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河图》第二百五十六章东巽大捷

大荒河图最新章节目录
   金陵皇宫内,风不平一身素色锦袍,手持一把木剑,直直的站在殿门处,他眼神中难以掩盖的欣喜,让在姬无影感到了一抹疑惑,姬无影不知这位剑圣大人今个到底是怎么了,竟然这样的架势站在殿门外一动不动的,这都已经半个时辰了,也没见动弹的,莫非是,今个要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这不,没多久,只见到从不远处的城墙口出现了一道身影,这道身影胯下骑着一匹骏马,完全无视了宫廷之内不得纵马的规矩,夹着马匹,疾驰在大道上,没一会儿,便来到了风不平他们所呆在的这座大殿下方。
    “禀告王爷,前线大捷,前线大捷,周王爷率兵大破东巽帝国大军,阵斩三万,俘获两万有余,现如今东巽大军已然后撤百里,再无与我南离争锋之力了。”
    这句话一出,风不平握着木剑的手掌猛地一用力,就在他所站在的那块砖石都因为这突然的一用力而有些破损裂痕。
    “好!好!好!不愧是他!”
    重重的口气感慨完了这些话之后,风不平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眉头也瞬间展开了起来,他舔了舔嘴唇,面色中的欣喜再也无法掩盖下去,这下子,他可算是放下了一把心。
    自从半月前得知了周敦颐率领麾下军队突入东巽帝国境内之后,周敦颐与南离之间联络的消息也便从此断掉了。
    可以说,这半个月以来,风不平一直都是处于心慌的状态之下,毕竟再怎么说周敦颐的手下不过只有几万人马,而东巽帝国那里光是正面军队就有十万大军的数量,且周敦颐这还是直接带兵杀入了东巽境内,这完全就直接丧失了先天的优势和加大了后方后勤的难度,更何况在兵力上周敦颐本身就是处于巨大的劣势之中。
    虽然周敦颐用兵之神的威名响彻天下,但是这种不占天时地利人和三点的战局,饶是风不平,也是在得知了内幕之后久久的不敢对周敦颐的此举彻底的放下心来。
    因为这一招,实在是太险了,周敦颐这完全就是在玩命,稍有不慎不止是他麾下的商州守备军,甚至于就连他周敦颐自己,都会彻彻底底的被留在东巽帝国境内,而且一旦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南离东边的军事力量也会陷入无比的空虚之中,到了那个时候,东巽帝国的大军也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占据商州全境,而后长驱直入,一路杀至金陵城下也不是不可能,虽然在此之前,周敦颐曾经与风不平说起过自己此次的战略安排大致方针,但是风不平在得知了前线消息的传来之后。
    还是楞住了半天,只因为,周敦颐的这一手,玩的着实就是一手心跳,无论是东巽帝国那里,还是南离帝国国内,在得知了周敦颐率军杀入东巽帝国境内这件事情之后,两国对待此事的看法,都是谨慎的不能再谨慎。
    东巽帝国那里在担忧周敦颐和南离是不是有一些别的阴谋,而南离帝国这里呢?
    纯粹的就是在担心一旦周敦颐兵败,他们又该如何是好。
    即便是此前对于周敦颐极为放心的风不平,在这半个月的等待时间里面,每日里坐立不安,心思嘈杂的不成样子。
    只因为作为这场棋局的布局者,周敦颐那里对于接下来能否将这场棋局进行下去都是一个关键点。
    但是在现在,得知了前线周敦颐的大捷之后,风不平总算是可以松下一口气了。
    “阵斩三万,俘获两万,哈,这个周颐,果然,果然不愧是当年的翘楚,杀的好,一下子丧失掉了五万军队的力量,相信东巽那里的求和使团也已经踏上了来金陵的路上。”
    风不平难得的如此神情大变,他现在已然是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那抹冲动,他费劲心血为南离帝国布下的这盘棋局,总算是在周敦颐那里的大捷之后,正式的开始拉开了帷幕。
    这场席卷了半片大陆三大帝国一个王朝和中原诸国的棋局,他们南离,在周敦颐的获胜之后,所日后的结局天平,已然是在向他们南离开始了倾斜。
    是的,没错,风不平的这盘棋局,所需要的最终突破口,就是在周敦颐这一路。
    因为在最初的分派上,风不平就已经确定了这一点。
    白家老帅的性子太过于平稳谨慎,所以在面对上西坤王朝由黑袍圣君亲率的大军之后,最后的战事也只会是锁定在五五之中,很难决出最后的胜负手。
    至于到了后面才添上的白起,风不平对于白起的任务也只会是让白起固守北方,虽然给白起配备了数千骑兵不假,但风不平之所以给与白起这样的配备,也只是想不使得白起的一些才能埋没在防守战之中。
    南离帝国的两大名帅,白家老帅和周敦颐,他们两位的兵法差别很大,白家老帅的兵法更像是一个坚守的盾牌,而周敦颐呢?
    勇往直前,只攻不守,以攻击获取最大的战果,这才是周敦颐的兵法,只因为,他是南离帝国最锋利的一把剑。
    而白起呢?
