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1031章:东方爸爸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荷兰人嫌贵不买不要紧,即使铁甲舰的确是极其高昂的武器,但由于其超凡脱俗的性能与战斗力,某新皇倒是也不缺下家。
    目前就有两个,法国与郑芝龙!
    前者够买了四艘,后者更是早就预定了八艘之多。
    卖给法国的铁甲舰按照每艘五百万两银子来销售,但其中的两艘船是用德意志雇佣兵与法军的出兵费用来冲抵的。
    由于郑芝龙事先打过来大量的预付款,还南征北战,出了大巴的力气,所部伤亡也不小,故而享受极低的优惠价。
    某新皇打算外销的四艘是即将到手的现货,现在付款的话,预计明年就能拿到战舰,孤儿根本就不愁卖。
    不过要让蒂雷纳侯爵通知马萨林首相这个极特殊情况,恐怕就来不及了,光是通信周期就得长达六个月以上。
    要想缩短收款时间,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郑老屁吃掉这批货,不过价钱就不能享受优惠价了。
    四艘一千万两银子,不还价,这已经是某新皇在忍痛割爱情况下的地皮价了。
    再低的话,那还不如继续忍两年,攒够北伐所需的银子,就不用卖铁甲舰了。
    郑老屁也嫌贵的话,那就继续造他的仿西夷式夹板船好了……
    郑芝龙是在过年抵京之后才得到这个消息的,顿时惊诧不已。
    倒不是嫌贵,而是自己居然能再得四艘铁甲舰,那可算是相当了得之事了。
    原来订了八艘,加上这四艘,便是十二艘了,可以组成一支由左、中、右各四艘铁甲舰组成的舰队了。
    这岂能拒绝?
    亲身体验过便会知晓,一艘才二百五十万两,决计不贵啊!
    郑芝龙根本就不会想要还价,直接应承下来,全都吃到肚子里。
    要不然三年之后再三年,距离下批次铁甲舰下水还有三年多的时间。
    届时荷兰与西班牙蛮夷的水师发展状况就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了,必须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对于这批战舰的质量,郑芝龙是完全放心的,因为是给登莱与天津水师建造的,故而在质量上是完全可靠的。
    某新皇也不会特意卡这只金主,要是这批战舰卖给荷兰人,那导弹就是“捕鲸叉”-II。
    卖给郑芝龙的话,反舰导弹直接升级到“捕鲸叉”-V,只要命中一枚,就能瘫痪掉一艘木质战舰。
    荷兰人出大价钱也买不到顶配,这是肯定的。
    真想买也行,五千万两银子拿来,否则免谈。
    面对荷兰东印度公司上百艘战舰与上千艘武装上船,郑芝龙的这十二艘铁甲舰倒是显得数量稀少。
    但好钢得用到刀刃上,海战亦是如此。
    只要用铁甲舰先打掉对方的旗舰,进而制造敌军舰队在指挥上的混乱,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郑芝龙现在手里缺的就是能够匹敌西夷巨舰的攻坚力量,这批铁甲舰刚好解了其燃眉之急。
    拿到银子之后,某新皇就对“致远”号没那么上心了。
    因为天津造船厂在首批同级战舰下水之后,除了继续建造该级战舰之外,还会建造一艘排水量达到四千两百吨的“吉野”号。
    幸好工期预计四年到五年,建造成本平摊到每年仅须四十至五十万两银子,不然某新皇还真花不起这笔钱。
    预计在昊菁十二年(1655年)之前便可下水,适航没问题的话,便可批量建造了。
    较于“致远”号的吨位与成本,以及可能的通胀压力,“吉野”号的造价不会低于一百七八十万两银子。
    按照某新皇的北伐计划,估计五年之后辽东是肯定会被收复的,皇太极在其腹地开垦的那片土地,届时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财务压力不算太大的情况下,某新皇可以给北边的两大水师各购置两艘“致远”与“吉野”。
    但是对外,除郑老屁这个客户之外,三十年之内,除非西方造出了与“致远”号的战斗力相类似的战舰。
    否则,其他任何买家都只能买到“致远”,吨位更大、航速更高、火力更猛的“吉野”就是反制他们反水的武器。
    而且只有与大明关系较好的国家,才能买到铁甲舰,想英国与西班牙这类货色,近五十年是别想了。
    英国人在浙江没少干坏事,而且某新皇也没听说他们主动想要还钱的事情,那就让英国佬等着受害者上门复仇吧!
