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950章:大清开荒[2]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带的口粮也不算太多,对大清的负担并不太大,还可以就地渔猎,基本可以完成开荒计划了。
    鲍承先建议为激励包衣们开荒种地的积极性,每亩收成可自留三成,余下七成上交户部。
    此言遭到了豪格以及大学士刚林、希福等人的猛烈抨击,并指责鲍承先居心叵测。
    给包衣如此之高的奖励,就等于给其抬旗待遇,置奋勇作战的大清将士于何地?故此法不可开!
    不过皇太鸡思考一番之后,还是同意了鲍承先的提议。
    一边想要荒地变良田,获得百万粮食。
    一边又想要拿到九成收成,让包衣不被饿死就行了!
    分明是在白日做梦!
    皇太鸡不会跟豪格等人一样短视,因为随着王师屡遭挫败,清明双方的态势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蛮明似乎逐步摆脱了摆动挨打,屡战屡败的怪圈。
    虽然眼下仍旧无法在野战时打赢大清王师,可随着火枪、火炮、战车、飞艇等兵器的加入,火力与战力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往后击败、重创甚至歼灭明军主力,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了能够与国力仍旧远超大清的蛮明长期对峙,皇太鸡不得不深谋远虑。
    在从关内得不到多少粮食的情况下,北上开荒是唯一的出路。
    实现快速开荒的前提便是激励包衣,使其觉得开荒对自己有利可图。
    让出三成收获,得到百万亩良田,良田所有权依旧归各旗所有。
    旗主们当然认同这个能得粮食的好办法,不然还得白养麾下的包衣,有些得不偿失。
    鲍承先还建议,鉴于开荒地区幅员广阔,故而一百万亩只是一期开荒计划,往后还有二期、三期。
    一旦大清在北方腹地得到三五百万亩良田,哪怕每年一亩地只有一石收成,总和也高达三五百万石之巨!
    这便可使大清在三年之内,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还能兼顾檬古各部,国力得到快速提升,以实现与蛮明分庭抗礼的能力。
    一百万石军粮可养二十万步兵,若大清非动员的常备军达到三十万以上,配合精锐的八旗与檬古骑兵,便依旧能够战胜蛮明部曲!
    鲍承先所言甚合皇太鸡心意,遂命其为“开荒总督”,赴既定地区专门负责开荒种地一事。
    不论旗人还是包衣,一律当须听从鲍承先指挥与吩咐,违令者严惩不贷。
    哪怕关内得不到粮食,大清依然可以从关外种得!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