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抚辽东第226章神权阴谋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目录
   刘馨这话一出口,高务实便猜到她的意思了。想来无非是要自己利用在南疆的权势发起一次上座部佛教的大“结集”,然后作为交换,让南传上座部各国僧团联名背书,给自己弄一个什么果位。
    唔,从刘馨的表现来看,恐怕她的意思是要直接奔着最高的“阿罗汉果位”而去。
    高务实皱了皱眉,朝高陌道:“陌叔,这个阿罗汉果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嗯……老爷可记得老奴方才提到过‘四果阿罗汉’之说?”高陌问道。
    高务实颔首道:“记得,这四果莫非是四种……四种神通?”
    “呵呵,那倒不是。”高陌微笑着道:“有道是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本来修行应是一气呵成,只是大家都不相信自己能修成佛,所以为了方便,便把修行进程分成了数个阶段。
    这个划分,一是为了把自己的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一步步达成,二是为了方便判断其他人的修行段位。”
    高务实心中一动,问道:“哦,所以这‘四果’不是四种神通,而是四个阶段?”
    “老爷睿见。”高陌肯定了他的猜测,又道:“阿罗汉果是南传佛教中的最高果位,而其他三个果位,则分别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高务实有点无语,刘馨倒似乎并不介意这些复杂而麻烦的名词,问道:“这四个果位分别有什么不同?”
    高陌道:“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俗子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便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此须陀洹果,也是凡俗修行第一个必须达成的果位,否则后续的三果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最后这句话,让刘馨也有点皱眉,但她还是问道:“那么要如何达成?”
    高陌道:“得到须陀洹果,有三个条件:断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这三种烦恼。所谓身见,是执著身体为实有的邪见;
    所谓断疑,即断除了对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虑,对佛、法、僧等有了坚固不变的信心,不再怀疑,也就是“净信”即四不坏信;
    所谓断戒取见,则是入流圣者见证了苦集灭道与涅盘的过程,能分辨有益与无益的行为,不再迷信于无益的仪式、禁忌、戒条等。
    至于断我见,则是在见解上,不再认为五阴为永恒不变的‘我’、‘真我’、‘实我’。不堕法,确立戒行,不犯恶事,不会再造恶果报,堕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
    而正定聚,又叫正性决定、决定正向于正觉。总之,成就须陀洹果之后,便再也不会转为凡夫,必定到达最高的觉悟。”
    刘馨朝高务实看过去,问道:“老板有何见解?”
    高务实撇撇嘴,道:“这个嘛,我看就好比是张无忌练成了九阳神功。基础扎实了,不容易被揍死,只要再学点精妙的招式,迟早得是个厉害人物。”
    刘馨噗嗤一笑,然后想了想,道:“我看这个果位你有机会拿到——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僧团愿意,能帮你找到说辞。”
    “凭什么?”
    刘馨道:“你不觉得这个果位主要的关注点其实是心性和智慧吗?你寒窗苦读,最终拿了六首状元,足可见心性已定,而智慧超群——陌叔,这个道理是不是说得通?”
    高陌能说什么,当然笑呵呵地点头称是。
    刘馨也不管高务实当场翻了个白眼,继续对高陌道:“陌叔,劳请说说第二个果位。”
    高陌见高务实也没阻止,便继续道:“好,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
    刘馨愣了一愣:“什么一来?”
    高陌呵呵一笑,道:“此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这斯陀含本为梵语,在咱们的话里,意思是‘一往来’,佛经中也称为‘一上一还’,指的是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就能够在此后证得四果,注定完全解脱——就是永远摆脱六道轮回之苦。
    与初果须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拥有初果的三个特质断疑、断戒禁取、断我见之外,再加上断‘贪、嗔、痴薄’之特点。
    也就是说,二果圣者在修行得证的过程中,对世俗五欲指财、色、食、名、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起了远离之心,欲望从根本上减少了。”
    高陌这么一解释,刘馨就有些头大,苦苦思索道:“这个却有点不好办……”她看了高务实一眼,轻轻嗅了下鼻子,道:“我瞧高老板你欲望也不算很少。”
    高务实无奈道:“是你老想着利用神权,我原是没有这般打算的。”
    谁知道高陌却在一边温言道:“刘小姐方才这话,老朽以为值得商榷。老朽以为若南疆各国僧团愿意为老爷的‘斯陀含果’背书,其实有一个理由是现成的。”
    刘馨诧异道:“是么?什么理由?”
