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251章:热销车型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殿下英明,此策甚善,今百官上朝多为乘轿骑马,耗费颇多,且难于管理。若能乘车,既可节省钱粮,亦能保持廉洁。”
    薛国观还以为太子有对自己有所不满了,听过解释之后方才转危为安,心神大定便立即开始支持太子的决定。
    太子推行新式出行方式,自身作为首辅必定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所在,所以必须躬亲示范,起到带头作用,方可以正视听。
    自从被抄没了家产,太子又要求官员秉持简朴之风,薛国观也低调了许多,而且一改此前铺张浪费之状,凡是都要精打细算一番。
    最重要的是,女儿已然成为了内定的准太子妃,正室还是侧室虽然还不太确定,可毕竟周皇后已经传话来,将犬女收在身边照顾。
    这就意味着这桩婚事已经得到了大明皇后的初步认可,算是过了最为棘手的一关,也直接了却了薛国观的一桩心事。
    因为千金薛婉晴芳龄已然十五了,三年之内再不出嫁,便俨然是一位无法出手的“老姑娘”了,定会让朝野及市井窃笑不已。
    为了皇家颜面,周皇后也会尽快为小女安排婚事的,薛国观估计最多一年,薛婉晴便会与太子正式成婚。
    而他的身份与地位也会随着这桩婚事水涨船高,成为大明的首辅兼国仗,有了这个头衔,这首辅的位置才能做得长久稳固。
    若是犬女能成为太子妃,那以后便是大明的正宫皇后了,薛家上下便会光耀门楣了。
    抄没的家产算是呈给太子的订婚礼金,薛国观还在想方设法攒些银子,好作为女儿的嫁妆。
    少说也需要五千两银子,再少的话,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所以薛国观也叮嘱家里,最近三年要勤俭持家,能省则省,不论如何,定要将女儿的嫁妆先凑齐了再说。
    按照自身的年俸以及可以提成一成的卖官分红,只要不大手大脚地乱花钱,一年凑足五千两银子当是不难,薛国观还是本着尽量攒钱的原则,努力控制着家中的花销。
    若是太子力图改善百官的出行方式,自己多少也能得到些许实惠之处,起码轿子可以留给家人使用了。
    “臣附议首辅所言,当下官轿泛滥,奢靡之风日盛,断不可任由其享乐,当须严加整饬!”
    吴甡这次欣然入阁,自然是想要有所作为的,但没有太子发话,他作为次辅也什么要事都决定不了。
    好在太子在仙界亲授太祖高皇帝陛下的言传身教,黄口年纪便已然露出一代明君的端倪,也算是大明不幸中的万幸了。
    吴甡绝不是在危言耸听,因为官轿这事并非常人想象的那样,官员就是坐在一顶轿子里。
    正德年间的轿子是没有帷幔的,后来所有轿子都有了帷幔,也叫做“帷轿”。
    之后,官员的轿子还有了雕花,就跟一件木质艺术品一般细腻出彩。
    更有甚者,还把自己的轿子上配备了华盖罗伞!
    这基本上就是朝着作大死的方向急驰而去了……
    跟着发展出来的就是仪仗侍从,使官轿变成了前呼后拥的队伍。
    到了幺鸡穿过来的时候,看官员坐轿出行就跟看电视剧里娶亲队伍一样。
    如此哗众取宠,这还得了?
    你们的心思都在这上面,还有几个人能专心公务?
    通常一支轿队配有四个轿夫、一个管家、四到十个侍从,个别的更是达到二三十人之多。
    某太子就想知道在没涨薪之前,光凭你们那点月俸,是怎么养活这么一大群手下的?
    百官被厂卫们收拾一顿之后,已经大为收敛了,不过也有人仍然会大模大样地继续顶风作案。
    只要太子不发话,他们就全当熟视无睹,认为自家的轿队乃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与廉洁奉公毫无关联。
    “从明日……明日休息,从后日上朝开始,百官谁敢继续用轿队上朝,厂卫立刻予以逮捕,抄没家产,家眷发配山栋挖矿。两位爱卿无须知会同僚,本宫就想看看谁会我行我素!”
    这帮蛀虫就是欠收拾的货,在幺鸡监国以后,只要官员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一样违规,那就直接让厂卫将其下狱,这种事一抓一个准。
    既然有滋生蛀虫的土壤,那么“灭虫”这事从来都不会是一次就能搞定的,厂卫要做好深挖、广挖、常挖的心理准备。
    除了外派的特勤队之外,在京城的厂卫几乎就从事两件事,维持治安与抄没蛀虫,抓来的人也不需要他们审问,直接送到都察院就行了。
    除了阳武侯府邸的那件事之外,某太子对鹰犬们这半个多月以来的工作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在打赏方面也很慷慨,狗腿子们都得到了心仪的狗粮,所以干劲十足。
    用公交车、公务车与人力车取代轿子与马匹的事情,先与内阁及多只尚书沟通一番就行了。
    等抓到了蛀虫,再用他们的家财去补贴百官,作为众人每月的交通费,实乃两全其美之策也。
    让官员们从自己的月俸里拿出一部分来支持某太子的新式交通工具,大家肯定是不情愿的,但是朝廷能给予补贴的话,那大家肯定会拍手称快的。
    一两银子也是钱啊!
