万兵马,提供一万装备。
    当然,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