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1177章:新书秘籍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不管这种稀释过的玩意药效如何,总归是一种莫大的奖励,皇宫外面再有钱的土豪,暂时也喝不到一丝一毫。
    得到仙药恩赐的贴身奴婢们一个个都感激涕零,若是在宋院长与孙都帅上管用的话,自己服用之后,也必然能够显灵。
    哪怕能够舒筋活血、治疗顽疾,也是极好的嘛!
    “谁敢泄漏一个字,往后就出去过活吧!”
    “奴婢万死不敢!”
    关于仙药之事,某新皇也不打算对外公布。
    俗话说——不患无,患不均!
    那些没喝到的家伙,心里肯定有想法。
    由于仙药产量大致是恒定的,根本就不可能大量投放市场。
    稀释千八百倍倒是可以,但药效势必会大打折扣。
    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某新皇才会考虑那么做。
    人到中年,而且不是每周一的例行上朝,也就懒得起早了。
    搂着如花似玉的皇后和皇贵妃一起睡懒觉,那是多么完美的生活呀!
    一般可以睡到九点钟左右,然后再起来洗漱,稍微吃点东西。
    正餐会等到中午,若是有军机大臣前来蹭饭,正好一并用膳。
    除紧急情况之外,周二至周六都是由军机处来处理各地送来的奏疏。
    麻烦小的话,某新皇直接指示该怎么办就行了。
    反之,就要跟军机大臣们开个碰头会来商量如何应对。
    涉及面非常广的话,才会召开紧急朝会,不过一个月也就一两次而已。
    为此,某新皇还特意遣人兴建了一座专门用来开朝会的楼。
    并不高,只有两层,但一楼可以同时容纳两百人参会。
    跟后世大学用来上大课的教室一样,每个人都有椅子,还配备了长条桌。
    都站着也不是不行,但涉及到大量臣子签字的事情,有桌子就方便太多了。
    尤其是那些腿脚不太利索的,不可能久站。
    他们一旦被赐座,剩下的人多少会有些心里不平衡。
    于是乎,某新皇干脆就让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有桌椅可用了。
    此前,甩锅爹就在这里当众宣布了自己打算退位让贤之事。
    屋子里不方便下跪,群臣便在楼前的小广场上向这位即将成为太上皇的皇帝跪拜。
    眼下,崇祯皇帝还在皇后的陪伴下,在新城的皇宫里四处转悠。
    这里的园林都是西式的,与老城的皇宫以及南都那边的截然不同。
    适应起来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可有一点,那就是看上去非常的规整。
    要么是圆形,要么是方形,即使是其他图形,也遵守了左右或者前后对称的原则。
    整个园林里没有一处不规则且不对称的图形,不然追求完美的某新皇看到后会很不舒服的……
    连这里负责修剪与养护的园丁都是经过术士们的培训的,所有规则与方法都是参照西式的来制定的。
    唯一与西方不同的是,跟在太液池那边一样,养鱼池的东西依旧是能下锅的!
    观赏鱼???
    抱歉!
    某新皇还不如让一群妃子下水扮演美人鱼更养眼呢!
    不能吃,只能看,除了美人鱼、海豚、虎鲸等少数之外,其他的鱼就没多大的饲养价值了。
    所以池塘里养的都是鳜鱼、鲫鱼、黄颡鱼等食材型鱼类,好看的锦鲤一条都没有,某新皇也不打算依靠这玩意来给自己增加运气。
    即使真的莫名其妙地出来了,到了年底,也都会被捞上来下锅。
    对某新皇来说,养鱼的目的不能背离下锅的初衷!
    崇祯对于池塘里的情况起初还匪夷所思,经过皇后的介绍,方才明白过来。
    某逆子虽然有诸多方面的不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非常务实。
    吃饭节俭,池塘里养着食材,老城那边的皇城如今也变成了菜园子。
    围着太液池盖了一堆蔬菜大棚,到了冬天,这边也有新鲜的果菜可吃。
    放在南都,由于气温的缘故,自然没有这么多阻碍,但在北方就要未雨绸缪了。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加赋于百姓的基础之上的,包括新城的整座皇宫在内。
    盖新皇宫,某孝子没花朝廷一两银子,更没向百姓征收一两银子的特别税费。
    所有钱款均出自东宫,一部分是向商贾借贷,另一部分是通过挖矿所得。
    如今商贾的部分已经悉数还清,通过挖矿还积攒下了上亿两银子。
    崇祯也特意研究过某逆子的挖矿行为,发现居然跟与珉争利和压迫百姓全然无关。
    矿山自然是属于朝廷的,某逆子的部分矿山还是从朝廷手里花大价钱购买下来的。
    后续着手开采的金矿,某逆子也是仅占两成份额,朝廷占四成股份,余下是公开募资给散户股东持有。
    总的来说是互利互惠,不但让朝廷能够得到大量税款,还让商贾们从中渔利。
    而负责挖矿的矿工,除了奴隶之外,自由矿工的工资都是超过普通从事其他行业的苦力的。
    更重要的是,开采矿山吸引大量劳动力之后,还拉拢了地方经济,促进了周边酒楼、客栈、茶馆的快速发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原本糟糕之极的陕西的经济,就是被油田、煤矿、金矿给生生拉动起来的。
    在收复河套地区,变成塞上江南之后,得到河套与陕南这两大产粮区支持的陕西。
    现在不但不需要向朝廷所要钱粮,每年还能向朝廷利税百万两银子。
    比起其他地方,倒是不显眼,但朝廷不下拨补贴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某逆子如今对陕西就一个要求——自给自足!