    这年头,连首辅大人都不会嫌钱多的。
    “薛爱卿,不妨试乘此车!”
    幺鸡让内侍拉过来一辆人力车,请准岳父前去尝试一番。
    比起1.0版,2.0版最大的不同就是安装了柔软的鹅毛靠垫与坐垫,在没有弹簧的情况下,多多少少也可以起到减震的功效,让乘坐者感觉更为舒适一些。
    之前喜儿与杨进朝等人都乘坐过了,对这项改进一致称道,而且新车有了半遮蔽式的油布凉棚,可以为乘客挡住大半的阳光与雨水,显得更为体贴周到。
    “妙!妙!此车一人便可拉动,真乃实用至极也!”
    坐在车上的薛国观连连惊叹,一顶轿子少说也要两个轿夫才能扛起,可这样的车仅需一人襙纵,决计可以节省开销。
    内侍拉着在院内首辅跑了一圈才停下,薛国观下了车还在原地啧啧赞许,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模样。
    随后吴甡也有幸成为了在人力车正式投放市场之前的第一批试乘者,神情与首辅别无二致,人力车的表现令其大为惊诧。
    这样一款车,虽然外形有些奇怪,可跑起来却毫不含糊,除了车轴发出的响动之外,并没有多少其他杂音。
    “此车较于官轿更为节约,较于马车更为清净,较于骑马更为安稳,确系不可多得之佳物!”
    吴甡在乘坐过之后,都想买一辆用来上下班了,家里有了这么一款车,早晚可用来接送自己上差,其余时间还可留作家人使用,身边仅需一个车夫和一个随从便可。
    得到了两位内阁要员的认可,某太子也大为欣慰,这说明人力车不光是在出租车方面大有作为,还可以尝试进入私家车的领域发光发热一下。
    私家车的豪华要远超出租车,这样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如果对方是舍得砸钱的土豪的话,还可以开启私人定制模式。
    只要银子足够多,厂家甚至可以为用户特别设计出一款配备双人车夫型的人力车,那绝对是人力车中的旗舰车型。
    三人正在闲聊,吏部尚书堵胤锡、医部尚书路振飞、工部尚书张国维、礼部尚书冯铨、户部尚书李侍问等人也相继到场了。
    五只尚书也依次开始乘车,感受与两位内阁成员大同小异,而且不约而同地询问其此车的售价,只要不太贵,他们都愿意购买一辆用作专车。
    “此车标准型售价三十两,舒适型售价五十两,优雅型售价八十两银子!”
    幺鸡本来想说二十两,可考虑到眼前这些家伙的月俸,尤其是自己还给他们涨了薪水,必须趁此机会多榨出来一些才行,便给标准型多加了十两银子。
    而且不能只说一个型号,要给亲爱的大臣们一个更加宽泛的选择空间,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多掏银子,觉得一辆不够用那就买两辆好了。
    “三个型号在外观、用料、工艺上都有所区别,售价越高的,各方面也就越好。当然,对于诸位爱卿来说,只要在自身的财力承受范围内即可购买。本宫只是负责介绍,具体抉择,本宫就不便干预了,全凭个人喜好。”
    幺鸡当然希望众人全都购买最贵的那款,因为售价越高,里面的利润也就越高。
    一辆出租车型号,售价不过十五两,出租车公司买下之后租给车夫,车夫每天跑二十里路,每里收费五文钱,一天下来也能落袋一百文。
    将收入交给公司一半,公司在每辆车身上便能月赚一两五钱银子,十个月便能收回投资,随后除了日常维修之外,都是净赚了。
    在上市初期,某太子不希望出租车的收费定价过高,最好能让中层收入人群都能承受得起,这样才会有更加广泛的客户群体。
    跑一里地只收五文钱,除了最底层的贫苦百姓之外,包括朝廷官吏在内都能承受得起,他们要是能接受,便可以直接刺激消费了。
    “……臣愿求购五十两款型!”
    薛国观本来还想买售价八十两的款式,又怕这个型号是太子故意试探自己的陷阱,所以直接忍痛割爱了,选了一款较为中庸的款式,售价不上不下,太子也说不出什么来。
    既然是太子力推的物件,必定与太子息息相关,说不定又是从仙界得来的仙物,薛国观认定自己及时跟进是决计没错的,购车就是在向太子示好。
    “臣亦愿购此款!”
    吴甡也觉得舒适型已经很好了,没必要再多花三十两银子去买最贵的那款,太子刚说完官吏要廉洁奉公,他就花费八十两银子买下一款最为豪华的车,委实欠妥。
    既然首辅与次辅都已经拍板了,剩下五只尚书自然也就不再挑选款式了,直接附议,跟着两位内阁要员买车总归是没错的。
    如果出现瑕疵,大家都是一个型号的,修起来应该也很方便。
    “此款车送一年保修,在保修期内,出现零部件磨损,可享受一次免费更换的待遇,并且免收人工维修费。”
    这个型号的人力车,制造成本是十五两银子,刨去上税,一辆车能赚二十五两银子,厂家赚十两,余下十五两归某太子所有,当真是利润丰厚。
    所以幺鸡也要适当地展现出自己慷慨的一面,先投放一点鱼饵,等零部件二次损坏,就连本带利的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