    到目前为止,欧洲的唯一买家还是法国,在欧陆战事暂时告一段落的情况下,法国也有能力为海军采购铁甲舰了。
    但眼下开源节流是十分有必要的,某新皇自己攒钱实在太慢,严重影响到吊打皇太鸡的伟大计划。
    新客户也是老熟人,与大明的关系还不错,那就是奥斯曼帝国。
    托某新皇的福,易卜拉欣一世还活着,而且没有被周遭的小团伙给废掉。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小团伙都从本帝国与明帝国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而且开凿运河也是个肥到冒油的项目。
    为了确保这两个项目都能有条不紊第运转,哪怕易卜拉欣一世这位君主并不那么领人满意,小团伙也会容忍下去。
    换人就意味着要冒很大的风险,商人倒是愿意为了巨大的利益冒险。
    但在看不到巨大的利益的前提下,光是去冒险,那就没人愿意做了。
    倘若够买铁甲舰能够吃到不少好处,某新皇相信奥斯曼帝国上下也会愿意够买的。
    就算买回来不用,就摆在那显摆,也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由于地中海的宿敌法国已经有了铁甲舰,作为其竞争对手的奥斯曼就要仔细考虑采购铁甲舰的事情了。
    这种海战利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制造……
    从今年开始,每年支付给某新皇一百万两银子,六年之后便可得到第一艘铁甲舰!
    若是选择一次性付款的话,一艘铁甲舰只需要五百万两白银,摆在伊斯坦布尔海峡耀武扬威,不是很划算么?
    奥斯曼采购铁甲舰,享受与法国一样的价格,原因很简单。
    当年“鲁密铳”就是人家友情转让技术的武器,大明这算是投桃报李了。
    说起来,奥斯曼帝国与大明的关系一直不错,两大帝国因为利益没有矛盾,故而几乎很少有翻脸的时候。
    既然如此,干嘛不继续保持下去呢?
    让奥斯曼大军继续威胁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除英、法、西之外,欧洲其他国家的崛起。
    特别是俄国,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对俄国的杀伤力很大。
    某新皇很乐意看到奥斯曼给俄国开膛放血,而且这种事最好多干几次!
    奥斯曼北伐俄国的意义就等于大明北伐辫子,否则那头熊会没完没了第疯狂东进。
    俄国人屠杀大明藩国百姓的时候,考虑过某新皇的感受么?
    既然没有,那某新皇干嘛为俄国着想呢?
    你敢杀我的百姓,我就找人黑天白天整你!
    俄国人的命是命,大明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
    除了金发碧眼,婀娜多姿的俄国美女之外,其他人都要根据某新皇的要求而存在!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否则俄国人就是瘟疫、是蛆虫、是罪恶的源头!
    “陛下,您是说四艘铁甲舰已经卖掉了?”
    “对,没错!买家你也认识,郑芝龙,也就是郑一官!”
    “真的?”
    “郑芝龙已经支付了全款,我想可能是海上竞争压力太大了吧。想必你也知道,郑芝龙作为大明镇海公,为了保卫我大明万里海疆,会想方设法增强海防实力的!”
    普特曼斯没想到某新皇这么快就卖掉了四艘铁甲舰,他原本以为此事会拖到夏季,这样东印度公司就有反应的时间了。
    “贵公司还没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铁甲舰还没经历过实战,一旦实战打出威名,便会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超级海战武器。每一个力图从海上贸易领域分一杯羹的国家,都会优先选择采购铁甲舰!但毫无疑问,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能力建造铁甲舰。据朕所知,到目前为止,只有我国有能力建造这种战舰,而且根据现在各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来判断,朕估计未来三十年,也只有我国能够建造铁甲舰!”
    某新皇现在提及此事,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就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武器,你羡慕妒忌恨也没用。
    “陛下,铁甲舰虽好,但造价高昂,而且数量极少的话,海战时或许也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普特曼斯已经看到了铁甲舰的优缺点,对荷兰海军与东印度公司来说,铁甲舰的诱惑力似乎没那么大。
    “恕朕直言,特使先生与贵公司,以及贵国海军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对高科技武器的信任度并不高。高科技武器在面世的初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较于老式武器,也会显露出很多缺点。一旦经过不断完善之后,便会利用其优点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与杀伤力。还有一点,那便是高科技武器的门槛很高。哪怕没有能力自行建造,光是学习与掌握,便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这就是武器投入实战的周期。现在购买铁甲舰,最快也要三年后才能拿到武器,再加上军官与水手的磨合,四年以后才会形成战斗力。如果法国海军在后年实现这个目标,荷兰海军即使现在下订单,也要比法国海军晚五年以上。法国现在已经采购了四艘,很快还会下另外四艘到八艘的订单。而奥斯曼帝国也会采购,数量会比法国少,但终究是迈出了第一步。显而易见,在五年之后,荷兰海军应该是位于法国海军之后的欧罗巴地区第二海军,放眼全球的话,也会是第三。如果英国海军在明后年爆发的海战中击败贵国海军的话,那排名还会继续下降。”
    现在就是荷兰海军与荷兰海上贸易的顶点,只不过普特曼斯、东印度公司、荷兰海军司令特罗姆普都没意识到而已。
    最多十年,只要马萨林舍得持续为路易十四的舰队砸钱,法国海军就会超过荷兰同行,成为欧罗巴地区水域的霸主。
    只要法国海军拥有十二至十六艘铁甲舰,那就可以让荷兰舰队连港口都出不去!
    海军无法出战,陆军又被平推,荷兰除了战败,根本没别的路可走。
    想必马萨林也揣摩到了这个路子,才会在巩固法国陆军的战斗力之后,为海军添砖加瓦。
    干翻一次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