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抚辽东第220章北洋远征(十六)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目录
   【本章要写一下西班牙人在殖民地实行的“委托监护制”,目的是为了将来与京华的某些制度形成对比,没有兴趣的朋友建议跳过不订。】
    在葡萄牙大盖伦帆船“格兰杜拉”号上,北洋远征舰队与菲律宾总督府举行了一次颇有些现代感的谈判。
    双方主要指挥官在这艘葡萄牙舰只上举行了关于此次战争各项事宜的会谈,与会人员除了远征舰队司令高振炘、菲律宾总督圣地亚哥·德·维拉之外,还有大明京师勋贵代表朱应枫,以及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奥古斯丁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耶稣会、奥古斯丁重拯会这五大教团的传教士代表:来自耶稣会的桑托斯·德·古铁雷斯司铎。
    另外,葡萄牙“格兰杜拉”号舰长佩德罗·德·迪弗拉迪什则作为第三方代表充当谈判见证人。因为语言交流等关系,谈判双方还各带了随员、通译数名,不过北洋远征军陆师方面没有派出人员。
    椭圆长桌上,高振炘平静地坐着,听通译转述了老长一段德维拉总督的废话,然后淡淡地道:“你们愿意重新调整税率?可惜这已经太迟了。”
    他微微一顿,继续道:“早前,你们强占吕宋等地,从性质上来说,这已经是在侵略我大明的属国。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吕宋方面没有来得及向我朝廷禀告诸般事宜,因此大明才会对此没有过多干预……”
    那边的德维拉总督居然能听懂不少汉语,闻言立刻辩解起来,但他似乎只能听懂,说话还是法语。通译只好立刻跟进,道:“总督阁下说:尊敬的高振炘司令官阁下,吕宋王国同我方的战争与大明帝国毫无关系,且该王国也不能算做覆灭,虽然王国王室几近覆灭,但我方一直在积极寻找王室其他血亲成员……
    目前,我们在菲律宾或说吕宋,所执行的行政制度为‘委托监护制’,这意味着我们依旧承认吕宋王国的存在。就此,我方认为司令官阁下以属国被侵略而对我方发动战争的行为并不合理。”
    高振炘一时不清楚所谓“委托监护制”是个什么玩意,略微沉吟,道:“我要求休会,我需要从我的随员中了解你们所谓‘委托监护制’的一些情况。”
    德维拉总督立刻道:“这无须休会,我很乐意亲自为您解释这项制度。”
    “不必了。”高振炘根本信不过他,当然不会听他解释,摆手道:“我方有这方面的情报,不劳阁下插手。”说着直接起身,带人回到葡萄牙人提前准备好的休息室。
    然后,南洋舰队派来协助他们了解吕宋情况的随员便向他解释起委托监护制来。
    卡斯蒂利亚王国殖民者黎牙实比在菲律宾被征服地区实行的“委托监护制”,其实是直接从美洲照抄过来的,这一制度早已在美洲广泛施行,其在后世完全可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
    这个制度其实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时就开始萌生了。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西航探险时,美洲印第安人坦诚和慷慨的品质就引起了西班牙人的贪婪,哥伦布及其同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种族歧视,当他们在看到印第安人后,心中除开“主人和奴隶”这个概念外,再没有任何平等关系的概念。
    虽然哥伦布对接待自己的印第安酋长表面上很礼貌,但其内心却并不尊重印第安人,他一边热情的与印第安人交朋友和赠送礼物,另一边则想着怎么奴役这些友好的印第安人。
    因此在写给西班牙双王指彼时的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与阿拉贡国王费迪南夫妇的《航海日志》中,哥伦布明确的写下了他打算奴役软弱善良的印第安人:
    “两位陛下可以相信,这个岛屿以及其他一切地方都同卡斯蒂利亚一样是属于两位陛下的。这里除了设置一个殖民地以外其他什么都不需要,您可以指挥他们去做您将要做的一切事情。因为我率领船上这些为数不多的人员就能够走遍这里所有的海岛而未曾遇到阻碍。
    我已经看到,我仅仅派三个船员上岸,那里无数印第安人都只顾四处逃散,没有一人敢向这些船员们为非作歹。他们没有武器,没有自卫力量,他们是这样胆小怕事,以致上千人不能对付三个人。由此可见他们适于俯首听命,适于受迫工作,适于播种以及做我们需要做的其他任何事情。”
    除此之外,哥伦布还在给西班牙朝廷的多篇书简中极力鼓吹印第安人的软弱可欺,说只要对印第安人进行简单的调教,就能使其变成殖民地最好的劳动力来源:
    “我知道他们印第安人是一个能够较好地接受解放的民族,他们对我们如此友善,真是奇事。他们没有携带武器,也不知武器作何用处,因为我拿到给他们看,他们由于无知竟抓住刀口,以致割伤了自己的手,他们没有铁器。
    他们一般都长得相当高并且模样好看,体格强壮。起先我相信,现在我仍然相信从大陆来此岛的人可以使唤他们,他们会成为好的仆人和优秀的熟练工。”
