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347章:兵临城下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在义军将士们看来,他们所使用的烟雾遮蔽之计令固守襄阳城的官军始料未及,当真是出敌不意,加之今日挂的是东南风,决计令其束手无策。八八读书,..o
    眼下能够较为顺利的推进到护城河边,开始大规模强行渡河,守军的末日便要来临了,论短兵相接,义军的弟兄们还没怕过对面那些外强中干的官军。
    只要能够跑过抛射式铳弹的火器的射界,对义军士卒来说便算是逃过一劫了,那种飞溅的铁钉他们是在也不愿意遇到了,这玩意比箭簇可怕多了,几乎是防不胜防。
    即使是守军试射的冷箭,目标也仅仅是一个大致的方向,不像溅射的铁钉,完全预测不到其方位,哪怕躲在楯车后面都有可能被击中面部,继而死不瞑目。
    “官军完了!”
    “给额冲啊!”
    见到全身上下的零部件都还尚在,大小头目也逐渐了有信心,看到了夺占城头的希望,故而在喝令周遭的士卒,尽快渡河,向城头发动猛攻,争取一战而下。
    若是官军就指望那种发射铁钉的火器来阻挡义军的推进,那今日他们便要大失所望了,很显然其倚仗的利器已然悉数哑火了,很快便要尝到义军兵刃的厉害了。
    听到上司命令的义军士卒们更是倍受鼓舞,大伙都意识到没了火器助战的官军比拿着器械的百姓强不到哪去,还不如某些山匪,只要众人猛冲猛打,他们就会跪地求饶。
    人人都奋勇争先,争先恐后地迅速跳入护城河,或站在竹筏上面,或干脆在水里抱着竹筏游动,争取在不到一刻钟之内便开始对襄阳城头发动进攻。
    “传额将令,全军突进!”
    在后方压阵观战的张文秀见到守军的炮火投射量已经明显减少了,对己部的威胁也随之大幅度的降低了。
    于是他顿感时机成熟,当真不容错过,便号令麾下的精兵一并冲上前去,驰援王复臣,争取一鼓作气夺下襄阳城的东侧城头。
    只要夺下一面城头,便可以撕破守军的防线,为大军乘势攻入城内找到一个突破口,夺取此城便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丁千总,为何不开炮?”
    眼见强行渡河的贼兵越来越多,光凭佛郎机与虎蹲炮都难以抵挡贼军的大举进攻了,火烧眉毛的姜名武旋即质问起视为得力干将的丁亮。
    即便这厮是太子殿下钦点之人,受千岁爷庇护,在激战正酣之时却蓄意不放一炮,那便是临阵怯战之罪,若是属实,理应严惩。
    “总戎莫急,贼兵自投罗网,为何不多待片刻呢?”
    对面的姜名武已经是焦头烂额了,看其怒意,可能随时都要爆发,但是丁亮却不以为然,心里自有一番打算。
    “丁千总这话是何意?”
    姜名武瞧着丁亮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貌似胸有成竹,便耐着性子问起来,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要将其所作所为上报给洪少保来处置。
    “总戎可知这迫击炮的炮弹不但可以用炮打出去,还能用手扔下去?如今贼兵以为我军已然是困兽犹斗,便大举进攻,待其攻到城下,准备登城,在下便命士卒将炮弹点燃丢下去,战果岂不手到擒来?此等办法不比在浓烟之中寻找目标来得容易许多?”
    丁亮倒是想过继续用迫击炮来轰杀贼兵,不过大半战场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烟尘,观测手都难以判断准确距离,弹着点的误差很大,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八-八-读-书,..o
    若是等到贼兵跑到城下,开始攀爬云梯,那就太好瞄准了,连迫击炮都不需要了,直接将包丢下去就行了,到时候这些贼兵跑都跑不了,只能白白挨炸。
    “……哦~!丁千总高见!适才在下唐突冒犯,言语欠妥之处,还望见谅!”
    姜名武稍加思索便明白过来了,这家伙脑子倒是转得比自己快多了,如此安排倒是个事半功倍的好办法,直接往下扔,亏他想得出来……
    怪不得他一直耐着性子没有开炮,原来早就思量好了,只是自己之前还被蒙在鼓里,不问都不知道这家伙的打算。
    “总戎客气了,有劳总戎找些臂力过人的士卒,好将包尽可能地掷得远些!”
    丁亮告诉对方怎么使用这种武器就行了,他连人都懒得出,炮兵营的每个人都是宝贝,尤其是炮手,要是在城头战殁,岂不亏大了?所以往下扔包这种事都得由姜名武出人。
    “好好!千总无须担心,某这便去安排!”
