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629章:知己知彼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特别感谢“华夏联邦皇帝小号”同学的打赏!
    非常感谢“红颜青年”、“好好读天天上”、“”、“”、“书友”、“落叶归道”、“书友”等同学们的月票!
    还要感谢“红颜青年”、“”、“好好读天天上”、“书友”、“徐小明先生”、“AN明哥”、“混元大罗金仙360”、“书友”、“”、“书友”、“辉煌忧伤念思情”、“我是一新兵”、“看破集”、“迷糊的书袋”、“书友”、“龙中龙”、“”、“书友”、“”等同学的推荐票!
    顺便感谢粉丝榜前20名同学!
    华夏联邦皇帝小号舵主
    斗气风暴舵主
    书友舵主
    书友舵主
    书友执事
    书友执事
    书友执事
    书友执事
    书友执事
    书友执事
    书友执事
    执事
    狂人xml执事
    书友执事
    小小菜哦执事
    一剑斩情丝V执事
    执事
    书友弟子
    书友弟子
    乱踩弟子
    ********************************************************
    就这么灰头土脸地回雅库茨克?
    已经损失了大量兵力的科罗廖夫是非常不甘心的!
    可是掉头杀回去,那就意味着要吃第二次败仗,而且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不过出于好奇与刺探的心理,科罗廖夫在审慎思索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回去看看。
    主要是为了得知这群野人部落的规模与大致兵力,为明年的进攻做好情报方面的准备。
    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所以打是肯定不能打的,只能在远距离观望一番。
    探险队绕了一个大弯路,先跑到了位于战场西南方向的位置。
    发现这里没有土著野人之后,这才小心翼翼地缓缓前进。
    这样还不够,先到了海边,然后沿着海岸线向北摸索。
    果然有了重大收获,或者说发现了让众人无比惊讶的情况。
    只见海边停靠了数百艘船只,上万水手在往来穿梭,搬运货物。
    这说明他们的真正身份并不是本地的野人,土著是不可能拥有规模如此庞大的船队的。
    科罗廖夫用望远镜观察了差不多一刻钟,也没弄明白对方的来历。
    对于旗帜上的符号,他也完全清楚其中的含义。
    无奈之下,只能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鹿皮本子。
    打开之后,里面记载着关于东方的一些说明。
    其中一个非常繁琐的符号与船只上的旗帜符号相类似,科罗廖夫反复核对了多遍之后,才确定二者的形状是一样的。
    那就是——明!
    沙俄帝国早就知道了东方世界的南侧土地已经被明帝国所控制,派出探险队就是为了占据明帝国无力控制的北侧土地。
    这片无比辽阔的土地被称之为“西伯利亚”,源于檬语“西波尔”,即“泥泞之地”!
    连檬古人都看不上的地方,自然不会是什么好地方,不过志在为“沙皇陛下造福”的奴仆们对此并不介意。
    西西伯利亚是大平原,可以种植麦子,将会成为帝国的粮仓。中西伯利亚与东西伯利亚虽然地形不好,可也能收获大量的毛皮。
    为帝国平添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帝国的实力必将大增,届时这些为帝国开疆拓土的奴仆都将成为帝国的功臣,得到沙皇陛下的嘉奖。
    整个西伯利亚曾经属于檬古帝国,沙俄帝国摆脱了这个野蛮帝国的残曝統治,自然有权继承其曾经的土地,至少沙皇的奴仆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征服这片荒芜土地的过程是比较顺利的,因为沿途的土著部落都非常落后,只有弓箭与长矛,根本不是装备火枪的哥萨克骑兵的对手。
    但是到了太平洋西岸,正打算返程的科罗廖夫探险队便遭遇了他们从未征服过的一个强悍敌人——明军!
    这还是在探险队在吃了败仗之后,去而复返才探明的情报,否则连对方的身份都搞不清楚。
    根据莫斯科的估计,明帝国至少有七八千万人口,几乎是整个欧陆人口的总和,兵力也达到五六十万,与欧陆各国常备军的总规模相当。
    而眼前发生的事情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明帝国也看中了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始在这里大规模派兵登陆。
    要对付上万明军,科罗廖夫都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哥萨克才能将这些可恶的敌人给赶下海去。
    如果一个哥萨克能战胜十个明军士兵的话,那也需要募集一千个哥萨克才有胜利的把握。
    但眼下在整个东西伯利亚都不见得能迅速找到这么多哥萨克,更何况还需要督军大人的授权。
    与明帝国开战这种大事,督军还得先行向莫斯科请示,得征得沙皇陛下的批准才能实施。
    在这之前,还得调集大量火炮,因为明军已经携带了火炮登陆。
    没有火炮,光凭哥萨克的弯刀与火枪,打野战还可以。
    如果对方龟缩在据点里,那么己方也只能瞪眼没辙了。
    科罗廖夫认为要打赢此地的明军,起码要募集到一千个哥萨克骑兵,外加二十门火炮。
    指挥如此大的兵力进攻明军,恐怕只有督军大人才有这个资格和权力。
    他作为区区数十人的探险队队长,届时最多只有配合主力作战的份了。
    不管怎样,都要先返回雅库茨克,将刚才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看到的情况迅速上报。
    如果莫斯科打算征服整个东西伯利亚,那就一定会派兵前来,击败也想吞掉这里的明军。
    “启禀将爷,是役王师一举击毙罗刹人十只,生擒十一只!”
