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857章:臣子履历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皇帝的话虽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强硬,可字里行间的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让尚在犹疑之中的大臣们不得不尽快做出抉择,不然就过于难堪了。
    “对了,朕差点忘了,此策是朕花钱从太子手里买来的,一张纸一百两银子,每张纸写有一人前世生死状况。朕也不能赔钱,哪位爱卿想看自己那张,便须花费一百两银子。看同僚,亦是此价!若是觉得囊中羞涩,大可以选择不观,朕亦不会怪罪。”
    那逆子从朕兜里骗走了大把的银子,朕骗不过那逆子,还骗不过尔等么?
    拆东墙不西墙虽然是难听了一些,可总比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要好!
    朕今天就破次例,收一次钱!
    “啊?”
    文臣武将们都惊呆了,皇帝还能使出如此手段?
    看自己的生平资料还需要拿出一百两银子?
    这比甚子圣贤之书都贵啊!
    “咳咳!朕适才没说清楚,这笔钱不论多寡,朕都不会花掉,而是用于恩养南都城内现正四处流浪之孤儿,也算是做件善事了!”
    必须找个合适的名头,才能让臣子们对此没有异议。
    崇祯早就有了压兜钱,根本不差这点银子。
    只不过之前这群臣子找了自己不少麻烦,不收点银子,心里不好受。
    “这……”
    群臣虽然不大乐意交钱,可听了皇帝所提及的原因,大致也都认可了。
    毕竟是做善事,算是用在正途了,无可厚非,自己出钱,也是积德行善之举。
    “启禀陛下,末将远出一千银子,看末将自身与九位同僚之履历!”
    不能首辅与次辅表态,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黄得功便率先进言。
    这也算是作为皇帝爱将的一种回报,花费巨资采购的飞艇都送来了。
    自己统领勇卫营,怎么也要表示一番才行,这叫“身先士卒”!
    “……”
    文臣们不禁在心里纳闷,这对君臣是事先商量好的吧?
    黄得功都舍得掏一千两银子,你让后面的人该掏多少啊?
    激将法都被武将用到了文官身上,黄闯子是何等的厚颜无耻啊!
    “好!大伴!”
    “是!”
    王承恩将毛笔交给黄得功,让其当众写下欠条。
    由于大多数人上殿都不可能带足银子,所以还是打欠条比较合适。
    崇祯也不怕某人赖账,否则对外一宣传: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因某事欠下银子几何……
    这是啥光荣的事情么?
    作为以忠良自居之人,却拒不缴纳救助孤儿之银两,往后恐怕都抬不头了。
    “自己看吧!”
    “多谢伴伴!”
    “不准翻页啊!”
    “啊?这是……”
    “总戎想看谁的,咱家给您翻,不然一页就是一百两银子。”
    “多谢伴伴提醒!”
    黄得功只能背着手,抻着脖子看着桌子上关于自己的履历。
    虽然只有一页纸,但所述之内容也有上百字之多,而且主要是描述在崇祯十二年之后发生的事情。
    作为一名武将,自然关心自己的生死,尤其到底是降清投敌,还是舍生取义。
    “某与刘良佐势不两立!”
    黄得功看到最后,立刻变得怒不可遏起来。
    群臣听到刘良佐的名字,只是颇为差异,因为刘良佐在通州作乱之后,据说一路南下,已经跑到了南直隶西南部的霍山一带,跟盘踞在当地的“革左五营”厮混在一起了。
    日前,洪承畴表示正在率军围剿该地区的流寇,若是流寇择机东窜,还望南直隶各地的守军加强戒备,谨防被流寇偷袭得逞。
    崇祯对此倒是非常清楚,因为黄得功最后是被刘良佐射中咽喉,自知无力回天,自刎而死,加上刘良佐早已降清,故而黄得功才会如此生气。
    对于这个悲惨的结果,崇祯觉得没必要进行更改,而且那逆子说如此这般,反而会增加黄得功心中的忠君报国之情。
    至于刘良佐,现在洪承畴重兵围山,都不能奈何革左五营,更别说击毙或生擒刘良佐了,由于山区面积甚广,调黄得功的勇卫营过去也无济于事。
    以目前南都及江南一带的糟糕状况,更需要这员悍将统领勇卫营来弹压,往后自有报仇雪恨的机会。
    “总戎,您还想看谁的?咱家给您翻看!”
    “……首辅、次辅,先看此二位!”
    既然花了大价钱,那就要花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了,能有幸看到这两位的生平梗概,决计很值得。
    “此为首辅,总戎请过目!”
    这种东西是极其重要的物件,旁人是不可能有资格触碰的,连田贵妃都看不得,故而才由位高权重的司礼秉笔掌印太监王承恩来拿捏。
    “……哦~!嘶……啧啧!首辅!末将没想到你居然是此等人!”
    黄得功大略浏览了一遍,先是恍然大悟,接着又说句意味深长的话。
    弄得首辅瞿式耜都一头雾水,心里不住地揣测,难道自己真的当贰臣了么?
