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从芯开始》正文卷第863章半导体峰会

1991从芯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为什么还考虑?”周伯光一脸的震惊。
    但随即,他便醒悟了过来。
    虽然一直呆在华晶的研究所,但周伯光可不是那种没见过政治斗争的人,略一思量便给出了最接近真想的猜测。
    “一山不容二虎?还是?”他试探性地问道。
    “或许吧。”苏远山呵呵一笑:“人家老牌企业不说,至今都是光刻机领域的老大。听说,他们不希望双工件台由首度精密掌握,打算把双工件台搞起来。”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加入EUV联盟吧?”
    “怎么不妨碍了?超精密机械设计人才,放在哪都是宝贝。全国十三亿人,也才只能堪堪撑起宏芯和首精——而且这还是从全亚洲到处挖人的结果。或许在尼康看来,光靠亚洲半导体行业,是搞不定EUV的。而且他们可能还觉得,与宏芯进入同一个俱乐部,会导致技术泄露吧……”
    苏远山说着耸了耸肩,嘴角带着几分戏谑:“不得不说,尼康挺务实。”
    “……”周伯光无语了几秒:“真是撞他妈个鬼,咱们想进的都没位置……”
    “周叔,我不骗你啊,其实我挺能理解尼康的。”
    “嗯?”
    “因为我也没底。”苏远山眯着眼,轻轻呼了几口气:“原理都懂,无非就是用高能二氧化碳激光撞锡液滴,使其等离子体化,同时辐射出EUV——这都已经不是了,然后再收集,调整,曝光……但真要实现并运用它,鬼知道要经历多少磨难?我们希望尼康进来,也是希望尼康能够依靠多年的光刻机设计和制造经验来多趟一条路……现在看来,尼康觉得没有路。”
    “腐朽。”周伯光给了一个精准的形容。
    苏远山打了个哈哈:“您以为人人都像咱们国家的科技企业啊?”
    周伯光也笑了起来,长长地呼了口气,感慨道:“咱们哪……是被卡脖子,是被落后几十年给搞怕了。以前没机会就不说了,现在看到有点机会,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往里面填呐!”
    “嗯!是的!”苏远山也吸了口气,油然而生一股豪气:“所以就先我们来填好了——周叔,我真的建议,你们一定一定不要盲目,技术升级当然重要,但对你们而言,市场地位更重要,特别是互联网大爆发的时期。”
    “未来五到十年,会涌现出大量的半导体芯片加工需求。无锡那边不是已经有企业在搞内存和闪存颗粒么?别想着一开始就从创业企业身上赚多少钱,只要这些企业能够活下来,不管中端还是低端,总会有它们生存空间的。”
    “国内市场很大,国际市场更大。德远和你们华晶,不是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是合力把半导体市场做大,把国内半导体市场做到全球的合作伙伴关系。”
    周伯光听着苏远山一番肺腑之言,沉默良久后才微笑起身。
    苏远山也跟着站起来。
    “加油!”周伯光拍了拍他的肩膀。
    苏远山微微一笑:“从来就没停过。”
    “嗯,好——对了,纵然远芯财大气粗,其实也可以问上头要点政策支持的。”
    “我理会得,上头这次给了我们不少抵税指标。”
    “那就好。”
    *
    *
    送走周伯光,苏远山一时半会也没心思检查PPT了。他端着咖啡,站在落地窗外,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思绪却飘到了硅谷。
    上次他从加拿大转道硅谷,然后再去西雅图,主要还是希望盖茨和乔布斯这两位老兄都来给他捧场的。
    但这两位……都拒绝了。
    这当然不是苏远山和乔布斯,盖茨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就算再忙,苏远山也和他们保持着邮件来往,有时候讨论技术,有时候讨论一下经济形势,有时候干脆就是瞎聊一下。总之就是,他们的友谊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盖茨拒绝苏远山,苏远山能够理解。毕竟嘛,微软自己推出了手机,再来捧自己的场有点过分。
    但乔布斯也在他返回HK之后用邮件表示了歉意,这就有点意思了。
    难道要提前问世?
    文晓倩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思绪。
    “山总,东芝的春田先生想约你会面一下……”
    “呃……”苏远山回头看了一眼笔记本,苦笑起来:“我就该第三天再来的。”
    文晓倩便笑着耸了耸肩:“那约在什么地方?”