    “好!我军伤亡如何?”
    “战殁十三人!伤……八十七人!”
    “岂能如此之多?”
    “多半是因哄抢战果而受伤……”
    “一群混帐!”
    连死带伤正好凑足了一百人,真是把周通给气坏了,这群郡国废柴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仗打得一塌糊涂,抢战果倒是一把好手。打罗刹人瞻前顾后,涉及到分银子的事情,就跟匹夫一样勇猛。
    根据目测,此番前来的罗刹人最多六七十,而己方调集了上千士卒,结果就毙伤了二十一个人,战损却是对方的近五倍之多。
    倘若不是对方兵力太少,难以发动有效进攻,只怕这群混吃等死的家伙都要被罗刹人打得屁滚尿流,最后被赶到海里喂鱼了。
    “将罗刹人带上来!本将要询问一二!”
    “遵命!”
    被捆成了粽子一样的几个罗刹伤兵一脸的愤怒,仍旧想要挣扎,但是被周通的亲兵死死按住。
    “尔等可懂我大明话语?”
    “5W¥0H……”
    俘虏啰哩罗嗦地说了一堆话,听得周通以及手下一头雾水,看样子他们说的是罗刹语,也就是太子爷提及的俄语。
    王爷此番并未携带会将俄语的翻译,准确的说,会将其他外语的翻译也没带,因为没有一个翻译愿意来北地定居。
    双方无法沟通,想要询问的情况根本就无法得知,这就难办了,周通只能先行将其呈献给周王千岁来圣裁了。
    这算是旗开得胜?
    好吧!
    也只能这么说了。
    “周军大胜罗刹兵”!
    想必《京师日报》应该如此刊载是役的标题!
    在这暂时看不到当天出版的《京师日报》,起码要延迟二十余天才能运抵,不过好处就是有鱼有肉,飞禽走兽都可以随意捕猎。
    “启禀王爷,末将不负圣命,率军击败罗刹军,击毙十人,擒获十一人,敬请王爷圣裁!”
    周通也没有夸大是役的战果,选择了如实上报,罗刹人要是不知死活,还敢凑活来,那他也不愁没战果可拿了。
    “哦?甚好!有劳爱卿了!先将罗刹俘虏带上来!让本王瞧瞧!听说罗刹人都是高鼻深目,犹如厉鬼,本王还没见过呢!”
    周王朱恭枵虽然上了岁数,可好奇心却是一点没减少,看惯了本土的明人,来到北地,见识一下罗刹人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世子朱绍烱与一群郡王也没见过罗刹人,听说王师大胜而归,立刻策马跑过来看热闹,反正他们每人也出兵三十,功劳也有他们一份。
    “果然如此!”
    “面相狰狞!”
    “丑陋无比!”
    “不堪入目!”
    没等周王发话,一群郡王见到罗刹俘虏被带上来,便开始对其品头论足起来。
    在他们看来,不服王道教化的便都是蛮夷,檬古与东虏便是如此。
    比较起来,二者的面相好歹也与明人相似,但这罗刹人可就与明人的五官截然不同了。
    面相决定地位,故而在众多郡王的眼里,罗刹人还不如东虏,属于最低贱的存在。
    东虏脑后留着猪尾巴,罗刹人头顶留着一撮毛。
    从发型上来推断,说不定二者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罗刹非但见到周王朱恭枵不跪,还说了一堆鸟语,听上去口气傲慢,神态嚣张,分明没把大明藩王放在眼里。
    朱恭枵倒是想跟这些俘虏沟通,可惜双方都听不懂更不会说对方的语言,于是只能作罢,将他们送往京城,交给太子惩处。
    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太子知道了罗刹人已经将国土推进到了北地的海边,势必会加大对北地藩国的支持力度。
    这便意味着周国可以得到更多的人口,也可以购买更多的武器了。
    毕竟周国也是大明的藩国,藩王更是大明的王爷。
    “北地”属于大明,那就要抵挡住罗刹人的进攻。
    “爱卿以为罗刹人兵力如何?当下王师又该当如何?”
    朱恭枵是不懂军事的,这种事只能倚仗手下的武将来解决。
    “回王爷,末将以为罗刹人此番前来,只是小股人马,兵力不及百人。眼下王师可迅速建造木屋,在外构筑栅栏,挖设壕沟,用以防备罗刹人的偷袭。不论白昼黑夜,多派巡逻之兵,往复盘查,方可确保营盘安危!”
    周通知道手下的战力,也就没有进言出兵追击罗刹人,万一再遭重创,那就不好收场了。
    只要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