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无名之辈第五十七章这咸阳比之庸城还要繁华?

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黑夫疑惑道:
    “君上不去偏殿批阅奏折吗?”
    嬴霸不耐烦道:
    “还批阅奏折?本候都有心杀人了。
    心情郁闷,去庸城打猎。
    对了,你再派人去安抚一下三公子。
    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明白吗?”
    黑夫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老奴明白。”
    每当秦候心情郁闷的时候,就出城打猎放松。
    这会骑着快马带着二十个侯府禁军向庸城外的山野中狩猎去了。
    咸阳。
    处理了三大家族的事情,嬴天感到些许疲惫,和惊鲵乘着腾龙车辇回到城主府休息。
    十二武将训练将士,晨曦带着玄甲军退出咸阳,回到了原来的驻地。
    从庸城侯府赶来的第一架马车驶入咸阳。
    正是秦候命令安抚三公子的宦官。
    一入咸阳城,城内的繁华景象让宦官看的呆了。
    繁华的街市,热闹的街巷。
    往来百姓们衣着光鲜,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姑娘们画着秀美的妆容,穿着清凉的襦裙服。
    一个个娇笑连连,好不青春。
    宦官看到如此景象,心中甚是诧异:
    这里,还是那个民不聊生的咸阳么?
    就算比之庸城,也有过之无不及啊。
    ……
    咸阳城主府外。
    宦官下了车辇,双手捧着诏书,扫视了一眼城主府。
    “大人,是否让人通报三公子出门接诏?”
    小宦官白了一眼随行的护卫,呵斥道:
    “那可是三公子,若是世子就算了。
    你还想让三公子出来接诏?
    没眼色的东西,你们都站在这里不许进去。”
    “诺。”
    随行护卫站在原地等候,小宦官赶紧整理了一番衣冠,这才走到城主府门房。
    “小哥,帮忙通传三公子,就说有庸城侯府宦官求见。”
    “好嘞。”
    门房立刻通传,返回之后,这才让进。
    一个家奴领着小宦官进入书房。
    三公子嬴天正在看书。
    “內宫宦官黑夫手下带君候诏书求见三公子。”
    小宦官竟然跪倒了书房门口。
    这可吓坏了下人。
    常理来说,带着君候诏书的宦官那就代表君候。
    都是接诏的人迎接下跪。
    可这小宦官倒好,居然反过来了。
    嬴天叹了一口气:
    “该来的还是来了。
    也罢,你进来吧。”
    下人退下,小宦官捧着诏书走入书房。
    三公子嬴天这就准备给小宦官下跪接诏。
    小宦官如芒在背,吓得赶紧抢在三公子嬴天下跪之前跪下阻拦,仰望着嬴天求道:
    “三公子,这可使不得啊!”
    嬴天柔声道:
    “你小子倒也识数。
    说吧,诏书里写的什么?”
    小宦官仍旧跪着,就跟给秦候汇报一样,把诏书的内容说了一遍。
    无非就是如何安抚三公子的场面话。
    “行了,本公子知道了,你赶紧回去吧。”
    “诺。”
    小宦官这才起身,准备回头退出书房的时候。
    嬴天望着他的背影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黑夫大人最近身体如何?”
    小宦官赶紧转身回道:
    “好的很,主公。”
    “嗯。”
    小官宦走出书房,嬴天望着窗外想起了自己来到这里第四年的时候签到的奖励。
    “君上居然来诏令了?”
    “肯定是奖励咱们三公子的诏命!”
    “我猜肯定是给三公子升官了!”
    蒙恬等十二武将有说有笑的出现在了书房的窗口外。
    “公子,君上的诏书说的什么啊?”
    众将围堵在书房门口,嬉嬉笑笑地看着嬴天。
    嬴天淡然道:
    “无非就是安抚本公子的话,也没什么。”
    王贲道:
    “君上好生偏心,三公子除了咸阳百年祸根,居然都不赏赐。”
    李信也打抱不平道:
    “最起码升官啊!”
    王龁附和道:
    “不升官,赏赐点兵马也好啊。”
    众将吵了起来,白起、司马错对此讳莫如深,并没有说话。
    蒙恬看到自小长大的三公子脸上不怒不喜,想来是有心事,询问道:
    “君上下诏安抚,三公子为何不喜?”
    嬴天纳闷道:“喜从何来?”
    蒙恬笑道:
    “君上当年和商君改革变法,使我羸弱可欺的秦国逐渐变强。
    可唯独贵族、世族尾大不掉,有意无意的影响国策。
    再者就是贵族、世族享受特权,向来不交赋税、免除兵役、劳役。
    所占土地,国之七八。
    部分穷困的老百姓为了不交赋税。
    将土地贱卖给贵族、世族,成为佃户。
    以达到不交赋税的目的。
    从而是贵族、世族的土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如今除去咸阳三大家族,百姓分到了大片的土地,只要勤劳,必定衣食无忧。
    明年这个时候,咱们咸阳所上的赋税必然是秦国之最。
    到时候君上肯定还要赏赐奖赏三公子。”
    王贲、李信、王龁、内史腾等将不懂政治政务,听到蒙恬这么一说,对于诛杀三大家族的事情,更加自豪了。
    “看样子,咱们今天为秦国办了一件大事啊!”
    “今天算是学到了。
    原来立功不一定是在战场上。
    怪不得秦候那么器重商君。
    治理国家还真得靠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酸腐书生啊。”
    “明天开始,每天早上我不仅看兵法,还要看看治理国家的书籍呢。”
    内史腾望着王贲打趣道:
    “哟,咱们的王将军,居然还想着看治理国家的书?
    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白起也调侃道:
    “王将军,要不这样,现在咸阳县令还没有人选。
    要不你去当了算了?”
    王贲急道:
    “屁!
    我可要一辈子追随三公子,哪都不去!”
    “哈哈哈哈!”
    众将哄笑,可嬴天怎么都笑不起来,当即给他们泼了一盆凉水,冷冷道:
    “你们高兴地太早了!”
    “啊?”
    以王贲为首的九命武将疑惑地扭头看向三公子,一脸茫然。
    蒙恬、白起、司马错则心事重重,大胆的猜测着三公子的话。
    咸阳西大门。
    之前给三公子嬴天传召的小宦官刚出城门。
    迎面而来五十名庸城侯府禁军,风驰电掣冲进咸阳西大门。
    风尘滚滚,速度之快,转瞬即逝,
    路人纷纷侧目,似乎感觉到咸阳又有大事发生。
    (读者,衣食父母也。
    某,穷困一书生,以写书为业。
    虽历几载,未有大成。
    今承蒙无血缘至亲厚爱。
    实乃大幸。
    愿诸君安好,切莫熬夜伤身。
    某虽勤于案牍,不敢有轻视之心。
    每每于夜中,身困体乏,脖颈及腰隐隐作痛。
    思量至此,你我皆为苟活矣。
    然,我等华夏男儿,巾帼须眉。
    须自强不息,以短暂之年,以博前途。
    愿以闲暇之时,余率诸君以笔墨之上,领略九州山河,煌煌历史。)
    阅读的加这个群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