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976章:秘密武器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清王师的步兵与炮手们均吃过了早饭,而且吃得很饱,不然莫说进攻蛮子队伍,就算是身披重甲跑六七里路,那都得把众人累个半死。
    新式甲衣的防御力极佳,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重量太大,步兵穿上之后,作战机动性较之前大为降低。
    这在原地防御时,缺点显露地并不明显,但在主动进攻时,便表现地淋漓尽致了。
    “冲啊!”
    “杀蛮子!”
    “生擒狗太子!”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大清王师步兵们士气高涨,只是进攻速度惨不忍睹,几乎比之前慢了一半,相当于十万人在小跑而已。
    加上装备了大量的战车,不少步兵们还要负责推车,原本这段路程需要两刻钟左右,现在只怕没有三刻钟是不可能完成了。
    “不错!很给本宫面子!出动这么多辫子!各部将士不是都缺钱么?现在好了,随便打!”
    某太子用望远镜看得真切,由于是白天,天气状况良好,还是在平原上作战。
    对方出动的兵力没有丝毫的隐藏,就堂而皇之地摆在眼前,其攻势可是相当的壮观。
    辫子的步兵正像潮水一般涌向己方临时阵地,不过这潮水的速度有些慢。
    辫子装备了大量的楯车,还有模有样地仿制了己方的坦克,在车内安装了佛郎机。
    这几十在照抄自己的装备,不过从外形上就能看出,比较简陋,工艺无法与原版相比。
    “轰……”
    在目标进入射程之后,明军各部的铜炮纷纷开火。
    第一,要打击狗鞑子的楯车。
    第二,要打击狗鞑子的炮车。
    第三,要打击狗鞑子的将领。
    两边的重炮的射程其实相差无几,差的仅仅是射速。
    辫子炮兵用红衣大炮发射一次,明军这边已经打过十五次了。
    这是短时间内无法抹平的技术差距,明军也凭借火炮的射速与导弹的射程,才能稳住阵脚。
    清军炮队的战术很简单,就是静止发射完之后,立刻往前推进,边走边进行冷却和装填弹药,防止被对方打了固定靶。
    这招让明军炮兵非常难以测距,要不断对目标距离进行估算,射击精度大为降低,倒是很实用的战术。
    但清军发动冲锋的队形较为密集,哪怕十万人在十里宽的范围内展开,一里地内也有一万人之多。
    明军在收缩防御之后,清军步兵的冲锋密度更是增加了不少,使得明军发射的炮弹脱靶的几率很低。
    “殿下,可否发射导弹?”
    周遇吉还想要阻敌于远处,避免再次发生黎明时的那一幕。
    “不急!东虏步兵没骑兵跑得快,冲过来之后再想往回跑,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某太子可是不想提前扫了他们的兴致,最好连退路都不给他们留才好。
    导弹可是很贵重的武器,要是打击目标不够重要的话,那密度就一定要打。
    发射之前,一定要选好目标,辫子最好聚集起来,才好瞄准。
    现在先让倭军赚点钱再说,这次不赚够本,回头又要向德川二货大将军抱怨了。
    之前算在倭军击毙的辫子便有一万六千余人,折银三百余万两,算上辫子将领相应等级的话,稳超三百六十万两。
    看似不少,但倭军此番来的人数足有二十万之巨,这点钱完全不够分的,必须至少再干一票才行。
    要是还能击毙这些敌人,或者弄死两万以上的辫子,倭军上下才能喜笑颜开,即使付出些损失也是值得的。
    好不容易给了友军一个打活靶子的机会,某太子自然要做个顺水人情。
    有事先让倭军顶住,这是某太子的一贯策略。
    谁顶住,谁赚钱,公平合理,希望赚钱的倭军上下也认可这个策略。
    见到十余万东虏从远处跑过来,几乎全是步兵,负责在南侧防御的倭军各部都是喜不自禁。
    步兵可是比骑兵好打多了,而且推进速度很慢,他们的足轻有充足的时间来装填弹药,反复射击。
    在用上了无烟火药之后,即使频繁开火,己方视线也不会被烟雾阻挡,唯一的遗憾便是铁炮的射程和精度不进入任意。
    超过一百步的距离,子弹就不知道飞到哪去了,在铁炮射程之外,完全要先倚仗火炮来压制对方的推进。
    为了协助倭军固守阵地,某太子将东宫卫队和他部装备的十个营的铜炮,总计三百六十门部署在南侧。
    从重炮的数量上,大致与辫子的红衣大炮相当,但单位时间内的火力投射量是对方的十几倍,等于有三四千门红衣大炮在开火。
    按照每分钟发射一次计算,一小时便可向辫子打过去两万一千多发炮弹。
    辫子想来占便宜,那就先喂它们“吃顿饱饭”好了!
    在己方炮兵的火力压制下,几乎每分钟都有楯车被炮弹打成一堆木屑,飞到半空,最后散落一地。
    看似飞行速度很慢的炮弹,实际的动能足以打穿一打十二只辫子,整个过程简直跟穿串差不多。
    无奈皇太鸡出动的兵力实在太多,西边法德联军的阵地还不断有骑兵前来袭扰,不然某太子还能调集八个炮兵营前来支援。
    对倭军各部来说,明国太子已经非常够意思了,在本土战国时期,某个大名要是能有一个炮兵营的火力,那就足以取代德川家康了。
    在付出了超过五六千人的伤亡之后,清军步兵终于冲过了较为危险的地带,只要再跑完剩下半里路,便可将狗蛮子剁成肉泥了!
