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713章:东虏叩关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殿下,特大喜讯!特大喜讯啊!”
    杨进朝一改往日的那副半死不活的表情,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从外面跑进来。
    “哦?何喜之有啊?莫非狗鞑子走到半路就死绝了?”
    某太子是不相信在这时候有什么好消息的,对自己来说,除非皇太鸡出兵之后遭遇威震天了!
    “……回殿下,山东!山东有喜!”
    “说话说全了,什么山东有喜?难不成山东怀孕了?”
    “殿下!山东金矿!金矿采出来金子了!此为矿监奏疏!”
    杨进朝急忙将从飞骑那里得到的奏疏呈递上来,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哦!原来如此!”
    大敌当前,这消息也就那么回事,只要一直努力挖,总会发现金子的。
    招远金矿在赵宋时期就开始开采了,开采难度几乎不值一提,难的是那些尚未发现的金矿。
    某太子派出了一堆矿监,目的就是为了在矿区四处挖掘,尽早开采那些尚且不为人知的金矿。
    按理说现在也该到了出产的期限了,某太子给那些矿监延长了三个月,以半年为期限,超期的话,那就要好好“唠一唠”了。
    光是在山东半岛地区,归某太子完全所有的金矿就有四座,与朝廷合资的有四座,全部集中在掖县至招远一带。
    矿区靠近沿海,倒是便于防御,而且得到了预警之后,可以让矿工们进城避难,辫子想搬走金矿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困难就是辫子如果闻讯之后,长期在山东,特别是矿区逗留,那就等于采矿要耽搁半年左右的时间。
    要是辫子被金矿吸引过去,倒是可以减轻京城这边的压力,但皇太鸡此番入关,多半也不是为了带着奴才们去山东挖矿……
    山东巡抚颜继祖上奏掖县城池已经扩建得差不多了,足以容纳周遭百姓与矿工,而且在城头部署了大量的火炮。
    加之水师战船可从莱州湾经掖水直抵城下,帮助城内守军拒敌,辫子想要一举攻破掖县城池的难度是很大的。
    掖县现在的作用就相当于之前山东首府济南,在朝廷决定放弃济南之后,这里便成了济南过来的土豪们的落脚点。
    某太子暂时是没时间去那边观光视察的,但可以想象,此时的情况应该跟眼下京城这边差不多。
    不过关于城防、卫生、储备等方面知识,某太子都在信里向颜继祖吩咐地清清楚楚,他只要照着做就万无一失了。
    掖县城内现有守军不下五千人,加上新募之兵,可达一万五千,若是临时征兆青壮矿工作为预备队,守军兵力可以轻松翻倍。
    要是凭借坚城与火炮,还被辫子破城而入,那颜继祖这个巡抚就算是当到头了,在京城吃的油炸蝗虫也算白吃了。
    在某太子的既定战略里,山东就三个地方不能丢,掖县、登州、济宁。
    掖县是新设的首府,一旦被攻克,辫子便会将城内土豪的财物搜刮一空。
    登州是水师的基地,以前出过孔有德的叛乱之事,再被辫子弄一次,那就要找人背锅了。
    济宁是漕运枢纽,从江南运输的大量粮食都需要经此地转运,若是被辫子占领,会得到极大的补充。
    半岛南线新建的一堆城池,主要是以工代赈,并为了晒盐与捕鱼的百姓居住之用,辫子有兴致的话,大可以去攻打。
    某太子想拦也拦不住,只要把晒好的海盐提起收进城里就行了,能长时间吸引住辫子的一支偏师,那说明这些城池还真没白筑。
    山东也就这样了,而河南连安排都不需要了,因为已经彻底烂了,除了黄河沿线的城池,其他地方都有灾珉与流寇活动。
    开封与洛阳这两座大城都有重兵把守,辫子不花些时间,且付出很多兵力,是很难攻克的。
    其他地方可以随便打,只要辫子不嫌累,连灾珉带流寇可以一锅端,还省去了某太子派兵进剿的麻烦。
    山西的财富在年前被辫子劫掠过一遍,年后某太子又派厂卫刮过一遍地皮,已经不胜什么了。
    辫子大军过去还能榨出油水,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某太子也看得开,除了宣府与大同,太原都可以丢。
    太原虽然是首府,但得不到援兵驰援的话,被辫子长期围攻可能就会陷落。
    宣大的兵力都是勤王之师,肯定顾不上太原。
    再说太原城建在平原上,宣大兵力南下驰援,就有被辫子歼灭的危险。
    某太子宁可舍弃太原,也不能让杨文岳的部队受损。
    这年头只有先保存实力,才能在战略反攻的时候消灭敌人。
    连反攻辽东的兵力都丧失殆尽了,那这反攻也就是纯粹的嘴炮了。
    “报!殿下,飞骑于九月初三上午发现东虏前锋经喜峰口,过滦河,向东胜右卫方向进兵,兵力约千余人!”
    “好!再探!”
    假设皇太鸡是中秋起兵的,叩关已经是十七天之后的事情了,说明什么?
