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从芯开始》正文卷第874章应有更大的格局[2]

1991从芯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期付款了。
    坦白说,在没有实现手机实名制的当下,这样搞确实还是有风险的。
    所以陈越和何薇才就最后一个方案的回款时间争执不下。
    沉默许久,苏远山轻轻呼了口气。
    陈越见状,微微一笑道:“山总,后面的方案其实我们已经在打分期付款的擦边了。”
    “嗯,是的。”苏远山垂下眼帘,指尖轻轻地敲着桌子。
    他当然知道,分期付款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王道——哪怕是现在搞得合约机捆绑套餐搞得最牛逼的老美这边,十年后也会彻底取消合约机,转而全部用分期付款。
    总之就是,榨干消费的消费能力。
    国内现在搞分期……还算不上“榨干”,只能算是带动超前消费。
    但国内无论是实名制也好,还是征信制度也好,都远没有启动不说,甚至横亘在老百姓中间的信任二字,都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就更别说信用体系了。
    哪怕是国内的银行、信用社,也对个人贷款卡得极为严格,甚至到了“歧视”的程度。
    别的不说,科新银行,这个带着远芯血统的银行,在国内的业务,也更多是给中小型企业和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这样,我们还是要对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给与信任。”
    沉默许久后,苏远山轻声道:“可以适当调整各个方案的比例,至于产生的风险,由远芯通过技术手段,和你们通过一定的用户甄别方式来降低,最后再由我们双方共同来承担。”
    说完后,苏远抬头望向陈越:“陈总,最起码到现在,我们依旧处在一个努力就能有回报的美好时代。追逐科技和互联网的年轻人越多,科技和互联网便会发展得越快。移动互联网,是我们对西方的超越机会,它越早到来,我们超越的机会也就越大。”
    陈越含笑看着苏远山,想到同行们,同事们对苏远山的评价,心中不免升起了些许的感慨。
    看来,所言非虚。
    但……该说清楚的还得说清楚。
    “好的山总。那具体的时间呢?”
    “你们重新做一下消费方案,控制在6个月以内回收成本。”苏远山呵呵一笑:“要不然,我们之间也来分期?”
    “……”
    “陈总,移动要发展,我们也要发展啊。”
    陈越哭笑不得:“你们差这点钱?”
    “差,不仅仅是我们差,是所有手机厂商都差。”
    ——远芯“亏”不起那几十亿的账期吗?当然不是。
    但快速发展的其他手机厂商亏不起——在运营商面前,除了远芯这样的巨头,其他手机企业,面临运营商的时候,是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资格的。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合约机,都他娘的是低端货乃至辣鸡货色的原因之一。
    苏远山还是希望,能够在当下的历史环境下,找到一条“正常”的合约合作之路。
    “而且,陈总你看……”苏远山翻着文件,打趣道:“我们的营销部门,连广告方案都给你们想好了——你总得相信我们的营销和宣传水平吧?”
    “哈哈,说到这,我确实佩服。”陈越大笑起来:“就街上随便发生的一点小事,何总居然也能发现宣传的机会……”
    苏远山来了兴趣:“哦?说来听听。”
    ——下属被合作伙伴夸奖,怎么都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
    “就是三天前,我们中午去吃饭的路上,遇到一对母女买剁4——这个词估计要流行起来了。”
    “剁四?”
    “,剁手4——首都电视台记者报道的,说呼吁大家理性消费,还引用了最新的流行词,买完剁手。”
    苏远山和文晓倩面面相觑——他俩最近一直在北美忙,还真不知道国内已经掀起了这种新流行词。
    但苏远山马上意识到,这是好事。
    从时代起,远芯就一直没有给出准确的中文翻译,自然也没有了。要的就是让人可以无限联想,任由消费者自己称呼。
    现在看来,doo发“剁”音,还真他娘的贴切!
    “那女孩因为母亲没带够钱买溢价的手机,让她很丢面子……”
    陈越便笑着把之前发生的事件告诉给了苏远山听,并大赞何薇和营销部,居然能够把这事推到互联网各大论坛上去讨论,并且随着这几天手机的热销,新流行词的出现,类似的事件也颇有层出不穷的意思……
    总之,互联网和一些比较早的注重互联网消息的电视台,最近两天都在讨论这些因远芯手机而起的社会新闻。
    “不得不说,何总的这一手真的漂亮,我们是真学习了。”
    陈越没注意到,苏远山脸上的笑容其实已经渐渐消失了。
    沉默点头后,苏远山微微一笑:“嗯,先不说这个,陈总,来,走一个。”
    “走一个。”
    *
    *
    两天后,苏远山回到省城。
    和移动的谈判,远芯和移动各自退了一步。
    远芯理解移动迫切需要扩张和发展的心情,移动也理解远芯身后跟着的一大票产业链要吃饭,是以在其他方案的合作中调整了一下互相都接受的回款时间。
    “山总,您找我?”
