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当老师》正文卷第381章什么叫精确轰炸引导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最新章节目录
   其实,陈潇从全军七千多将近八千的人里面,挑出来八个人,分成两个特殊侦查班,已经有点21世纪情报向的特种部队的影子。
    侦察兵,首先注重的方向就是侦察,然后汇报,最后是引导。
    现在,特殊侦查班的班长郑英,干的就是这个活儿,他们这个班,就是现在在观测,飞机投下那航空炸弹的弹着点离目标还有多远。
    就在日军庆幸,天上的飞机投弹距离他们还很远的时候,在城里关注着天空的桜井省三却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们是在试炸!”
    一个作战参谋很快就猜到第一人的满天飞机只投下一枚炸弹的原因。
    炮兵,会在集群炮击之前,进行试射,然后再根据火炮试射的弹着点,再对火炮进行调整。
    在场的所有日军作战参谋,都是在战阵里面浪过无数次的,当然知道炮群会有这么一个做法。
    但是没想到,这飞机投弹,也有这么做的。
    “你确定?”桜井省三像是询问作战参谋,但何尝又不是在询问自己。
    如果对方抛投航空炸弹是在试投,那么对方肯定会有人知道,真正的战车联队现在伪装在什么地方?
    又有什么人,会知道战车联队在什么地方并且还能通知敌人,而且是根据飞机投弹的弹着点,通知敌人调整。
    那么,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在他们之中,或者是在他们视力范围内,有一双眼睛正紧紧的看着,窥视着整个日军阵地。
    他们的火力点,他们的兵力部署,他们的武器装备等等,都一览无余的,被对方发现并通报回去,然后指引飞机投弹轰炸。
    所以,如果对方的飞机真的是在试投,桜井省三其实在心里面已经确定,不用如果,对方的飞机是真的在试投。
    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多飞机只投下一颗航空炸弹,而且还是那种小重量的。
    “师团长阁下,看对方飞机所盘旋的区域,应该是冲着我们的战车联队去的,是不是通知战车联队,马上转移……”
    另一个作战参谋询问。
    还不用桜井省三开口,刚才说飞机在试投的那位,直接就打断了这么愚蠢的建议。
    “你的脑子里面,装的都是你老家臭水沟里面的泔水吗?
    本来现在敌机需要试投并且根据内奸提供的位置进行调整,才可能找到我们的战车联队。
    你现在马上去叫战车联队摇响发动机把战车开出来,这不是摆明了给敌人的空军提供轰炸的目标吗?”
    是的,这个时期的卡车以及坦克,装甲车,大多数都是要摇,要用一个大的长的拐曲轴,插进去摇响发动机,才能把战车给启动。
    就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单缸手扶拖拉机的柴油机,需要用一条铁拐棍才能摇响。
    现在的卡车,装甲车,以及坦克,很多都是需要摇响的,甚至有的飞机,都需要摇响。
    不过飞机摇响的动作,不是拿根拐棍去摇,而是用手去转动那个螺旋桨。
    日军的第二个作战参谋询问现在是否马上就叫战车联队立刻转移,这完全就是一个脑残的问题。
    现在去摇响坦克发动机,那个柴油发动机冒起来的浓烟马上就会向空中的轰炸机编队提醒他们所在的位置。
    这个东西不是说一启动了,就能马上快速的转移和提高速度,坦克加速也需要时间的,而且不是所有坦克都能同时启动,只要有一辆战车暴露了身形,所有的坦克都会面临被集群轰炸的命运。
    所以,第一个作战参谋说第二个作战参谋问的问题代表着脑子里面有屎,这一个观点是没错的。
    毕竟,如果自己不主动暴露,靠着敌人地面的奸细指导,对方的飞机,并不一定就能找到战车联队,他们还有一半的机会。
    “师团长阁下,现在趁着敌人的飞机在超过千米的高空盘旋。
    为了救战车联队,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我们现在必须撒出去人,去清理可以观察到战车联队所在位置的所有高地。
    争取在对方的飞机准确的找到战车联队之前,抓出这个奸细。
    第二点,我们尽快把高炮给拉出来。
    因为我们无法确定是否可以尽快在对方轰炸我们的战车联队之前把奸细给找到,阻止对方,指引轰炸机轰炸战车。
    所以只能做两手准备,如果无法能快速找到奸细的话,我们必须要做出取舍,比如用高炮部队换战车联队。
    我们的高炮,现在损失太大,已经没有多少了,就算留下来,也无法真正的给对方造成多大的伤害?
    但是,能拼一把是一把!
    我们可以现在把高炮给拉出来,用来吸引敌方轰炸机的轰炸,这样敌机要去补充弹药,必须要回他们的机场。
    这一来一回,足够战车联队转移了。”
    他这话一说,有人同意,有人反对。
    “我们先不说高炮部队,就先说让步兵联队的士兵现在离开,伪装前去搜索奸细。
    这样,不是把我们步兵联队的士兵暴露在敌机底下吗?”
