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587章:一触即发[2]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铁山。
    由于事先探明了前方情况,狗蛮子再次挖设了大量的陷马坑,这次便没有派出骑兵出战。
    尚可喜所部装备了二十位红衣大炮,各型其他火炮上百门,便可以提供足够的火力掩护,向山顶大举进攻。
    老铁山并不高,主峰大崖顶不过只有一百三十丈高而已。
    但是此地易守难攻的原因在于,首先,老铁山并非是一座孤峰,而是一堆小山环绕一座主峰。
    其次,老铁山面前是一片非常宽广的开阔地,在接近山脚之前,进攻一方的士兵完全没有可以使用的遮蔽物。
    最后,老铁山左右两侧的开阔地直接连通滩头,也就是说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停泊在海面上的战舰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陆地上的敌军动向,进而开火射击。
    阿部重次选择在这个地方作为倭军最后一战的主战场,就是基于以上考虑。
    这也是某太子在合订本里教的最后一招——半走不走!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老铁山西侧由登莱水师负责提供火力掩护,东侧由郑氏舰队负责。
    清军若想进攻此地,便必须从正面进攻,想要从两侧迂回包抄就是送死。
    跟前番一样,倭军在山脚下挖设了大量的土坑,用以迟滞清军的推进。
    只不过这次对付不了骑兵,而是主要用来延迟步兵的推进速度。
    在事先测量好的既定距离上打进桩子,作为参照物。
    隐蔽在山顶的炮群主观可以用千里镜眺望山下的情况,根据参照物的距离命令炮手调整火炮仰角,对来犯之敌进行火力覆盖。
    山上的倭军士兵都按照阿部重次的命令在山顶及反斜面挖设了大量的坑道,这样清军即便用重炮轰击山顶,也造成不了太大的杀伤。
    紧邻老铁山南侧背坡的海域便是舰队运送补给的地方,一旦有伤员,可以随时被送到船上。
    而且阿部重次在筹谋了一番之后,决定实施轮换之策。
    即在一线部署一万士兵,二线部署一万士兵。
    另有两万士兵在靠近南部滩头的山上候命,可以确保支援得当。
    伤兵与非战斗人员全部运到后方,前方只保留必要的人手即可。
    全军的火炮、铁炮、弓箭、长枪等武器,全部都交给山上得士兵来使用。
    驻扎在一线负责开火的铁炮足轻可以分得四支铁炮,阿部重次还按照某太子的建议,对下面进行了战斗编组。
    每组五人,一名足轻专门射击,一名足轻专门负责装填弹药,另附两名长枪足轻,用以近战,由一名武士负责指挥。
    除此之外,天津水师受某太子的委托,给倭军运来了一千桶的石油、一千把弩、五万支箭以及三万枚手榴弹,全部无偿提供,战果也归倭军所有。
    在倭军的努力下,山前遍地是坑,山顶全都是壕。
    战壕纵横交错,炮位错落有致,后方还有数百艘战舰作为掩护。
    整座老铁山几乎变成了一座临时的要塞,就等着清军前来攻山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