    在左懋第的励精图治下,这个看似不高、实则很高的要求,总算是勉勉强强地达到了。
    真拿不出利税,还可以用石油来充抵税费。
    有了庆阳和延长这两大油田之后,陕西一举就变成了整个大明的能源基地了。
    现在朝廷完全不用担心陕西发生叛乱了,因为百姓基本上都能找到糊口的活计。
    特别是此前穷困潦倒的陕北地区,有了榆林煤矿和延长油田,加上编练新军,当地的青壮不愁没钱可赚。
    在卸任之前,左懋第的目标是将陕西建设成为北方第三省!
    第一肯定是坐拥北都、天津、保定,这三大城市的北直隶,其地位无可撼动。
    第二则是对外贸易非常发达,航线连通倭国与菜国的山东。
    陕西努努力的话,利用开发西域的机会,还是有争三的希望的。
    某新皇此前也明确表态,要将陕西打造成为大明的能源基地。
    从西域运过来的石油,在陕西当地加工,然后再运往关内各地。
    不可能运到北都的还是原油,在北都进行大规模冶炼就等于是在污染环境了。
    尤其是在某新皇康复后,又公布了一个无比惊人的好消息,那就是发现了玉门油田。
    消息通过铁路直接送往河套,然后再通过快马送至西安。
    在用广播告知全城百姓之后,城内的官吏与商贾们都高呼吾皇万岁……
    一座油田意味着甚子,这些吃到过延长油田甜头的人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由于左懋第在今年将会回北都述职,可能直接退休。
    陕西巡抚便成了封疆大吏里的第一肥缺,不少人都盯着这个差事。
    皇帝没提前征求左懋第的意见,这位即将卸任的巡抚也只能三缄其口。
    某新皇听安插在吏部的眼线报告说,已经有不少人在花大价钱在打听消息了。
    当然,最终决定权在某新皇手里,谁都别想横插一杠子。
    大概率是由皇帝的学生,也就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士子来担任。
    读过圣贤之书的家伙,多半都是最初追随某新皇的从龙之臣,才能获得最好的机会。
    但位置也就只有八个而已,除非能在朝廷里担任从三品以上的官员,否则还是白扯。
    对此,某新皇是一点不着急,这个位置的备胎有好几个。
    譬如当初硬塞给左懋第的生员许久福,据说混得还不错。
    这么多年过去了,起码没把自己脑袋给混没了。
    西历六月六日,崇祯皇帝举行了退位让贤大典。
    没错,退位也是可以大肆庆祝的!
    因为一来自己没死,二来也不是让位给东虏等外敌或者关内的流寇。
    算起来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皇位过渡了,不像濒死的天启皇帝传位给崇祯那般凄惨。
    得了好处的某孝子也立即宣布全国放假六天,以示恭贺太上皇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随着崇祯皇帝的退位,这便意味着今后大明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昊菁皇帝。
    其余的皇子在成年之后也只能成为藩王或亲王,区别就是前者有封地、军队、衙门(又名小朝廷),后者啥都没有。
    崇祯膝下地盘最大的藩王自然是原来的五皇子,现在的缅王。
    亲王最出名的,当然是即将从西方游学归来的二皇子,也就是定衷王。
    坊间对崇祯皇帝的十个儿子也有个排名,长子一直高居首位,眼下也没有任何争议了。
    位居次席的皇子则有一定的分歧,有人说是缅王,有人说是定衷王。
    前者是崇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后者则是周皇后所生的次子。
    一个庶出,一个嫡出。
    前者有崇祯皇帝的鼎力支持,后者则紧抱生母周皇后和兄长兼北帝的大腿。
    五皇子到了缅甸之后,便可以拥兵十万,坐拥不下三省之地了。
    不但不用向南廷缴税,崇祯皇帝还会每年给予其不少补贴。
    相比之下,定衷王就没这个待遇了,一切都得指望皇后、兄长,甚至王妃。
    某亲王好吃软饭,三位王妃都是商业精英兼理财高手,这是坊间的供识。
    依靠兄长这座大山,坊间猜测定衷王每年的收入都不在五十万两以下。
    没有封地和军队,反而为其节省了不少开支,每年都能攒下一大笔钱。
    这么多年下来,定衷王的存款少说也得有上千万两银子。
    不光有兄弟之间的这层关系,王妃正妻之前可是皇后身边的女官,还跟当今皇贵妃为闺蜜。
    两名侧妃则与北帝的六位贵妃是闺蜜,当初并成为“秦淮八艳”,可是名震江南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