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947章:太子落水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尽管朝廷岁入屡创新高,且向太子还拆借了三千万两银子。
    可在太子连年大规模用兵的情况下,户部太仓就剩下不到七百万两银子。
    这下光赏银就需要拿出八百多万两,战殁的抚恤金另算,都加在一块,达到八百八十八万两之巨。
    数字倒是非常的吉利,可这管甚子用?
    户部已经入不敷出了,就差跪地乞食了……
    连年用兵不说,打一仗就斥资上千万两银子,任谁能扛得住啊?
    照这个花法,朝廷岁入几何,都得被太子花成赤字!
    “正是!按照毙伤的东虏来计算,当真不多,更算是物超所值!”
    某太子从来就不会计较赏银的事情,只要核实战果,绝对一两银子都不会差。
    “殿下,关于修建通往金山铁路之事,造价比之前提高近一倍,臣委实不知如何是好!”
    太子一句算错了,就让金山铁路的里程从七百里变成了一千四百里!
    造价自然也水涨船高,总造价便高达一千四百万两之巨!
    尽管此前工部尚书张国维已经表态,尽量通过批量采购的办法来压缩建造成本。
    可要实现全线贯通的目标,最低造价也需要一千二百万两左右。
    还差五百万两银子,李侍问又不知道该去哪挖矿才能获得……
    “李爱卿无需多虑,本宫在出兵之前早已想过对策。其一,本宫会向暂时留京的诸多藩王与郡王拆借三百万两银子。其二,本宫会向镇海伯郑芝龙拆借三百万两银子。其三,本宫会向江南商贾拆借三百万两银子。其四,本宫会向京城商贾拆借一百万两银子。总计一千万两,以供户部应急。其中的两百万两加上太仓存银,用于兑现赏银与抚恤金。另外五百万两用于铁路预算,最后的三百万两用于朝廷的流动资金。”
    算错造价的事情没啥大不了的,反正这种事情又不经常发生……
    只要不让这些吃货大臣们想办法,填上这个窟窿也不是很难。
    一个字——借钱!
    等待就藩南洋诸岛的藩王与郡王都是某太子盘子里的肉,想横着切或者竖着切都行。
    他们敢不借钱也不要紧,负责运输藩王就藩的船队保不齐会迷航……
    向郑芝龙就更加容易了,这次郑军伴驾出战,一个人没死,等于说是全身而退了。
    完全是白蹭战功去了,鉴于双方迄今为止的良好合作,以及郑成功的关系,郑芝龙没理由不借钱。
    至于如何向江南商贾借钱,很简单,就是通过某父皇!
    根据某父皇派人送过来的折子显示,京城出产的奇葩商品在南方很受欢迎,基本上均处于告罄的状态。
    某父皇经过电击刺激,仿佛灵魂开窍一般,现在也学会了发展下线,尤其是身边的近臣,都变成了代理商。
    但大臣是有限的,而且有钱的大臣更少,像高弘图这样财大气粗的老土豪,基本上是凤毛麟角,覆盖范围也仅限于老家的府县。
    要想将南方除福建外的七隅之地都利用起来,就得深耕细作,发展每个府县的代理商才行,指望大臣带货只能算是单腿蹦。
    很多人想卖货但没这门路,不是说来到南都,光有钱就能拿到货,这便催生出预付款与保证金!
    也就是说,交了预付款,等上个把月,就能拿到货。
    在此基础上,再押一笔保证金,可以得到下一批货的优先拿货资格。
    保证金交了也给退,但商贾在五年之内将失去采购商品的资格。
    经营资格也是需要花钱来买,有了这块牌子,就有了在自己老家的专卖权。
    没买资格也能卖货,但同一个地方,会有很多销售同款商品的商家,这玩意就是垄断权。
    现在的情况是保证金刚在南都兴起,收了不到三十万两,与某太子的目标相差甚远。
    某太子的计划就是多收预付款、保证金、专卖权这三项,某父皇手里有了钱,才能向自己这里订购更多的商品。
    由于冬季运河北段与渤海部分地区封冻,加之辫子叩关,畿辅被兵,向南都运输货物的速度大幅度的降低。
    这也直接导致某父皇那里的万好百货商店尽管仍就是顾客盈门,但绝大部分商品都处于缺货的状态,柜台里就摆个样子用以展示。
    柳如是与顾横波在南都联手开办的波是贸易公司的生意异常火爆,比起本钱上百万两的某父皇算是小打小闹,姐妹二人的启动资金只有十万两而已。
    这笔钱还是某太子借给她们的,可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这对姐妹花就利用自己以往的人脉,将从京城运来的商品悉数卖光了。
    由于被某太子开过光,学会了滚动式发展以及诸多经营与促销技巧,如今公司的流动资金已经高达五十万两银子,而且还在滚雪球似的不断变大。
    在东林元气大伤,复社惨遭打压,几社形同虚设之后,江南比较有名的士子也开始不再惦记仕途生涯,转而做起了贸易。
    只要有功名在身,别的不敢保证,起码在自己老家一带,利用自己的名声卖点新奇商品是决计没问题的。
    要获得专卖权这资格需要付出的代价相当大,某父皇是全盘按照某孝子所提交的方案来执行的。
    通常是按照当地的人口、经济以及专卖年限综合决定的,看上去非常的科学合理。
    譬如某商人要获得钱塘(杭州)的五年期专卖资格,至少要付出二十五万两银子。
    同地区十年期可以优惠到四十万两,二十年期降至七十万两。
    光这就完了?
