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296章:哥俩比邻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晋王朱审烜并不会完全相信小太子所言,即便听到有诸多优厚的条件,包括可以执掌兵权,但代王同意去海外重建藩国,这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了。
    将藩王从本土移至海外,在远离本土的地方立足扎根,大明开朝两百余年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有违祖制之举,究竟何去何从,朱审烜还要审慎考虑一番。
    此事从太子这里听到是一回事,再到代王那里求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要是能够对上还好说,对不上的话,就说明有人在刻意诓骗自己了。
    祖制给了藩王很多好处,但也有让大家遗憾所在。倘若代王真的同意移藩海外的话,想必就是看重手里的兵权了,这是所有藩王都梦寐以求的权力。
    不用太多,只有麾下能有三五千忠心效力的将士,藩王就真的可以在海外藩国里称王称霸了,除了朝廷之外,可以不把任何一方放在眼里。
    朱审烜其实也很在乎兵权,心里反反复复权衡了一番之后,觉得用自己庞大的家业换取兵权,倒是不算太吃亏。
    眼下本土流寇四起,闹得太凶,而且太原府距离边关较近,也很是危险,作为藩王都感到心神不宁,生怕哪天被东虏或者流寇给枭首抄家,德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自己可以不在乎家业,但决计不会不在乎自己与家人的性命。
    京城得到王朴被诛杀的消息之后,朱审烜就越想越害怕。
    大同就是前车之鉴,太原能不能守住都是回事。
    太子的平叛大军可以攻克大同,那照此逻辑,比其凶恶十倍的东虏亦可攻陷太原。
    朱审烜虽然不问朝政,可也不是对外界消息充耳不闻的人,更不是傻子。
    被太子以巧取豪夺的名义抄没家产之后,在路上可是发了好大的脾气。
    不然也不会比代王先走,却比代王要晚到京城了。
    某太子原计划一并召见两位皇叔,结果却变成了一前一后。
    朱审烜对于家业被小太子霸占是极其恼火的,但路上却无处发泄。
    到了天子的地盘更是明白得夹着尾巴,低调行事,看报纸上说连勋贵都被抄没了,心里就更感到害怕了。
    就这么一个六亲不认的太子,连自己的姥爷都抄了个底掉,吓得朱审烜到了东宫之后,根本就不敢提被抄家的事情。
    晋王与皇室的关系再近,也没有太子与周奎的关系近,那可是皇后的父亲,堂堂国丈,太子都敢大义灭亲,还能轻易放过在外面的这些藩王?
    朱审烜明白自己比不了周奎,惹恼对方的下场决计不会好过,也就只能见机行事了,先保住全家的性命,再想方设法弄出点银子来。
    这个小太子年纪不大,可说话办事都是成年人的风范,看样子很不好糊弄。在交谈一番之后,晋王朱审烜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与之前的设想简直大相径庭,貌似比大殿里躺着的那位还精明得多,莫说是自己,就算代王也在这里,两人联手都有点斗不过这位小太子。
    首先,太子是皇帝的嫡长子,生母还是皇后,继承大统名正言顺,监国理政也是内阁与朝廷认可的。
    其次,移藩的事情已经得到了朝野上下的支持,藩王想扭转乾坤也是办不到的,所谓的祖制在这时候已经失效了。
    最后,人家手里有兵啊,胳膊扭不过大腿,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你就算是全天下最大的藩王,没兵没将,徒呼奈何!
    在那些蛮横无理的将领面前,藩王就是个摆设,除非能收买将领自立,否则都得老老实实被押到京城来,任凭人家的摆布。
    通过这次进京面圣,朱审烜算是知道兵权的重要性了,谁有兵权,谁就是天下的主人。自己作为藩王,只能悉听尊便。
    真到了海外,一定要把兵权牢牢抓在手里,兵权就如同自己的性命一般重要,藩王没有兵权的话,到了海外也依然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朱审烜看着地图,找到了苦兀的位置,但想不明白代王为何要选择这么一出看似面积较小的岛屿来定居。
    在广袤的陆地上不是更好么?
    那个叫马加丹的地方不是更大么?
    只要手里有了兵权,藩国的版图不是可以随意扩张了么?
    难不成代王选择此座岛屿作为藩国所在,其中还另有隐情?
    想到这里,朱审烜决定先问个明白再说:“殿下,臣不知代王为何选择此处,可否为臣指点一二?”
    要是这岛上真有好处,那他也愿意上岛居住。
    幺鸡便给这货解释了一番,免得他再浪费本就不多的脑细胞:“皇叔,库页岛,也就是苦兀,面积虽然不大,但周遭都是大海,东虏难以逾越这道天堑。代王皇叔选择该岛北部,那里地处平原,可以耕作,北部海域是一座渔场,每年可以捕捞上万石的海鱼!没有东虏的威胁,自己又能丰衣足食,这就是代王皇叔选择此处定居的最大原因所在。”
    不管是哪只藩王,在挑地方的时候都会先考虑让手下吃饱穿暖,然后再考虑其他的,都指望依靠海上运输线进行补给的话,那迟早会出大事的。
    一切顺利的话,到了明年秋季,代王手下的农户就能收获第一批麦子了,虽然数量不会太多,可毕竟是自己的收成,大家也就有了在岛上扎根的依托。
    “原来如此,多谢殿下直言相告!”
