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目录
胡惟庸是什么人呢?
简单说,这是个跟狗对着咬,都不吃亏的家伙。
他在渡江之前,就投靠了朱元璋,随后在和州当地为官,很是做了不少事情。胡大海等人剿匪期间,最著名的几场恶仗,都是他主打的。
身为文人,胡惟庸竟然乔装改扮,深入敌营,刺探情报,助力功成。
按理说这样的人物,早就该提拔了。
彼时是张希孟主持百官的考评,天可怜见,他的确把胡惟庸列在了推荐的名单上。由于张希孟担心胡惟庸结党营私,会牵连到自己,所以没有单独跟老朱推荐,毕竟他还不想成为胡惟庸的恩主。。
但是张希孟给他的文字评价还是很高的,特别多了好几行字。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朱元璋就是没用胡惟庸,把一个很能干的人,排斥在了主要文官之外,老朱在渡江之后,把他调到了宁国,位置也不高,仅仅是知县而已。
其实这么安排很不正常。
如今的朱家军扩张很快,管理的事务又多,官吏数目不断扩大,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都被委以重任。
唯独胡惟庸,他有资历,也有本事,更为重要他是濠州人,属于朱元璋的老乡。
具备这些优势,没有理由不升官啊。
要知道当初为了奖励粮长,李善长就开出了侍郎的赏格。
队伍草创,就是这样,随便谈论一下,觉得才能不错,给个位置,然后就干下去了,这才是常态。
倒是因为张希孟的出现,朱家军搞了科举,又从各地选拔人才,建立考评机制,正规得不像个造反队伍。
正是如此,胡惟庸的情况才显得很意外。
“先生是不是觉得咱一直没用此人,是委屈了人才?”朱元璋淡淡笑道。
张希孟道:“的确是没有想明白,不过主公应该有一番道理,如果不方便,就不用说了。”
朱元璋顿时瞪圆眼睛,什么话,好容易有机会能展示一下咱的水平,你还不让咱说了,这不是要憋死我吗!
“胡惟庸无所不用其极,功利心又那么重,此人不是贤臣,不是君子,不可托付大事……但他却是一柄刀,一把杀人的利剑。”
朱元璋冷笑着说道:“在咱的身边,如同先生一般的贤臣,已经够多了。可有些事情,咱不能让先生去做,不能脏了先生的手,没有办法,咱只能用胡惟庸。过去咱没有重用他,而是把他扔在地方历练,就是要让这口刀更锋利一些,杀起人来,更加畅快。”
张希孟微微吸了口气,啥也不用说了,老朱这是把胡惟庸当成了工具人,但是不得不说,朱元璋看人还是很准的。
胡惟庸胆大包天,又一心往上爬,对自己狠,对其他人更狠。这样的人,就是一条恶犬,但是不得不说,有时候看守门户,还真离不开他。
就比如眼下的事情,让胡惟庸接受苦役营,摆弄这帮死不悔改的东西,可持续性敲骨吸髓,绝对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老朱这是又展现出一种特质,在不做人的时候,他是真的会不做人的。
那张希孟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祝愿胡惟庸和那些倒霉蛋幸福吧!
在接到了朱元璋命令之后,胡惟庸是颤栗的。
他从知县,一步登天,成为大理寺少卿,兼任苦役营提举……这中间升了多少级就不用说了。
这个苦役营其实是他提议设立的。
也就是说,老朱准了他的建议不说,还把这个量身打造的部门,交到了他的手里。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胡惟庸已经能够预见,这个任命会在朱家军中,掀起多大的波澜……上位如此洪恩,岂能不舍命相报!
此刻的胡惟庸还没有想那么多,他立刻动身,从宁国县赶到了长兴,迅速把苦役营接了过来。
负责交接的人是孙炎,张希孟并没有来。
胡惟庸也不在乎这些了,他只是惊叹于苦役营的庞大……首先,老朱抓了多少俘虏呢?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在横涧山的时候,就抓了七万多,随后占领滁州,和州,脱脱四十万人溃败的时候,老朱也分了一杯羹。
彼时俘虏总数就超过了十万。
最早的这一批俘虏,一些被编入军中,一些被安排在军屯,后来又陆续赦免,基本上还剩下的不多了。
但是渡江之后,攻城略地,抓捕的俘虏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比淮西时候差。而且由于朱家军已经有了相当兵马,除了前不久铜陵的一个营之外,大多数的俘虏都没有编入军中。
粗略估算,苦役营的数额就有七八万人。
这哪是营啊?
