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震惊秦始皇》正文第263章大明忠臣

大秦:开局震惊秦始皇最新章节目录
   崇祯自嘲一笑:“我大明朝,除了这个太监,还有忠臣吗?”
    他对官员们,早就失望了。
    庸才,关键时刻不敢担责,有能力的官员,又贪污严重,实在是国之蛀虫。
    然而,林天肯定的回复道:“有!而且有很多!这些人的事迹,诉都诉不完。”
    “忠臣史可法,为官清廉,大明灭亡,再扶南明朝廷,与建奴誓死不休!”
    “范景文,连续几天不吃不喝,最后全家投井而亡,忠贞不二。”
    “户部尚书兼侍讲学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上吊自杀!”
    “左都御史李邦华,投水自杀!左都副御史施邦曜毒药自杀!”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自杀,大理寺凌义渠上吊自杀!”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杀!”
    “御史陈良谟全家投井自杀!”
    “兵部成德全家上吊自杀!”
    “兵部主事金铉全家自杀!”
    这,就是大明的忠臣。
    而为大明陪葬的,远远不仅这些,总计高官便有一千多名!
    崇祯听到这些话,眼神微微发红:“原来,我大明还有这么多忠臣。”
    王承恩连忙跪在地上:“皇上,这是我大明幸事。”
    “是啊,这是我大明幸事。”崇祯满是创伤的心,终于有了一丝安慰。
    林天微微一笑:“再来说说可用之臣。”
    “史可法忠烈,可为当朝首辅,由他震慑诸臣,曹化淳可掌控东厂。”
    “至于大明末期的武将,那更是悍将如云。”
    “明末之时,一个太监带兵,都可杀得建奴丢盔卸甲,至于那曹文诏,更是明末第一猛将,可为当世吕布。”
    “曹文诏现在虽死,但他还有一个侄儿曹变蛟,追杀皇太极百里,吓得皇太极丢盔卸甲而逃。”
    “黄得功,周遇吉,卢象升同样也是猛将,可攻建奴。”
    “孙传庭,此人也勇猛无比,可派其镇压李自成。”
    “大明末期为何这么惨?是因为你没有用对人,你把这些强势的武将放到战场上,给予足够的信任试试。”
    “李自成只能被打得丢盔卸甲,建奴哪能入关?”
    林天一口气说完,心中舒了一口气。
    眼下,林天帮助崇祯帝这么分析了一番,朝局应该算是明朗了吧?
    奸臣,杀!
    忠臣,提拔!
    这么一拨下去,大明朝廷,绝对史无前例的清明!
    崇祯的命令,将会直接上通下达,没有任何官吏,再敢违背!
    皇权,将会巩固到极致!
    明末,就是如此!
    听到林天提点,崇祯帝连忙将这些名字全部都给记下了。
    是忠是奸,他现在分的一清二楚!
    “只要朝局明朗,朕的百姓便有救,多谢仙人。”崇祯郑重,深深拱手。
    王承恩也连忙对着林天深深拱手。
    林天笑道:“回去之后,敞开了杀吧,将朝廷杀个底朝天,杀出个朗朗乾坤。”
    林天本来还想继续出题,可想了想又觉得没必要了,只要朝廷清明,就能改变许多。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总要一件一件的办。
    “奖励给你们的玉米,红薯,土豆的种子,已经发放到寝宫了。”林天提醒道。
    玉米,红薯,土豆,这些在大明当时已经有了。
    但是,并没有普及下去。
    所以,大明的农作物,还是经常饿死许多人。
    这次,索性林天就直接给他了。
    “红薯,玉米,土豆?仙人,这……”崇祯迟疑。
    林天笑道:“好好种,它足够养活整个大明百姓!”
    养活整个大明百姓?
    闻言,崇祯神情一震!
    而后,他狂喜了起来。
    狂喜,非常的狂喜,这位皇帝是一个在乎百姓的皇帝,听闻仙人奖励这样的神物,他怎能不开心,怎能不欣喜?
    “这么说来,我大明百姓不会再被饿死了?”崇祯帝哈哈大笑。
    林天颔首:“这些产量很高,亩产三千斤应该是可以的。”
    三千斤!
    这个数量,可以说十分恐怖了!
    崇祯大笑,他笑出了眼泪,而后忽然退后一步,双手拱在一起,郑重的对着林天深深弯腰:“仙人,请受朕一拜!”
    “受整个大明一拜!”
    “受天下苍生百姓一拜!”
    林天有些受宠若惊:“受不起。”
    然而话还未完,崇祯便深深拜下。
    他是一个好皇帝,很在乎百姓。
    如今得到这样的神物,他怎能不感激林天呢?
    林天连忙将他扶起。
    只是,在这样的感激中,崇祯又想到了农作物的种植期也需要很久。
    而眼下,大明是极度的缺粮啊。
    他欲言又止,生怕向仙人问的太多,却又担忧百姓吃不饱,还会饿死人。
    考虑再三,崇祯还是连忙道:“仙人,眼下大明的粮食就很不足……”
    林天稍微一想,便笑了起来:“若是没有粮食,就派沐家去越抢吧。”
    云南沐家,世代镇守云南,而那时候的越
    国哪能挡住大明的铁骑。
    此话一出,崇祯眼神一亮。
    “好办法,多谢仙人,多谢仙人!”