    “莫要迟疑!冲啊!”
    “杀一个狗蛮子,赏银五十两!”
    牛录章京们还在不断激励手下的士兵,不能跑到这里就要原地休息,尽管他们也很累,可还得咬牙硬挺,打仗就是这样,只有拿到最后的胜利,才能松口气。
    “轰……”
    但越往前冲,对方的火力就越发的凶猛,很明显冲到了铁桶炮的射程里。
    大清王师也装备了此款武器,故而众人见到爆炸,便心知肚明。
    比较起来,这种从天而降的炮弹要比之前的重炮炮弹对己方的威胁更大。
    后者只是实心弹,前者则是开花弹,一炸一大片,防不胜防。
    即使上司不说,大家也得继续往前冲,留在原地就是等死。
    可冲到百步之内,来自对面的枪声变得极为绵密。
    不少呈松散队形前进的人都被蛮子的铳弹打中面门,大部分则纷纷选择躲在楯车后面,这样才更为安全。
    “哎呀!有点本事,脸皮够厚的嘛!居然能死乞白赖地靠上来了!来人,把本宫的绝密武器拿出来!”
    这是某太子的压轴节目,之前天黑,由于威力较大,害怕弄伤自己人,索性继续雪藏,今天的光线很好,非常适合投入实战。
    武器的结构非常简单,简单到甚子地步呢?
    小肥宅玩的都乐不思蜀,薄珏觉得此物用于实战未免过于寒酸了。
    科学院上下对于这玩意的实战价值存疑,不过还是遵旨造了一大堆……
    这玩意木匠能做,铁匠也能做,蒸汽锻压机还能做,连某太子都能做,就是慢点。
    发射速度最高可达一分钟十次左右,比佛郎机慢不了多少,但射程就很奇葩了。
    应该能有十来步?
    也就那样了!
    某太子认为这比用手投掷要省事多了,而且极具观赏性……
    “阿部将军,我家殿下特意遣末将送来这款武器,助贵军御敌!”
    孙应元现在统领北厂,此番带来两千人,一直无所事事,没想到居然得到了一个这样的任务。
    北厂将士就是厂卫里的野战部队,本来孙应元还指望能有上阵杀敌的机会,天不遂人意,只能一直静候时机。
    “好!多谢!将军请便,我会尽力配合!”
    阿部重次嘴上可是客气,看到明军搬过来的这些物件,脑子里完全想不明白,就只能任由对方了,反正明军应该不会给自己帮倒忙的。
    “快!手脚麻利些,将武器组装起来!”
    “盖上铁皮!注意保护油桶!”
    这款武器有一个跳苔,有一块跳板,跳板的一头有个木盆状的玩意,里面刚好可以容纳一个油桶。
    跳板的另一头啥也没有,光秃秃……
    “报~!将爷,鞑子步兵前锋距离本阵已不足五十步!”
    “好!”
    孙应元接到报告,便亲自爬上坦克,查看情况,果不其然,狗鞑子的大队步兵已经扑上来了。
    由于对方也是重甲防护,倭军手里的鸟铳很难收到之前的杀伤效果,再靠近的话,便只能往外投掷手榴弹或者炸药包才行。
    孙应元不想让自己的部队变成一直在战场上娱乐大众的部队,可战况如火如荼,似乎不执行太子爷的命令是不行了。
    “装填油桶,准备发射!”
    “是!”
    孙应元翻身上马,沿着倭军防线疾驰起来,同时用铁皮喇叭开始大声喊话,十人一组,总计二百个小组,全部安装完毕,等待发射命令。
    等鞑子步兵在楯车的掩护下冲到二十步之内的时候,孙应元便一声令下,北厂的藩子们便开始不断从跳苔往下跳。
    跳一次就能发射一个油桶,这就是大号跷跷板!
    比投石机的射程近得多,但比投石机的组装速度与射速要高得多,而且制造成本极低。
    某太子让科学院造出这玩意,就是为了在野外阵战时打辫子步兵用的。
    你不是重装防护,刀枪不入么?
    那就看看你们这些辫子怕不怕火烧了!
    射程近点无所谓,真要是有一两百步的射程,辫子步兵就不敢过来送死了。
    两百个跷跷板一分钟至少能发射两千个油桶,近战的时候几乎能形成一道火墙!
    阿部重次麾下的武士都很擅长射箭,用火箭射中十几步距离的油桶易如翻掌。
    若是油桶坠地之后直接离开,那火箭直接往黑油处射过去就足以点着一片区域了。
    “啊?这……”
    清军步兵对于狗蛮子能持续不断地往外扔油桶始料不及,遍地的油火更是防不胜防。
    再厚实的盔甲也怕油火,烧在盔甲上还好说,若是被火油从缝隙里深入内里,那就完了。
    油桶配合手榴弹,这就非常给力了!
    连被砸中的楯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