一个县男女老少加起来,也就几万人。
七八万的壮劳力,哪怕几个府都未必拿得出来。
再说句不客气的话,朱元璋的兵马也不过二十万人而已!
这权柄也太大了,大到了让胡惟庸欣喜若狂,哪怕是自己的老乡李善长见了,都要羡慕。
既然上位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恩典,那就更要拿出一万倍的本事,让上位满意。
胡惟庸这家伙的办事能力,丝毫不比李善长差,而且心狠之处,还在李善长之上。
他接手苦役营之后,就提出了一个任务,要在新安江修建堤坝。
别看他是宁国的知县,但是对隔壁徽州的情况也很了解,知道新安江水患严重……偏偏徽州,建德等地又十分重要,属于目下朱家军的腹地。
消除了水患,增加了灌溉,产粮上去了,也是均田之功,而且还有航运之便,能够促进商贸交流,增加赋税收入。
总而言之,好处多多。
当然了,对于付出多少劳力,会不会死人,胡惟庸是不在乎的。
他这个建议送上去,朱元璋几乎没有迟疑,立刻就答应了。
而且老朱还批示了,那些为祸一方,鱼肉百姓的豪强缙绅,能够修堤坝赎罪,很是恰当。但务必要爱惜民力,不可影响地方,伤损百姓。
面对朱元璋的要求,胡惟庸那是毫不迟疑答应。
随后他就行动起来了,再然后,就是长兴的士绅地主倒霉了……耿炳文派遣手下将士,深入各个乡村,清丈田亩,落实均田。
但是不可否认,将士们人生地不熟,而且由于他们太年轻。
进入乡村之后,很快就遇到了麻烦。
最让他们无语的不是那些士绅地主,他们敢抗拒,直接抓起来,再严重的,就按律法办事。
朱家军一柄铁锤挥出,谁敢对抗,都会粉身碎骨。
真正麻烦的是那些大爷大妈……最初他们还是害怕朱家军的,但是混熟之后,就不断有人找过了,念叨给他们的田少了,想多分几垄。
有的干脆说不想要坡地,要换成水浇地。
可问题是水浇地就那么多,要怎么换?
这些老百姓也不跟你急眼,就是一遍一遍,不断围着你转圈,不断磨……反正只要功夫深,不怕磨不来便宜。
据说好些士兵被弄得焦头烂额,晚上都失眠。
张希孟得到消息之后,他也是无可奈何。
其实很多时候,老百姓在淳朴善良之外,还有一种狡黠,奸猾,不愿承担责任,喜欢占便宜,市侩,甚至干脆说,几乎每个村子,都会有那么几个自私自利入骨的极品奇葩,能把你气得牙根痒痒的。
能责怪百姓吗?
张希孟倒是不这么看,毕竟老百姓之所以会如此,还是千百年来,层层压榨,不断欺凌盘剥,磨没了棱角,磨软了骨头。
祥子一开始也要做个自食其力,有骨气血性的好人。
奈何世道如此,一次次打灭了他的幻想。
对于村民也是如此,张希孟十分理解。
几千年积累的毛病,不是三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这也是现实。
只不过理解归理解,可是有这些人纠缠着,想要快速完成清丈,貌似有些难度啊!
很凑巧,胡惟庸跳了出来,他又给出了一个妙招。
老胡直接去了州衙门,把那些被抓的书吏差役找了出来。
你们谁熟悉地方的情况,谁有对付刁民的经验,谁愿意出力气,把事情办妥,谁就能出来。
就算州衙门不要,也可以到苦役营,管的人多,更加威风凛凛……
经过老胡这么一煽动,很快找出来二十个人。
随后就是胡惟庸带着他们下到了乡村。
大多数的百姓,由士兵负责,遇到了麻烦,就这帮人出手。
也不需要打骂,只是把他们的盘算掀开,把他们手段揭露,然后让他们在村民面前,丢尽脸面,困扰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朱元璋提拔了胡惟庸,胡惟庸又找来了一帮胥吏,还真就有了奇效。
长兴州的均田迅速推行,胡惟庸的苦役营也在不断膨胀……一股沛然大力,不可阻挡向前推进。
以长兴为中心,迅速向周围扩散。
那些豪门士绅,惶惶不可终日,渐渐的,有人为了避免沦为苦役的命运,偷偷离开了朱元璋的地盘。
乘坐船只,来到了苏州。
他们的到来,让张士诚大喜过望,不出意外,他又拿出了五百两黄金,欣然赐给了高启。
谢谢哦!
