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573章:奖赏到位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根据被俘八旗兵和奴才兵的辨认,以及从尸体上搜出的印信核对,倭军一举击毙梅勒章京噶尔呼机、牛录章京辉兰,相当于打死一个总兵和一个参将,战果颇丰。
    续顺公沈志祥所部有一名梅勒章京、两名牛录章京在冲阵时被倭军当场毙杀,所幸尸体还算完整,不然都无法加以辨认。
    对照明国朝廷最新发布的悬赏令,倭军是役是发了大财。
    一只奴才兵价值一百两银子,一只八旗兵价格翻倍,巴牙喇的价格最贵,高达五百两银子。其中的差价,在核实战果的身份之后,便会给予补齐。
    牛录章京从五千两起步,加上副缀的一堆称号,最高可达两万两。梅勒章京按照等级,从五万两到十万两,甲喇章京位于二者之间。
    被击毙的噶尔呼机就价值六万两银子,伪“续顺公”沈志祥没抓着,不然倭军能多得十五万两银子。
    硕托这样的“贝子”因为是皇太鸡的关系户,起价就高达三十五万两,等于三千五百个奴才兵的身价。
    再往上就是旗主贝勒级别的重要人物了,擒杀一个就能落袋六十万两银子之巨,这还只是起步价,最高可达一百万两。
    只有皇太鸡的价格最高,二百万两顶天,如果谁有本事抓到皇太鸡的妻妾,某太子可以再加上五十万两,凑个整数!
    参战的大名借着酒劲,纷纷表示自己来晚了,早知道明国的钱这么好赚,他们甚至愿意倾巢出动……
    在本土一群人出生入死,就能赚到那么点钱,完全就不够用,像这样众人不再互相厮杀,合伙到辽东赚钱不是很好么?
    清军再能打,也不会是他们倭军的对手,原因很简单,清国就那么百十来万人,而倭国有上千万人,是清国的十倍有余。
    按照出兵比例折算的话,清军能出动十万人,倭军就能出动一百万人,能把这些冒犯明国的所谓“东虏”杀得尸横遍野,就跟是役如出一辙。
    倭国虽然也是农耕国,在国体上与明国相似,但由于本土战争持续时间极长,虽然德川幕府最后一統天下了,各地仍旧保持了大名的半割据状态,所以动员能力是极强的。
    只要明国可以提供足够的粮食和白银,并且征求德川大将军的许可,倭国完全可以出兵四五十万人登陆辽东参战。
    为什么这么认为?
    因为在本土不打仗的情况下,所有大名仍旧要给麾下的武士和足轻发薪水……
    赚钱的也就是岛津、结成、福岛、加藤、池田等这样实力超群的大名,像谱代这样跟德川家族关系一般的大名其实都赚不到多少钱,更别说那些之前是敌对关系的外样大名了。
    上杉、伊达、酒井等军打仗那么卖力,甚至不计伤亡,拼死抵抗,就是因为封地要么太小,要么贫瘠,根本无利可图,与其慢慢被饿死,还不如拼死一搏来的痛快。
    出力最大的上杉家伤亡过半,但相对应的获利也最大,阿部重次在多方面核实情况之后,结合账目赏金,决定拨发给上杉定胜四万五千六百余两白银,这还不算抚恤金那部分。
    得益于是第四军的主力,还是在一线率先抵挡了清军主力的突击,上杉家便获得了超过总额百分之五的赏银。
    阿部重次这样的分配是比较公允的,若是因为上杉家是外样大名的身份,而刻意对其剥削的话,势必会影响到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士气。
    这两个军等于全军战斗力的四成,外样大名若与“征虏将军”貌合神离的话,那接下来就不用打了,可以直接坐船回家了……
    赚钱少的大名也不用不高兴,赚钱多的大名都是所部伤亡较大的,已经不会参加接下来的一线战斗了,顶多作为预备队来使用。
    阿部重次决定将那些没有吃到肉的大名推到一线去,这样大家就机会均等了,要是还不愿意卖力,那就没再也机会赚钱了。
    在从本土到辽东的途中,阿部重次仔细阅读了明国皇太子提供的《对鞑战术》,并对里面所写的内容深以为然。
    明国皇太子认为,倭军只是对局部地区的清军形成了兵力优势,故而在其主力南下之前,进兵必须迅速,此为其一。
    其二,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尽可能多的战果。战果越多,赚得银子自然就越多。
    其三,鉴于自身特点,以及战区的地形。“歼灭战”只是其中一个选项,还可以利用舰队在多地进行“登陆战”,在山区实施“伏击战”。
    这三种类型的战术都非常适合眼下的倭军,阿部重次便将最擅长的“围城打援”与“伏击战”、“歼灭战”结合起来,便获得了“二龙山战役”的大胜。
    是役能够成功,一定程度上也是拜对方主帅硕托所赐,要不是他决定救援旅顺,倭军根本取得不了如此辉煌的战果。
    刚开始只是护军与护军哨兵被围,只是由于硕托舍不得放弃精锐的“巴牙喇部队”,这才导致主力也被倭军包围。
    等醒悟过来之后为时已晚,倭军援兵已经从四面八方赶到战场,由于倭军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使清军主力最终被聚歼在二龙山脚下。
    可以说,硕托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并且葬送了近三千清军官兵,还没有实现给旅顺解围的初衷。
    但也多亏了他,倭军才能取得开门红,赢得了一场大胜,获得了成箱子的白银,也让没赚到多少的钱大名们纷纷向“征虏将军”请战。
    事不宜迟,阿部重次也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便命令第三军和第五军半数人马连夜登船,向北进发。
    旅顺到复州的海上距离只有二百五十里,顺风的话,不到两昼夜时间,大军便可兵临城下。
    最重的是,复州距离海边仅有三十里,若是战事不利,倭军完全可以撤退到海边,依靠舰队的强大火力。
    由于复州距离沈阳有四百五十里之遥,即便硕托派人向皇太鸡求救,阿部重次也认为清军主力不会迅速南下,倭军至少有三到四天时间。
    若是在两天之内可以攻克复州,那么倭军便可全身而退了,完全能够大摇大摆地从海上安然南撤了。
    至于距离旅顺不远的金州,阿部重次认为只要清军将领不傻,就应该放弃那里,率残部向北撤退。
    连较远的复州都处于己方的威胁下,位于海边的金州,守军兵力又很少,怎么可能守得住?