    朱审烜这下就全然明白了,光图地方大是没有多大用的,重要的是能够良田和渔场,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幸亏自己事先问了,不然忽略了这个问题,那还真是够要命的呀。
    看来代王是比自己想得周全得多,一会出宫还要去代王那里咨询一番,免得自己选错地方,那就不容易挪窝了,自己起码也要找个类似的位置才行。
    “皇叔要是有意移藩库页岛也可,只是岛上恐怕再无代王藩国那般大的平原了。岛上中部以山林为主,南部有煤矿和港口,倒是可有千秋。皇叔若意欲找块类似的地方,就只能在马加丹与堪察加这两地来寻觅了。若是不嫌路途遥远,北美倒是有大片无主之地,更待耕作,那里幅员辽阔,不下万里,只是去一次便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从五月初起航的话,大概在八月左右将会抵达北美!”
    幺鸡还没打算让晋王直接开到海里位于,在夏季出发的话,就可以沿着海岸线向北行驶,渡过白令海峡,经过阿拉斯加,最后一路开到加拿大去。
    这样是较为稳妥的路线,比走夏威夷那边要安全得多,在没有远洋航行经验的时候,还是靠岸行驶最安全,不然一整支船队都要成为水族馆!
    朱审烜还没看过北美地图,陡然一看,哪里的无主之地竟然比整个大明还要辽阔,简直大到不可思议,无法想象的地步。
    那么大的一片地方,竟然没有人烟,这实在是令其一时半会都消化不了,惊呆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重新捋过一遍思绪之后,朱审烜也意识到,凡事有利必有弊,北美虽好,可与大明远隔万里。
    像太子所言,这一去就需三四个月的时日,海上异常凶险,远非陆地上可比,选择此处作为藩国有些过于冒险了,犯不上为了去北美而葬送掉全家人的性命。
    朱审烜觉得还是在库页岛、马加丹、堪察加这三处作为藩国的候选地比较不错,起码距离大明本土较近,可以获得来自海上的支援和补给。
    “殿下,当前可是仅有代王一人选择了封地?”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选择的余地就大多了,库页岛起码还有一大半没有被其他藩王占据。
    “正是!皇叔,机会难得,先到先得,除了库页岛北部之外,皇叔大可以随心所欲!”
    晋王去跟代王作伴也不错,哪怕岛上只安排两只藩王过去定居也算是非常成功了。
    其实某太子还可以开放北海道,目前此地只是倭国松前藩的属地而已。
    岛上的土着阿依努人并不愿意接受倭人的统治,双方经常剑拔弩张。
    不过土着们的武力和人口都不如后来者,只能继续窝火生闷气。
    松前藩在北海道的统治基础是非常不牢靠的,其修建福山城也只能称之为据点而已。
    若是明军以帮助土着的名义在该岛登陆,势必可以将岛上的倭军悉数赶下海。
    倒是可以战而胜之,一举从松前藩手里夺取对该岛的控制权。
    但是眼前是明倭合作时期,不能过分刺激德川二货大将军的神经细胞。
    对于将北海道纳入大明版图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下来,待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再激活。
    这么一座大岛,少说也能摆放四五个藩王,而且耕地面积比库页岛要大得多。
    “……还望殿下容臣考虑些时日!”
    对于库页岛,朱审烜还是颇为心动的,代王若是当真选择这里,那自己也不妨紧随其后。
    代国有耕地和渔场,晋国有港口和煤矿,双方实施合作的话,便可互利互惠了。
    岛上的子珉有了粮食和鱼肉可吃,又有煤炭可以取暖做饭,港口能够接受来自本土的船队,这貌似前景很是令人称心如意嘛。
    若是将该岛中部又两国瓜分掉,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这是自然,只不过过些日子,最迟二十天,福王、周王、崇王、惠王、襄王、楚王等六位藩王也将陆续抵京,皇叔若届时还不曾作出抉择,只恐就要被其他藩王捷足先登了!”
    幺鸡相信接到圣旨的一些藩王,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上路了。
    “……哦哦!多谢殿下提醒!”
    听到身后还有六位藩王将会抵京,朱审烜也没法气定神闲了,福王可是自己叔叔辈的,更是太子的爷爷辈的,不论是财力还是备份,都远超自己。
    朱审烜可是明白拖延下去的后果有多么严重,等福王到了,一切可选的封地都得由着人家先来,自己都得靠后站了。
    他可不想得到那些被其他藩王挑剩下的地盘,像那些极北之地,完全就是一片无法耕作的荒原,自己一家过去就跟野人别无二致了。
    好地方就那么一两处,自己挑完就派人过去占领,别人想染指都不行了,最好跟代王的人马一起登船起航,结伴而行,互相还能有个照应。
    朱审烜觉得想要了解的内容都差不多了,便起身告退,不再叨扰太子了,带着御赐的地图出宫去找代王商量封地与行程的事情。
    在路上,朱审烜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