    听了黄得功的话,连次辅高弘图看瞿式耜的眼神都变了。
    高弘图原来被魏忠贤利用过,以打击赵南星等人。
    对于东林,高弘图素来没有好感,还出言猛烈抨击过。
    不为别的,单是东林拼命反对朝廷征收矿税,高弘图便认为东林上下为了包庇商贾,都在刻意与皇帝作对。
    适才发生之事便是最好的证明,当年天启帝没错,魏忠贤没错,自己自然更没错,错的便是东林与复社等团伙。
    “此为次辅!”
    “……嗯~!”
    黄得功捋着胡子点点头,这让高弘图心里稍感安慰,这黄闯子虽说莽撞,却也坦荡,断然不会做了叛将。
    他说是点头,兴许便是在称赞自己的履历,想来自己当是不会叛明降清,做了贰臣,不然黄闯子绝无如此表情。
    “总戎还可翻看七人!”
    “呃……伴伴,您这可否容末将一观?”
    “呵呵!想看咱家的?皇爷!”
    “让虎山看吧!”
    有了那逆子用从仙界得来的履历作保,崇祯对于王承恩算是一百个放心了,只怕这世上没有比王承恩再忠心的奴婢了。
    “……哦~!失敬!失敬!”
    “总戎客气了!尚有六人可看!”
    “好!在下想看那……钱谦益!”
    黄得功本来还想说六个人正好够看六部尚书的,不过转念一想,这里面有不少是追随陛下移驾南都之人。
    这些人之前在太子爷监国之时便得到了重用,而且清理蛀虫时也没有被牵连其中,便说明或许是清官与耿忠。
    将六百两银子花在这些人身上,未免有些浪费了,与其这样,莫不如看看自己不甚了解的钱谦益,说不定有大收获!
    “好!总戎莫要大惊小怪,免得往后不好卖钱!”
    王承恩是看过所有人的,自然对钱谦益的德行非常了解,不过王承恩嘴严得很,对谁都不说,听到黄得功要看钱谦益的履历,心里倒是颇为赞许,至少眼光不错。
    “多谢伴伴叮嘱!……嗯~!”
    黄得功一看周遭,只见所有同僚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脸上的表情变化自然是尽收眼底,或可从中分析一二。
    如此一来,黄得功便只能淡然起来,像看北都那边的报纸与一般,看着钱谦益的惊人履历。
    瞿式耜与钱谦益均出自东林,岂能一个英勇就义,一个贪生怕死呢?
    黄得功对此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鉴于前者是太子推荐给皇帝的,结合其履历,黄得功也就释然了。
    只怕从今日开始,钱谦益这仕途算是到头了,饶是逃脱死罪,也会被送到矿山去挖矿终老……
    东厂督公高宇顺、内厂督公田有为、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泰来、兵部尚书袁继咸。
    黄得功并不害怕文官对自己的污蔑,但厂卫作为天子鹰犬,其头目的背景必须要了解清楚才行。
    左都御史对办案有莫大的影响,而兵部尚书则是对口的官吏,这两位的履历最好也看过才能放心。
    前两位为其主人陪葬了,李若琏因抗击流寇攻城,兵败自缢而亡,陈泰来被清兵围攻纵火致死,袁继咸被俘之后,因拒绝降清被杀。
    看完这五个人的履历之后,黄得功觉得这一千两银子花得真是太超值了,令自己获益极大,最起码了解了身边九名重要人员的为人与德行。
    “伴伴,某还想再花一千两银子!”
    “……”
    王承恩对此不置可否,只能扭头望向自己的主人。
    “虎山莫要心急,稍后片刻,诸位爱卿早已迫不及待了”
    崇祯倒是很喜欢黄得功砸钱的决定,但也不能让一个人一直看,一群人围着等,起码要轮流观看才行。
    这算是典型的卖门票了,那逆子便经常如此行事,想来朕此次也算是大获成功了。
    “陛下,臣希望……”
    “首辅希望花费银子几何呀?”
    “……三百两!臣希望看到臣自己以及次辅与钱谦益之履历!”
    瞿式耜也想多看,问题是文官明显没有武将手头宽裕,尤其是勇卫营的将领,不少人参加过弹压京营叛乱的战斗,得了太子的赏赐,文官的收入决计无法与其相比。
    即便囊中羞涩,瞿式耜也决定看看次辅高弘图的履历,至少要清楚其为人才行,再就是恩师钱谦益的履历,适才黄得功看过了,自己却没瞧出端倪,必须弄个水落石出。
    瞿式耜决计不认为自己会选择当贰臣,哪怕东虏利用自己家眷威胁都办不到。
    既然自己对皇帝都有言在先了,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便只能欣然从命了。
    “好!大伴!”
    “首辅,请观!”
    王承恩万分鄙夷东林,但对于眼前这位,念及为大明鞠躬尽瘁,像蜀汉诸葛孔明一般,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许敬佩之意的。
    瞿式耜写过欠条,面无表情地看完关于自己的内容,之后无语,只是心里的石头算是落地了。最终能舍生取义,便算是自己没有辜负圣恩了。
    等等!
    为何黄得功适才如此说?
    莫非……
    这厮定是对自己有所偏见!
    莽夫也!
    瞿式耜是不相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