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1231章:路易十四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昊菁四十年(1683)北线铁路终于全线贯通,意味着大明本土与北地,特别是乌拉尔山以西地区,将被紧密地连接起来。
    而第一批凯旋而归的西征将士连同家眷,于同年七月初从莫斯科启程,算上沿途补充食物、淡水、煤炭,检修车辆的时间。
    总耗时也不过二十二天而已,这可是比当初,自东向西,追着罗刹兵,一路打过去要省时省力太多了。
    在北都北站,看到十余年未归的自家男丁,亲人们当然是大喜过望,甚至涕泪横流,只要能毫发无损地回来,就算是千好万好了。
    那些捧着骨灰盒回来的,也就只能让家眷们潸然泪下,有些更是泣不成声,坐在地上哀嚎不已。
    战殁通知书已经下发了,一千银币的抚恤金也一并发放,家眷只要到火车站领取属于自己的小盒子就行了。
    人死不能复生,不过将士们的后代是可以享受优先入伍的待遇的,若是头脑聪明,亦可在考军校时有加分。
    军属的相应待遇,在三十年内是完全不会变的,可以确保其子女能够享受到三十而立的时候。
    能够从北地活着回来的还是绝大多数,因为王师上下全都是重装防护,连草原骑兵皆是如此配置。
    一般情况,最多是腿部重伤,被迫截肢,下半辈子拄拐而已,对军人来说,能保住自己的狗命就算甚幸了。
    第一批搭乘火车回来的均以伤员或受中重度伤后康复的人为主,活蹦乱跳的可以再等几个月,反正西征罗刹的全部将士都会返回本土休息。
    就算想留在当地,以后就居住在那边了,也要事先经过万礼的同意,然后上报给兵部才能被批准。
    留在莫斯科等地的人,基本都是无牵无挂或者与家里关系不好,在本土这边没啥可担心的,就可以专心开始新生活了。
    昊菁皇帝对此表示理解,军机大臣们也就没其他意见了。
    万一被心上人给甩了,再回来不是自取其辱么?
    到时候不理解人家都不行了,莫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让一些经过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在西边安家落户,跟大洋马过上幸福生活。
    活下来的人,只要还能喝,就绝对不会拒绝战友、同乡、亲友等人的酒宴邀请。
    西征时间最长之人,几乎超过十七年没有回到本土了,已然从帅小伙变成中年人了。
    北都的酒楼、饭馆以及各种会所,自然可以借机大赚了一笔。
    不光是这几天,往后火车每回来一趟,就意味着给这些地方的老板拉来一车客人……
    普通人活着为啥?
    不就是为了吃着舒服、住着舒服、玩着舒服嘛!
    刨去在当地玩大洋马的开销,普通士兵少说两个月也能攒下一枚银币。
    看似不多,一年攒六枚,十年就是六十枚,那可是沉甸甸一袋子钱啊。
    若是在当地屯田种地收成上佳,哪怕是收获了十亩地的土豆,也能得到上面的奖励。
    不但饿不着,而且一亩地就算赚一枚银币,十亩地也能落袋十枚银币。
    张煌言就是用如此办法鼓励手下多多耕种,进而实现了西征部队自给自足的小目标。
    如此行事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本土距离莫斯科实在太过遥远,补给过于艰难。
    哪怕向法国采购粮食,也要走波罗的海,从波罗堡上岸,再向莫斯科方向走上千里路方可抵达莫斯科。
    已经年过七十的万礼先行回来,便向自己的尊师报告了西征这些年来发生的诸多要事,小事等以后再娓娓道来也不迟。
    万礼与张煌言原本都想先让岁数最小的曾英第一个回去,后者则以身体康健为由,反而跟着张煌言劝说万礼先回来。
    杨展也加入了规劝的小团伙,万礼拗不过三人,也只好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说起来,万礼只比昊菁皇帝大不到二十岁,然而如今师徒二人坐在一起,就像爷孙一般。
    七十岁的爷爷与三十岁的孙子,这就是当下的真实写照。
    万礼在看过尊师的龙颜之后,似乎觉得尊师比当年自己出征的时候还要年轻。
    “有人说你在西征的时候赚了不少钱,为师也不会计较。此番西征,王师战绩彪炳,你亦指挥有方,为师亦不会有钱币上的奖励,赐你一管药便算作犒赏了。”
    师徒之间,谈钱多伤感情呀!
    昊菁皇帝就直接用仙药代替了赏赐,这玩意外面可是出一百万银币都根本买不到的好东西。
    外人也不可能买到,因为是昊菁皇帝自己动手做的。
    每天一次,就这么一管,而且最好尽快服用,药效方可达到最佳程度。
    “小徒多谢尊师赏赐!”
    在外面,万礼须称陛下,在私下,便可称呼尊师了。
    现在就算是毒药,万礼也只能硬着头皮喝下去。
    当年蓝玉凯旋而归之后……
    想来自己还没做过蓝玉那些作死之事,自然不会得到同样的下场。
    “给你一周时间,一边修养身体,一边撰写这些年关于西征的诸多要事报告。不但朕要看,内阁、军机处与兵部也要看。至于应酬之事,为师就先替你免了,等写完报告,再畅饮亦不迟,别喝着喝着就把重要的事情给喝忘了!”
