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1235章:元帅学生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作为与昊菁皇帝并肩作战过的朋友,蒂雷纳之前就得到了一管仙药。
    路易十四对此也并不反感,而且要通过蒂雷纳的服用来观察仙药的疗效究竟如何。
    加上自己国王赏赐的两管,在先后服用了三管仙药之后,蒂雷纳的身体状况大为好转。
    自认为好像回到了十年前,当然,十年前也已经六十多了……
    但蒂雷纳总比十年前就离世的布德斯的运气要好太多了。
    路易十四相信只要蒂雷纳坚持服药,就能恢复到五十岁的状态。
    那就意味着至少能再给自己效力十余年了,从而遏制本土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
    孔代亲王就是看到布德斯已经过世,蒂雷纳即将咽气,这才在北美有恃无恐起来。
    像吉高特、克雷基、阿尔芒、奥比松等元帅,孔代根本就不会将他们放在眼里。
    对于这种功高震主且势力庞大的亲王,路易十四也不好公然予以打压。
    只能选择暂时隐忍,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动手……
    蒂雷纳是孔代眼里唯二尊重的将领,另外一个便是布德斯。
    等蒂雷纳咽气了,孔代可能就真的觉得自己在法兰西没有敌手了。
    经过一番努力,昊菁皇帝将这个可能“稍微延后”了若干年。
    多给蒂雷纳一些时间固然是帮了路易十四的大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孔代在法属北美继续瞎折腾。
    考虑到各国元首来一趟不容易,昊菁皇帝允许每只元首赊销三年的剂量。
    之前消耗了四十六管,加上赊销的部分,总计二百四十六管。
    仅此一次,下次再想赊销,那就要等到之前的所有账都清了再说。
    仙药的月产量是三十管,赊销的数量就需要生产近七个月。
    这便意味着若是不平均分配等待时间的话,就有人会在大明逗留半年以上。
    按照时间推算,得等到明年五月份才能启程回国。
    路易十四等不了那么久,以回去安排各项事务,尤其是法属北美的交换为由,希望能尽快回去。
    昊菁皇帝对于这种“法国优先”的做法,也并不是很反感,他也不怕这货先回去就在欧陆兴风作浪。
    奥斯曼苏丹易卜拉欣见状,也想要一并返回,生怕欧陆战事因为法国的介入而将胜利果实再吐出去。
    最坐不住的其实是威尼斯总督查士丁尼,他生怕这两位先回去,然后来个左右夹击,直接将威尼斯给灭掉。
    昊菁皇帝反而安抚他不用着急,这样反而很好。
    因为明、法、奥、威四国已经签署了关于威尼斯地位和利益的协议。
    未经威尼斯威尼斯元首查士丁尼的允许,另外三方的军队均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威尼斯境内,否则便是为入侵。
    后果就不用言明了,另外两家会理直气壮地帮助威尼斯来击退入侵者。
    查士丁尼已经得到昊菁皇帝的保证,明帝国鼎力支持威尼斯成为欧洲第二个瑞士。
    明帝国不会坐视该国被外敌入侵,甚至最终被其他邻国给吞并。
    这也不符合大明对于欧洲的大战略,至少不能让法国或奥斯曼过于强大。
    昊菁皇帝已经得到了奥斯曼苏丹易卜拉欣的保证,至于路易十四那份,暂时还没得到。
    但能成为法兰西皇帝的人,应该不是个傻子。
    在现阶段,欺骗大明皇帝,损害大明利益的行为,那就是在犯傻。
    这些元首里面还有故意不着急走的,譬如荷兰执事威廉三世。
    其他元首看过阅舰式也就罢了,但对于荷兰这个国家来说,海军就是国家的命脉所在。
    看阅舰式对威廉三世来说完全不解渴,希望看到明帝国海军的日常训练,最好能与荷兰海军一起展开联合训练。
    譬如抢占T字头、商船护航、反击海盗、抢滩登陆等方面的训练,威廉三世都希望亲眼看到。
    除了某些武器装备需要保密之外,昊菁皇帝在询问过揭暄之后,也就答应下来了。
    等明年开春之后,威廉三世便能看到这些项目了。
    在大家分批次离开之前,昊菁皇帝就在北都举行了阅兵式,请贵宾们好好品鉴。
    参加检阅的部队也就是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以及空军战机。
    飞艇由于其自身特点,这次就不用参加了,至少战机不直接坠毁就算是没丢脸。
    各国元首与前来的将领们也想一堵明帝国部队的军容与风采,阅舰式就算了,有的国家连一艘铁甲舰都没有。
    比一比陆军各兵种,似乎还是有机会的。
    但等明军先头部队登场亮相之后,这种想法就烟消云散了。
    打头阵的是近卫营的两百人方队,之后是勇卫营与北厂的方队。
    这三支部队算是皇帝的御林军,并未狭义上的陆军野战部队。
    第四个方队是西征莫斯科的部队,紧随其后的方队是从中亚凯旋的。
    步兵部分由陆战队殿后,南厂的女兵负责首尾。
    全员都装备弹匣式步枪与军靴,各自方队由于番号与战区不同,身着的军装和军帽的款式也就有些差异。
    尤其是都佩戴白色裘皮帽子的南厂女兵方队,英姿飒爽的模样,看上去很是亮眼。
    元首们看到明军步兵们齐刷刷的正步走,不由赞叹起来。
