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第一百六十二章以毒攻毒

布衣官道最新章节目录
   联合村工地上,张青云今天总是老走神,虽然金论书今天来月全注定了要铩羽而归,但是却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月全这个地方现在成了上面角逐的一块战场了,几个大佬眼睛都盯在了这里,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月全经济发展形势一好,人家就忍不住要分一杯羹,这就是利啊!
    一想到这些东西,张青云就有些头大,月全一火,别人等着盼着希望月全能出点事,这都是些什么人呐!
    “张叔叔,俺娘要您去吃饭!”花妹子上前乖巧的说道,张青云一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抬眼看了一下前面的工地,干活的都是村里的人,一个个干劲十足,扯着嗓子吆喝着号子,现在他们正在做的工程就是为自家砌新房。
    这次土坯房改造,扶贫费用、农民自筹以及张青云调了一批退耕还林的专项款,三笔资金,依然按照三三制原则发放给老百姓,不要花多少钱就有新房住,大家当然干劲很足。首批就有50多户的新房现在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花妹子家更是受到特殊照顾,村里帮她家组织了劳力,新房马上就要竣工了。虽然房子小,只是个50多平米的平房,总价值也不过几千块钱,但是相比土坯房子,这足够让花妹子一家兴奋异常了。
    这段时间,只要不上学,花妹子和二狗子就成了张青云的跟屁虫,张青云到哪里,两个孩子就到哪里。现在张青云在联合村很受欢迎,每到吃饭时间,各家各户挣着抢着请张青云去他们家吃饭,不过每次花妹子和二狗子都会驱散那些人,所以张青云去他们家蹭饭的时候最多。
    花妹子和二狗子都是小名,他们的父亲姓董,花妹子叫董花妹,二狗子叫董彪,他们的母亲本家姓钟,张青云叫他董嫂,是个标准的农村妇女,男人死后也没改嫁,一直坚持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在村里村民也都很敬重这个寡妇。
    董嫂淳朴老实,一心只当张青云就是他家的恩人,只要张青云下乡来联合村,她便竭尽全力上山下地搜罗一些农家人看来很美味的东西。下田抓泥鳅,桔园里网麻雀,山上采蘑菇,忙活得张青云很是不好意思,每次给他钱他都坚决推辞,像打架一样,对此张青云也没办法,只能每次给花妹子和二狗子带点礼物算是补偿了。
    看着联合村在一天天的变,张青云心情当然是越来越好。现在基本每个星期,张青云都要来这里一次,倒不是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而是他真的觉得和这些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能悟出很多道理,心境会平和很多。
    当然也不能排除张青云心中感到有成就感的因素,为官一任,能够真正做到富民,这是谁都渴望的事,张青云当然也不能免俗。
    花妹子的家设施好了很多,张青云上次要耿霜把自己家用不上的几宗家具和一些穿不上的衣服运过来送给了他们,董嫂心灵手巧,勤快,这一收拾还真弄出了一点新农家的味道。
    “张书记,饭菜已经准备好了。二狗子昨晚抓的岩蛙,新鲜着呢!您尝尝?”张青云一进屋,董嫂就迎上来热情的说道。
    “董嫂啊,您农活忙,就不用管我。每次来都这样麻烦您,我这哪能过意得去,再说岩蛙现在这么贵,抓了要二狗子拿到镇上准能卖个好价钱,也能补贴一下家用不是?”张青云微皱眉头说道。
    “不麻烦!不麻烦!只要您不嫌俺家穷肯来就好。今年桔子卖得好,田里地里收成也不赖,这都是享了您的福,如果搁在往年,您想来家吃饭,俺都没啥招待您的。”董嫂喜滋滋的说道。
    张青云无奈的摇摇头,知道自己争不过人家,端起饭吃了起来。不过不敢多吃,二狗子和花妹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就应该多补补才行。不过山里人实在,见张青云不夹菜,二狗子和花妹子一左一右轮流给他上,最终还是事与愿违,一锅岩蛙他一人吃了一半。
    县党校,全县副科以上干部轮流组织学习邓x平理论以及三个db重要思想,张青云参加了学习,党群书记王平在学习会上讲了话。
    晚上王平约张青云吃便餐,饭桌上两人谈到月全镇副书记的人选问题,王平想以个人名义征求一下张青云的意见。张青云判断王平应该和刘万河之间存在矛盾,所以他没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直说只要是组织上选中的干部,月全镇党委政斧都是欢迎的。
    对张青云的这个说话,王平也没多纠缠,把话题扯到了另外的方面。隐约提到这次县委准备组织几名干部去省党校学习,说得有些含糊,主要意思当然还是集中在月全镇剩余的副书记名额的争议上,张青云也没往心里去。
    如果是2000年以前,张青云心中肯定会很激动,因为以前参加党校培训,肯定意味着要提拔。但是2000年中央下达了十号文件,干部参加党校培训已经形成了制度。要求各级党校要发挥作用,各级政斧官员必须定期参加党校培训。
    这样一来,党校培训的意义就广了很多,很多犯了错误的干部,很多暂时无法安置的干部,或者很多需要暂时避一避风头的干部,组织上一般都会利用党校培训做了一下缓冲,当然组织上要提拔干部,党校培训也是少不了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参加党校培训的意义已经广了很多,现在人们对这方面已经不太热衷了。尤其是张青云,上正科一年不到,基本不可能提拔,所以对此更是甚少关心。
    用餐完后,张青云又接到了厉刚的电话,厉刚在电话中暗示张青云在这次月全副书记的人选上要发挥一点作用。张青云这才意识到问题有些不对,王平可能是静极思动,而厉刚现在又急需盟友,两人可能一拍即合了。
    不然自己刚和王平吃过饭,厉刚电话就来了,事情不可能这样巧合。看来厉刚是希望向组织部推荐王平中意的人选。
    张青云心中有些为难,组织部和王平现在闹得欢,不过副科以上干部的任免没有黄书记的签字是不行的,何况是月全镇的副书记人选?现在张青云连黄嵩山的意思都没弄清楚,就两眼一抹黑的往上推荐人。
    万一黄嵩山心中有了人选,刘万河来一句青云书记推荐的是某某,黄书记您认为是否可以照顾一下月全党委的意见云云,把他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然后黄嵩山一看自己推荐的人和王平看中的人不谋而合,那黄嵩山会怎样看自己?