    关于西征的事情,昊菁皇帝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用记录战场情况的影片来得到一些片段的信息。
    万礼的报告是可以将时间线连接起来的,这样就能把来龙去脉给衔接上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小徒不敢,谨遵师命!”
    对于这份报告,万礼此前已经准备了一份,而且综合了张煌言、曾英、杨展等人的回忆与建议。
    路上又加以完善,这才觉得有备无患,尊师给自己一周时间再行准备。
    意思就是将该说的重点说,不该说的,要么一语带过,要么压根就别提。
    《西征报告》被重新整理之后,经过尊师的审核,基本就可以给外人看了。
    踏上归途之前,万礼写报告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让麾下的将领每人也提交一份报告。
    自己再去反复比对,最终粗取精,这就算是齐活了……
    下面那些废柴,打仗还算凑合,写报告,两天憋出三句话的也大有人在。
    由于将领们几乎都是左拥右抱回来的,带回家数匹大洋马。
    除了接站当天,家眷们眉开眼笑之外,接下来的日子,就是鸡飞狗跳了。
    原本互相制肘与猜忌的留守妇女们,立刻团结起来,一致对付大洋马。
    有哭闹的,有上吊的,还有打算出家的……
    昊菁皇帝得到了厂卫的报告,也就是一笑了之。
    对于妇女们的诸多伎俩,自己真是太了解的。
    后邸的上百妇女闹腾不起来,原因就是他们的夫君过于聪明,也过于冷血。谷
    抓到挑拨离间之人,核实情况之后,罪魁祸首就得后果自负。
    该偿命的偿命,该赔钱的赔钱,该留的留,该滚的立刻滚蛋!
    就算给昊菁皇帝生了儿子,弄出大事了,母子一并会被贬为庶人。
    当年楚王朱华奎便是前车之鉴,自己的姥爷周奎一家,下场亦是如此。
    哪怕与自己有血肉关系,也不能例外,作死之人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
    觉得当妃子不舒服,不能随便浪,后悔不已,这也有办法来应对。
    昊菁皇帝会直接修了某人,然后主动为其寻觅接盘的下家。
    后邸不差你一个,想进来的有的是,外面都快抢破头了。
    漂亮亲妈一次就打算招进来九十九位新儿媳妇,外面参加海选的超过十万人!
    昊菁皇帝好说歹说,将数量压缩到六十六只。
    而且要等到西征将士们凯旋而归,好来个双喜临门。
    与其说是双喜临门,不如说是破财免灾,省得老太太成天念叨此事。
    由于王师对外征战屡次告捷,几乎没吃过败仗,故而百姓们对昊菁皇帝再次选妃也就显得很宽容了。
    十年选一次,每次才六十六人,这决计算不上昏君。
    昊菁皇帝都想趁此机会,向将士们处理一批“旧货”了,然后才方便从珉间进新货……
    将士凯旋,皇帝结婚。
    前者很想凯旋,后者很不想结婚!
    既然躲不过去,昊菁皇帝也就只能再次让自己当上新郎了。
    某肥宅亲王幸在一旁灾乐祸地看着这一幕的发生,只是给小嫂子们发红包的时候有些心疼。
    由于今年要领取万吨级铁甲舰,还要举行阅舰式,郑成功也从西地赶来捧场了,没想到正好赶上好时候了。
    红包的标准与某肥宅亲王一样,每个红包里都塞了面额一万银币的存折,一下子就送出去六十六万之多。
    讨个喜庆,花这笔钱是物超所值的,更何况已经服下仙药,这就算是打折之后的药钱了,自己只赚不亏。
    昊菁皇帝看了看三排新娘,心想:尔等小姐姐就没有半路打退堂鼓的么?
    现在举手,老子立刻发放每人五万银币的路费!
    女人……
    哼哼!
    果然眼睛里都是钱,居然都想放长线,捞大钱!
    婚后第三天,新婚的小姐姐们还想刷皇帝,结果这个小目标就无法实现了。
    昊菁皇帝乘火车抵达了天津,在那里迎接不远万里赶来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一起过来还有荷兰执事威廉三世、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奥斯曼苏丹易卜拉欣。
    波斯国王苏莱曼、暹罗国王那莱、倭国的德川家纲、泡菜执事车在震,以及新印加帝国皇帝波洛已经先期抵达。
    北地与南洋的诸多藩王在接到邀请之后,也一并赶到北都。
    他们接到的不光是一份请柬,更是皇帝对自己的肯定。
    顺便还能在北都疯狂采购土特产,算是一举两得了。
    觉得怕被谋害,完全可以不来,没人求着你来!
    还有一位特殊客人,便是威尼斯元首查士丁尼,具体头衔是总督……
    总督是威尼斯名义上的最高元首,实际行事由大议会选出来的元老院来负责。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威尼斯有三个咄咄逼人的邻居。
    东边的奥斯曼帝国,北边的神圣罗马帝国,西边的法兰西帝国!
    除了南边的罗马比较好说话之外,另外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