    ……
    于是,崇祯满载而归的回去了。
    待刚刚走出光圈,崇祯果然看见了地上留下了大包小包的种子。
    崇祯神情一喜,连忙打开,抓了一把种子在手中。
    种子很粗糙,有些割手。
    然而,这位大明皇帝却死死的用手攥着,而且越攥越紧。
    “这是大明的救命良方啊。”崇祯帝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有此物,百姓以后都不用饿肚子了。
    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崇祯帝爽朗的笑声,在皇宫中响起,他吩咐身旁的王承恩道:“立刻将这些种子交给皇农种植,让他们务必全心全意,绝不可有半点懈怠!”
    “是!”王承恩连忙道。
    不仅是崇祯帝知道这东西很重要,王承恩也知道这东西很重要!
    所以,他们会拼尽全力而为!
    很快,王承恩在崇祯帝的吩咐下,立刻带着这千斤的种子,前往了宫外,找那些皇农。
    所谓皇农,就是那些专门为皇帝种地的农民,他们世受皇恩,是可以信任的人。
    待王承恩走后,崇祯帝望着王承恩匆匆离开的背影,脸上露出希翼之色。
    他抬头仰天:“望我大明世代永昌,望我百姓安享太平,为此,朕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由检的一生,就是为操劳大明而生,为操劳百姓而生。
    历代皇帝,哪个不是后宫三千粉黛?可这位朱由检呢,他没享受过这样的日子,他的妃子不足十人。
    像建奴那样的宫斗剧,在崇祯的身上没有发生过。
    都说做皇帝有大鱼大肉,天天山珍海味,吃饭的时候还有乐师歌舞。
    可这大明最后一位皇帝,缩衣减食,吃的是糠咽菜,大白馒头,别说歌姬了,为了缩减开支,留给百姓,他连太监都裁撤了不少。
    龙袍的补丁,都不舍得拿给浣衣局的宫女们补,他生怕这些宫女会从中贪墨,或者在补丁上补金丝线。
    所以,这龙袍是周皇后给他缝的。
    而如今,这位皇帝得到了能让天底下人都吃饱的方法,可见他内心有多高兴,有多重视。
    第一个好处,是能够让百姓吃饱。
    第二个好处,吃饱了,就没人造反,李自成将不攻自破。
    想到李自成的事,崇祯帝又转身,快速进入了御书房中。
    研磨,铺纸,在做好准备工作后,崇祯下笔如有神。
    他的大脑,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般清明!
    这一日,崇祯帝连下数十道圣旨!
    整个京城的锦衣卫,全部被调动起来!
    ……
    当夜,紫禁城。
    黑夜之中,有数百人,分成几十批在屋檐上飞奔。
    守城侍卫眼见其中一拨,立刻站在地上,朝着上方大吼:“哪个贼人敢在紫禁城撒野,赶紧给我滚下来!”
    那批人中,传出一道声音:“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回避。”
    锦衣卫?
    那侍卫吓了一跳,连忙仔细看去。
    屋檐上飞奔的身影,的确穿着一身显眼的飞鱼服,他们的腰间配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剑……
    侍卫不敢管了。
    “锦衣卫……”侍卫眼中骇然:“这么多锦衣卫,看来京城要剧变了吗?”
    “今夜,锦衣卫数量之多,超越了往日任何时候。”
    要知道,锦衣卫只单独为皇上办事的。
    这么多锦衣卫,也就代表,这是皇上的意思啊。
    ……
    一共四十八拨锦衣卫,每一拨锦衣卫的手中,都带着一道圣旨。
    而其中为首的一拨,更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锦衣卫的最高官员!
    他的手中,牢牢攥着一道圣旨,而后降落在了一座府宅的面前。
    这座府宅恢宏大气,看着无比辉煌。
    而其上的牌匾,赫然写着洪府两个大字。
    “洪府,这字果然霸气!应该是洪大人亲自提写的吧?如我所记不错,他应该是万历四十四年,万历帝钦点的进士。”
    “出身贫寒,却受皇恩,连受三代帝王重用,崇祯年更是成为皇上的股肱之臣。”
    “倒是没想到,受了多大的皇恩,就咬得大明多狠。”
    “这只背叛国家,背叛民族的白眼狼,也该除了。”
    说这话的人,正是新任都指挥使,周遇吉!
    原任都指挥就在刚才,已经被崇祯裁撤斩首,新任指挥使,换成了忠君爱国的周遇吉。
    周遇吉望着这座府衙,冷笑了一声,而后摆了摆手:“进去。”
    洪府的大门,被猛地踹开。
    洪承畴从睡梦中惊慌爬起,他连忙穿上衣服,跑到外面一看,发现数十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出现在了他家的院子中。
    飞鱼服,锦衣卫……
    锦衣卫上门,这代表了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就算是当朝首辅,突遇锦衣卫上门,那也是要吓得魂不守舍啊。
    再高的官,都怕锦衣卫上门!
    洪承畴的额头,流下了细密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