    像暹罗步兵连队列都走不齐,更别说难度更大的正步走了。
    路易十四认为对自己的仪仗队严加训练,或许能达到这个标准。
    蒂雷纳曾经训练过一支类似军容的部队,然而多年过去了。
    随着老元帅的时限快到了,貌似下面又散漫起来了……
    之后就是坦克方队,姿势跟战场一样,就是平推。
    步兵战车也出来作秀,无非是将坦克炮换成两挺并列式机枪。
    采用了双人炮塔,便于射手与供弹手配合作战。
    火箭炮、自行火炮、战术导弹等陆军的重装备此番也纷纷亮相。
    最后出场的就是战机部队,以二十二架的大编队掠过阅兵现场上空。
    这场大秀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参加阅兵式的官兵,每人都可以领取至少五枚银币的奖励。
    他们走一次过场就完事,可以拿钱去吃吃喝喝了。
    最累的是礼部上下,为了接待的事情,每天都殚精竭虑。
    对此,善解人意的昊菁皇帝也给礼部每人加发相当于个人薪水一半的奖金,除个人考核奖金之外,年底增发十三薪。
    北都的安保部队也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尤其是使馆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所有接待保障工作都是极为费钱的,但相关资金,昊菁皇帝早就准备好了。
    那就是此前收拾偷逃税款的奸商们得来的银币,全国查抄总额达到一亿三千万银币!
    罚没商品及其他财物与宅院、田地价值超过四亿银币,另行补偿童工约两亿银币。
    户部估计在变卖逃税商贾资产之后,可套现三亿以上。
    这下不但礼部的接待费有了,出兵北美的钱有了,连追加建造八艘五级铁甲舰的资金也有了。
    在图尔维尔的陪伴下,变成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的路易十四,高高兴兴地带着一艘五级铁甲舰和一艘四级铁甲舰从天津起航。
    此行的成果堪称丰硕,柯尔贝提议的东方之旅,的确很有价值和意义,看来以后还要多访问几次明帝国。
    北美属地虽然被用来交换武器装备和先进技术,但也是非常值得的。
    这就意味着法国可以极大地减轻防务压力,收缩兵力,能够全力发展欧陆部分。
    除此之外,在南美和西非的属地并不会受到影响,依然可以继续拥有。
    在彻底消化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半个亚平宁半岛、半个英格兰、南尼德兰以及本土之后,法国将会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该计划也得到了蒂雷纳的支持,因为法国的人口远远无法与明帝国相比。
    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欧洲,是非常符合法国自身利益与实力的战略决策。
    如果法国拥有一亿人,也有机会与明帝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
    而法国仅仅拥有不到三千万人口,执意如此就是荒唐可笑的想法了。
    路易十四还有一个备用计划,那就是在特殊的时候,譬如明帝国陷入北美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届时,法军就有机会重返北美了……
    在此次之前,他还是要先看看东边的邻居神圣罗马帝国的境况如何了。
    真要是被清军和奥军联手击败的话,法国就要从自身利益和欧洲利益出发,重新考虑欧陆的势力范围划分了。
    只要明帝国不再继续大力帮助奥军西进,那么法国出兵之后,率领欧洲联军击败清奥联军是很有把握的事情。
    法国作为欧洲霸主,有责任也有义务来进行一场伟大的圣战,从而保证欧洲不受到邪恶一方的吞噬!
    特别是在装备机枪之后,配合坦克炮,对付野战突击能力极强的清军骑兵就容易很多了。
    想到这里,路易十四忽然觉得自己还真有一点欧洲皇帝的风采了……
    在此之前,他还是希望额外再获得五十挺,最好一百挺机枪。
    毕竟五级铁甲舰再厉害,路易十四也不可能让图尔维尔将其开到陆地上去。
    机枪的售价是五千银币,附赠一千发子弹,每个弹板售价十银币,而且不接受任何议价。
    实际上能拿到货就不错了,排队长时间等待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觉得贵,可以自己回家琢磨去。
    能闭门造出来,那就能上市开卖了。
    机枪的使用范围更广,是当下全球热销产品,故而只能用现金,不能易货。
    昊菁皇帝很清楚,买这玩意的的都是土豪,穷人根本就不敢奢望。
    路易十四想多获得机枪,完全可以。
    但必须一次全款,才能获得相应的数量。
    一百挺机枪价值五十万银币,加上每挺机枪配备两百个弹板,总额七十万银币,概不还价。
    对此,路易十四也只能无条件接受下来,因为听说易卜拉欣也在抢购机枪,数量不会低于己方。
    在步兵和坦克大规模装备这种可以连续发射子弹的武器之后,骑兵的时代也就宣告结束了。
    蒂雷纳已经看出来了端倪,未来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