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620章:水落石出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对面的狗蛮子在皇上御驾亲征之前,多半是灭不掉了,信是发出去了,不过让多尔衮焦虑的事情还有一件。
    由于烈日炎炎,旅顺周边虽有强劲海风吹拂,可是仍旧无法大幅度降低气温,由于处理不当,受伤清兵的伤口开始快速化脓感染。
    涉及规模极大,各部均有,即便随行医师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但无奈铁珠与铳弹都含有铅粉,无法迅速遏制伤势。
    非但如此,之前天助军尚可喜所部的伤兵不少都已经不治身亡了,这些大夫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将近六千旗兵也因伤丧失了战斗力,多尔衮在亲自视察了一番伤情之后,眉头不展,甚至情况不妙,更是让各旗旗主痛心不已。
    根据医师的报告,这些伤兵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伤口无法愈合。其次便是随时间推移伤势将会恶化,这个过程非常迅速。最后要么截肢,要么直接不治身亡。
    这些还只是四肢中弹的轻伤之人,对于重伤的,医师都依然不抱多大希望了,即便是将领级别的,医师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狗蛮子定然是刻意如此!
    这是多尔衮唯一所能想出来的合理解释,其目的就是要通过铅粉令成千上万的大清勇士不治而亡。
    此乃何等歹毒之计???
    莫非也是蛮明狗太子从狗头军师刘伯温那里学到的?
    多尔衮都不敢往下接着想了,这要是王师大举入关,说不定狗太子还有更加荫损的招术准备使用。
    对于这方面,多尔衮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他既希望王师不要遭到重创,又想让皇太鸡不要太过顺利地打下京城。
    从目前看来,此番王师入关,想要一举攻陷京城,貌似可能性已然是微乎其微了。
    若是皇太鸡有恙,大阿哥豪格势必会接替其位。
    有阿巴泰、杜度、济尔哈朗等人的支持,自己还是当不了皇帝。
    除非豪格与其阿玛一起……
    但这种可能性简直太过渺茫了,比大清在三个月之内夺得蛮明的万里江山还要小得多。
    多尔衮也就是那么一想,旋即就打消了这个荒谬之极的念头。
    对于皇位,他不是没有觊觎,只是排行靠后,当时年纪尚小,实在正不过老谋深算的皇太鸡。
    最让多尔衮感到耿耿于怀的事情,莫过于生母阿巴亥被逼陪葬,这是让其终身难忘的奇耻大辱。
    能够让三兄弟牢牢控制住两白旗,已然是最为有利的结果了。
    至于报仇雪恨,多尔衮只得将这个想法深深的埋藏在心底。
    皇太鸡的会的,多尔衮都会。
    与皇太鸡的差距,在多尔衮看来,无非是膝下无子而已。
    但那是后话,起码要登基大宝之后再说。
    只要多纳妃子,还怕生不出儿子么?
    这些事情,原本多尔衮是不愿多想的。
    只是眼下战事不利,除了稳固营盘之外,也无事可做了。
    这一仗,大清不但输了面子,而且输了里子。
    没灭掉狗蛮子不说,折损兵力还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多尔衮不知道对面的狗蛮子伤亡几何,但仅凭直觉,便猜出不会多于己方。
    这老铁山貌不惊人,可在王师上下看来,就感到犹如泰山一般难以撼动。
    从天助军开始,连番进攻,每战必然攻坚,导致伤亡过大,最后功败垂成。
    再得到五万援军,多尔衮有信心将狗蛮子打败,可己方依然会蒙受巨大的战损。
    面对三款火器所形成的障碍,多尔衮暂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当面之敌。
    “启禀王爷,抓获的狗蛮子俘虏醒了,只是说了一堆蛮语,谁也听不懂!”
    “哦?先带上来!”
    八旗兵不是傻子,为了探得明军的虚实,在战场上抓了数个狗蛮子,都是打晕之后扛下山的。
    多尔衮也想知道对手的情况,这才命手下若发现动静,可随时向其禀报。
    没过多一会儿,四个被捆得结结实实的俘虏被带进了大帐。
    亲兵一脚踹到他们的膝盖后方,令俘虏对主子下跪施礼。
    “尔等可懂蛮明官语?”
    多尔衮也会说明语,只不过学的是北方官话,对于南方的方言就完全听不懂了,更不会说。
    一个俘虏见到面前之人好像是敌军的将领,还有意跟自己攀谈,便“哇啦哇啦”地讲了一堆,听得多尔衮一头雾水。
    “二哥,莫不会真是白杆军吧?”
    多铎没有回营,反正回去也无事可做,就暂时赖在多尔衮的大营里,还能蹭饭,见到俘虏说出如此蛮语,便想起了先前硕托所言。
    对于白杆军,三兄弟都见过,可貌似所部的穿着打扮也不像眼前这样,莫非是秦良玉那老泼妇新招的土司兵?
    多尔衮从俘虏的表情上判断,对方好像也有意与自己攀谈,可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这该如何是好?
    “二弟,莫不如从大军里找些南人?”
