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1002章:霸权舰队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崇祯十九年,西历一六四六年六月二十二日,一直规模空前的舰队横渡印度洋,经过巽他海峡,浩浩荡荡地地出现在马尼拉湾。
    在海上巡逻的郑氏战舰接到了命令,立刻放弃防御,绕过吕宋岛北部,撤往南部的群岛海域,进行游击战,以牵制敌军舰队。
    这支无比庞大的舰队由一千一百七十二艘西班牙武装商船,以及五百六十六艘英国武装商船组成。
    前者还搭载了五万西班牙陆军士兵,目的不是为了收复被明帝国夺走的菲律宾属地,而是……
    在前年夏季,由于西属尼德兰被多达十万法军大举入侵,本地的西班牙守军只能采取龟缩防御的策略。
    腓力四世很想对这块海外飞地施以援手,无奈主力舰队在唐斯海战中被重创,而法国舰队又联合荷兰人,对西属尼德兰实施了海上封锁。
    这也就是意味着援军已经不可能抵达战场了,走陆路就更加不可能了,隔在西班牙与尼德兰属地之前的正是宿敌法国!
    与西班牙打了这么长时间,什么都没捞着,这是马萨林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腓力四世拒绝派人签署《慕尼黑和约》,更拒绝承认,表示这就是张废纸!
    马萨林意识到这只国王仍旧贼心不死,不愿意做出任何让步与妥协。
    便命令布德斯率领十万法军精锐直扑西属尼德兰,给腓力四世一个惨痛教训!
    西属尼德兰地区的军事指挥官仍旧是弗朗西斯科?梅洛元帅,此前佛兰德军的损失主要由于法军采取了新战术和新武器。
    腓力四世也愿意给这位嫡系将领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便又向这块飞地增派了五万兵力,以图固守这里,防备法军可能发动的突袭。
    果不其然,马萨林的确在晚些时候下令法军主力开进尼德兰,名义是为了补偿此前西班牙军队给法国造成的经济损失。
    吃过大亏的梅洛元帅已经不敢再与法军在野外决战了,对方的先进武器是己方绝对扛不住的。
    只能严令各地守军死守棱堡及主要城市,逐步迟滞法军的推进,另一方面则向本土球员,希望国王陛下能够再派援军过来。
    这战术不是不行,当年北尼德兰,也就是荷兰土著便是用这招让所向披靡的西班牙大方阵频频折戟在棱堡之下。
    能够利用棱堡与坚城来抵御法军的进攻,创造出较高战损比的话,便可迫使敌军不得不放弃既定目标了,这便是梅洛元帅的打算。
    但是布德斯所采用的战术与当年西班牙军队弹压荷兰人的反抗是截然不同的,法国本土与西属尼德兰接壤。
    这就意味着法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谁也拦不住。
    更重要的是,法军完全可以采用以战养战的策略,从夏季一直坚持到秋季麦收。
    将整个战区的麦子都当作军粮,不让守军得到任何一马车粮食。
    而且这次行动得到了荷兰人的支持,不光派出了舰队配合海上封锁。
    还出兵两万,打算将西班牙军队祸害荷兰本土的利息讨回来……
    对马萨林来说,出兵西属尼德兰比不出兵更加的省钱!
    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不出兵的话,不但要给将士们发军饷,还得发军粮。
    出兵西属尼德兰之后,马萨林只需要发军饷就行了,军粮可以从战区征用!
    布德斯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屡战屡胜,马萨林也就愿意继续重用这位将领,并下方权力。
    在西属尼德兰,布德斯想怎么打都行,任何法军作战部队,胆敢不服从布德斯的命令,这位指挥官都有权先斩后奏。
    腓力四世不是不愿意割地,也不愿意赔款么?
    很好!
    十万法军就住在西属尼德兰不走了,每年秋收都打包带走,看你能扛多久!
    想打野战?
    很抱歉,法军主力已经普及坦克与迫击炮,配合两万全副武装的重骑兵,能把西班牙守军打吐血!
    守军胆敢放弃棱堡,主动出战,那就是自取灭亡!
    对于另一块肥肉——加泰罗尼亚,马萨林采取了另外一种战术。
    让法军彻底退出这片地区,将武器装备留给了加泰罗尼亚土著。
    法军撤回本土之后,经过武装的加泰罗尼亚人便可以专心对付西班牙陆军了。
    这个地方如同长在腓力四世脸上的溃疡,而且马萨林根本不想让其愈合。
    南方用加泰罗尼亚人牵制部分西班牙陆军,北方则是切断其海上补给线。
    这套组合拳战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马萨林对此很是高兴。
    但这招并不是这位首相大人想出来的,而是出自东方的某位高人之手……
    西班牙舰队打不过荷兰舰队,更打不过法荷联合舰队。
    西属尼德兰以北是荷兰,以南是法国,西边是大海,东部是已经退出战争的神圣罗马帝国。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与斐迪南三世均对支援这个智障盟友毫无兴趣,这两位早就预见到了最终的结果。
    放弃这里还能少损失几万部队,继续固守的话,那就等于自讨苦吃。
    野战打不过法军,海上打不过荷兰,那腓力四世用什么来抵挡法国与荷兰的联手入侵?