    高陌平静地道:“老爷兵雄南疆,却未灭一国——万里江山亦不足老爷动一动贪欲,何以为多欲?”
    “哎哟,对呀!”刘馨眼前一亮,道:“这倒是个好理由,只不过……将来怎么办?”
    话是这么说,但她马上就把这个烦扰抛开,坚决地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总之先把果位拿到手——这就好比是养望。你在大明养望可以靠六首状元,甚至安南也可以靠它。
    然而在南疆这几个国家却不同,必须得到僧团的支持,你在民间的威望才会不可动摇,因为南疆的上座部僧团,就好比是大明的士林。
    一个在士林之中被称赞之极的人,哪怕是皇帝也不敢轻动的,何况南疆这些国王手上还没实权。你只要得到果位,那些国王和原先的土著贵族们,就不止是慑服于你的实力,连民心方面也不能和你比了。”
    高务实这才完全知道刘馨一门心思为自己谋个“果位”的用意,想想倒也的确有些道理。这次他便不再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而是主动朝高陌问道:“好吧,那么第三果位是什么?”
    高陌微微躬身,道:“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的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得证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还欲界,而证涅槃。”
    高务实对这些既不信也不在意,只是问道:“有什么要求?”
    高陌道:“此位须断尽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五下分结尽,乃得阿那含。这‘五下分结’是:身见、戒禁取、疑、欲贪、瞋。欲界的修道所断惑,至此已经断尽。
    总之,证阿那含果的圣者,已经断了欲界的所有烦恼修惑,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死后将会离开欲界,上升色界或无色界,在那边入涅盤,不再复还欲界。”
    高务实和刘馨对于这一大堆的“界”根本闹不明白,高务实沉吟不语,而刘馨干脆问道:“这一条和上一条能不能一并算?”
    高陌苦笑道:“老朽所知都是从内务部的汇报所得,研究得也不算深,能不能算作一起,恐怕也不是老朽说了算的。”
    高务实摸了摸下巴,摆手道:“那就暂且跳过,说一说那个阿罗汉果。”
    高陌点了点头,道:“阿罗汉果,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这‘阿罗汉’在梵语中应该是念作‘阿拉汉’,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此处之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证入涅槃,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也就是说,如来的果位,也是阿罗汉。”
    刘馨咋舌道:“厉害了。”
    高务实则问道:“这个阿罗汉果又有什么要求?”
    “得阿罗汉果,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乃是解脱道中最高果位,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此乃南传上座部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
    高务实摆手道:“既是最高果位,那他们肯定是圣者,这我知道,我是问如果要证阿罗汉果,前提是需要做些什么?”
    “老爷,关于阿罗汉果,老奴这里的确看到过一些说法,但大多玄乎得很,恐怕老爷和刘小姐都不太有兴趣听。”高陌苦笑道:“若要简单些说,大概就是‘不可定义’。”
    “不可定义?”高务实有一种想翻白眼的冲动。
    高陌想了想,道:“按照上座部的说法,得证阿罗汉果,不一定会马上进入‘无余依涅槃’,在那之前的‘阿罗汉’依然会在尘世生活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阿罗汉们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的,无法简单地给出定义说阿罗汉一定会如何如何。”
    高务实皱眉道:“什么意思?”
    “譬如在我们大明或以前的历朝历代,对于圣人、圣者,一般都会认为他们乐于助人,但证阿罗汉果者却并不一定是这样。
    按照上座部的说法,证得阿罗汉果以后,是否要积极地帮助别人,决定于阿罗汉自己的意愿。大多数阿罗汉都很积极地帮助别人,如沙利补答,也就是舍利弗尊者、马哈摩嘎喇那,也就是大目犍连尊者。
    但是也有些阿罗汉是独自住在森林里,没有积极地帮助别人,如安雅衮丹雅,也就是憍陈如尊者。”
    刘馨忍不住笑道:“哈,我懂了,原来阿罗汉的特点居然是随心所欲。”
    高务实却轻哼一声,撇撇嘴道:“我看,应该是上座部没法解释释迦摩尼的亲传弟子们为何行事各有不同,于是干脆便用‘不可定义’来定义阿罗汉了。”
    刘馨道:“那敢情好啊!你看,只要你能被他们承认‘得证阿罗汉果’,那么从今往后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反正都是对的——因为只要一句阿罗汉‘不可定义’,就什么都解释过去了,这理由简直无敌啊。有这条理由加持,怕是连罗马教宗都只能羡慕你!”
    高务实顺着刘馨的话一想,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了,一边笑一边摇头,道:“看来你说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