    不出意外的话,倭军抵达时,将会兵不血刃地得到一座空城。
    若是守军没有撤退,那就更好了……
    受创严重的第四军驻扎旅顺,负责照顾伤员,以及将百姓、牲畜在内战利品全部装船,运往山东。
    这次倭军不会给清军留下一个喘气的,只要能喘气,不论人畜,都可以套现,在利益的驱动下,倭军会将旅顺周边地区都给扫荡干净。
    不让他们参加后续的战斗,这些战利品就当作是对该部的补偿好了,这样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抱怨什么了。
    旅顺城被搜索完毕之后,便可让伤兵和留守部队进驻了,明国皇太子已经派船运来了大量名为“舒爽”的特效药。
    按照每人一小盒发放,每小盒装有二两药膏,涂抹在清理过的伤口处,即便在炎热的天气下也可以加速伤口愈合。
    发放给个人的都可以保存,外伤都能得到随军医师的統一救治,医师都得到了大盒装的“舒爽”,一大盒净重一斤,明军战船一次运来一千盒。
    还有特供给高级将领或大名使用的特效药,仅有二十瓶,据说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只不过数量极为有限,全部交给阿部重次来分配,不到万不得已不得轻动。
    某太子除了负责供给倭军大米和火药之外,还提供了酒精、棉签、纱布、绷带、口罩、护目镜、麻醉剂、特效药、手术器械等救护用品。
    主要担心让倭军因伤死亡太多的话,往后人家就不太愿意来帮忙了,这些都不要钱,全部免费提供。
    陆军医院还派出了一支编有五十人的医护小分队,对倭军伤员和医师提供专业指导,还可以参与外科手术。
    在看过大明医师们无比上佳的手术展示之后,不禁让倭国同行们为之侧目,在惊叹之余,纷纷上前请教,只要学会了部分技术,回到本土也能救死扶伤,顺便赚钱……
    “还请特使代鄙人多谢殿下!这是鄙人所写的亲笔信!”
    阿部重次得到了独一无二的特效药,听说是明国皇太子仿自仙界的“仙药”,重伤之人用两瓶便可转危为安,用五瓶便可几近康复,药效真是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请将军阁下放心,您的好意,咱家一定带给殿下!”
    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受某太子的委托,全权负责押运本批次的物资,而且还要来战场亲自视察一番,好回去禀报。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特使笑纳!”
    阿部重次拿出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有一百两黄金,折合一千两白银,算是感谢对方的好意。
    “将军阁下,您真是太客气了!”
    高时明嘴上不好意思,但手里可没拒绝,手下之后,自然满心欢喜,虽然回去之后还得报账,但自己还能拿到大头。
    “在下还有一事不知,希望特使能够为在下答疑解惑!”
    阿部重次之前已经收下了二十瓶“仙药”,他估计每瓶售价一千两白银,总额就是两万两之巨,全部都由自己来分配,这算是明国皇太子送给自己的礼物了。
    “将军阁下尽管说,咱家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高时明清楚自己并不知道什么军事机密,此番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大半,故而对方问什么,自己说对说错都无妨,这才答应对方。
    “……在下不知这仙药一瓶在贵国售价几何?”
    阿部重次想要弄清楚手里的仙药到底值多少钱,这样就方便给下面有需求的大名开价了。
    “将军阁下,实不相瞒,为了防止被东虏获得,两款仙药其实在我国市面均无销售,只是在陆军医院使用而已。‘舒爽’可以出售海外,一盒一斤,售价二百两银子。‘真灵’有市无价,就算是手捧万金,也决计买不到一瓶。若是要让咱家定价的话,那便是一万两银子方可买到一瓶!”
    高时明怕吓着对方,也就没说十万两银子一瓶的天价,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就算是有江南的富商开价十万两,也不一定真能买到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