    事实上,西班牙人奴役印第安人的想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欧洲社会早在发现美洲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奴役他人的现象和政策。而西班牙人对印第安人的主仆概念和种族关系,则是以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奴役非洲黑人和西班牙人奴役加那利群岛的关切人为基础形成的。
    当时的欧洲人大多都奉行奴役他族无罪的概念,欧洲社会对此也非常宽容,所以不管是西班牙人,还是其他来到美洲殖民的欧洲人,都不会觉得自己奴役印第安人有什么不对。
    但是按照《圣经》的说法,基督徒并没有奴役他人的权利,因此一位和哥伦布同时代的西班牙神父,还用严厉的语句批判了哥伦布对印第安人的奴役:
    “这里请注意,印第安人这种天真淳朴和友好的高贵风度和他们的谦虚作风以及他们缺乏武器、缺乏自卫力量的情况,使得西班牙人对他们傲慢无礼、目空一切,并且把自己找得到的最严苛、最艰苦的工作强迫他们去做,使他们饱受压迫和面临灭亡之灾。
    哥伦布用语言过分夸大自己,他在这里所设想的和他嘴里讲出来的,就是他后来使印第安人蒙受暴虐待遇的开端。”
    但是大多数西班牙人为了掠取利益,都将《圣经》和神父的劝告抛之脑后,以哥伦布为首的西班牙人开始用武力大规模残害印第安人,并抓捕印第安人为奴。哪怕伊莎贝拉女王多次下令,要求西班牙殖民者善待印第安人都没有丝毫作用。哥伦布“发现”的美洲日子就这样成了印第安人苦难的开始。
    公元1494年,为了镇压印第安人的反抗和掠夺财富,哥伦布带领军队在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岛上进行仔细搜索,攻击任何胆敢反抗西班牙殖民政府统治的印第安人村庄,肆意劫掠印第安人的财产,还将大约1500个印第安人抓回殖民地作为奴隶。
    而为了获得发展殖民地的资金和证明殖民地的前途,哥伦布还特意挑选了500名“最好的男人和最好的女人”运往西班牙的奴隶市场进行贩卖,开启了臭名昭著的美洲奴隶贸易。
    除此之外,哥伦布还将剩下的一千多个印第安人奴隶拉到广场上,让所有西班牙人随意挑选,想要多少就给多少,以促进殖民地的发展和贿赂那些西班牙殖民者。
    但因为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还不多,并且许多人此前已经奴役了一些印第安人,所以最后还剩下大约400个印第安人老弱没人挑选。这时西班牙人才饶过他们,让剩余的印第安人全部滚开,结束了这桩惨剧。
    当时的殖民地官员记载,一些印第安人妇女为了能尽快逃离西班牙殖民者的魔爪,甚至连孩子都不要了:
    “她们印第安人女性害怕再被抓住,为了更好地逃离我们,就把婴儿随便丢在地上,开始像绝望的人那样拼命逃走。有些人翻山越岭、过河涉水逃得这样远,逃到离伊莎贝拉殖民地七八天路程的地方。”
    西班牙殖民者获得印第安人奴隶后,会让其代为耕种土地、服侍自己或是进行各种各样繁重劳苦的工作,比如淘金、挖矿等。
    在此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痛苦地死去,而为了弥补殖民地的劳动力短缺,西班牙殖民者不断地抓捕或强制印第安人为奴,以作为补充或贩卖,因此许多印第安人村庄被夷为平地,大量印第安人被强制为奴。
    尝到奴役印第安人甜头的哥伦布,为了获取黄金并向西班牙朝廷证明殖民美洲的前景,于1495年正式对印第安人实行了残酷的贡税制。
    哥伦布宣布:全岛的印第安人都处于西班牙殖民政府的统治之下,而每个成年的印第安人都必须向殖民地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黄金或棉纱,以作为不被杀死的条件。这种强迫印第安人贡纳黄金和财物的制度就是贡税制,就是西班牙殖民者当时搜集黄金的主要手段!
    贡税制非常残酷,按照规定,每个年满14周岁的印第安人每3个月就要向殖民地政府缴纳能装满一个“鹰铃”的金沙或金块,而印第安人酋长则要每2个月就向殖民地政府缴纳一个装满黄金的葫芦。
    如果印第安人居住的土地上没有黄金矿藏,那么就要每三个月缴纳25磅重的棉纱或棉布,以作为黄金的替代品,否则严惩不贷。
    当殖民地政府称重完印第安人缴纳的税赋,确保合格后,会给缴清贡赋的印第安人一枚盖了印章的铜牌,让其戴在脖子上,防止受到新的勒索或被征税人员处死。
    这种贡税制度非常不合理,定的税赋标准太高了,印第安人难以按时完成。西班牙人是以自己最初从印第安人手里收缴到的黄金和棉布作为规划税赋标准的来源,但问题是这些黄金和棉布都是印第安人经过数代人积存才积累下来的,所以显得财物丰富。
    当积存数代的财物被上缴给殖民地政府后,印第安人就拿不出更多的黄金和棉布了,只能去河流或溪流中淘金或日夜编织棉布。这显然导致了一系列的灾难和反抗,迫使西班牙人降低了一半的标准,然而这依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西班牙人在美洲殖民地上对印第安人使用了贡税制,但因为当地匮乏黄金和其它财物,所以西班牙殖民政府用了几年时间,屠戮了大量印第安人也没能获得大笔黄金。
    其非但未能赚回殖民美洲所花费的全部资金,甚至连殖民地最基本的物资供给都不能保证稳定,这使得许多西班牙殖民者聚集起来发动多次叛乱,以反抗哥伦布和殖民地政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