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百年》正文卷459乱花迷人眼[2]

贞观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去年闹得那么大,冠军赛都停摆了。”
    学生们七嘴八舌说着,目光却都盯着远处的一行人。
    终于,有个学生眯着眼睛盯着好一会儿:“他妈的我想起来了,南昌那什么银行的人,他们制服就这样的。”
    “房家的?”
    “房家的。”
    “艹。”
    不多时,远处的一行人到了脱粒场,新打的稻谷,已经有一批铺在了地上翻晒。
    其中一人抓了一把稻谷起来,掐了一粒米出来,放在嘴里尝了尝,然后冲领头的点了点头。
    “怎么样?好米。”
    “这里有一万亩地。”
    “只怕不止,坡上还有‘陵稻’,应该是试种的,从‘大鲤鱼水库’引了一条灌溉渠出来,亩产一百斤左右还是有的。两个坡面我算了算,两三千亩有的。算两千亩,这就是二十万斤稻谷……可以。”
    增加粮食产量的最佳方法,首推就是水利工程。
    只要水利工程到位,就能增加有效的可耕地面积。
    单位亩产低不可怕,堆总的耕地面积就行。
    贞观纪元以前,一个成年男子的极限,大概就是一百亩地的耕作量。
    有了新式犁之后,耕作量大大增加,等到技术进一步加强,这个数量还在攀升。
    而现在,安仁县有了自己的锅驼机。
    尽管才三千瓦,但拿来作为动力源,改造耕地,够用了。
    “看来,纪天霞没有骗人。”
    “南苍的金矿股份,我们可以不要,但安仁县的农业债,我们可以买入。”
    “二少,南苍省的金矿股份,我们也可以买。”
    “噢?怎么说?”
    “纪天霞是打算在长沙招股,我们完全可以掺一脚,推高公开招股的价钱。现在兵荒马乱的,江西、湖南两个地方的阔佬,肯定想着怎么保本。有道是‘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但也要看地方看人。你埋多少黄金下去,‘靖难军’都能给挖出来。所以,有个安安稳稳的投资地方,绝对是趋之若鹜。”
    “我们房家在长沙买入,也算是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
    “不错。”
    “就这么办吧。”
    “是。”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