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赏天下》第二八九章徐娘半老的典故与超级大鼎引发的风波[2]

玩赏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却是洋鬼子们不曾想到,更何况索斯比、嘉士得都不敢上拍,而让一间名不见经传的拍卖公司来拍卖,这本来就对于中国买家的信心是一种打击。
    李墨白看到冷场的现象,心中却是一乐,暗道虽然我也吃不透,但是我吃不透的是上面的文字,而不是这尊超级大鼎的本身,这尊大鼎绝对是真品无疑,只是缺乏可信的传承而已。
    拍卖师也有些急了,但却是应者寥寥,曰本人出了一次价之后,也不再出价,心里也在犯嘀咕,看来中国买家多数也认为这是赝品,如果真的是一只赝品,那就亏大发了,200多万美元可不是曰元呐。
    出价的中国买家这会儿心中更是犯嘀咕,怎么会是这样啊,难道真是赝品,不是也有不少人收拾真品嘛,怎么就没有人争抢,可千万不要是赝品给砸在手里了。
    人都有从众心理,现在很多有钱人附庸风雅玩收藏,或者为了增值玩收藏,大都是通过观察谁在竞争这件藏品,要是圈子里有名的人,便欣然高价吃进,这就是借别人的眼光,降低买到赝品的可能。
    李墨白依然没有睁眼,任由拍卖师忽悠,但就是不出价,时候未到,更不想因为自己过早的介入,而提高这尊大鼎的价格,有钱也不能乱花不是。
    有知道李墨白的买家,自是在注意着李墨白,但看李墨白依然在闭目养神,心中也是有些莫名,他怎么一幅无动于衷的样子,难道他想在最后的时刻出手或者压根不看好》
    买家在沉默,拍卖方也是无可奈何,虽然这尊大鼎即使价格达到数千万美刀都算是正常,近千的铭文可不是开玩笑呐,而且重量达到520公斤的完整器,只是奈何市场不买账,好在总有人出价,2007年可是发生过估价超过300万美元的青铜重器流拍的事件,现在至少没有流拍。
    无奈的拍卖师只好数秒倒计时,就在拍卖师准备落槌的时候,李墨白突然举牌了,不由兴奋了起来,终于有人出手了,这些中国人真是可恶,原本中国人向来都是大手笔劲烈争夺,今天居然无动于衷,一直等到最后时刻,真是太可恶了。
    不过看到李墨白的报价,拍卖师顿时蔫了,才加了5万元,这不是玩人嘛,但是至少比刚才的价格要高,只好激情缺缺地报出李墨白的价格。
    原本众人以为李墨白出手会是大手笔,却发现李墨白只是保守地加了5万元,心中顿觉有些诡异,难道这小子又看不准这大鼎,是想买回去研究一番?
    随着李墨白报价打破平静,所有人都开动智慧思考一个问题,有人在想或许是真迹,要不要出手买下来;有人在想,明明已经冷场,竟然出现一个冤大头来当替死鬼,各种想法在这一刻不一而足。
    这时候最先开始出价的曰本人也有些蠢蠢欲动起来,暗想既然有人出价,再出一次价,来试试他的信心指数,大不了到时候不履约即可。
    拍卖师由于李墨白的出价,又开始了鼓吹,正愁没有人响应的时候,看到最开始出家的曰本人出价了,便兴奋喊道,“215万元!”
    李墨白看到曰本人居然又出价了,便在心中鄙视不已,你还想跟我的风探我的底,完全就是做梦,继续闭目养神起来,任由拍卖师大声鼓吹,就是不出价。
    曰本人见李墨白又恢复了无动于衷的样子,心中也不由有一丝紧张,莫不是中国人故意勾引我上当,按他出价的情势判断,可是不太看好啊,信心指数很低呐。
    拍卖师这会儿也是颇为无奈,见无人响应,也懒得继续鼓吹了,反正没有流拍已经是万幸了,想到这里,便开始数秒倒计时。
    曰本人听到拍卖师开始数秒,心情也不又紧张了起来,已经开始在谋划将来以什么样的借口弃拍,才能不损信誉,对,赝品,美国的法律规定禁止出售赝品,就用赝品这个理由。
    就在曰本人在心中谋划如何弃拍的时候,李墨白又举起了自己的号牌。
    拍卖师几乎要崩溃,已经恨死了李墨白,心道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活宝,每每在即将落槌成交的时候举牌,而且加价的幅度又每次都是5万元,真是狡猾。
    “220万元!”
    看到李墨白再次在最后的关头加价,所有人都在想,这小子肯定也是吃不准,所以才会如此,曰本人心头也是一松,暗道以后还是收藏西洋画好了,中国古董实在是门道太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实在是费脑筋。
    拍卖师这次没有继续鼓吹,而是直接开始数秒,不过数秒的节奏也掌握得很好,留下了别人竞价的时间,眼睛也是随时注意着全场动态,但是拍卖是失望了,没有人继续加价。
    最后拍卖师无可奈何地落槌大喊一声“成交!”
    最后压轴的大鼎终于成交了,但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就这样成交了,只是这时候有想法已经来不及了。
    拍卖结束以后,来自国内和纽约当地的记者,纷纷向李墨白涌来提问,但是李墨白却是一言不发,无论谁的问题都拒绝回答,迈步向外走去。
    “李先生,请问你认为这尊大鼎是真品嘛?”
    “李先生,请问你拍下这尊大鼎的理由是什么?”
    “…………”
    随着李墨白往前走,记者们便跟着屁股后追问,李墨白却是一脸淡淡地微笑着往外走。记者们见在李墨白这里挖不到有价值的消息,便开始采访其他人。
    第二天,李墨白便付了款拿到了自己的两件拍品,然后也没有在美国停留,直接坐着私人飞机回国。
    就在李墨白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国内的网络上又因为这次拍卖而吵翻了天,有人说李墨白是个败家子,花了1000多万人民币买了一个赝品;有人说李墨白战胜了曰本人,从曰本人手中抢回了国宝,各种观点不一而足。
    而媒体也在其间推波助澜,尤其是纽约当地的记者非常地不给面子,纷纷引用现场买家的说辞,大肆宣扬李墨白买了一尊赝品大鼎,也算是对李墨白拒绝采访的报复。
    而国内的媒体很多并不知晓具体状况,但却毫不犹豫地转载了纽约媒体的消息,更有甚者,还有无聊的媒体纷纷猜测李墨白的财富来源,并且采用了“有关专家”的分析,认为李墨白的财富应该是通过华星汽车抵押贷款而来,又是第二个“吴英”。
    这消息一出,更是引起了各大媒体的转载,所有人都在议论李墨白的财富究竟从而而来,有没有侵吞国有资产,有没有向银行贷款,有没有向民众集资。
    传媒们为了争夺眼球可是不遗余力,眼球就是广告,就是销量,谁还管什么道德与真假,只要能吸引眼球即可。
    而李墨白的粉丝们却是不服气了,纷纷在网络上驳斥媒体的观点,维护李墨白的声誉,但是李墨白却是一直在沉默。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