    他的兵法拜在白家老帅的门下,将白家老帅的本事学了个七七八八,而后在历练之中他又是跟随在周敦颐帐下听令。
    所以说,白起的兵法更像是兼容了这两者之长,不过啊,他现在的兵法相对于白家老帅和周敦颐来讲,还是青涩的很,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来经历战争而后才可以最终蜕变,成为南离帝国的第三位名帅。
    现在的白起,还是差了一些。
    不过虽然是差了一些,但是白起的兵法里面,还是有着一些擅攻的领域的,所以将那几千骑兵配备他的麾下,在风不平看来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这几千骑兵最好的留处应该是周敦颐的麾下,只不过啊,风不平之所以没有将这几千骑兵拨到周敦颐麾下的原因,还是因为离帝李敦民的原因。
    李敦民的内心对于周敦颐仍然是一直戒备的心理,否则的话,也不会只拨给周敦颐区区一州守备军的军力来对付浩大的东巽军势。
    要是李敦民真的对周敦颐放心的话,别的不说,最起码也会给周敦颐拨去一支主战军团在他的帐下听令,又怎么可能只扔给他区区两三万的州部守备军呢?
    追溯到最后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李敦民担心周敦颐再次做大,若是周敦颐做大了的话,对他李敦民来说,可是会让他睡不着觉的。
    这盘棋局的规划上,他可以尽量的满足风不平的方针,并不会在大局上阻拦风不平的布局,因为他心里也知道,风不平的这盘棋局,其到最后的受益者也会是他南离,更会是他这个离帝。
    所以他也就没有了任何理由来拒绝和停下风不平的这盘棋局。
    但是在类似于拨兵的细节上,他可不会让周敦颐重新掌握大军,呵呵,给你个两三万的守备军,已经是他李敦民能够忍受的最大界限了。
    若不是因为这一次周敦颐在这盘棋局里面的角色着实是太过于重要,而且南离帝国国内也没有人可以取代他的位置的话,就是这两三万守备军的兵权,他李敦民也是压根就不想给周敦颐的。
    老老实实的呆在金陵的宗府,当好你的宗正不就好了吗?
    还掌握什么兵权呢?
    其实更体现这一点的事情也早就发生过的。
    在周敦颐之前的宗正上,其实还是有一些兵权的,那就是羽林卫的兵权。
    羽林卫之中有一个巨大的分支,就是宗卫郎,这批人马,在之前的时候一直都是在每一任的宗正手上掌握并听令的,即便是当代的离帝,也无法直接调动这支宗卫郎的。
    宗卫郎的战斗力在羽林卫之中也是属于数一数二的,而且其的忠诚度也是南离帝国所有军队之中名列前茅的。
    但是等到了周敦颐上任宗正的位置之后,宗正也就没有了宗卫郎的兵权,至于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离帝的担心,周敦颐实在是太优秀了,优秀的让他感到后怕,即便是当年他的这个位置是在周敦颐的帮助下他才坐上来的,也改变不了他对周敦颐一直没有卸下真正的防备。
    就算是周敦颐已经无数次的摆明了自己的立场,离帝也不会对周敦颐放下戒备。
    因为周敦颐的背后,还站着数不胜数的追随者,那些追随者们的数量庞大,完全可以让他周敦颐在一瞬间成为南离帝国国内一股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势力。
    离帝可能会接受这个现实吗?
    显然是不会的,因为这种事情的出现,显然也是在挑战他的皇权,挑战他的威严,他要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什么话也就不用多说了,他李敦民就的这三个字都可以倒着写了。
    所以说在得知了周敦颐大破东巽大军之后,风不平的心情愉悦不假,但是紧接着,也由衷的有了一些对于周敦颐的愧疚。
    因为周敦颐手中的兵力可以说是南离帝国这次三方军势之中最为微弱的,哪怕是北方的白起,麾下的北一军后方还有着江夏郡的郡兵以及。
    在江夏郡附近不远处,就是南离帝国一支主战军团的驻扎地,那支主战军团自从开战以来就一直全员停留在其驻扎地,并没有任何的任务和调令在身。
    他们啊,也可以理解为是离帝李敦民留给白起的一道后手,如果白起那里出现了任何不利的战局消息的话,这支主战军团可以以两天的速度就赶赴到前线援助白起。
    而负责对付西坤王朝那里的白家老帅就更不用多说了。
    三支主战军团在其麾下听候调令,外加西方州部的守备军调令权,白家老帅的麾下还有不少的南离上将在其军队之中担任要职。
    可以说,白家老帅那里的阵容,是目前为止南离三方军势中阵容最为豪华的。
    与这两者相比来看的话,周敦颐这里的军势,就显得格外的落魄了。
    只有区区的商州守备军在手,虽然说一部分守备军刚刚从金陵赶赴回来轮换了一波新装备,但是人数还是在那里摆着的。
    更别提,他们的编制只是州部守备军,其精锐程度和意义,又怎么可能与南离主战军团相比呢?
    如此的配置,周敦颐的身上还背负着破局的任务,就算是风不平,也对周敦颐能否完成这个任务感到了不自信。
    周敦颐的任务,就是破局,率先从东巽方面打开战局,解决掉来自东巽的麻烦,而后转战北方,最后携带白起之军,三军汇集西坤,一鼓作气,直接杀西坤一个朗朗乾坤。
    这盘棋局的目标,从始至终都不是东巽帝国和中原诸国,风不平的内心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