    更别说马萨林还有一个盟友瑞典,随时可以派出两万精锐前来参战。
    断绝来援希望的西属尼德兰,已经从飞地沦为了一座大面积的孤岛!
    腓力四世在固执了一个冬天之后,终于在群臣的劝说下松了口。
    采取了一个较为婉转的策略,表示可以暂时将西属尼德兰租借给法国三十年。
    不过在签约起的五年之内,西班牙有权用三千万银币赎回这里,法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作为交换条件,当地的西班牙守军可以携带武器,连同全部家眷撤回本土。
    此番作战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马萨林倒是没有得寸进尺,愉快地签署了这一协议。
    他不知道腓力四世做了什么样的打算,但想让法国再吐出这块肥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腓力四世已经沦为一个穷鬼了,怎么可能一次拿出三千万银币?
    在欧罗巴地区,西班牙军队屡战屡败,但并不意味着在全世界还是如此。
    腓力四世的打算就是将尼德兰守军撤回来,然后发起一次远征行动!
    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位于东方且非常富裕的明帝国!
    只要打败了明帝国,便可迫使其赔偿自己六千万银币。
    这下不光能赎回西属尼德兰,还能有三千万进账。
    更重要的是,舰队搭载陆军可以逆流而上,洗劫明帝国最为赋予的江南地区。
    按照一艘船装载价值五万银币来计算,一千艘船上货物的总价值也能达到五千万!
    为了完善这个计划,使之能够更具可行性,费力四世还做足了功课。
    了解到明帝国北方的鞑靼人屡次入侵,而且大获成功,便打算将其作为帝国的临时盟友。
    让鞑靼人出兵二十万,牵制明帝国的陆军主力,使其难以驰援江南地区。
    这样便可以给帝国舰队与陆军足够的时间来扫荡目标区域了,或许实现满载而归并不算难。
    最后一个目标,就是要用抓到的俘虏,将菲律宾总督科奎拉及一众下属给换回来。
    舰队在一六四五年夏初开始陆续集结,于十月初正式从本土启航。
    计划经过好望角,在非洲东部与印度西部进行补给,预计用七到八个月时间抵达明帝国所控制的海域。
    考虑到西班牙武装商船便足以对付弱小的东方战舰,而且在唐斯海战之后,西班牙海军战舰还难以及时得到补充,腓力四世便决定征调更为廉价的武装商船。
    用上千艘武装商船突袭明帝国,而且还能比战舰更能装载战利品。
    让它们来执行这次神圣的使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腓力四世根本就找不到足够多的水兵,只能以洗劫为诱饵,让武装商船的船主们参与这次行动。
    这次突袭明帝国,战术是以打为先,以抢为主!
    不论是丝绸、瓷器、茶叶,还是各种新奇商品,都是本土与欧罗巴诸国需要的。
    只要能够装上船运回来,那就算是能大赚一笔了。
    为了吸引船主们参与其中,腓力四世还允诺,除赔款之外的所有战利品,由可与他们半分。
    由于舰队规模空前,还搭载了五万陆军。
    所以在船主们看来,本次行动的成功概率极大。
    加上国王陛下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自己实在没理由拒绝。
    能够一枚银币都不花,就能从东方的明帝国那里弄来一船的货物,干嘛不干一票呢?
    较于当年的无敌舰队,这支舰队的规模堪称空前绝后,腓力四世称其为“霸权舰队”!
    如果每排十艘船,每两列的间隔为半英里的话,那么这支舰队的长度可以达到五十英里以上!
    多么壮观又多么恐怖!
    腓力四世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支舰队可以与其抗衡。
    “霸权舰队”当然可以战胜荷兰海军,但船主们都不是傻子。
    让他们去打并不善于海战的明人是可以的,去打荷兰人的话,大家就当没听见……
    腓力四世也知道明帝国有一个叫郑一官的前海盗头子,靠贸易来控制东方水域。
    麾下的舰队规模超过千艘,但跟西班牙大帆船一样体积的战舰却寥寥无几,绝大部分都是比荷兰快艇还小的小破船。
    他能打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夺取福尔摩沙,并不意味着能与西班牙海军分庭抗礼。
    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没将经营的重点放在福尔摩沙,败给一个前海盗头子并不意外。
    德雷克那家伙以前也是海盗,让西班牙船主们胆战心惊。
    但要与西班牙海军正面交锋,这家伙多半是不敢的。
    当年要不是风向不利于无敌舰队的进攻,英国人早就连所谓的海军都被消灭干净了。
    腓力四世不相信这次自己的运气跟当年的父辈一样,更何况自己这次组织了更加强大的舰队,火力远超当年的无敌舰队。
    要让明帝国和这个帝国的皇帝明白,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这才是真实的帝国,其他都是虚假的帝国。
    明帝国只是名字里有个帝国后缀,仅此而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