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351章:围杀左贼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马科、冯举、苗有才听令!”
    既然诸将没有异议,洪承畴便决定趁热打铁,一举剪除己方阵营里的这匹阳奉阴违、刚愎自用的害群之马了。∷八∷八∷读∷书,.
    若是今日不除掉左良玉,只怕日后会生出其他祸端,该人勾结贼寇攻陷城池也不无可能,故而必须快刀斩乱麻,方可解除后顾之忧。
    “末将在!”
    三位总兵心中已然猜到了洪承畴的决定,暗自叫苦,这流寇还没等遇到,官军内部就先开始火并了。
    这可真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棘手得狠。但洪少保有尚方宝剑与圣旨、密信,他们又不得不照办。
    “本帅命尔等各率本部人马进攻左獠营盘,不得有误!本帅先与三位总兵每人五千两银子,作为激励。事后,按照各自兵马规模再行奖赏,但务必不能叫左氏父子趁乱逃脱!”
    太子有言在先,在年底之前,洪承畴这里每个月均有三十万两的军饷,这笔巨款都由他一人来决定如何花销与分配。
    这就等于拿捏住了其麾下诸多总兵的七寸,有了饷银,万事都好说,缺饷少粮,事事都难办。
    在分兵之前,经过洪承畴现场核实,左良玉所部原有五千六百余人,上报兵马数额居然高达一万两千。
    其中的差额自然被这位总兵官吃了空饷,被擢升为总兵的罗岱向洪承畴禀报,之前左良玉一直这么干,只是无人敢管而已。
    被罗岱分走了一千五百人之后,左良玉所统领的兵马仍旧有四千余人,每月开销近万两,从五月至年底,该部便要消耗掉至少八万两银子,粮草与另算。
    洪承畴是不想再将一大块肥肉去喂这只养不熟的白眼狼了,与其那样,莫不如将这笔银子发给其他总兵,作为消灭左良玉的甜头。
    “末将遵令!”
    既然洪少保奉太子之令要灭了那厮,而且还当面给了自身相当大的好处,这三位总兵也就愿意奉命行事了。
    在信阳汇兵之时,洪承畴对麾下十二位总兵带来的人马都进行了详细的清点。
    而在眼下三部人马之中,马科所辖的兵力最多,高达一万六千余人。
    冯举其次,不过兵力还不及马科的一半,仅有五千八百来人。
    苗有才带来的人马最少,只有三千五百余人而已。
    可以说冯举与苗有才的实力加起来还不如马科,也就相当于人家兵力的一半左右。
    正缘于此,洪承畴才没有将赏银金额一刀切,而是定为两半。
    一半在事前发放,按照三人的官职来奖赏,金额自然是平等的。
    另一半则是在事后发放,标准便是各自麾下的人马数量。
    若是都给三位总兵每人一万两银子,那马科肯定决定自己亏了。
    余下那两位倾巢出动也不过是他麾下人马的一半多而已,他决计不会全力以赴的。
    考虑到这点,洪承畴才开始威逼利诱,有的放矢,既要迫使三总兵卖力去打左良玉,又要让他们明白这么做的好处。
    对洪承畴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他也不想没等打流寇,就先对自己人动手,可左良玉做的已经很是过分了。
    照这么发展下去的话,恐怕过不了五年,左良玉便要学那王朴,在某个地方自立为王,进而鱼肉周边地区了。八八**读书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如今皇帝仙游,太子监国,左良玉连万岁爷都不放在眼里,又何况是黄口之年的太子呢?
    而且洪承畴很害怕左良玉伺机率部窜入勋西地区,在孙传庭尚不知情的前提下,伏击了某路官军人马。
    若是左良玉与勋西地区的流寇里应外合的话,那孙传庭恐怕要遭致一场惨败了,而这与自己决计脱不了干系。
    所以当下万不可养虎为患,不但要趁早将左良玉剪除,还要将麾下的四千人马悉数留在原地,死活不论。
    在大帐之中,马科所部的兵力与战力仅次于刘国能,更重要的是,由于进兵路线与左良玉相近,马科扎营的位置距离目标仅有五里之遥。
    洪承畴便让马科派兵从正面强攻左良玉大营,而冯举与苗有才从两翼迂回包抄过去,切断左良玉的退路。
    为了给马科打气,洪承畴还让杨国柱将麾下的一个迫击炮营渡江北上,配合马科部的进攻。
    洪承畴已然深知这款武器的威力与性能,其射程超过佛郎机,射速又大大高于红夷大炮,铳弹威力丝毫不逊于西夷火铳,且重量极轻,便于士卒搬运。
    用小船便可将此炮运过汉水,到了对岸,放在驴子背上便可驮运,若无牲畜,人力亦可转运,翻山越岭不在话下,着实机动迅捷,乃是守城与野战的不二之选。
    “父亲,洪承畴着急各路总兵商讨围剿流寇之策,贸然不去会不会……”
    左梦庚还在大帐之中与左良玉思索对策,只不过洪承畴要对付的是流寇,他们父子二人要对付的则是洪承畴。
    “为父觉得洪承畴此番来者不善,先是擢升了罗岱,分走我部千余人马,而后又清点我部人马,断我父子取财之道,若是长此以往,为父岂不被这洪承畴给拿捏住了?”