高启:“…”
;
小说推荐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杀建奴,灭流寇,斩贪官,开海禁,扬国威。这个太子很凶残,打仗比建奴还可怕,剿匪比流寇还折腾,搂银子比贪官还彻底。我大明,将士铁骨铮铮,文人傲骨长存—大明天武大帝朱慈烺书友群
- 大明第一帅已完本
- 最新章:南京监国新书《煌明》已发布
- 大明第一吏
- 一缕秋风,掠过天下事。一汪秋水,撩动凡人心。大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细雨中的沂源县衙之外,迎来了一位新人。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巍巍大明王朝,似是也在这一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拐点
- 纸花船已完本
- 最新章:尾声新的时代,及完本感言[2]
- 大明第一媳
- 一个只想做贤妻良母的人,想不到最后却成了大明第一媳?什么?我家娘子,你这是在闹着玩?不不不,绝不是,夫君相信我。就是就是。某妖孽男主抱着一双儿女,看着某人在自吹自擂。儿子,女儿,你娘又在作了!以后千万别学你娘,记住了吗?这是一个发生在大明永乐年间一个关于暗恋的小故事,有喜有泪,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家
- 连小君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四百六十七章再次搜院(四)
- 大明第一神将
- 驱鞑虏,斩倭寇,正朝纲,灭奸臣!逆天改明,开疆扩土,四海扬威,率师伐国,复我中华无上荣光,铸就大明第一神将!那一天,历史系高材生叶富意外穿越到一名斥候身上,传奇,从这里开始
- 小红鹊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278章卸甲归田
- 大明第一祸害
- 屡败屡战的朱寿穿越了。然后…他想掐死系统“但凡皇亲国戚、勋贵官员产生掐死宿主的想法,可得1分恶念值。恶念值大可续命,小可兑换厕纸。没有你换不到,只有你想不到”软萌的系统音提示着。你这坑宿主的系统,天天被满朝文武念叨着掐死,小爷我还能坐稳太子宝座嘛
- 俗人喝茶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539章人间正道是沧桑(谢谢书友们的支持)
- 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
- 重生回到2004年,董方卓不是要证明他比别人了不起,而是要证明他失去的东西一定要亲手拿回来(前几章节奏飞快,前期铺垫,大家有点耐心看哈,要搞劳工证
- 大头文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一二六章封王(终章)
- 我是全能大明星
- 盖帽,又是盖帽,莫白凭借“如来神掌”竟然盖掉了身高220米大姚的帽。过人,还是过人。莫白从系统中抽取“凌波微步”绝学,过掉10人,不,是11人,连球门员也过掉了,完成了史上最大逆转。哦,上帝,莫白竟然放大招,凭“降龙十八炒”给我们炒出了一盘这个世界没有的菜—鱼香茄子。乒乓,篮球,足球,游泳,击剑,厨
- 天下第一白已完本
- 最新章:大白新书:重生之网络争霸
- 大明枭臣
- 古玩爱好者姜榆罔,为了帮电影道具师朋友的忙,因意外接触到了一顶古老的明军头盔而陷入昏迷。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的麓川战场上,变成了一名明代的卫所军官。为了活下去,也为了情怀和壮志,姜榆罔依靠现代人的知识,从零开始,一步步改变这个世界线上的一切,最终成就一本新的明书
- 捷尔任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麓川之战第一百四十八章正午攻势(三十八)
- 开局顺走张飞一块猪肉
- 爱推理的自由搏击运动员,穿越回到三国变成一个乞丐,然后利用自己的推理能力,成功策划了一个顺走张飞猪肉的计划,又凭借散打界十年无败绩的实力,成功KO张飞,巧妙的解决了温饱问题。而猪脚知道,他展露拳脚的时刻才刚刚开始,一场黄巾起义即将为三国纷争拉开序幕。讨伐董卓,群雄割鹿,英雄之间的较量,尔虞我诈的战场
- 陈臣臣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3章依令当斩!(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