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朋仙友》道士下山番外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那年模样

狐朋仙友最新章节目录
   嗨,咱今天第三度冒出来了,你们有没有想我啊?
    好了,不贫了。
    如你所见,这篇番外也是一则答读者问,主要是回答热心读者‘神锋’有关‘阋墙鱼图’一章中,杨从循和胡三出手抢了李家兄弟《海错图.集注》一事是否有点不够意思,不够正义的问题。
    怎么说呢?
    胡三他和杨从循虽然都属于善良阵营,但却不是那种自诩绝对正义的圣母,而是天生自带两分蔫坏的淘气包。
    他们会出于好心帮助你,真心为你好的目的而使劲往死里折腾你。
    套用奇幻里的阵营派系划分,胡三和杨从循都属于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虽心地不错,却不愿意受到世俗律法和规范的约束,也不和一般大众道德标准完全相同的混乱善良阵营。
    从胡三别出心裁得安排小刘员外给大红、阿黄与白额眼儿建立衣冠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小狐狸坑起人来,那是一点都不会脸红(冥官怪事)。
    现在回到之前的问题:如果不是杨从循首先提议将书从书匣中盗走,按小狐狸的想法,多半是直接一把火给烧了。
    “虽然三爷毁了你家的宝贝有些不厚道,但如此若能使得你们兄弟俩重归于好,那也不是什么坏事。
    想必汝父李员外得知此事也会含笑九泉,多半还要称赞三爷一声手段了得!”
    首发网址m.
    我知道胡三这样的想法实在很难被世人所接受,但狐仙他们向来就是这样考虑问题的!
    别的姑且不提,光是一本《聊斋志异》,我就能举出阿秀、青姨与婴宁三个例子佐证。
    尤其是‘婴宁’,只因为狐女婴宁所嫁的王子服(人类)是个痴呆,前者就用被子把后者直接给闷死了……
    然后婴宁还笑着拍手告诉闻讯赶来抚尸痛哭的公婆:“像这么傻的儿子留着也是浪费粮食,干脆你俩再生一个得了,到时我还给你家做媳妇。”
    一听这话,王子服的爹妈差点脑溢血,上去一把扯着婴宁,要她给王子服偿命。
    于是婴宁笑着做个鬼脸:“好啦,傻儿子还给你们就是!”
    等婴宁一掀被子,满身大汗的王子服“嗷”一嗓子从床上站了起来,不但人活过来了,这傻子居然还变聪明了?
    他们狐仙真就这样,不但肆无忌惮地拿别人家东西亦或往死里折腾人,还总觉得这样是为人家好……只要最后确实是对你好就行!
    混乱善良就是这样特立独行狂放不羁的秉性脾气!
    行了,问题到这里就算回答完了,不过咱还有一点闲话想跟诸位读者好生唠唠。
    有很多读者说,《狐朋仙友》这本书的主线不够明显突出,而且头两章的人物对话与背景介绍都太多,以至于节奏拖沓。
    唉……那个婴宁,麻烦给我也盖下被子。
    无论是第一章‘缘起’,还是第二章‘秀才离家’,我都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来反复强调这样一个事实:
    胡三他们家有不少狐仙不满意未来让胡三接班,而杨相公更是被他继母赶出家门,连个小钱边子都不舍得多给。
    所以我觉得故事主线应该很清晰啊!
    胡三他是出门历练,而后依靠一身本事回家去打脸众狐,顺利接班族长。
    而杨从循则是出门历练,而后混得功成名就,依靠显赫的身份地位回家压服继母,抢夺他那一份应得的杨家家产。
    我真的很无奈啊,都已经重复强调到啰嗦累赘拖节奏的程度,可还是……唉,咱真是黔驴技穷了。
    难道一定得加上个任务进度0/1的透明浮框,这样才算主线明确?那我干脆写系统文好了。
    ……那个真对不住啊,一时没忍住就发起牢骚来了。
    说点开心的事情吧。
    《狐朋仙友》这本书原本的名字叫《狐仙传》,那么以此类推,肯定还有《黄仙传》《白仙传》《柳仙传》以及《灰仙传》……五联大满贯,OH?YEAH!
