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258章:大明火箭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星期天对某太子来说只是个象征性的名词而已,秉持甩锅爹全年白天不休息的优良传统,由于手头需要亲自拟定的合订本以及现场检验的东西太多,某太子也无法忙里偷闲。
    最多睡个小懒觉,上午继续撰写忽悠薄大才子的玄学作品,下午倒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城外的一次武器试射。
    因为盔甲厂已经研发出,实际上是仿制出了渣明版的“康格里夫”火箭,这种威力与射程都非常惊人的东西是绝对不能在城内试射的。
    在壳技术方面,渣明的工厂还是独步全球的,除了工艺最为复杂的西式远洋战舰暂时不能仿制之外,其他冷热兵器都可以全尺寸克隆。
    这主要是由于明军原来就大量使用中小型火箭,譬如“三飞箭”、“一窝蜂”、“火龙出水”等款型,在打击倭寇侵袭的时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与康格里夫火箭原版相比,渣明版更重,达到三十一斤,弹长三尺,直径四寸,后部安装的平衡杆也比英版短很多,仅有两米长。
    为了不让明版火箭在发射之后便偏离预定轨道,某太子特意设置了刀旗型侧翼与尾翼,总供八个,可以与平衡杆一道起到调节火箭飞行的作用。
    在亲眼见过发射盛况之前,幺鸡还不确定,盔甲厂造出来的这东西到底是火箭炮还是大号“窜天猴”……
    目前暂时还没有实现,火箭的TEL化,分为药车与发射车。
    如果不坐肥胖型车夫的话,一辆驴车就可以运输八枚火箭,这算是眼下明军性价比最高的弹药运输车了。
    根据某太子一切作战车辆都要秉持廉价、坚固、耐用的指导原则,厂里制造的发射车也很小巧,只是作为发射平台使用,所以外形并不需要过于高大上。
    幺鸡在百米之外的安全地带,用望远镜看着两个壮汉一前一后地端着一枚火箭,将其从弹药车上搬到发射车上,放置在四十五度斜角的架子上。
    看着大家热烈盼望的小眼神,幺鸡只能默默地在心里祈祷:希望不会原地爆炸,那可就太尴尬了……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型号,为了避免彻底失败,某太子还设计了一个重型版和一个轻型版。
    当然,套路都是一个,但是因为装药量与战斗部重量的不同,或许在试射时会有所差异,这也仅仅是某太子的小期望。
    对于渣明的颗粒化黑火药,幺鸡还是比较放心的,由于经过了提纯处理,与宋元时期的火焰相比,其性能大为提高,速燃性更是首屈一指。
    明人早就意识到颗粒化黑火药与粉末型相比更为便于运输,因为运输时,火药会被长时间颠簸,粉末型火药或出现分层情况。
    炭在上,硫在下,不但影响发射威力,还容易炸膛。有时更会粘附在炮管上,不便清理。
    而颗粒型火药则显着增强了氧化能力,有效降低了吸湿性,便于储藏与运输,优势显而易见。
    在火炮与鸟铳制造方面,渣明落后于西方甚至倭国,但对于火药的研究却是非常深入,认识也很透彻。
    《神器谱》与《火攻挚要》都对颗粒型火药的诸位方面做了明确的解释与说明,书中还特意教你如何制造这玩意……
    所以某太子才敢如此尝试,否则真的会出现前方高能原地爆炸的逗芘情况!
    一个壮汉点燃了引信,然后飞快地跑向土丘后面,引信很长,有足够的燃烧时间,可以给壮汉提供大约十秒的跑路时间。
    由于是1.0版,大家都没什么信心,某太子就将拉弦式改成了点火式,不然真的可能变成崩爆米花……
    今天天气晴朗,偌大的天空只有几十朵云彩,完全不用担心下雨,实际上一周能下一次雨就很不错了。
    在如今的北方地区,最不用担心的就是出门没带伞,如果雨水充足,也不至于变成赤野千里了。
    “呼~!”
    引信燃尽之后,火箭弹体内的火药便被快速点燃,整个火箭便借助强大的助推力脱离发射架,在一片尘土与烟雾之中腾空而起。
    在远处观察情况的幺鸡就能看见一团灰白烟团里面有一抹亮光,然后便蹿出一个处于快速上升状态的物体,用望远镜几乎都来不及追踪。
    这就是渣明的最新秘密武器,高级到发射后不用管,因为连设计者与生产商都无法预测实际的大致落点……
    往坏处想,这就是耗资一万两银子打造出来的“大号窜天猴”项目,好几百发齐射,打不死人也能吓死人。
    飞行高度……
    貌似高到无法目测!
    飞行距离……
    貌似只能用很远来形容!
    飞行速度……
    貌似必须得说甚快才行!
