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869章:诏狱对话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周延儒没想到这队锦衣卫能取而复返,间隔短到他刚跟侯方域和冒襄二人说了几句话,对方便卷土重来了。
    而且这次没叫门,直接翻墙而入,让家仆都措手不及,没时间向主人禀报,锦衣卫便出现在周延儒面前。
    “侯方域!别来无恙啊!”
    “……”
    带队的总旗被面前之人耍过一次,现在可是逮个正着,别想要蒙混过关了。至于究竟此人是与不是,那得带进去审审再说。
    周延儒在看到锦衣卫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刻,心里便暗叫不妙,若非发现事有蹊跷,对方决计不会返回的如此突然而又迅猛。
    “一人做事一人当!与他人无关!”
    事已至此,侯方域也就不想连累他人了,再说周延儒能在外面活动一番,兴许还能救了他和父亲。
    “呵呵!痴人说梦!包庇钦犯乃大不敬之罪,都带走!”
    不管是真的,还是赝品,都要一网打尽,说不定还有意外之喜,至于先前收的那一百两金子,肯定是不会退还的。
    凡是此次被厂卫所逮捕之人,身上有重大案情的,都被关押在诏狱里,只有都察院提审之时,才会提过去。
    只是跟着瞎起哄,本身没多大危害的士子,则被关在刑部和大理寺,家人愿意拿钱,本人愿意写认罪书,就可以被释放。
    侯方域从没进过诏狱,里面光线昏暗,空气混浊,从牢房里散发出阵阵的恶臭,那就是摆放的粪桶不被及时清理的缘故。
    由于带着镣铐,故而走得很慢,侯方域用余光扫见了在一间牢房里坐着的亲爹侯恂,急忙呼喊起来。
    “爹!”
    “域儿!”
    “爹!”
    侯恂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快就被厂卫给抓获了,崇祯居然连侯方域都不打算放过了,真是昏聩至极,且心胸狭窄,报复心极强。
    “快走!快走!休要聒噪!”
    侯方域双手抓着牢房的栅栏,还想与亲爹交谈几句,旋即便被后面的藩子催促起来,这里的走廊可不是闲聊的地方。
    “放心,不远,就在你爹的隔壁,进去之后随便聊!有力气可以打洞,打通之后,你们父子抱在一起也无妨!”
    这名藩子不想在这臭气扑鼻的地方多带,靠近大门的地方是大家当班之处,那里通风比较好,可是比这边强多了。
    “哈哈哈哈……说的极是!”
    另一名藩子大笑不已,这也只是说给嫌犯听听而已。
    诏狱的牢房何等坚固,若是能轻易打通,那还得了?
    在成化年间,明确了锦衣卫南北两大镇抚司的分工。
    北镇抚司主要负责案件审理,南镇抚司则要管理户籍档案。
    南镇抚司的衙署也设有诏狱,不可能逮到嫌犯,不经收押便直接送往北镇抚司去。
    原本牢房里比较冷清,但在崇祯皇帝移驾南都之后,便顿时热闹起来,尤其是收押了大量勋贵家眷。
    前段时间刚把他们打发走,这会儿又入住了一大批“贵客”,绝大多数都是有学问之人,个别还是前朝廷要员。
    不过即便是一品大员,住的也还是同样的牢房,没啥单间雅座提供给他们享受,无非是在饭菜上有所区别而已。
    “魁首!”
    侯方域感受到了藩子的推搡,刚想转身离开,却用余光扫见了坐在一边的钱谦益,原来父亲跟魁首关在一起。
    “……”
    钱谦益衣衫规整,面色平静,也没说甚子,只是继续坐在板凳上,向这名新到的小伙伴微微地点点头。
    “快些!往前走两步就到了!”
    藩子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要不是这位是著名的“南都四公子”之一,换成没有功名之人,他都想直接对准侯方域的屁股狠狠的踹上一脚了。
    “行了!到了!就是这间!”
    藩子拉住还想往前走的侯方域,让他老实等着,藩子拿出挂在腰间的钥匙串,轻而易举地从几十把外形相似的钥匙里挑出了这间牢房的钥匙。
    开锁之后,打开牢门,将侯方域推了进去,然后拉住想要跟着往里走的冒襄,又很是利索地锁上了。
    “你的牢房在前面!”
    “为何在下不能同进?”
    “这是上峰的意思,你遵守便可!”
    冒襄看了看牢房里的情况,发现都是熟人,又要和面前的藩子理论,便没来得及与众人打招呼。
    侯方域看着冒襄被藩子带走,将脑袋紧紧地贴在栅栏上,看了片刻,发现挚友的牢房就在斜对过,倒是不远,说话也能听见。
    这便放心下来,等再看同处一室的几个人,没有他不认识的,不光是脸熟,关系也就比和冒襄差一些。
    左边坐着的是彭宾与陈名夏,右边坐着的则是魏学濂、龚鼎孳、阮大铖。
    每间牢房的粪桶,多半都放在靠墙的角落里,放当间能熏到所有人,放门口都熏到巡逻队藩子,因此而挨顿臭骂,甚至毒打就犯不上了。
    唯独侯方域进来的这间,粪桶放在中间,这看起来有些蹊跷……
    这算楚河汉界???