    这是一个刚来没多久的作战参谋,田新书一,这可是大本营派出来历练的军官学校毕业学生。
    那个提建议的作战参谋听到如此不学无术的问题,很疑惑本土的军官学校怎么会让这样的废材毕业。
    “难道你不知道,在飞机上500m往下看,一个人跟蚂蚁没什么区别。
    更别说现在敌方轰炸机距离地面已经超过了1千米高,你知道在飞机上往下看,会看到什么吗?
    因为角度问题,什么人也看不到!
    你以为1km是什么?
    你如果连这个都不懂,我很怀疑你的学校是如何让你毕业的?
    如果觉得不服,自己拿把枪到靶场去试试,看看500m外,你是否还看得见自己的靶子!”
    这个才是真才实学的作战参谋,不管是第33师团,还是在曼德勒正在派两个步兵联队过来的第18师团,都是在华中,华北,华南地区血债累累的部队,作战经验大部分都极其丰富,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傻的问题会问出来。
    是的,如果飞机在1km以上,对静止或者趴在地上的地面部队是看不清的。
    这也是为什么看到敌机要趴下来的原因之一。
    “况且,去搜索奸细,并不是去攻坚作战,我们完全可以把人员给散开。
    只要人员足够分散,第一人就不会为了区区一两个人,投下航空炸弹。
    因为对敌人来说,航空炸弹也弥足珍贵。
    就算敌人舍得,把航空炸弹投下来,最多炸死的,不过是一两个人。
    可是如果不把人撒出去寻找那个报位置的奸细,那么我们可能损失的,就是整个战车部队。
    甚至还有可能是重炮部队!
    以及汽车部队。
    就算汽车部队不重要,但是重炮部队是挪不动的,只能受着。”
    确实如此,谁能保证那暗中窥视的奸细,他们不知道重炮部队在哪?
    所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师团部现在正在发言的作战参谋,看来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提出来的建议非常有见地。
    “哟西!传令下去,派出步兵,分散搜索,我军占据了所有可以看清战场的高地,以及房屋。
    争取揪出这个可恶的,正在给飞机指引轰炸位置的奸细。
    另外,命令高炮部队,马上展开战斗队形,对盘旋在空中的敌军飞机马上发起反击。
    在对方找到战车联队之前,我要看到他们击落敌机的战报!”
    桜井省三马上下令,命令通过电话线传到高炮部队联队长耳朵里。
    “嗨!我一定在敌机找到战车联队之前,打下敌人的飞机!”
    这是高炮联队联队长下的保证,但是不管事桜井省三,还是这位高炮联队的联队长,都知道,保证,只是保证而已!
    日军的高炮,是九八式20mm口径的机关炮,其实这种机关炮命中率很差劲,一般只对低空飞行的飞机有用,超过了1千米高,基本上就没什么用了。
    这也是这支高炮部队在行军过程中,被轰炸的如此凄惨的原因,因为没用啊!
    这也是日军的九八式20mm高射机关炮在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争中被嫌弃的原因。
    口径太小,就算安装延时引信,弹片杀伤威力也太小,最后只能是子弹打中了敌机,才能把敌人的飞机给击伤。
    这就制约了这个高射炮的威力,非得击中才能起作用,在一战时期还有用一些,现在已经是二战了,这种高射炮的作战理念已经落伍。
    所以,不管是师团长桜井省三,还是高炮联队联队长都知道,这一次高炮部队的出击,带给他们的,只能是灭亡,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吸引住敌方飞机的炸弹。
    而高炮联队,已经是注定被牺牲的人。
    当然,不管如何,命令下来了,该执行还是要执行的,该打的仗还是要打的。
    所以,当日军高炮被拖出来,20mm口径的机关炮弹开始义无反顾地朝着空中发射,试图吸引敌人飞机的注意力。
    没想到,这个作用是没有用的!
    就在山洞里面的特殊侦查班用最快的速度测算出,弹着点和日军的战车联队之间的距离,并给滇边州打电话报告,再让滇边州联系飞机时。
    孟养城里,某个地方有高炮声响起。
    从飞机试投,到测算距离,这一段时间,就是日军的师团部作出决定并指挥高炮部队自动暴露了时间。
    说是很长,但实际很短!
    “营长,我们的飞机,正被日军的高炮部队威胁。
    是否进行反击轰炸?”
    柳玉娥往下瞄了一眼,日军的高射炮部队,离自己这么远,居然就开火了?
    什么原因,这还用想吗?
    “日军正在故意暴露,吸引我们过去!
    证明,我们现在盘旋的底下,有日军重要的部队。
    那绝对就是战车联队了,只有战车联队才会让日军的高炮部队不惜暴露自己的行踪,也要把我们的飞机给吸引过去。
    大家可不要上当!
    但是也不要小看日军高射炮炮弹的威力,我们往外飞一点!
    反正我们的续航里程,就算是战斗机也有,哪怕也够我们飞三四个小时了。
    我们耗得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