    得到了一个大量杀敌的好办法,姜名武便转怒为喜了,扔铳弹这种事再简单不过了,麾下士卒没别的本事,就是有一股子力气。
    随即丁亮又转告了姜名武在城头防御的方式,这也是太子殿下的指示,任何人都要洗耳恭听。
    在每个垛口之后,安排三名士卒,一名长qang兵,一名刀盾兵,一名弓箭手,远、中、近距离兼顾,足以对付连续登城的贼兵。
    只要从垛口上来,贼兵顾近便顾不了远,反之亦然,面对官军的防御小组,根本就无法应战,更没办法打赢。
    弓箭手若是少,便可以让一名弓箭手照顾相邻的两三出垛口,身前由刀盾兵来为其遮挡,命其躲在远处试射,这并不太难。
    至于各型火铳,暂时就没必要施放了,眼下就是要让贼军尽可能地接近城头,给他们一个官军即将战败的错觉,好让他们尽快登城。
    只有开始大规模登城,城头下的贼兵才会聚集起来,这时候,就是他们的死期了。
    在城头上对着人群往下丢包,这可比用迫击炮远距离轰杀敌人还要高效。
    襄阳知府王承曾此前已经下令,不论采用任何措施,只要能够抵挡住贼军的进攻,连府衙都可以拆掉用来御敌。
    城内百姓也是踊跃捐赠物资,尤其是门板与钉子这两样物件,差役在每家都能收到不少。
    一方面命人紧急从各种物料上往下起用过的旧钉子,另一方面则命城内的铁匠铺全力赶制新铁钉。
    如果有金属的外形与钉子相差不大,也可以收上来,成桶的送往迫击炮营,供丁亮的部下随意挑选。
    眼下钉子倒是不太缺,通过对当下消耗量的估算,丁亮认为挺过这一两天还是没问题的、
    若是洪少保的大军三日之内还不到,那己部便难为无米之炊了,襄阳城也就危矣了。
    在城头女墙的后方,官兵们用麻袋装上泥土,罗成四尺高的一排,临时搭建起一条防线,用以在贼兵登城时防御躲避。
    这种防线抵挡不了火铳的攻击,但是对付箭簇倒是丝毫没问题,若是垛口处失手,官兵还可以躲在麻袋后面放冷箭,贼兵就只能白挨打。
    “我军必胜!”
    “架好云梯!”
    “挨个上去!”
    “砍死官兵收银子!”
    来自城头的攻击已然是越发微弱,官军就像义军上下预期的那样开始苟延残喘了。
    众人强渡完护城河,便全然顾不上湿漉漉还在滴水的身子,开始琢磨如何攻占城头了。
    哪怕先送上去百十号人,也能杀得官军人仰马翻,丢盔卸甲。
    等义军士卒大量登城,这襄阳城便要易主了。
    前番士卒战殁极多,委实吃了不少苦头,大家还以为此地的官兵有多么强悍。
    可到了以命相搏之际,这些适才还凭借犀利火器而耀武扬威的官军便陡然颓废下来了。
    甚么狗屁火器,还不是要用人来襙作,等咱爷们上去,便一刀剁了那襙炮的混帐!
    由于城头火力变得很是微弱,从桥上过来的义军觉得跟前的楯车都有些鸡肋了。
    光是用盾牌便可抵挡射过来的零星箭簇了,说不定再过一会儿,守军便要跪地乞降了。
    众人开始齐心协力地摆弄攻城器械,于是数十架云梯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被竖了起来。
    “总戎!掷不掷???”
    手持腰刀的牙将见到聚集的城下的贼兵越来越多,从陆路与水路过来的加起来差不多有上千人了。
    全都跟蚂蚁似的密密麻麻地沿着城墙聚在一起,一边开始顺着云梯向上攀爬,一边躲在盾牌后面向城头叫嚣着,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来。
    “……再等等!”
    姜名武见到丁亮仍旧没有表态,便咬紧牙关,没有让手下点火,他也明白,身为大将,越是在千钧一发的时候,便越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丁亮已经将大部分包都给了己部,那自己便一定要将这些犀利铳弹用在刀刃上,决计不能平白无故地浪费掉一个。
    只是贼军攻势越来越猛,每时每刻都有官兵受伤乃至战殁,姜名武已经快要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有不下二十名贼兵从垛口处攀爬上来,开始与城头的守军进行交锋,好在守军准备还算妥当,每处都有把总指挥,士卒们也能沉着应对,在不断击杀登城之敌。
    “呃……”
    贼兵们没见过这种打法,先要用刀来搪开长qang的刺杀,没等收回手臂的动作,便看到胸前已经插着一支箭簇了,然后哽咽一声,身子就从垛口处跌落到城下了。
    也有运气好的家伙能够抵挡官军的长qang兵的奋力一击,又凭借垛口的掩护将箭簇的攻势化为无形,纵身跳进城头,与刀盾兵战在一起。
    但也坚持不了几个回合,便被临近处躲藏随时准备偷袭的弓箭手当场射杀,命大没被射死的家伙也会被长qang兵一下补掉。
    对守军来说,每处垛口至少是二打一或者三打一,纵使贼兵可以登上城头,莫说打赢,就算是活命都是极为困难,除非在上来之后见势不妙,再主动跳下去……
    由于是瞬间便能定生死的近战,姜名武所部也不跟贼军玩火器了,主动放弃了装填很慢的鸟铳,一律使用冷兵器进行拼杀,此举反倒让对面感到有些茫然无措了。
    官军士气正盛,在城头又占据相对的兵力优势,根本就不惧怕贼兵一个个上来送死,对方就是披甲上来,这边也有办法将其置于死地。
    “第一批!投掷!”
    城头下的贼兵已经多到令自己眼晕的状态了,姜名武看到丁亮向自己点头示意,便不再忍耐,立刻下令将第一批三十个包全都丢下去。
    包所使用的引信是较长的,这主要是防止有人在情急之下脱手,若是引信留得短了,有人手滑丢在地上,便来不及予以二次投掷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