    洪承畴在厉害也不过是个无兵的文官,即使手里有可以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左良玉也不害怕。
    他可不会像毛文龙一样,傻乎乎地把自己的脑袋递过去给人家砍掉,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父亲的意思是……”
    左梦庚对此非常担心,洪承畴在陕茜剿寇手段狠辣是出了名的,这么得罪人家,只恐时候修补关系都来不及。
    “按照以前的兵马数额,每月给予我部两万两银子,便可听其差遣,否则为父便让兵士自行取之!”
    洪承畴不是有钱了么?
    那正好,将之前砍掉的空饷份额都补上,这样他便不做计较了。
    否则你剿你的寇,我部将士自有安排,双方各干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这……洪承畴能同意么?”
    左梦庚闻言顿感父亲提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了,更何况对方是洪承畴,虽说是个文官,可决计不是吃素的货色。
    “哼哼~!为父只不过提了个要求而已,同意与否便是他洪少保的事了!”
    左良玉知道围剿张献忠所部流寇在即,洪承畴十有九九是不敢冒着后院起火的风险,断然拒绝自己的要求的,实在不行便打个折扣,每月给自己一万五千两好了。
    多出来的五千两便落入自己的口袋里,一年下来便是六万两之多,用这笔银子可是能招来数百名忠心护主的亲兵呢,余下的银子可以供他们父子花天酒地了。
    “……父亲大人言之有理!”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亲说的话便是左家的意思,这支部曲说是左家军也不过分,不论对内如何商量,对外只有一个声音,那便是父亲左良玉的口径。
    思前想后,左梦庚都认为洪承畴不会这么轻易答应下来,中途或许会有波折,可父亲的口吻不容更改,他也就只能暂时附和过去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左良玉对于罗岱之事仍旧耿耿于怀,而且先有罗岱,后有空饷,此二事已成了他的心病,更咽不下这口气,必须找个机会讨回面子。
    先让副将刁明忠过去探探洪承畴的口风,若是还算和善,同时答应了自己的条件,将银子顺便送过来,那便可以大事化小了。
    否则,自己便先行率兵返回邓州,然后北上去往南阳,等搜刮完毕,再去往汝宁府转一圈,剿寇之事就恕在下无暇奉陪了……
    此时尚未有称王称霸想法的左良玉万没料到太子已经对自己有了杀心,洪承畴虽然可以忍耐其一时糊涂,但耐心也是极其有限的。
    将刁明忠派过去打探,看似没有危险,实际上却是一招败笔,直接激怒了对其一忍再忍的洪承畴,让后者下定决心,要立刻斩草除根,免得后患无穷。
    “报~!启禀总戎,大营以北、以西五里处,均发现大量马卒!”
    左氏父子一直在营帐里饮酒商议对策,等待刁明忠回来报告,再行决断,只是左等右等都没等到人,却等来了一个坏消息。
    “……哦?当真?”
    左良玉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背后居然还藏有两股不明身份的人马,上不清楚对己部是否怀有敌意。
    “以北马卒打着苗字将旗,以西马卒打着冯字将旗!”
    很明显,这是冯举与苗有才那两个混帐,此举说明对方已然是对自己不怀好意了,左良玉只能尽快思索相应的对策。
    “报!总戎,大营以南的马科所部正向我军营盘前进,兵力不下万人!”
    冯举与苗有才的兵力倒是不算太多,马卒加起来也只有两千多而已,但眼下拥有上万人的马科从正面扑过来,左良玉便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父亲,他们这是要对我军如何?”
    左梦庚听到如此情报都有些惊呆了,面对三向合围,若是真的打起来,他们肯定是腹背受敌,定然不会好过。
    “我儿还看不出来么?洪承畴要拿为父开刀了!传我将令,全军立刻备战,向北推进,遇敌务必拼死一战!”
    形势已然很明朗了,左良玉也知道这事八成是洪承畴的意思,否则其他三位总兵可是不敢私自对己部发动围攻的。
    比起南边的马科,西、北面的那两路马卒应该还算较为弱势一些,全军发动猛冲的话,说不定还能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左良玉是不会坐以待毙,束手就擒的,不等马科率兵杀入自己的大营,他就直接带着麾下士卒从营盘北侧杀出。
    千余马卒在前,身后是三千步卒,若是能够全部逃出升天最好不过,步卒逃不掉的话,那也没办法,留得马卒便可东山再起了。
    “洪贼心胸狭隘,不容我等活命,郎儿们随本将杀到邓州去,银子、女人皆唾手可得!”
    前面有两千多马卒拦住去路,左良玉知道这将是一场恶战,便直言激励麾下士卒,务必敢打敢拼,这样才能去目的地享受荣华富贵。
    两边都是明军,盔甲、兵刃都是一模一样的,为了识别身份,平叛大军的三路人马特意让将士们在肩头都系了一条三角黑巾,不然很容易误伤己方人马。
    “冲啊!都给我上!宰了这群拦路虎,去邓州享福啊!”
    左良玉麾下的将士大部分都跟主将的德行一样,属于披着官军外衣的土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