    正如《狐朋仙友》所在的时间线是嘉庆初年到道光初年,其他四仙传也有各自相应的时间线。
    从时间发生先后来说,最早是北宋仁宗时期(1010-1063)的柳仙传,看到这里你们能想到什么?
    没错,此时法海刚刚拆散许汉文与白素贞,所以‘柳(蛇)仙传’中的柳仙,就是拜别白素贞之后的小青……嗯,我终于要下手毁名著了。
    在‘柳仙传’之后,就是发生在大明崇祯年间(1611-1644)的‘白仙(刺猬)传’,在这一时间段,最为活跃的五仙家应该是后来救了努尔哈赤的胡三太爷……不过显然主角不是他。
    据说胡三太爷之所以有这一身本领,是因为其少年时期与一只老刺猬打架时被扎了……
    民间有种说法是上了年岁的刺猬身上的刺是一种叫做‘赤阳针’的宝贝,有打通全身经络的奇效!
    再往后,就是发生在康熙中后期(1670-1722)的‘黄(黄鼠狼)仙传’,这一历史时期内最有名的就是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肯定和黄仙没什么关系,但战争初期清廷一度局势被动,使得不少旗人勋贵都心生退意,私下安排人手返回关外整治盛京(沈阳)府邸,准备见势不好就拔腿开溜。
    这一时期关防松弛,大量关内移民得以顺利进入东北关外,之后又因关外莽莽群山上的大小金矿而大量供奉黄仙(民间传说,黄仙能找到地下埋藏的金子)。
    于是,‘黄仙传’应运而生!
    再往后,就是嘉庆道光年间(1804-1848)的狐仙传,以及咸丰同治年间(1855-1885)的‘灰仙(老鼠)传’。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朋友应该知道,狐仙传所发生的年代,恰恰是近代中国由盛转衰,自兴而乱的开始。
    而之后的灰仙传,则是近代中国在不断挫折与打击中,步履艰难地艰难挣扎前进,同时也替孕育新生希望的大节点!
    这就是我比较自豪的地方,表面上我是在写志怪传奇,但实际上,我写的却是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杨从循和胡三这两位主角的身世都极好得贴合了当年时代大背景,表面上杨家与赤炎洞一团和气,恰似河清海晏四海生平的嘉庆盛世。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一直暗潮涌动,很快就要有一场格外猛烈的暴风雨来打破这种宁静的假象了!
    随着珠江口外那一声炮响,天朝上国的迷梦被击得粉碎,苦难于焉而肇。
    至此,梦中的人们方才幡然醒悟。
    原来衰落的开始、战争的诱因,早在马戈尔尼使团上京替乾隆皇帝祝寿时就已种下,接下来的六十多年,人们一直活在平静的梦中……
    有时我也会想,如果道光年间没有爆发鸦片战争,那个时空当中的中国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胡三最后没有接手赤炎洞族长,那么胡三和赤炎洞的未来又该是怎样?
    如果杨从循从此当一个云淡风轻不图家产的道士,那时杨家和杨从循各自的命运又该是如何?
    谁知上天却哈哈一笑:“你尽管去想,反正未来早已注定!”
    于是,杨从循与胡三,一对没有长大的孩子,带着几分玩世不恭与年少轻狂,就这样嘻嘻哈哈得进入到江湖之中。
    然而每一个男孩都有成为男人,学会担负起肩头重任的那一天……
    总有一天,向来嘻嘻哈哈爱偷鸡的小狐狸会一脸严肃得咬着嘴唇,学着亲爹赤背狡狐的样子,背抄手一板一眼地对着族中大小狐仙发号施令。
    而一直对钱财家业云淡风轻的杨秀才,终将会“呛啷”一声抽出腰间长剑,冷眼瞪视两个异母弟弟。
    “别的家业杨某不争,然而这间生母留给在下的绸缎老店却不容他人染指……如不依着俺,杨某眼中认得兄弟,手里这把剑却认不得!”
    总有一天,时间会把我们变成自己当初不曾想过的样子。
    但我仍然诚心祈愿,愿你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那年的少年。
    即便未来的结局已然注定,且让我看见你们一路不屈的抗争!
    哪怕只是在处理完族中大小事务之后,挥手逐开众仙,垮着脸躲在宝座背后阴影中喃喃自语:“山下还剩180只母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