    王师这边也有不少来自蛮明南方地区的人,譬如在天佑军与天助军里便有不少,阿济格便想到了这点。
    “也好!来人!通知恭顺王与怀顺王,命其将随军出征的南人唤来一些,就说本帅要令其询问俘虏口供!”
    “嗻!”
    两白旗的南人很少,两红旗的情况也相类似,只有投靠大清的异姓王那边的南人很多,但愿能派上用场。
    三兄弟只得在大帐里静候佳音了,只要有一个南人兵士会说这等土话,多尔衮也会重赏此人。
    过了一会儿,恭顺王孔有德与怀顺王耿仲明各带了数十名来自南方的兵士前来报道。
    睿亲王有能用到他们的地方,两位异姓王自然非常愿意配合。
    “将俘虏押到大营外,让所有兵士都听一听,但凡有人能够听懂,本帅便赏其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算是重赏了,哪怕当今皇上,若无重大利好,赏个人也不过是三五十两而已,无非是再加些其他物件罢了。
    多尔衮非常急切想要知道明军那边的大致情况,俘虏所言是真是假其次,首先己方得有人能够听懂对方所言才行。
    “尔等可懂北方官话?”
    多尔衮当众又对四个俘虏讲了一句,目的就是引他们开口说话,好让众多来自南方的兵士听一听他们的口音,以便辨别一二。
    为了达到目标,多尔衮特命人拿来四个香气扑鼻的鸡腿作为诱饵,俘虏也是饿了,见到美味当前,果然开口说话了。
    然而众人兵士听得是一脸茫然,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戳在原地,表情跟两白旗这边的高层如出一辙。
    “可有人听懂了?”
    多尔衮让这些人过来,就是为了翻译对方的土话,真要是全军上下,没有一个人能听懂,真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也。我爱
    对面顿时鸦雀无声,没人敢上前搭话,孔有德与耿仲明更是面面相觑,这两位异姓王对此也是爱莫能助。
    “启禀王爷,小的有话!”
    “上前来说!”
    对于人丛中忽然发出的声音,多尔衮立刻有了兴致,不管行与不行,都要试上一试。
    “启禀王爷,小的名叫齐山,来自福健,早年同乡有人家里与做倭国往来贸易,会说倭语,小人听了适才的话,觉得很像是倭语!”
    “……哦?那你可会说?”
    “小的罪该万死,还不曾会!”
    “……无妨!来人!赏其……五十两银子!”
    这么一解释,那就合理了,怪不得这支蛮子大军都身着奇装异服,原来是倭国来的人马。
    对于倭国,多尔衮了解不多,只是听说过名字,知道其在东海那边,与蛮明曾打过一仗。
    硕托所部被聚歼,尚可喜所部遭到重创,王师经过受挫,皆是倭军所为。
    多尔衮深知蛮明军队的战力与意志,远远达不到如此地步。
    莫非让倭国出兵也是那狗太子的奸计不成?
    既然处了他之外,也没人懂倭语了,多尔衮便让两位异姓王带人返回各自大营了。
    等送走人了来客,多尔衮立刻陷入沉思之中……
    真要是倭国出动大军帮助蛮明,事情便立刻变得复杂起来。
    倭军只出动一次,显然对蛮明朝廷的帮助不大。
    若是反向思索,那蛮明必定与倭国有所勾结。
    能是开出何等条件可令倭国远道而来呢?
    思来想去,多尔衮便只能认为是真金白银了。
    联想到报纸上说狗太子抄没出大量的家财,积累了不下五六千万两银子。
    此番倭军出战,必定是为了大把的银子!
    之前蛮明朝廷给辽西诸部开出的标准是斩获一首可得一百两银子,对于倭军,这条件想必很有诱惑力。
    真若是如此的话,只怕倭军年年都会登陆辽东了。
    最可怕的是,今年倭军已然尝到了甜头。
    明年就……
    多尔衮不知道倭军此番来了人马几何,可能是五万、八万,甚至十万。
    不过来得越多,对大清的威胁也就越大。
    这里不是关内,是属于大清国的地盘。
    而倭军像王师那般在此地大肆劫掠,对大清国的破坏力是相当之大的。
    洗劫半岛倒是其次,关键在于岂能放任倭军大张旗鼓地进兵半岛沿岸?
    让己方更为难受的是,这个新发现的对手还很会打仗,也不深入大清国的腹地。
    就是沿海岸线进行劫掠,只要闻听王师的消息,便会迅速靠岸集结。
    如此一来,王师根本就无法切断其退路。
    倭军还能利用水师优势,进行固守,用以消耗王师兵力。
    结合那些会爆炸的棒槌与包裹,以及众多猛火油,这种战法真是让王师无比难受。
    多尔衮陡然发现,己方根本就无法聚歼这股倭军,因为要付出的代价早已超出了王师的承受范围。
    由于无法切断对手的后路,倭军可以通过海上源源不断地获得补给支持,也就不会军心散乱,急于突围了。
    一旦固守山区,还装备了大量的火器,等待王师发动强攻,首先承受不住的,必然是伤亡过大的王师这边。
    多尔衮觉得自己掉进了对方实现布置好的陷阱里,境遇跟硕托大同小异,只是对方的招术稍微变了一些而已。
    通过实战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