    两边的人都只是看了看侯方域,居然没人主动跟其打招呼。
    这让侯方域就更加感到奇怪了,他们这是故意装作不认识自己么?
    “诸位!幸会!”
    里面的氛围十分的诡异,侯方域初来乍到,又是这里面的小辈,只好对众人拱手示好。
    “朝宗可知自己为何被抓来?”
    许久之后,年纪最长得阮大铖方才开口。
    “或因家父一事!”
    站在正对牢门位置的侯方域忍着阵阵的恶臭,用袖袍遮挡口鼻,以便回答这位前辈。
    “非也!”
    阮大铖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这世上还真有死到临头,却浑然不觉之人啊。
    “哦?前辈可知实情?”
    侯方域对此颇为诧异,阮大铖在士林里的名声非常不好,也不至于到了诏狱里还会招摇撞骗。
    “贰臣!”
    阮大铖就简单说了两个字,就这两个字,威力便非同凡响,能让任何士子都感到惊恐万状。
    “啊?”
    侯方域自然是吃惊到嘴里都能塞鸡蛋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以这个罪名被抓进来,这也太过荒谬了。
    “莫要惊讶,陛下从太子那里得了一本天书,天书曰我等皆会降清!”
    最开始阮大铖也是一头雾水,还是听人说的来龙去脉,他还要找机会鸣冤呢。
    “天书?降清?”
    侯方域就如同被雷电击中了一番,愣在当场。
    “正是!”
    “可清……东虏上在关外,纵使叩关入塞,不过是劫掠而已,事过便会退至关外,我等又岂能出关降清?”
    在侯方域看来,这真是太可笑了,清军打不到江南来,他们也不会主动跑到关外去。
    “天书曰五年后明亡!”
    “啊?这……”
    “清军南下攻陷南都,届时我等皆会降清!”
    阮大铖也想过此事,若是让自己现在表态,那肯定与东虏势不两立,不供戴天。
    可等大明大势已去呢?
    还能为崇祯皇帝殉葬么?
    真若是清军攻陷南都,自己又不想死,那便只有乞降这一条生路了。
    “阮师莫要说笑,我等身为东林士子,焉能降清?气节何在?”
    侯方域不到绝境是不会松口的,更何况这里非比家中,切不可落人把柄。
    “气节?哼哼~!”
    一边听着二人对话的彭宾闻言忽然哼笑起来,脸上写满了不懈与轻蔑。
    身为贪生怕死的贰臣,有何颜面谈气节二字?
    昨日在大殿之上,他与陈名夏也是这般模样,几乎到了为了证明自己忠义,要寻死觅活的地步了。
    为何陈子龙等人能是忠良,连顾炎武都被崇祯皇帝给特赦,回家侍奉祖父去了,而他俩却成了背负骂名的贰臣。
    可事后彭宾在牢房里又细细思量了一番,自己身上的特质到底是像陈子龙等人多一些,还是像侯方域这厮多一些?
    当十余万清军铁骑大举南下时,自己真能挺身而出,报效大明,与清军决一死战么?
    对于这个问题,彭宾自己都不敢保证……
    大清皇帝礼贤下士,勤政爱珉,运筹帷幄,用兵如神,能令国力与日俱增!
    大明皇帝嗜杀成性,横征暴敛,涂炭百姓,调度失当,致使国力江河日下!
    有这么强烈的反差作为俄前提,若是还能当上大清的要员,那就甚好了。
    彭宾在牢房里闲得无聊,也想过这个可能。
    不过大明还没亡,崇祯还没死,大清铁骑还没打过来,要这么想就是万劫不复了!
    不光大清铁骑没打过来,皇太鸡还在北都吃了败仗,这会儿八成是退出关外了。
    大清没灭了暴明,自己还成了贰臣!
    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加悲催的事情么?
    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还没办法证明自己不是贰臣!
    彭宾是由于参加士子的请愿行动而被厂卫抓获的,这等于主动提供了罪证。
    请愿的主要目的就是支持商贾抗拒商税,等于让朝廷岁入欠收。
    王师缺乏饷银,难以恢复战力,在无形之中帮衬了东虏。
    在特殊时期,被扣上通敌的帽子……
    想想覆灭没多久的晋商,身为贰臣的彭宾便感到不寒而栗。
    据说太子手里有从晋商那里抄没来的证据,表明晋商的粮食是由江南粮商提供的。
    晋商与江南商贾往来的书信里,还提及了向关外贩售物资之事。
    这说明江南商贾也是知晓晋商通敌的,一旦追本溯源,这条线上的所有人都脱不了干系。
    听说太子还扣着一部分晋商家眷没杀,若是这部分摇身一变,成了证人……
    这便等于与晋商合作的江南商贾已经坐在火药桶上了,太子就拿着火折子了。
    彭宾到了牢里这才想明白,江南商贾自己身上的糗事都说不清楚,自己之前还在为其开脱,这是疯了么?
    江南商贾偷逃税款,此为其一。
    勾结晋商,主动资敌,此为其二。
    自己为商贾开脱,拒绝缴税,此为其三。
    表示要废黜太子,动瑶国本,此为其四。
    这些条互相交织起来,量刑予以让自己被磔示了。
    单是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