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910章:除夕慰问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身为大明首辅,且即将成为国丈的薛国观,最爱去的地方不是准女婿这里,更不是上朝,而是花楼!
    不光是薛国观,次辅吴甡,以及诸多尚书、侍郎,只要兜里有闲钱,全都是此道中人,无一例外。
    武将们就更不用说了,不光去逛,只要看上眼的小姐姐,且手里有足够多的银子,二话不说,直接买断!
    小姐姐们虽然有些事从教坊司那边入行的,但只要迈过这个门槛,便算是业内人士了,因为改户籍只能通过赎身的方式来完成。
    对此,某太子也是乐见其成。老板娘在小姐姐能脱手的时候及时处理掉,便可以培养新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等人老珠黄,那就很难找到下家了,被买断嫁人,可是等于有了落脚点,拿得起钱自然都是非富即贵,小姐姐们便无须为自己下半辈子而发愁了。
    薛国观等人是非常乐意给镇海伯郑芝龙当导游的,尤其是光顾美女总汇这种纸醉金迷的地方,那就可以免费潇洒快活了。
    一天二三十两银子,看似不多,但每周都来,一年累计起来便至少是千两银子之多。
    为了给女儿攒嫁妆,薛国观也不得不精打细算,非吃请不来。
    有准女婿报销一切费用的话,那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准女婿财大气粗,可是比镇海伯郑芝龙还有钱。
    仅漠南那一座价值七十亿两银子的金山,太子便占有两成股份。
    刨去各项开支,即使最后产出折银仅为三十亿两,太子一人即可分得六亿两银子之巨!
    按每岁入账一千万两银子计算,大明自开朝以来,二百余年岁入之和,也才不到三十亿两!
    自己这准女婿能赚钱,女儿成为太子妃之后,自然是可以享福的,披金戴银,衣食无忧,定然不在话下。
    现在薛国观所要做的,便是帮准女婿花钱,毕竟准女婿兜里的银子已经多得快冒出来了……
    郑氏也占有金山的一成股份,想来算是富甲天下了,不过这并非都是郑芝龙一人的钱,归郑氏一大家子所有。
    对于某太子的好意,郑芝龙一行人便恭敬不如从命了,都说客随主便,到了京城,可不是句客气话。
    这“主”的名头太大,客不随主便,在京城就呆不下去了。
    为了招待这些贵客,老板娘美女总汇的老板娘周欣儿奉上了自家最为精彩的节目。
    麾下的姑娘与小子们也都明白了今番的重要性,太子爷包场,可是不能给演砸锅了。
    好在众人的舞台经验经过半年的实战,加之之前都是靠这吃饭的,眼下已然是炉火纯青了。
    只要观众敢看,他们就敢演,哪怕为了老板娘的赏银,也得豁出去!
    姑娘们主打歌舞,小子们侧重于小品和相声,算得上各有千秋,又相得益彰。
    为了庆贺新年,某太子还交给了周欣儿不少新节目,都很能博人眼球。
    像歌曲《恭喜发财》、《爱之痛》、《雨之蝶》、《姑娘请笑纳》、《你是我最近的爱》等等,这些都是新推出,在郑芝龙等人前来观看之前,就唱过两次而已。
    今天在总汇里表演算是最后一次彩排,除夕,也就是明天下午,一群表演者还会有幸在前朝为皇后、太子以及文臣武将表演。
    某太子本打算将大明历史上首次春节联欢晚会安排到晚上,可是担心供电问题,只能安排在下午进行。
    晚会上不光有来自美女总汇的表演者,还有靓女总汇,以及京城其他娱乐场所的艺人,几乎是群英荟萃模式。
    只要确有本事,不论出处,均可登上春晚的舞台,有了这次镀金,往后在各处表演,便可赚取更多的出场费了。
    除郑芝龙之外,郑芝豹等人都没见过这等,比起在东番及福建表演过的歌舞团,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一行人倒是还见识过,但小品与相声对众人来说,决计是新鲜事物,而且喜闻乐见。
    “给在座的衣食父母鞠躬!”
    “在下亦给衣食父母……”
    “你应该叫爷爷奶奶!”
    “这还没开始演呢,你就打算占我便宜?”
    “我占你便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差这一天!”
    “当初我就该听老板娘的话,不应该带儿子上台!”
    “咱把话说清楚,虽然你我是搭档,但也得各论各的!”
    “你想咋论?为父给你分析一番!”
    “要脸不要脸?诸位请看,就这等糟糠模样,还在当在下父亲?”
    “咦咦咦!瞧你说的,在下当生父不行,当养父亦可嘛!”
    “我的天呐!当初我说相声的时候,你才三岁!”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您这是打算说完这段就入土为安?”
    “你个不孝之子!”
    “有完没完了?占便宜还当真了?”