    苏远山回到办公室没多久,何薇便风风火火地推开了房门。
    “嗯,坐。”
    苏远山指了指沙发,从办公桌后走出,然后拉了根椅子坐到何薇面前。
    何薇抿了抿嘴,她的脸有点红——这倒不是她看到苏远山害羞,而是明显的有些激动。
    毕竟,根据各路最新的统计,一周过去,的实际销量+预售已经超过了两百五十万。
    这让她想到两个月前,苏远山说准备五十万台现机的时候,她还在担心……
    但随着发布会的逼近,准备得越来越充分后,远芯直接把备货量提高了50%。
    因此,发布会当天,是有七十万台现机在各大渠道手中的。而发布会刚结束的当天,鸿远那边便马力全开,加班加点地拉动生产,如今已经达到了每天十万台的产能。
    而就这,远芯的手机也是才出厂就被各个渠道的负责人“抢”光了。
    的持续热销也让营销和市场部的压力骤减,继而所有压力都给了物料部门——段总甚至亲自满世界的跑去催促物料供应商。
    “这些天,辛苦了。”
    苏远山已经看到了一周的报告以及销量的分布情况,让他很欣慰的是,国内的销量,已经与欧洲不相上下了。
    当然,这也与远芯在过去几年并没有太重视欧洲市场有关。
    这成绩,除了本身的“价值”之外,营销部同样功不可没。
    “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何薇深深地吸了口气,心情渐渐平复下来,笑道:“两个月前,您说五百万台的时候,我还认为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没想到这一眨眼功夫就完成一半了。而且剁4的热销也打破了我们以往的数据模型和经验……”
    “我们就不要叫剁4了。”
    “呃,好。”何薇吐了吐舌头,但嘿嘿一笑:“不过山总,您必须承认,这个很利于传播啊。”
    “是。在互联网话题方面,你们团队的经验和意识都是超前的。”苏远山含笑点头。
    何薇便轻轻咳了一声:“都是山总熏陶的。”
    “不过……”
    何薇低头喝水的一瞬,却听到苏远山略微拖长了音的“不过”。
    她微微一怔,迅速抬头,却发现苏远山的表情已经严肃了起来。
    “何薇,从营销角度,这是一场堪称教科书一般的互联网营销。甚至我都会想到,隔壁那帮搞互联网的人会对此进行研究。”
    何薇放下水杯,认真地听着。
    “但从远芯的角度,这不好。”
    何薇眼睛渐渐瞪大,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疑惑和心中的紧张,直直地看着苏远山。
    苏远山轻轻地呼了口气,头也不回地用手指向自己身后的墙。
    那上面挂着两行字。
    “永远激情,永不作恶。”
    “我必须承认,无论是剁4也好,还是现实中因为对的渴望而产生的各种社会事件也好,当传播开来之后,对的推广和普及都极有好处。但是,那应该是由互联网和网民自发地传播,而不是由我们作幕后的推手,把矛盾激发和放大到前台。”
    见何薇马上低头,露出认错的表情,苏远山摇了摇头,他知道何薇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自己会把这件事和作恶联系起来。
    “何薇,假如说,今天我们可以推一个和家长吵闹的女孩的新闻,那明天是不是可以推一个陪睡姑娘的新闻?后天是不是可以推一个盗窃的新闻,最后是不是可以推一个因为家长不买新手机而跳楼,一个因为喜欢手机而抢劫杀人的新闻?”
    何薇猛地抬头。
    “吃人血馒头,不是一开始都要蘸血的。”
    苏远山看着何薇,轻声道:“你们拥有超越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远芯也拥有超越时代的技术和产品,不应该把视线投射在这些地方,应该有更大的格局。”
    -----------------
    ****
    啊,说两句。(不计费字数)
    在之前的评论中,一直有人说写了发布会,眼见着爽点来了就不写了,还有人建议我去看其他书学一下……
    ,我确实学了。
    只是……穿越文,年代感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当然我没能写好(毕竟主角圈子是最顶尖的科技圈,而且一直在侧重攀科技,时间不等人嘛)。
    特别是在描写年代日常事件的时候,更不能用超越年代的描写。
    在这种逻辑之下,就不能写手机一发布,马上大批自媒体,手机评测圈便一阵猛吹,各大网站、社交媒体上宣发不断,热点不断,全面追捧。
    因为那时候压根没那个条件啊……你顶多拉几个路人甲出来吹,就像手机刚发布那样。
    所以产品发布会之后,处理方式一般是通过财务和业务报告来获得反馈,搞企业嘛,不就是看这个?
    然后回到上一章,写了一个日常发生的事——在我看来就是日常,在大街上多走几圈,这样事太常见了。这几年来,我老婆回家给我说类似的场景都说了不下四五次,而且还每次都拿来教育女儿。
    ——请注意,我这里并不是在对“女孩和母亲争执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