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正文卷两百七十二章议亲[2]

寒门宰相最新章节目录
   去低这个头呢?”
    “再说了三郎中进士要撒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赴琼林宴,后面还有期集钱那都是大笔的花销,以往不少贫寒的进士都借贷于人,甚至质于书铺。三郎之前有个好友叫蔡持正(蔡确),就因家贫无以为资,借贷于同窗同乡,欠了一大笔钱,去邠州就任时因受贿被人告发,如今仕途堪忧。可想而知啊,你总不能为了你们吴家的体面,也让三郎去借钱去吧。”
    吴氏听了这里,终于改口道:“省得,省得,我这与娘说一番,不过章大郎君那你也要交待一二。最恨汴京里那些爱嚼舌根的妇人,表面上说是我们吴家眼光长远啊,又老拿十七庶出的话来说事。”
    欧阳发闻言不由一笑。
    吴氏皱眉道:“你笑什么?”
    欧阳发正色道:“娘子,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我说便是……你看这庶女适寒门,倒也般配?”
    吴氏闻言先是气,随即又不由是笑。
    我虽生在士族之家,但却是庶女,你虽是寒门子弟,但中了进士。
    婚事之事还是门当户对最好,谁也不高攀谁,谁也不挑谁才是最合适的。
    吴氏当即将章家已请了庄大娘子为媒婆来吴家下帖子的事,马上派了陪嫁来的丫鬟回去告之李太君,也算是有一个交代。
    同时将欧阳发的话提了提。
    李太君也是极通情达理之人,当即告诉给吴氏,就说既是男娶妇,就一切按男方的规矩来,怎么方便怎么办。
    咱们不仅不挑礼,而且章越登科后,吴家还会给一大笔的铺地钱,让他不必作官后为钱担忧。
    何谓铺地钱?
    原来这在唐朝时即早有名目,一般来说进士登第,赴燕琼林,这时候岳父家将要为女婿开支出一笔钱,谓之铺地钱。
    但是宋朝自科举为寒门开通一条通道后。
    不少出身寒家的读书人通过科举飞黄腾达了,岳家也要跟着沾光,改头换面了。
    故别人称此庶姓而攀华胄,就称作买门钱。当然名目上这么说不好听,一般就是说送给女婿作贺的。
    到了如今大多称为系捉钱,这捉当然就是榜下捉婿的捉。
    如今不论男女两家谁家是当官的,甚至是不是榜下捉婿或者老早就结亲的。
    总之只要女婿中了进士,岳家都会拿这个名目给女婿一大笔钱。
    李太君还说让章越准备着殿试,定亲之事不着急着准备,吴氏得知消息后大喜,当即让欧阳发到章实家走了一趟告诉这消息。
    章实正为章越的亲事发愁。婚姻之事,说来是两家结和,但万般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一个钱字上。
    聘礼多少?住在哪里?先要说清楚。
    杨氏承诺给章越一处汴京的大宅子,此外汴京和苏州郊外的各一处的田产,还有三千贯作为娶妻之用,听闻为了此事杨氏还与章俞差些闹翻了。
    章惇的媳妇张氏,从自己的嫁妆里拿出一个庄田来,这在还不知章越与吴家婚事前就许诺的。
    甚至为官没有几年的章惇也拿了五百贯(不是以自己的名义)。
    若有这些钱财,也算可以风风光光地娶妻,不过章实却担心章越牛脾气上来不肯收这些钱财。
    章实心想,吴家如何门第,怎么好委屈了人家姑娘,汴京官宦结亲规矩多,咱们也就按规矩办。章越不收,自己替他收了就是。这些事与自家弟弟的终身大事比起来都是小事,为了区区的面子难道日子不过了?亲也不结了?