    “就楼上茶室吧,而且问一问他身边还有其他人没,干脆我一并招待了……”
    “好的。”
    东芝半导体总裁春田先生算是NEC亚洲联盟霓国方面的代表,也是全力促成此事的人物。当天晚上,他对苏远山转达尼康的最终决定。
    苏远山表示理解。
    ……
    第二天,第一届亚洲半导体峰会正式开幕。
    与会的成员,除了那些在行业内赫赫有名,时常登报的半导体巨头之外,无数一般人压根都叫不出名来,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小”企业也都齐聚一堂。
    从最上游的EDA,到芯片设计,到晶圆厂,封测厂,到硅片厂,到光刻机,到刻蚀机,到掩膜厂,到光刻胶……这样说吧,你在会场跑一圈,你就能从零开始,拿下整个产业链。
    除此之外,在下游领域,还有不属于“传统”半导体行业的企业也来了不少。
    这帮人以京东方为首,代表着日益兴起的LED产业。
    抛开LED那帮人不谈,在传统半导体的产业链上,最能够体现“整合”地位的,自然非晶圆厂莫属。
    所以第一天,在领导开场之后,当仁不让地该由当今世界第一大代工厂,德远半导体来进行开场。
    在主席台上,张汝金用了四十五分钟来对过去几年半导体的发展情况做了总结,然后也提出了半导体产业链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合作化的事实,最后他表示,希望亚洲半导体行业,能够真正地实现齐头并进,共同成长。
    紧接着德远发言的是来自霓国的NEC。
    相比德远的开场必须带着展望全局的使命,NEC则更多地着眼于介绍NEC最近的发展和技术方向——毕竟,整个峰会发言名单有限,加起来也不过十二号人。更何况与会成员参加峰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扩大影响,增强合作。
    坦白说,NEC展示的技术,画的饼确实不错,但在台下的苏远山,却听得很有些感慨。
    ——曾几何时,这可是全球最牛逼的半导体企业,雄霸全球半导体企业榜首长达十年之久的大佬啊!!
    如今的全球半导体企业排名,NEC已经掉出了前五不说,它作为曾经的霸主,总得站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高度来放两句空炮吧?
    结果……它跑来搞营销了!
    苏远山敏锐地觉察到,身旁的那些霓国朋友也对NEC的表现颇有些不满。
    不过好在紧随其后的东芝的表现给霓国半导体行业挽回了一城。
    东芝在“失去”了闪存的先机后,痛定思痛,迅速调整战略,因为其手握原始专利的缘故,它和远芯达成了不少专利互换,继而专注于闪存颗粒,虽然目前还比不过老大远芯和老二,但好歹算是搭上了闪存爆发的末班车,成为全球第三的闪存颗粒供应商。特别是在迷信本国的霓国市场……随着U盘和MP3的普及,它光靠霓国本土市场就吃了个饱。
    因此春田一上来就大谈PC与数码产品高速增长期中存储设备速度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单位存储容量和成本的比例曲线。
    春田预测,在未来五年内,存储器的成本将会降低到1GB1美金的程度。
    这倒是让苏远山刮目相看起来——因为远芯的预测,也是如此。
    别看现在只有的板载闪存,但只要一突破3D架构和TLC,那成本将会以几何数字往下垮。
    这也同时说明了,东芝在技术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上午的企业代表发言完毕后,中午便是集体聚餐,下午则是休会期间——也是给人自由联络的时间。
    峰会也是会,不吃吃喝喝怎么叫开会?
    ……
    两天后。
    头两天中,都是“传统半导体”的企业在演讲,王冬升和一干霓国搞液晶面板的人都在听玄龙门阵——毕竟,他们的原材料供应商不怎么一样不说,和传统半导体,或者说第一代半导体的交集其实并不多。
    但第三天,王冬升作为“新兴力量”做了开场。
    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便直入主题,站在整个LED行业的角度来介绍了LED的现状和发展,同时也介绍了京东方目前主要的研发对象和相关技术的进度,并对未来做出了预测。
    半小时后。
    王冬升准备结束演讲。
    “……在很久之前,就有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提出过,说在数码产品领域中,芯片是大脑,摄像头是眼睛。”
    王冬升从一开始的略微有些激动到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下来,他背对着幕布,把遥控笔在手中转来转去,面带着微笑的望向台下。
    在他身后的幕布上,PPT显示着一台手机的简约图。并为摄像头和芯片给出了方框解释。
    台下,苏远山笑着摇了摇头——老王看来还是有点怯场。
    “那屏幕是什么?”
    王冬升望向众人。
    当然,肯定是没有人回答他的——这又不是课堂抽查。
    “,世界。”
    “它是为我们呈现我们所有奇思妙想的平台,也是PC和数码产品的人机交换中最真诚的表达。”
    “所以我们相信,LED产业,与传统半导体行业,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谢谢大家。”
    ……
    掌声结束后,国内半导体协会副会长,也是这次峰会的主持人,同样也是华晶的半导体研究院主任,特意为这次染成了黑发的周伯光迈着矫健的步伐上台。
    “感谢王冬升先生替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和新的发展方向以及思考。”周伯光望向台下,冲正要准备坐下的王冬升点了点头。
    王冬升连忙双手合十回了一下礼这才坐下。
    周伯光视线平移,望向已经坐正了身子的苏远山,微微一笑,没有半句废话:“接下来为我们演讲的是来自远芯的苏远山先生。”
    掌声如雷一般响起。
    在掌声中,苏远山站起身来,先对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