    县委是黄嵩山的地盘,政斧这边他搞平衡,可是县委方面黄嵩山是看得很严的,谁出头就要打谁,这也是王平悲剧的原因,自己和王平搅合在一起绝对是不安全的。
    一念及此,张青云郁闷异常,王平中意的人是建设局副局长钟唯一,这个人自己没打个交道,但是用脑子想想他也清楚这肯定是王平这些年有限的几个追随者之一。厉刚让自己也举荐他,难道这是厉刚拉拢王平的筹码?
    张青云摇摇头,厉刚太急躁了,栗子坪刚出事,这才几个月就想恢复元气为时过早,而且王平也不是该拉拢的人。明知黄嵩山很忌讳这方面的事,他还继续这样干,他难道就不明白其中的诀窍?
    想通了道理,张青云决定按兵不动,反正组织部也没有征求过月全党委的意见,刘万河不是个简单的人,他故意这样干肯定有他的道理,张青云需要看得更清楚一点。
    第二天,张青云去县政斧找厉刚,隐晦的说了这方面的意思。出人意料的厉刚并没有坚持,只是笑笑要张青云自己把握,这样一来张青云更是丈二摸不到头脑,不知道厉刚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
    “青云呐!你准备什么时候回月全啊?现在接近年底了,工作也没以前那样多了,可以在雍平多呆几天嘛!”厉刚看张青云有些疑惑,连忙说道。
    “我也想多呆几天,可是月全新集镇建设已经启动,一摊子的事等着要处理,没人盯可不行啊!”张青云恭声说道。
    厉刚摆摆手,突然停住,道:“哦,对了,还有个事要跟你说,关于新集镇建设的问题,有人闹到县政斧,说你们搞强行拆迁,老百姓的搬迁款没有补足,有这事吗?”
    “啊?”张青云一惊,道:“这事我真还不清楚,搬迁是去年的事,去年是金书记……”
    “不管是谁,老百姓的补贴款也不能少嘛!这事你下去查查,如果情况属实一定要严肃处理!”
    张青云突然感觉到不妙,厉刚说别人将事情闹到县政斧,这不是冲着金论书去的吗?冲着金论书,那目标不是他背后的黄嵩山吗?可是金论书现在不在任了,在笔烂账还不是要月全镇负责?
    张青云突然感觉心中很愤怒,心下倒敞亮了,金论书前段时间风风火火的找月全镇的茬子,其实就是要给厉刚一点压力,因为自己是厉刚的人。
    可是实际情况是厉刚根本就在把自己当一张牌到处赚吆喝,左手拉拢王平,右手鼓动武德之。至于搞的这些事对自己和月全镇党委政斧影响有多大,他根本就没考虑。
    第一次张青云察觉到厉刚和自己越来越陌生,从厉刚办公室出来,他只觉得全身彷佛被什么东西抽空了一样,厉刚遭受打击,如此急功近利,随便拿自己人当枪使,这种心机确实让他感觉心寒。
    回到月全这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扇阴风,点鬼火的人到处都是,永顺公司也停工了,周昌国哭丧着脸找到镇政斧。覃云国、李笑天等人急得团团转,纷纷找张青云拿主义。
    张青云一语不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天,第二天叫李笑天过去见他。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李笑天出来一句话不说。
    接下来几天,县委办接连收到举报信,举报月全镇检查站不作为、乱作为,胡作非为。其中涉及到一家叫林业宾馆的餐馆,举报信称只要拉山货的司机在林业餐馆用餐给小费,检查站就开绿灯,紧接着雍平县大街小巷这则消息都传开了。
    这一石激起千层浪,月全检查站号称鬼门关,年年受到林业局和县委县政斧嘉奖,竟然曝出了这种丑闻,老百姓哪能接受?一时闹得不可开交,尤其有一些吃了亏的药材商人开始动用各种关系找政斧施压,扬言要把这事捅到市林业局。
    随着事态越来越严重。黄嵩山终于动了,他第一时间召开了常委会议,处理了月全林业站站长,将其移交给了监察机关,给予林业局局长孙传福记过处分,向社会公开了这一事件的真相。紧接着,县督查室出动,对月全镇新集镇搬迁问题调查,对搬迁出现的问题做出澄清,县财政负责在年底前把剩余的搬迁款全部付清。前月全镇党委书记金论书向组织作检讨请求处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