    当然不行!
    获得专卖权的商贾每年的进货金额都是有相应要求的,低于既定标准,就会被取消专卖权,等于白花钱了,这就是要与销售业绩挂钩,跟四儿子店卖车是一个套路。
    玩这个,本时期的任何商贾都不是某太子的对手!
    直到现在,也每人拿下江南地区一线城市的专卖权。
    因为专卖权、保证金、预付款三项加起来,光五年期的一次支付总额就高达七十五万两银子!
    江南商贾与两淮盐商不少人兜里有这笔钱,但对于未来看似扑朔迷离的前景,有些看不太透,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也导致了同一款新奇商品在同一座城市,至少有四到五家代理商,城市规模越大,代理商的数量也就越多。
    关于这些情况,某太子都是通过某父皇与姐妹花的来信得知的,双方所述内容大致没有甚子出入,基本可以说明确有其事。
    除福建外,整个南方的进货公司就两家。
    波是贸易公司的规模较小,威胁不到某父皇的生意。
    两家的零售价与批发价基本一致,虽略有出入,但绝对不会影响到对方的销售。
    柳如是与顾横波商量决定今年进货六批,每两月一批次,总金额约为三十万两。
    具体要看京城这边是否涨价,若是涨价的话,还会用流动资金追加订货金额。
    姐妹花说元旦之前,收到的订单便已达到五十万两之多,绝大部分都是江南一带的代理商。
    某太子看了之后,用脚后跟都能猜到这些代理商的心思……
    不过这对姐妹花有了钱了就变成富婆了,经过在京城的游学,眼界自然提高了许多。
    某太子就想看看她俩最后能找个什么样的,别再被“水太凉”给霸占了!
    具体与波是贸易公司的生意往来,都是董小宛等美女负责打理的。
    这些小姐姐闲来无事,见到柳、顾二人都去江南经商。
    觉得自己与其并不逊色,便也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
    到现在,做地不算出彩,但还算合格,没出多大纰漏。
    尽管赚得没南边那对姐妹花多,可每人都能够年入三千两银子,还不用给人卖笑,这些小姐姐已经非常满意了。
    这就等于每年花费近两万两银子养六只貌美如花的小姐姐,考虑到其名气加成,还不算太贵。
    由于吴三桂反水,陈圆圆就省下了,不需要跟这货东奔西跑了。
    小姐姐在某太子这里除了高年薪之外,还有免费豪宅、医疗、伙食、生活用品等方面福利,折算下来,每月至少价值二三百两银子。
    尤其是豪宅里已经通电话了,即使某太子不经常过去看望一下,也能天天与小姐姐们通话聊天。
    “殿下如此妥贴安排,臣感激不尽!”
    反正李侍问就等着太子拨款了,不然很多人领不到银子,恐怕连年都别想过好了。
    “本宫也感激不尽,感谢某些人的不杀之恩!”
    “……”
    某太子此言一出,让在场的文臣武将都立刻警觉起来,明显是话里有话啊!
    “正德帝凯旋,半路落水,后来的事情想必诸位早已知晓。本宫此番班师回朝,亦有人不想让本宫活着回来。幸好本宫有嫡系兵马护驾,这才躲过一劫。”
    本来打败了多尔衮,某太子的心情挺好,但遭遇这种事,差点掉冰河里淹死,这就不能当没发生过一样了。
    “殿下安然无恙,实乃上天庇护。不知可否抓到贼人?当须速速侦办此案!”
    都察院左都御史钟炌还不清楚来龙去脉,但必须要有所表示才行。
    “厂卫只抓到帮凶,主谋尚在通缉,据说早已从老家跑了,指不定躲在哪个山沟里,静候本宫被淹死的好消息呢!”
    看样子,有人不服,而且背后肯定有一群人撺掇,才敢铤而走险。
    “殿下,朝内可有人通贼?”
    薛国观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准女婿的,这要是真被淹死了,他这国仗就当不成了,总不能再将女儿嫁给太子的弟弟定衷王吧?
    “本宫暂时对案情的进展还不甚明了,方正化会随时过来禀报侦办的进度。不过本宫可以告诉诸位爱卿,就在畿辅之内,很多人对本宫按每家所辖土地面积来征收农税很是不满,对本宫追缴以往的税赋差额很是不满,对本宫遣人查实其侵占土地情况很是不满,总的来说,对于本宫损害了他们这些鼠辈的利益很是不满!本宫一旦溺毙,这些人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哪怕是给大清上税,也不想再给大明上税了!”
    商贾吃里扒外,富绅也吃里扒外!
    大明还有好么?
    大明真没好!
    “殿下,行军路线乃是军事机密,岂能轻易被贼人探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