    最后章实又怪自己没用,不会持家,不会照顾家人,累得自家如今还要寄人篱下,否则哪要如此。
    章实正想着如何说服章越呢。
    不过欧阳发这时来了。
    欧阳发何人?宰相的公子。
    章实万万没有料到对方会屈尊来章家一趟,不过欧阳发一点也没有拿官宦子弟的架子。
    欧阳发上门将吴氏吩咐给自己的话一说,章实这几日担心顿时皆是云消雾散。
    欧阳发走后,章实先是高兴,又满是不放心地对于氏道:“这吴家说三郎中进士后给咱家一大笔钱,不仅如此还说规矩可以按我们老家那边娶媳的,嫁妆也可随便给。人家如此门第,为何这么好说话,我心底都悬了,没有半点主张了,这不是图咱们家什么吧?我这心底一直是不踏实啊,不会其中有什么名堂吧?”
    于氏笑着与他道:“这有什么图不图的,咱们除了三叔,也没什么让人图的。我看说到底一句话,贫家娶妻难,这富家嫁女也不容易。”
    “再说人家吴家是官宦人家,敢如此自是有底气在,不怕咱们看轻了。也是拿咱们当明白人来处着,咱们也莫要不知好歹了。”
    章实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既然如此,咱们快请庄大娘子上门…”
    于氏抿嘴笑道:“瞧你想一出是一出。是了,溪儿呢?”
    章实笑道:“去寻郭大郎君了,国子监三月四月五月都有混补,三哥儿已是托人将郭大郎君的名字报至管监那了。”
    “如今溪儿与郭大郎君一并备考,他说也要考入太学。”
    于氏失笑道:“他才几岁也考太学?”
    章实满满自豪地道:“二哥儿和三哥儿似他这般大时也考入了县学,溪儿为何不许入太学,他是个读书的料子,哪个先生不这么与我说。”
    于氏也是欣喜地笑道:“这话许你与我说,可不许你当面如此夸溪儿。”
    章实笑道:“娘子放心,我省得。”
    于氏言道:“不过我看郭大郎君兄这人倒是不错,自己勤勉不说,人品也好,学问又佳,虽说这科落榜了有些可惜了,但溪儿能从他读书,处处师之,日后无论是做人读书都是可以受益的。”
    章实笑道:“娘子和我看到一处去了,你道我为何这般看重郭大郎君,就是如此。三哥能有今日,郭大郎君是一路扶持来的。咱们可不能忘恩啊。”
    于氏以往听章实说这句话总要翻白眼,但如今却没有反对,反而点了点头。
    章实道:“如今郭大郎君在落魄时,咱们更得照看好人家,比平常还要关心几分,即便三郎不托我,我也是去看望的,至少让人衣食周全,不愁风雨。”
    “再说如今溪儿与郭大郎君这般投缘,郭大郎君也是拿当初待三哥那般用心在对溪儿,我更要对人好了。”
    于氏闻言眼里有几分湿润道:“有郭大郎君照看溪儿我就放心了。我记得三叔当年离家时,说了一句咱们章家出读书种子,你看二叔已中了进士,如今三叔也要是进士,下面是不是该轮到咱们溪儿了,弥补一二你当年不能读书的遗憾?”
    章实笑道:“谁说不是呢?溪儿肯定是比我出息的,日后他二叔不照顾着,还有他三叔么。”
    “娘子你放心,以后咱们家会越来越好的。”
    说着章实握住了于氏的手,于氏露出些许羞色,双手一挣道:“让下人看见多不好,我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好酒好肉,你给郭师兄送去。”
    于氏起身离屋,章实看着对方背影无限感慨,此生能娶这样的女子,真是不枉了。
    “娘子,娘子,我让庄大娘子明日来一趟。”
    庄大娘子得了消息,次日即至吴家登门了…
    庄大娘子从吴府出门后,一脸喜色地到章实那见面就道:“章家大郎君,老奴要在这提前与你道喜了,你这杯谢媒酒我是喝定了。快准备准备吧。”
    章实闻言后是惊喜交加,久久说不出话来。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