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抚辽东第277章援朝抗倭(八)援朝备倭水师提督[2]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目录
   一号和二号。按戚继光当年在浙江时所言:“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倭船自来矮小如我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其海战观点与俞大猷基本一致,当然与高务实也基本一致。
    据《武备志》云:“用火器与浪漕间,起伏荡漾,未必能中贼。即使中矣,亦无几何,但可假次以吓敌人之心胆耳。所恃者有二:发射佛朗机。是惟不中,中则无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类于船头,相遇之时,从高掷下,火发而贼船焚,二也。”
    由此可见,明军水师相比日本水军来说,也具备船型大,干舷高,能冲撞等近战场合的明显优势。不过相比与京华武装运输舰来说,则因为火炮威力不足,还是装备的老式佛郎机炮而稍显落后。
    这些大福船之中,一号称大福船,柁楼三重,底尖上阔,首尾高昂,能容百人“吃水太深,起止迟重”,机动性相对较差。二号称福船,较一号稍小,“合常用之”——常用其实主要出于经费考虑。
    福船高大如楼,可容百人。底尖上阔,船首昂起张开,尾部高耸,吃水约3.5米,舰首备头炮1门、两侧装备千斤佛郎机6门、碗口铳3门,迅雷炮20门,喷筒60个,火铳10支,弩箭500支,火药弩10张,火箭300支,火砖100块,及冷兵器上千。乘员64人,水手9人,战士55人。
    同样据《武备志》描述,这种巨船设楼三层于上.其傍皆护板,护以茅竹,竖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有四层。下层装压舱石,第三臣放置淡水柜,第二层为士兵居住的地方。最上一层为露台,需从第三层的梯爬上,两旁用板翼作栏,人靠在上面作战,矢石火炮皆俯瞰而发,实为海战利器。
    这里的楼层,与京华采用的西式说法不同,如京华所谓“二层甲板炮”指的是可以发射火炮的甲板有两层,是没有算甲板以下的。
    但这两类大福船的共同缺点是机动性能不好,“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顺风顺潮,而回翔有所不便,又其吃水深,惟利空阔大洋,在里海则易胶浅,须跟哨船接济”。(《续文献通考》)
    福船后几种因为一般不用于远海作战,此处不必多说。但仅从以上这些就能看出几点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京华武装运输舰比大福船还大,却没有机动性不好的问题,可见京华搞出的船型在兼容西式战船设计优点之后更胜福船,船上人员、武备也更强。
    这些问题陈璘作为一个广东将领,当然看得分明,因此他才会提出那两个请求。
    既然皇帝非要让高务实自己选,那高务实也只好选一个了。他想了想,道:“既然如此,还是从勋臣之中挑选一人作为此战水师提督好了——北洋毕竟靠得近,方便调度。”
    这话没出朱翊钧意料,于是皇帝颔首认可,又问道:“你认为选谁比较好?”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谢谢!
    :南方码字狗,手已冻僵,勿念。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