    幺鸡认为一公里的射程应该是有了,希望不会伤到什么人畜,不然还得赔钱。
    试验场就是隔离区,里面除了守卫,并没有什么外人,如果有人擅闯就另当别论了。
    没有原地爆炸,这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射程与威力方面以后可以慢慢进行提升。
    再说还有个大号版本还没点着,如果能达到两公里左右,自己就算是满意了。
    由于平衡杆与弹翼的作用,这枚火箭的飞行轨迹也算是比较稳定,没有发生扭曲。
    看来研发火箭炮的路子还是很可取的,对于打击处于集结列阵状态的辫子大军很有帮助。
    众人再低能,光看火箭的飞行状态也知道是成功了,于是现场一片欢呼雀跃,文臣、武将、宫女、太监无不如此。
    在准行家看来,单单发射一枚火箭,发射阵地烟尘一片,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而且相关的射程、精度、威力都还没测定。
    其实没什么好高兴的,这帮家伙就跟过春节放炮竹一样兴奋,要是来个原地爆炸,你们岂不得活活嗨死???
    过了一会儿,有探马前来禀报,首次试射的火箭射程为一千零七十二步,折算下来就是一千六百零八米。
    原版的重量是三十市斤,射程达到一千八百米,渣明这版貌似是减配水货版……
    幺鸡不知道这是因为火药的问题还是弹体的问题,还是自己的改进有致命缺陷。
    难不成在空中拐弯了走了斜线?
    重量比人家的重,射程却没人家的远……
    这特么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盔甲厂贴厂太监张峦与局官刘峰见到火箭腾空便是一脸的兴奋,这些天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听到探马来报,二人更是喜形于色,可瞧见太子闻言却在沉思,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十有九九,太子是对火箭的射程不太满意。
    这可是太子亲自设计的武器,盔甲厂上下都是万分的小心,挑选了最为优秀的工匠来打造弹体,所用火药更是优中选优。
    太子若是对这次试射不甚满意,那他们回去就要从头返工了,而且还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
    “将于下的同款火箭逐一发射,并测量射程与精度!”
    幺鸡认为自己的外壳设计不但不会拖后腿,而且是超前的,要么是火药还不太先进,要么是战斗部过重导致动能不足。
    盔甲厂的壮汉们领命之后丝毫不敢懈怠,急忙重新装填弹药,将其与的七枚火箭也相继发射出去。
    经过事后测距,有两枚射程为一千六百余米,四枚达到一千七百米,一枚飞出接近一千九百米的惊人距离。
    得到测量结果之后,某太子直接懵圈了,确定壮汉们没搞错型号,这就要从火箭本身找原因了。
    问题是火箭都被打出去了,炸得连整块的碎片都没有了,幺鸡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才能根治这个症结所在。
    目前仅仅有几个猜测方面,第一是部分火药受潮了,第二是弹壳材质参差不齐,第三是火箭前后重量不均衡。
    如果解决了这三个方面,某太子相信应该2.0版火箭可以飞出超过1.0版的一千七百米的平均射程。
    之后,众人又见到了重型版与情形版的十六枚火箭的飞天盛况,前后持续了大概两个小时。
    到快要日落西山的时候,整个实验才算是大功告成,某太子率领大队人马班师回城。
    重型版飞出了两千三百米的距离,倒是让幺鸡眼前一亮。
    如果标准版的射程无法大幅度提升,那么重型版就是当仁不让的选择了。
    重量差十三斤,而射程有六百米的差距,这个距离差就是佛郎机的最大射程。
    如果能够达到两千五百米甚至更远的话,那渣明版康式火箭就可以完全取代红夷大炮了。
    而且在阵地战的时候,火箭炮能大幅度地压制辫子步兵集群的冲锋,还可以重创乃至摧毁辫子的炮兵阵地。
    轻型版仅有一千多米的射程,看似比较鸡肋,不过也有用武之地。
    任何明军都不可能只配备一款火箭炮,要按照射程进行梯次列装。
    在近距离用重型版来轰击辫子无疑是资源浪费,轻型版就是最好的选择。
    重型版先发射,接着是轻型版与佛郎机,最后是没良心炮。
    等到冒着炮火进攻的辫子抵近,火枪兵便可开火。
    在白刃战之前,就是漫天飞舞的手榴弹了。
    这是某太子的理想火力配置情况,到了实战时,就看将领与士兵的应变能力了。
    别没等对方杀过来,己方就手足无措,自乱阵脚,那就白训练这么长时间了。
    “殿下,臣不知此火箭若是做成参天大树之状,可否载人上天?”
    在太子沐浴更衣之后,看过现场试射的薄珏大受启发,便跑过来挖他的知识金矿。
    “理论上可以,不过用的不是这种火药,而是苯的衍生物,苯就是炼制磺胺所用的化学制剂。”
    幺鸡也是挺佩服薄大才子的脑子的,用你的这火箭PLUS版,那就是“宰人上天”了,会被炸得连渣都不剩的。
    “原来如此,殿下博学,臣自愧不如,只是不知此物如何炼制?多久方可研制成功?”
    薄珏还想着做他的薄式火箭,得到了太子的初步肯定之后,只要更换里面的燃料便可实现飞天梦想了。
    幺鸡觉得有必要对这只科学痴汉泼一盆冰镇洗脚水,免得他头脑发热又去捣鼓火箭,万一被炸死,那就是大明的巨大损失了。
    “载人火箭绝非今日所见这般简单,需要考虑发射、飞行、人员降落等诸多方面,对于弹道、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