    要么是辫子腿脚不利索,走得很慢。
    要么就是辫子大军里人很多,尤其是要顾及到步兵与包衣奴才的行军速度。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这样也好,省得整天都惦记这事。
    这下算是彻底踏实了,因为主角登场亮相了。
    皇太鸡可是一代明主,正面人物啊!
    某太子顶多算是无比猥琐的反派一号。
    没等发育完全,就要被主角给直接弄死了。
    这么玩下去,恐怕连盒饭都没得领,必须挣扎一下才行!
    “我是朱慈烺,诸位爱卿立刻过来,有要事相商!”
    某太子拿起电话,直接通知在军机处办事的一群半大老头。
    有了电话之后,便无须派人过去传口信了。
    “殿下!”
    “进朝,给诸位爱卿穿阅一番!”
    次辅吴甡、兵部尚书王家彦、都察院左都御史钟炌都已经去新城那边了,剩下的就是首辅薛国观、吏部尚书堵胤锡、礼部尚书冯铨、户部尚书李待问、刑部尚书甄淑、医部尚书路振飞、工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张国维。
    据说集齐七位忠臣可以召唤……
    好吧,冯铨并不是什么忠臣!
    准老丈人顶多算半个忠臣!
    “殿下,若是此报属实,最迟两天,东虏前锋便可抵达通州!”
    医部尚书路振飞已经估算出了大概的时间,东虏这次叩关,可决计是来者不善。
    “殿下,为今之计,当须尽早关闭城门,加强戒备,征召青壮,登城协守!”
    工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张国维多少懂些军事,眼看东虏就要兵临城下了,已经是心急如焚了。
    “殿下,若是立刻召回孙传庭与洪承畴两部人马,或许可牵制东虏大军!”
    吏部尚书堵胤锡想到了找勤王之师分担压力的法子,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堂堂大明都城被东虏长期围攻的情况发生。
    “……殿下,臣不知仙法御敌之事……”
    薛国观看准女婿正在看自己,那就不得不发表一下看法了,但不同于其他人,首辅把退敌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仙法上面,果然是非比寻常。
    户部尚书李侍问一直没说话,因为害怕一开口,就又得涉及银子的事情。
    光是此次击退东虏的总预算,便已经攀升到了一千八百万两的高位。
    再谈下去,只怕要突破两千万两大关了。
    户部已经负债累累,还清太子的贷款都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这位太子可不同于崇祯皇帝,从内帑拿出来补贴太仓的银子是不用还的,太子可是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两都不能差。
    户部执意赖账也不是不行,一旦如此,山东的金矿、海外金山,还有铁路公司的股份都要失去。
    再就是太子所创的那堆日赚斗金的企业,可就全都享受免税的待遇了,近期倒是无债一身轻,长期就亏大了。
    李侍问虽然抠门,但眼光也不会太差,明白只要户部一直握着手里的资产,就可以撑到咸鱼翻身的时候。
    “明日清早卯时一到,便用石头将除便门外的城门内外全部堵死,防止东虏用火药炸开城门。后日同样时刻,将便门全部堵死,封锁全城所有出城通道。再次征召九万青壮,老城、新城、中城各三万,每人每日可领五十铜钱与一斤精米,若是战殁,抚恤金与士兵等同。派兵看守所有公用水井,防止有人投毒。严防仓库重地,谨防火灾。救火车随时待命,若有火情发生,须立即出动。在主要街道加派巡逻队,路口设置哨卡,盘查可疑人员。对于举报东虏细作之人,只要核实相关情况,便可重金奖励,反之要严加惩处。对于在发放钱粮过程中,出现中饱私囊、所要好处、克扣定额等行为之人,首犯磔示,男眷发配山东挖矿,女眷发配教坊司。”
    该说的大部分事情,之前已经吩咐过了,这算是最后一次布置。
    等再说的时候,那就是要跟辫子真刀真枪干一场了。
    “进朝,你立刻亲自去一趟报馆,就说本宫病危,命不久矣,本宫亦会让厂卫将此消息散发出去。”
    “是!奴婢这便前去!”
    在场的大员们听了太子最后的吩咐不禁有些傻眼,惊愕了半晌都没敢搭话。
    世上还有如此诅咒自己的?
    他们真是闻所未闻啊!
    “殿下,若是此等消息传扬出去,势必会动瑶城内军珉固守之决心啊!”
    “是啊!殿下,万万不可啊!殿下乃是大明血脉,万不能崩猝啊!”
    “还望殿下即刻更改圣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由大忠臣张国维带头,堵胤锡与路振飞紧跟着附和,他们可不想让太子殿下这么快就驾崩。
    一旦没了太子坐镇指挥,只怕守军就要乱作一团了,而且还要拥立定衷王为太子,可是麻烦着呢。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就要让太子殿下收回命令,否则京城军珉便要不战自乱了,会让东虏大军有机可乘的。
    “尔等要明白,本宫要是不得重病,皇太鸡机智狡猾,怎能轻易上钩呢?东虏大军若是不来攻城,本宫这仙法不就白准备了么?只有让东虏前来攻城,本宫才方便使用仙法退敌啊!诸位爱卿忠心可鉴,本宫甚慰,特此奖励卤肉饭一顿,就这样吧,平身吧!”
    一群人净给老子帮倒忙,这次可不光要苟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