    就这种插科打诨的节目,可谓是雅俗供赏,最受欢迎,因为说的是大白话,斗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也能听懂。
    茶馆里现在相声、说书、唱戏并行,新诞生的相声算是最有观众缘的节目,只要能逗大家开心,那就一定是赚钱的。
    不少后生想靠说书吃饭,然而肚子里没啥料,光靠一张嘴也说不出花来,每天只能勉强糊口,不被饿死。
    好在太子爷发明了相声,这些后生弄懂了其中的门道,便纷纷开始入行,现在不光是总汇、茶馆,连酒楼、客栈都有相声表演。
    若是一个人,能说单口相声。
    要是配合默契,便可说对口相声。
    三个人组合起来,还能说群口相声。
    其中的佼佼者,一天便可落袋一二两银子。
    这已经算是不少了,一个月下来便远超之前的收入。
    但相声演员嘴皮子再利索,也比不过歌手。
    顶级歌手出场,一首歌五两银子也不鲜见。
    歌手们所唱的歌曲,九成以上都是由太子爷作词作曲。
    由于仙界歌曲十分的上口,听起来又能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故而没几个人不仿效。
    对此,某太子也不会收专利费,这也算是变相活跃京城的演艺市场了。
    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各种娱乐场所才能更加的引人入胜。
    在闲暇之余,呼朋唤友去看演出,已经成为土豪们的习惯。
    不差钱的人都会选择与两大总汇,实力稍逊的也能去同类的场所消遣。
    郑氏一行人里,来此地次数最多的反而是年纪最小的郑成功与郑省英。
    某太子对这两位的管理,总的来说,并不严格,但很明确。
    那就是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该练的时候练,该打的时候打。
    到你上阵的时候,你就不能腿软认怂!
    等打败了辫子大军,那自然可以潇洒快活了。
    通过是役,郑成功的名字也在京城如雷贯耳了。
    加上某太子赏了这个门徒不少银子,这位少年英雄自然成了老板娘们眼中的大主顾。
    因为郑成功只要前来,便肯定能带着自己班里的战友,通常万礼、甘辉等人一个不差。
    他们单独前来,纵使兜里有些闲钱,也很是舍不得。
    郑成功就不同了,太子爷的赏银,对他来说完全是零花钱。
    作为世子,以后回去可是要继承家业的,那还留着京城这点钱干嘛呢?
    一次花上百两银子,对郑成功来说就是司空见惯之事。
    再说除了过年期间,平时根本忙于学习与训练,就没时间来这种地方。
    过年期间有二十天的假期,那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吃喝玩乐了。
    但每天早上的热身运动,也就是跑步、深蹲、俯卧撑、玩哑铃,都得照常进行。
    等过完年回来,决计不能让太子爷看到自己居然退步了,那就太过羞煞了……
    太子爷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赐名“成功”,寓意成事在人,方可建功!
    直白的解释就是有了殷实家底,自己再努力一些,便能建功立业了。
    郑成功今年才过了十五周岁,原本某太子打算教授三年,后来改为学艺十年。
    能扛下这十年历练,便可受用一生了。
    反之也无伤大雅,总好过窝在福建老家坐井观天。
    太子爷教授的知识,皆为自己从未听闻过的,不光道理奇葩,而且实战时极为管用。
    加之京城如此繁华,各处日新月异,郑成功也愿意三年就离开此地,还要多看看才是。
    郑芝龙在心里也立志成为太子爷所说的陆海空三栖猛兽,即陆上为猛虎,天空为雄鹰,海上为蛟龙!
    自家原本是靠海吃饭,可自从跟随太子爷学习,郑成功发现父亲对大海的了解,还不如太子爷的一堂课介绍的多。
    不光有航海知识,还有天文、地理、历史、数学、物理、化学、风土人情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听过便能让人受益匪浅。
    等听过数十节课之后,郑成功已经认为即便是孙武、韩信、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加在一起,也不如太子爷厉害。
    只要沉下心来,仔细钻研,真能感觉是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但是眼下,郑成功的叔伯们,则沉浸在如梦似幻的场景里不能自拔了。
    个别的还打算买一堆马桶回去,用这玩意出恭实在是太舒服了……
    看看人家这里的节目、陈设、装修,再想想老家那些,简直是惨不忍睹,不堪入目!
    一对比,这就是两个档次的货色。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众人都没吃饭,但总汇这里应有尽有。
    只要舍得花钱,一桌摆上几十个菜都不成问题。
    而且老板娘周欣儿有很深的人脉,在其他娱乐场所吃不到的奶油蛋糕,这里也有售。
    确切的说,只须消费到一定的金额,老板娘就会遣人送上这款美食,让客人开心一下。
    对包场的贵客来说,就不用那么麻烦了,每桌都有,人手一块。
    最重要的客人管饱,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想吃多少都可以,总汇的厨子已经会做此等美食了。
    郑芝龙等人身前的桌子上,有熟食、有炒菜、有甜品、有酒水,还有各种零食,边吃边看,何等快哉!
    现场各流程都处于厂卫的监控之下,生怕有人下毒,让太子与郑氏的关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